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水分是植物体内最多的成分,是植物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植物的生长发育都离不开水,新陈代谢只有在水分相当饱和的情况下才能正常进行。植物不断地散失水分与水分的运输密切相关。水分从体内回到环境中是蒸腾作用的结果,因此蒸腾作用影响水分代谢,从而影响其生理活动。至今,人们对棉花水分代谢进行了大量研究,从不同角度研究水分代谢对棉花生理生态的影响,取得了较大成果。本试验旨在从棉花蒸腾作用和缺水率着手,定量地  相似文献   

2.
植物的水分代谢和矿质营养的吸收运输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本文介绍了水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与运输机理,以及植物生长对各种矿质营养的需求和生理功能,为开展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大量研究表明,VA菌根能够改善水分运输,抵抗水分胁迫,提高抗旱性能。综述了VA菌根在正常水分状况下促进寄主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在水分胁迫条件下VA菌根有利于寄主植物生长、改善水分代谢、影响调节物质和提高苗木成活率。VA菌根改善植物水分答谢的可能机制:1菌根扩大了寄主根系的吸收面积;2刺激内源激素进行调节;3增强寄主对矿质营养的吸收;4菌根菌丝形成的特殊水分运输通道;5菌根菌丝的直接吸收作用和菌根间接调节生理作用的双重机制。  相似文献   

4.
渗透压在植物体内水分运输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渗透压和毛细现象的定量研究表明:在植物体内水分运输过程中,毛细上升只能说明小型植物水分向上移动的范围,而对高大植物(几十类高的大树)来说,渗透压起重要作用。植物生理学中认为,植物体内水分上升的动力来自“根压”和“蒸腾拉力”。  相似文献   

5.
木质部空穴化和栓塞能降低植物的水输导能力,从而影响其抗旱性。本文综述了木质部空穴化和栓塞形成、修复的过程和机理,并对研究该过程的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这不仅对了解植物的水分运输过程,而且对选育抗旱植物、指导节水灌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董蕾  李吉跃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3,33(18):5477-5483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众多环境因子共同作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气温升高、降水量下降等问题频繁出现。目前气象学家一致预测未来环境变暖会使干旱更加频繁剧烈,这一环境改变使植物死亡更加严重。植物在水分胁迫、特别是干旱胁迫条件下,体内水分代谢与碳代谢会发生失衡现象:光合速率降低、蒸腾速率降低,带来生长降低;为维持植物新陈代谢,植物呼吸作用必然下调。在长期干旱胁迫条件下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储存发生失衡现象,这种失衡使植物陷入碳饥饿现象。另外,由于水分失衡而出现的木质部栓塞和空穴会进一步加剧水分运输障碍,而修复空穴则需要大量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这使植物陷入两难选择。总结了植物干旱胁迫下,碳饥饿与水分代谢、植物死亡关系的相关研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提出建议,以期对未来的植物死亡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植物体内水分输导的机理,迄今并不完全清楚;特别是对主动吸水的研究,多停留在现象观察上,因而认识较不完善;对导管内水柱连续状态的内聚力解释,也过分穿凿。本文从若干力学规律出发,探讨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全貌,解释了过去不能解释的现象。在植物体内,水分沿导管、管胞或细胞间由下至上运动,谓之日吸水;水分还沿筛管或细胞间由上至下运动,可称之为回输。  相似文献   

8.
综合论述了植物根孔的概念及其在土壤中的形成、分布及生态功能,指出植物根孔在水分、溶质、空气的运输及土壤溶质的迁移、转化等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介绍了植物根孔的研究方法,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需加强的研究领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枸树导管解剖结构,用统计学方法建立了桑科植物水分长距离运输阻力的生物物理模型。结果表明,枸树水分长距离运输阻力与导管长度倒数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这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0.
<正>"需要提出的是,固然蒸腾作用是降低叶肉细胞的水势而牵动水分在体内进行长距离运输的主要原因,但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其他一些代谢过程,只要能在植物主轴的一端或附近的一些细胞中产生足够的可溶性物质,造成足够降低的水势,也一样可以成为水分运输的动力。夜间蒸腾作用基本停止,但只要植物顶部的叶片而维持较低的水势,水仍然可以继续上运[《植物生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年1月第二版第33页第14行)]。水分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的水势差与其外界的  相似文献   

