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水杨酸诱导玉米纹枯病系统抗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不同浓度外源水杨酸喷施处理玉米植株,再人工接种玉米纹枯病病原菌于其上,探讨外源水杨酸对玉米植株纹枯病系统抗性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所有喷施水杨酸的处理均能使玉米植株纹枯病病斑面积和病情指数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0.10mol/L处理的纹枯病病斑面积和病情指数下降幅度较大,与对照处理(0mol/L)相比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外源水杨酸喷施处理浓度。通过了解外源水杨酸诱导玉米纹枯病的系统抗性或过敏性反应。有助于提高玉米纹枯病综合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生物型种衣剂在油菜种子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生物型种衣剂处理油菜种子,能促进油菜生长发育,提高苗期综合素质,改善经济性状,促进增产;同时增强油菜抵抗多种病菌的能力,减轻蚜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玉米对纹枯病抗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4.
生物种衣剂对玉米氮代谢关键酶和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金玉1号和丰禾10号两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选用两种生物种衣剂(种衣剂1号和种衣剂2号)为种子包衣处理,通过测定玉米各生理指标和产量,研究生物种衣剂包衣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种衣剂包衣能分别促进硝酸还原酶活性(NRA)、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GSA)、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提高,1号种衣剂处理比对照增产12.0%~13.3%,2号种衣剂处理比对照增产8.2%~9.6%。由此可知,两种生物种衣剂能提高试验玉米多种生理指标的同时,对本试验玉米的产量也有显著提高作用,且1号种衣剂更有利于提高玉米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5.
以先玉335品种为材料,在接种和不接种玉米丝黑穗病菌的条件下,研究了壳寡糖种衣剂和化学种衣剂对玉米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在接种区还是非接种区,与化学种衣剂相比,壳寡糖种衣剂对PPO、SOD、POD、PAL酶活提高幅度更大。这表明壳寡糖种衣剂可提高防御酶系的活性,生产上可以通过壳寡糖部分取代化学农药,提高植物体自身的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6.
7.
采用大区对比试验,以不包衣种子为对照,探讨生物种衣剂Ⅰ、生物种衣剂Ⅱ及常规种衣剂包衣对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种衣剂Ⅱ包衣处理的玉米各生长指标表现最优,株高、茎粗和植株鲜重分别比不包衣种子提高6.27%、8.52%和4.10%,出苗率比不包衣种子提高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利用种子包衣技术,首次将植物生长调节剂、氨基酸、环糊精以及种肥等活性成分同时应用到种衣剂中,用以调节种子和幼苗的微环境,开发了适合鲜食玉米早春播种,提高鲜食玉米种子活力,增强其耐低温能力,从而实现早播以达到早熟目的的种衣剂新产品。在田间试验中,与地膜覆盖技术相结合,将鲜食玉米的播期进一步提前7d,提高成苗率10%,最高提高产量12.15%。采收期提前3~5d。  相似文献   

9.
玉米纹枯病抗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通过多年来对玉米纹枯病的病原菌分离方法及抗性鉴定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基本上掌握了该方法。本文主要为读者介绍该方法,为玉米抗纹枯病育种筛选抗源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抗、感自交系的诱抗机理及效果。【方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处理及不同毒素处理时间后,玉米植株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防御酶系活性的变化,研究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寄主防御酶系活性的影响及毒素与诱导抗性的关系。【结果】抗病自交系78599-1的PAL、POD和PPO活性高于感病自交系K12,而感病自交系的CAT和SOD活性高于抗病自交系。微晶纤维素处理毒素的诱抗效果高于炭柱处理,玉米抗病自交系的诱抗作用略高于感病自交系。【结论】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灰斑病具有诱导抗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与玉米对纹枯病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变化在玉米抗、感品种和不同生育期与叶鞘位之间存在差异。在玉米(川单10号)的不同生育期和叶鞘位中,随生育期的发展和叶鞘位的下降,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降低。在受纹枯病菌侵染后,抗病品种(R15)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增加的速度和程度明显高于感病品种(K09)。这一结果表明,玉米对纹枯病的阶段抗性变化以及品种抗性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2.
通过盆栽试验接种串珠镰刀菌,利用建立的玉米抗苗枯病鉴定指标体系,进行玉米苗枯病抗性鉴定,从47份玉米自交系和21份玉米杂交(种)组合中分别筛选出了2份高抗自交系和3份高抗杂交种,15份抗病自交系和7份抗病杂交种。  相似文献   

