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闽东晚熟龙眼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闽东地区(宁德市)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龙眼经济栽培的北缘地带,拥有晚熟龙眼4660多公顷,但目前闽东地区乃至福建省尚无龙眼果品获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随着国家“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开发无污染、优质的绿色食品晚熟龙眼,提高果品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已成为促进我市晚熟龙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根据《绿色食品通用准则》,结合近年闽东地区部分晚熟龙眼基地开发绿色食品晚熟龙眼的实践,力求探索闽东开发A级绿色食品晚熟龙眼的规范生产技术措施,以供生产者借鉴。1选择环境条件优良的…  相似文献   

2.
果树的区域布局调整与优化是果树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文章运用生态学原理,提出了西北地区果树区域布局调整与优化的原则、目标和依据,并对该区果树区域布局进行了区划分区,最后提出了调整与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晚熟柑橘是现代人群十分喜爱的水果之一,本文中从各个角度对晚熟柑橘种植技术进行分析,在种植区域选择、苗木培养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为晚熟柑橘种植进行结果分析,旨在提高晚熟柑橘种植的质量,提高其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
枇杷是我国南方特有珍稀常绿果树之一,石棉县因受大渡河干暖河谷气候的影响而形成了我省特色晚熟枇杷区域。为实现枇杷早结丰产,本文就该区域如何才能达到早结丰产提出了选择适宜的品种、提高建园标准、培养高光效树形结构、强化栽后系列技术管理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综合配套技术措施,为实现该县枇杷早结丰产,推进晚熟枇杷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果树病虫害防治存在只重视病虫害防治,忽视果树自身的抗病性及天敌的利用,防治方法单一,轻病虫害综合防治,农民果树种植技术低,施药不规范等问题,提出了科学选择果树品种,合理果树种植区划,保护并利用天敌,对农民进行果树种植技术培训等措施,以提高果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利用年度极端最低气温作为热带果树低温冻害指标,分析了长泰县冬季低温冻害的年份及发生频率,同时以年极端最低气温作为热带果树种植区划指标,对长泰县热带果树种植区域进行了气候区划,为长泰县发展热带果树提供了科学的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7.
果树设施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树设施栽培就是利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人为地为果树创造特殊可控的小区环境,以达到果品生产目标的人工控制。其主要技术要点有:一、品种选择促成设施栽培应选自然休眠期短、需冷量低,自花结实能力强的品种,以便早期或超早期保护生产;延迟晚熟栽培,则选择自然休眠期长  相似文献   

8.
苹果气候区划可为气候资源高效利用、苹果种植区域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从苹果气候区划指标选择方法及区划方法2个方面,综述了苹果气候区划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未来苹果区划的研究重点,可为开展苹果气候区划的指标及区划方法选择提供参考.目前的研究,主要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苹果品质指标和气象条件的关系筛选对苹果品质影响较大的因子作为区划指标,利用聚类分析或者模糊数学的方法对研究区域进行区划;应用GIS技术开展苹果精细化区划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按照苹果不同品种、熟性和苹果用途开展气候区划,是未来精细化区划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
王世宁  刘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061-11064
生态功能区划是根据区域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将区域划分成不同生态功能区的过程。以任县为例,对区划目标、区划原则、生态功能区划的衔接、功能区划因子的选择、区划方法和区划结果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山西栽种果树历史由来已久,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果树种植业迅猛发展。山西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条件是果树业发展的前提,研究果树区域分布时必须考虑立地条件和市场前景。在全面考察山西省果树主栽区的基础上,提出果树区划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对普通小麦Elymusrectisetus异附加系1026A1、1057A1和1035A2的细胞学、白粉病抗性、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和形态学性状的研究结果。细胞学鉴定表明,三种异附加系均为2n=22Ⅱ;1026A1、1057A1和1035A2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构型统计结果为2n=22Ⅱ的细胞分别占观察细胞总数的95.1%、97.0%和96.0%,表明3种异附加系具有良好的细胞学稳定性。小麦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E.rectisetus品系1050表现免疫,异附加系和普通小麦亲本Fukuhokomugi高度感染白粉病。异附加系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与Fukuhokomugi相同。此外,获得1026A1的形态学标记一个。  相似文献   

12.
采用非寄主植物孔雀草和韭菜与月季混栽,研究其对月季长管蚜种群的影响。分别将月季苗和孔雀草及韭菜按照3∶1、2∶1、1∶1、1∶2、1∶3的比例混栽,然后在开放和密闭两种生境下研究月季长管蚜的繁殖情况,通过计数蚜虫数量计算蚜虫增长率,比较不同混栽比例对蚜虫增长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非寄主植物与月季混栽后,无论是在开放空间还是在密闭空间均影响了月季长管蚜的繁殖增长率。孔雀草与月季混栽,开放空间中对月季长管蚜繁殖增长率影响最大的是1∶3处理组,比对照组低351个百分点;密闭空间影响最大的是2∶1处理组,比对照组低502百分点。韭菜与月季混栽,开放空间中影响最大的是1∶3处理组,比对照组低433个百分点;密闭空间中影响最大的是1∶2处理组,比对照组低42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根据生产实践需要针对作物适应性试验中多环境点未设重复的品种评价提出一种新的秩次分析法。用于未设重复的多点试验统计分析资料应符合三个基本假定:(1)各试验环境点具有同等重要性,试验环境点间无权重之分;(2)同一试验环境点符合唯一差异(供试品种)原则;(3)同一试验环境点内,试验环境仅具有随机误差,且服从正态分布。将供试品种间观察值标准差(Sv)与其秩次值最小理论标准差(σv)的商定义为无重复的品种间显著性差异比较尺度(LSD)。通过小豆作物的区域试验资料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可靠,方法实用、简捷。  相似文献   

