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移栽稻田杂草稻的发生特点及其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在移栽稻田中常混生着一种披头散发的杂株,称之为杂草稻,又名自生稻,俗称裸稻、红米稻、野生稻、大青稞。1杂草稻的田间形态特征特性1.1根系:根系发达,节部生不定根,似恶苗病倒扎根症状。1.2叶片:苗期叶片宽长淡绿色,分蘖期叶片宽长披垂深绿色,拔节后变淡,有明显的籼稻特征。  相似文献   

2.
湖南道县玉蟾岩古栽培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张文绪  袁家荣 《作物学报》1998,24(4):416-420
1993年和1995年先后两次在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一万年以前的古栽培稻谷,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古栽培稻,初步观察分析,粒长与普通野稻相近,颗宽介于粳稻和籼稻之间,长宽比,稃毛长度,稃肩角度等特征介于普通野和籼稻之间,稃面双峰乳突属“钝型”与粳稻相似,外稃顶端无芒,是一种兼有野,籼,粳综合特征的演化早期的原始栽培稻,故建议定名为“玉蟾岩古栽培稻”。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栽培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张文绪 《作物学报》1999,25(4):408-417
用粒形指标、双峰乳突判别函数和后验概率分析法,对长江流域10个水稻遗址、时间跨度2000-1500。年前的68粒古栽培稻谷作了研究。发现古栽培稻具有性状变异的广域性,性状变域二维分布的独立性,性状组合的多型性,演化特征的原始性和过渡性。故将古栽培稻认定为1个与现代的籼稻、粳稻和普通野稻有别的类型,即古栽培稻类型。  相似文献   

4.
Bt转基因水稻“克螟稻”杂交后代二化螟抗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舒庆尧  叶恭银 《作物学报》2000,26(3):310-314
利用室内叶片快速鉴定法结合田间抗性调查, 研究了粳型Bt转基因水稻“克螟稻”与籼、 粳稻杂交后代对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的抗性。 结果显示, 在与籼稻和粳稻的杂交后代(F1、 F2和BC1)中, 都出现了对二化螟表现高抗的植株。 用离体叶片法测定, 4个组合120株杂种F1和88株GUS阳性(GUS+)BC1株与30株克螟稻亲本相似,  相似文献   

5.
自生稻在检验中属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自生稻,又称红米稻,是目前江浙一带栽培水稻田间生长的种皮为红色的杂稻,是当地技术人员对此稻的一种通俗称法。目前自生稻在水稻生产上,特别对直播栽培的水稻生产产生很大的危害和损失,对此,我们就自生稻在检验中属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稻米的RVA粘度值和品尝评分值分别从稻米的物性指标和感官指标上标注了稻米的品质指标状态,粳稻中混入不同梯度的自生稻谷,稻米的RVA粘度值和品尝评分值的变化与自生稻混入的梯度呈现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自生稻的生长对三系亲本繁殖种子质量带来影响,通过种子埋藏试验,证明三系索本繁殖基地中的自生稻杂株采源于上一年早稻亲本繁殖及杂交晚稻遗留在田间的落粒谷.文章分析自生稻发生的原因及影响自生稻杂株形成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热带水稻光合特性及氮素光合效率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曾建敏  彭少兵  崔克辉  黄见良 《作物学报》2006,32(12):1817-1822
在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农场试验条件下,选用6个不同的热带水稻材料,其中包括2个常规籼稻、2个杂交籼稻和2个新株型稻(NPT),研究氮肥农学利用率(AE)和氮素光合效率(PNUE)及其相关叶片参数的基因型差异,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新株型稻的净光合速率(Pn)大于常规籼稻,杂交籼稻居中。各基因型间的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Ci/Gs的差异趋势不同。不同基因型叶片的氮浓度(N%)和比叶重(SLW)存在一定的差异。常规籼稻的单位叶绿素的净光合速率(Pn/Chl)较NPT低,杂交籼稻为中间类型;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单位面积含氮量(Na)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本研究所选用的热带杂交籼稻的PFP(氮肥偏生产力)和AE比新株型稻和常规籼稻高,两者最低的均为常规籼稻。氮素光合效率与AE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表明后期的氮素光合效率对氮肥利用率具有一定的指示和预测作用,这对于判断水稻品种氮肥利用率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德稻3 号是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2012 年利用2000 年收集保存的地方软米品种资源黄皮谷与思茅白谷进行常规杂交获得F0 杂种,经连续5 年5 代的系圃单株选择方法培育而成的优质常规籼稻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36.5d,熟期较早,株型紧凑,茎秆挺拔抗倒伏,分蘖中等,穗长粒多,田间表现中抗稻瘟病,抗纹枯病、白叶枯病和稻曲病。长粒形,精米率高,食味佳,米饭油亮、热吃爽口、冷不回生、口感较好。适宜在云南省或与试点类似区域(海拔1200m 以下)籼稻区种植,稻瘟病高发区域谨慎种植。  相似文献   

10.
<正>红米杂稻群众俗称野生稻、自生稻或红米稻等。近几年来,随着麦套稻、直播稻等轻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红米杂稻的发生蔓延逐年加重,范围越来越广。据调查,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严重田块杂稻率高达50%以上。红米杂稻不仅产量低、米质差,而且与正常稻株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