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水竹叶已成为蔺草田杂草的优势种,经多年的调查观察,明确该杂草的区域分布、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等发生特性和对蔺草的危害。并经过多种药剂的田间试验、示范、提出了防除技术。  相似文献   

2.
石龙芮已成为蔺草田杂草的优势种,通过观察、调查,初步掌握了石龙芮的区域分布、形态特征、发生消长规律等发生特性和对蔺草的危害。经过田间试验,提出药剂防除技术。  相似文献   

3.
蔺草田杂草发生危害及防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20世纪70年代从日本引进蔺草试种,经80年代不范推广,90年代得以大发展。近年来全市蔺草种植面积达8700hm^2为全国最大的蔺草生产基地,成为本市重要经济作物。蔺草生长期长,要求土壤肥力高,干湿交替,从而导致蔺草田杂草种类多、繁殖快、密度高、危害重,严重影响蔺草的优质高产。2001~2005年笔者对蔺草田杂草进行了调查,并开展了药剂防除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6%氰氟·五氟磺可分散油剂防除水稻直播田杂草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研究了6%氰氟·五氟磺可分散油剂等药剂对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以6%氰氟·五氟磺可分散油剂防除直播稻田杂草效果最佳,对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等单双子叶杂草高效,速效性强,持效性好,并且在设计剂量范围内对水稻安全。建议该药剂在直播水稻田杂草2~4叶期茎叶喷雾,施药前放干田水,药后1~3d覆水并保水5~7d,推荐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60~120g/hm2。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480g/L灭草松水剂对移栽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适宜剂量,为该药剂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该药剂防除移栽稻田杂草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阔叶杂草3~5叶期时,每667m2用480g/L灭草松水剂133~167mL,对水稻生长安全,能很好地防除稻田阔叶杂草,对鳢肠、陌上菜、耳叶水苋、鸭舌草、异型莎草等杂草均有优异的防除效果,是一种较好的移栽稻田阔叶杂草除草剂。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20%炔草酯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适宜剂量和安全性,特进行该药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炔草酯可湿性粉剂在小麦3~6叶期、禾本科杂草2~5叶期用药,每667m2使用15~20g,对小麦生长安全,对看麦娘、硬草等禾本科杂草有优异的防除效果,是一种较好的防除小麦田禾本科杂草药剂。  相似文献   

7.
为了做好直播稻田除草剂新旧品种替换工作,研究不同药剂对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60 g/L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可分散油悬乳剂防除直播稻田杂草,对单双子叶杂草高效,速效性强,持效性好,在设计剂量范围内对水稻安全。可在直播水稻田杂草二至四叶期茎叶喷雾,施药前放干田水,药后1~3 d覆水并保水5~7 d。推荐使用剂量有效成分60~120g/hm~2。试验药剂60 g/L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可分散油悬乳剂各剂量处理水稻增产28.18%~50.90%。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于1月上中旬蔺草田杂草石龙芮出苗初见期.用50%利谷隆可湿性粉剂150g/667m。拌化肥均匀撒施,进行了50%利谷隆可湿性粉剂防除蔺草田杂草效果试验。试验结果显示,50%利谷隆对阔叶类杂草的株、鲜重防效分别为97.3%和96.2%;对杂草株、鲜重总防效分别为94.1%和95.5%;且对蔺草十分安全,未见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机插水稻大田杂草防除水平,明确几种药剂不同除草技术对杂草的防除效果、杀草谱及安全性,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在机插水稻插秧前后采取"一封一杀"二次除草的防除技术,对机插水稻大田杂草的防效优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天津地区麦田杂草发生现状的调查 ,阐述麦田杂草的危害及优势杂草产生变化的原因 ;结合麦田除草剂应用情况及杂草防除试验 ,探讨以药剂防除为主的防除对策。  相似文献   