11.
植物水通道蛋白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所有的生长发育过程都与水分传导息息相关,而植物水通道蛋白(AQPs)在维持植物体内水分平衡中有着重要意义。植物水通道蛋白通过改变质膜的水分渗透性促进了水在细胞间的流动。植物水通道蛋白不仅是水选择性通道蛋白,同时还具有许多生理生化功能,是一类多功能蛋白。它在水分及其他物质运输、细胞伸长与分化、气孔运动等生理过程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植物水通道蛋白基因在植物所有的组织中都能够表达,有些是受环境因子或激素诱导表达的,还有一些是植物组织或器官特异表达的。从结构、生理功能和基因表达等方面综述了植物水通道蛋白研究领域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水分胁迫下植物体内活性氧自由基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水分胁迫条件下植物体内活性氧自由基代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阐明了活性氧自由基对植物的伤害机理 ;水分胁迫条件下植物体内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机制 ;活性氧自由基清除系统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机制 ;水分胁迫条件下植物体内活性氧自由基代谢与植物耐旱性的关系 ;外源物质对水分胁迫条件下植物体内活性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水分胁迫对植物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分胁迫会引起植物基因表达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导致植物从细胞水平上进行调节,并适应这种水分胁迫的环境.虽然前人从细胞水平上对水分胁迫的反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从分子水平上弄清楚植物对胁迫的反应显得更为重要.就植物细胞对水分胁迫感知、基因表达调控及ABA的合成与调控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运用TMHMM软件对水稻水通道蛋白OsPIP2:6跨膜结构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通道蛋白在植物的水分运输等生理活动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本文运用了跨膜域分析软件TMHMM对水稻水通道蛋白OsPIP2:6进行了分析,预测出该蛋白在质膜上具有六次跨膜结构,该研究为水通道蛋白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植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植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对植物发育的影响.就国内外生长素极性运输的发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植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水分是植物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环境因子,对植物的生存起着决定性作用,研究植物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和适应机制,有助于在生产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来提高植物的抗性或保护植物免受伤害,及筛选耐受水分胁迫能力强的植物等。综述了水分胁迫对竹子膜脂过氧化、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光合生理特性等的影响,分析了竹子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生理适应与响应规律,并对水分胁迫条件下基因表达、生理整合、激素调节和耐水湿竹种筛选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7.
植物水分胁迫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彭素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7748-7749,7771
从植物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反应、水分胁迫的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探讨植物水分胁迫的进展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植物吸收和利用水分的模式决定了生态系统对环境水分的响应,示踪不同条件下植物水分来源,可以为植物水分利用策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在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系统水分传输研究中,传统方法越来越不能满足学者对水分传输机理的了解,而稳定氢氧同位素示踪技术因其高灵敏度和示踪性等特点已成为研究水分运动机制的重要手段。国内外相关学者已从多时间尺度、不同层次方向来研究,但对不同区域植物水分来源的定量区分、不同植物的水分利用策略及叶片水同位素分馏机制尚未达成共识。在简述氢氧同位素示踪原理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定量区分植物水分来源的方法,讨论了不同生境、不同季节、不同生长期、降雨前后的植物水分利用策略和植物叶片水同位素动力分馏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区域生态用水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手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土壤干旱条件下脱落酸根冠通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脱落酸作为土壤干旱条件下的根冠通讯信号已为众多的研究所证实。本文对植物在水分胁迫下ABA作为根冠通讯信号的整个响应过程:包括ABA的产生、运输,地上部对来自根部ABA信号的反应等内容进行了综述。并从植物品系、脱水蛋白的产生、渗透调节等方面介绍了ABA与植物抗旱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张玮  谢锦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120-2122
植物水分利用率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林木水分利用率的研究比作物研究较晚且不成熟,为了促进林木水分利用率的研究,笔者对林木水分利用率的概念、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林木水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