14.
将氯霉素(CAP)中的羟基(-OH)与琥珀酸酐反应引入活性基团羧基形成具有半抗原结构特征的氯霉素半琥珀酸酯(CAP-HS);采用混合酸酐(MA)法将CAP-HS与BSA和OVA偶联合成人工免疫原BSA-CAP-HS和包被抗原OVA-CAP-HS,采用红外(IR)、紫外(UV)、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鉴定;用BSA-CAP-HS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和阻断ELISA选择细胞融合备用鼠;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氯霉素单克隆抗体(CAPmAb),并对其效价、亲和性和特异性等进行鉴定。结果表明,BSA与CAP-HS偶联成功,分子结合比为1∶15.6;筛选出1A10、2B5、4F9共3株敏感特异的杂交瘤细胞,间接ELISA效价细胞培养上清分别为1∶6.4×102、1∶3.2×102、1∶1.28×103,腹水分别为1∶1.6×105、1∶8×104、1∶6.4×105,同种型分别为IgG1/κ、IgG2a/λ、IgG2a/κ,亲和常数(Ka)分别为2.14×108、1.68×109、1.84×1010(L/mol);亲和力最高的4F9株对CAP的IC50为7.54ng/ml,经WestGold鉴定与CAP特异性结合,与氯霉素琥珀酸钠的交叉反应分别为150%,与其它CAP类药物和抗菌素无交叉反应性。通过试验获得了抗CAP高价、敏感、特异的mAb,可用于CAP残留检测的免疫学试验。  相似文献   

15.
对蚜茧蜂科 Aphidiidae 蚜外茧蜂亚科 Prainae 蚜外茧蜂属 Praon Haliday 的分类情况作了简要的概述,并描述了该属分布于湖北省神农架的一新种—湖北蚜外茧蜂 Praon hubeiensis Chen & Shi.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农业大学益虫研究室.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价28%乙·嗪悬乳剂在东北地区玉米田中防除杂草的应用效果,2003年在长春市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1049.95~1259.94(g·ai)/hm2对玉米安全,防效可达87.05%以上,可控制玉米生长前期的大部分一年生杂草,且有显著的增产作用,比空白对照增产14.4%以上。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研究了孕穗期叶温与水分条件及产量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气温高于叶温;不同处理蒸散量的日变化主要与叶温的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对不同水分处理,土壤含水量越少,蒸散量也相对较少,叶温也就越高;叶水势可以反映作物水分状况,叶温越高,叶水势越低。叶温和蒸散量反映植株水分状况的时间应在11:00—15:00时,这主要和太阳辐射的日变化有关。通过对产量结构的分析,得出水孕穗期受到一定的水分胁迫对穗重影响最大,其次是结实率和穗粒数,对穗长没有影响。第一批处理约有一天的水分胁迫,第二批处理也只有几个小时的水分胁迫,叶温比对照高1.4~1.8℃,对穗重、结实率和穗粒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说明水稻孕穗期对水分胁迫较敏感。  相似文献   

18.
利用Steuclid遗传距离对31个自交系的10个性状的基因型值基于UPGMA法进行研究,在遗传距离GD为6.0处,可将辣椒的两个变种分开,即Capsicumannuumvar.grossum变种群和Capsicumannuumvar.longum变种群;在遗传距离GD为4.6处,可将31个自交系分为5类。第一类:7号,灯笼椒变种;第二类:9号和5号,植株较高大、晚熟、感病;第三类:25号,中抗、矮杆、早熟;第四类:6、12、10、19、14、11、29、31、30、24、16、20、18、17、21、15、13、23、22、8、4号,这一类在熟性、抗性方面属于中间类型,在植株高度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第五类:27、26、28、3、2、1号,植株高大、晚熟、抗病。这种分类结果有助于利用这些自交系进行杂交亲本的选配。  相似文献   

19.
冷凉区覆膜谷子不同杂交种产量构成及水分利用效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山西冷凉区(年活动积温2 600℃)地膜覆盖条件下,对谷子不同基因型杂交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的产量结果差异显著,张杂谷3号、张杂谷5号与张杂谷10号的分蘖成穗较高,产量处于较高水平;张杂谷5号的1个基本苗成穗3.82个,张杂谷3号出籽率达81%;分蘖成穗与收获指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张杂谷5号、张杂谷10号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达11.72,11.77 kg(/mm.hm2),说明种植谷子杂交种不会引起土壤水分的亏缺。  相似文献   

20.
 对食禾梯管蚜在2种野生稻上分布调查表明,该虫在2种野生稻上的空间分布图式是均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并得该害虫在2种野生稻上的最适抽样数模型,即:药用野生稻N=(11.968 8/m+0.869 8)/D2,元江普通野生稻N=(2.804 3/m+0.618 3)/D2,景洪普通野生稻N=(2.456 6/m+1.187 3)/D2;并根据最适抽样数公式确定既定精度抽样停止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