11.
陕西棉田烟粉虱发生为害与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2004年,对陕西棉田烟粉虱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对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烟粉虱在陕西棉田发生高峰期为8月下旬~9月上旬,田间分布以棉田边缘棉株上的发生数量明显大于中间棉株,在棉株上的垂直分布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其成虫及中老龄若虫在棉株上、中、下三部分的分布比例分别为53.6%、31.9%和14.5%。棚室蔬菜大面积发展是导致棉田烟粉虱危害加重的主要因素,抗虫棉种植后棉田用药量水平下降、生态环境多样化、棉田与棚室距离等直接影响棉田烟粉虱的发生数量。采用除草剂杀灭或人工清除田间及大棚周围杂草,棚室内高温闷杀,通风口设置防虫网,可有效减少虫源基数和虫口增殖,是降低大田棉花烟粉虱发生数量的关键措施;棉田烟粉虱发生初盛期的8月上旬,进行黄板诱杀,田间喷雾70%的艾美乐、25%阿克泰、25%扑虱灵、20%吡虫啉等化学药剂,并进行大面积联防联治,是控制棉田烟粉虱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水稻虫害监测与防控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皖江流域处于长江中下游位置,是安徽省水稻的主产区,上接湖北、江西,下接江苏等水稻生产大省,战略意义十分重大。本研究团队对皖江流域的主要虫害,进行了长期的实时监测工作,设立了固定的田间监测点(每个城市水稻主产区2个点,共计12点),辐射皖江流域水稻生产的绝大部分区域。在此基础上,系统整理了各类水稻害虫的发生情况与危害等级。结果显示,当前皖江流域主要的水稻害虫为稻纵卷叶螟,其发生范围广,对水稻的危害较大,主要发生区域为:铜陵、芜湖、宣城、马鞍山。此外,二化螟呈现局部发生,同时个别地区的二化螟出现较强的抗药性,需要高度重视。目前,稻纵卷叶螟在江苏水稻种植区的发生状况正逐渐加重,呈现局部爆发的趋势。而稻纵卷叶螟具有迁飞性,需要各个区域联防联控,因此,本研究的结果对于长江中下游流域水稻主要虫害的区域综合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稻萍鸭生态系统是一种稻田养萍、养鸭,互促共生、生态环保、有机高效的栽培模式,是一项集有机稻米生产与水禽共养于一体的生态型农业清洁生产模式.稻萍鸭生态系统的主要生态效应有:一是抑制稻田杂草的发生和危害,控制效果达95%以上,其对阔叶杂草控制效果最好,对双子叶和单子叶杂草控制效果良好.二是压低害虫基数,减轻害虫发生和危害,其对稻飞虱等虫害的控制效果较好.三是控制水稻病害,尤其是水稻纹枯病得到有效控制.四是改良土壤,表现为土壤养分库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土壤结构有较好的改善,土壤环境条件得到明显的改善,有利于水稻对养分的吸收.五是刺激作用,在稻鸭共作的效果中,由于鸭的活动刺激了水稻生长.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量化研究小麦条锈病菌源类别、作用和独特性,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在易辨期(齐穗扬花期)将病田分类,病菌具潜伏性,在短时间内底叶未发病田和发病田的剑叶发病由外部和内外部菌源侵害引发的,用致控病两种方法研究.[结果]齐穗扬花期之前是以内部菌源作用为主,之后外部菌源作用开始大于内部菌源.齐穗扬花期底叶不发病田控效明显,之后晚发病田控效降低.高温有一定控病效果.发病越早.底部叶片发病越重,内部菌源越多,齐穗扬花期上部叶片发病越重,之后各类病田发病轻重差异减小.[结论]对病田要早期挑治和中期控制,阻止外部菌源的落户和本田菌源的形成,有效减轻后期发病程度,中度以上发病年份.齐穗扬花期普防病田.  相似文献   

15.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跨境迁飞性重大害虫,具有寄主范围广、繁殖能力强、迁飞扩散快、为害程度重、防治难度大等特点。自2019年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云南后,当年已扩散至包括陕西省在内的26个省份发生为害,发生面积5 013.36 hm,严重威胁粮食安全。2019年,西安各区县的玉米种植区草地贪夜蛾普遍发生,全市发生面积2 172.81 hm,占据全省的43.34%。文章对草地贪夜蛾在西安地区2019年的发生情况进行总结,旨在为今后草地贪夜蛾防控及可持续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兴义市烟草赤星病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弄清烟草赤星病在兴义烟区的发生情况,以便于更准确预防此病,于2011年选择不同烟草品种、海拔高度、连轮作条件的烟草种植区对烟草赤星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烟草品种间病害的发生情况不同,南江三号的抗病性远强于云烟87和云烟85,云烟85的抗病性最差;不同海拔高度田块的病害发生情况差异较大,病害流行严重程度表现为:山脚>山腰>山顶;不同连轮作地块病害的发生情况同样存在很大的差异,隔年轮作地烟草赤星病发病情况最轻,连作地发病较重,且连作年限越长,发病越重。烟草赤星病在兴义普遍发生,且烟草品种、海拔高度、连轮作条件对该病的发生与流行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地防治和控制番茄晚疫病在黔北地区的危害,于2004年,采用田间观察方法,对番茄晚疫病的发生规律和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根据该病暴发原因并结合田间药物防治试验,研究出配套的综合防治技术。该技术在大面积生产应用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具备多向分化潜能、自我更新、高度增殖的特性,具备再生各类人体器官以及人体的潜在能力,被医学界戏称为“全能细胞”。目前逐渐发现它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和治疗中发挥重大作用。近年研究发现前列腺内一样地存在着前列腺干细胞,在特定的环境中可以分化发育为前列腺组织,并与前列腺某些疾病有关。本文就有关前列腺干细胞相关文献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研究鸭子在稻鸭种养共作田复合生态系统中对病虫草害及蜘蛛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放入鸭200只/hm2,适当早放鸭(7月10日、7月17日放鸭)有利于提高地表水层中的溶解氧.7月17日、7月24日放鸭,有利于提高土壤表层硝酸根、有机碳、总碳、铵态氮营养积累.稻鸭田对农田杂草的控制率为90%.稻鸭田、苦参碱田、常规施药田每50穴稻飞虱发生量分别为200头以下、300头以下和350头以下.稻鸭共作田的蜘蛛群落少于生防田和化防田.稻鸭群在稻田中觅食可以增强水稻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20.
西瓜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对该病在海南表现的症状类型和发生规律进行了记述,并根据该病的发生危害特点,提出以农业防治结合化学防治的综合田间病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