13.
壳寡糖对水稻抗纹枯病抗性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高效安全地控制水稻纹枯病,研究了壳寡糖诱发水稻对纹枯病的诱导抗病性.结果表明,壳寡糖对纹枯菌的菌丝和菌核无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在水稻成株期,向水稻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壳寡糖溶液,水稻植株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较对照明显降低,相对防效均在50%以上,且不同浓度的壳寡糖溶液引发水稻对纹枯病的诱导抗病性程度不同,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也不一样.浓度为50 μg/mL的壳寡糖溶液引发水稻对纹枯病的诱导抗病性程度最强,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达65.56%.壳寡糖对水稻植株进行诱导处理后,水稻植株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些防御酶活性的提高,是引发水稻对纹枯病诱导抗病性的生化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不同玉米品种对小斑病强致病力菌的抗病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8个玉米品种进行田间强致病力菌株接种,鉴定了其抗病性。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小斑病的抗病性存在差异,28个玉米品种中大多数玉米品种属于抗或者高抗水平;只有冀玉12号、鲁单9056、郑单958和先玉335属于中抗品种,而这些品种推广面积较大,是玉米主产区的主流品种,建议严密监测小斑病菌的致病性,尽快筛选对强致病力菌株抗性好的高产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5.
早稻品种对水稻纹枯病的抗性评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湖北省公安县、湖南省华容县、江西省瑞昌市对17个早稻品种进行抗纹枯病的性能评比,结果表明:嘉育948(病指7.86)、中辐955(15.99)在湖北公安表现出较好的抗性;浙辐910(13.3)、中组1号(15.7)、HB14(15.8)、中辐955(16.03)、9818(16.5)在江西瑞昌表现出较好抗性。鉴于中组1号、9818、988在瑞昌表现抗病(平均病指17.37),在公安表现为感病(平  相似文献   

16.
小麦抗纹枯病鉴定及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推广的12个小麦品种抗纹枯病能力有明显差异,但无免疫和高抗品种。其中豫麦2号、鄂恩1号、冀麦5418和宛7107为抗病品种,病情级值0.66~0.90;扬麦5号、豫麦10号、百农3217和信阳861为中抗品种,病情级值1.1~1.33;豫麦17号和豫麦13号为感病品种,病情级值1.78~1.95;豫麦16号和西安8号为高感品种,病情级值2.0~2.8。12个小麦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功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在接种纹枯病菌前后,小麦品种的酶带数因抗病力强弱而有不同的变化,抗病能力越强,酶谱变化越小。  相似文献   

17.
水稻成株期对纹枯病的抗性表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已知抗、感反应不同的5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牙签嵌入法在控温室和田间进行水稻成株期不同阶段(分蘖末期、小孕穗期)抗纹枯病接种试验,并于接种后3~11d、抽穗后30 d测量病斑长度并调查病级,研究水稻在成株期对纹枯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以病斑长度为调查指标,控温室中分蘖末期接种的5个水稻品种间抗感差异极显著,Lemo...  相似文献   

18.
玉米纹枯病菌致病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首次研究了五米纹枯病菌(RhizoctoniasolaniAG1-IA)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和毒素在病程中的作用。纹枯病菌主要产生PG、PMG和Cx共3种细胞壁降解酶和毒素.细胞壁降解酶和毒素对叶片和叶鞘有明显浸解作用,其中酶比毒素作用明显,但用单一酶或毒素代替病菌接种不同抗性品种,尚不能反映品种间抗性差异。病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受温度、pH、反应时间和底物浓度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玉米杂交种抗大斑病和丝黑穗病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2014年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采用田间人工接种法共对97份玉米杂交种进行田间人工接种抗性鉴定和评价,明确不同玉米杂交种对大斑病和丝黑穗病的抗性差异。结果表明,在供试材料中仅发现‘818’‘平玉8号’‘金穗51216’和‘兴达甜1号’共4份品种对玉米大斑病表现高抗;‘金518’‘陇单10号’‘KWS2564’‘敦玉1747’‘Hny02’等19份品种表现抗病;‘富早116’‘CN8706’‘豫丰96-68’‘敦玉2100’‘2100’‘BF2103’‘武科8号’‘正德306’‘陇源916’等29份品种表现中抗;其余45份表现感病和高感,分别占供鉴材料的4.12%、19.59%、29.90%和46.39%。表现高抗玉米丝黑穗病材料有‘兴达1106’等共6份;‘陇单10号’‘818’‘平玉8号’‘Hny02’‘玉源209’‘敦玉2100’‘2100’‘正德306’等共22份表现抗病;‘敦玉1747’‘豫丰96-68’‘BF2103’‘方玉30’‘甘农1610’‘BF2202’‘金凯3150’等共16份表现中抗;感病和高感材料共53份,分别占供鉴材料的6.19%、22.68%、16.49%和54.64%。同时对玉米大斑病和玉米丝黑穗病均表现中抗及以上水平的有‘818’‘平玉8号’‘陇单10号’‘敦玉1747’‘Hny02’等22份材料,占供鉴材料的22.68%。  相似文献   

20.
采用玉米种子培养液对串珠镰刀菌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率和串珠镰刀菌毒素对玉米胚根、胚芽生长抑制率作为玉米苗枯病抗病鉴定指标,并与21个杂交玉米种苗枯病田间发病率进行相关分析来验证其准确性.结果表明,串珠镰刀菌毒素对玉米胚根、胚芽生长抑制率与玉米苗枯病田间发病率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25、0.919.该两种方法结果准确,可以作为玉米苗枯病抗性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