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朱玉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746-3747,3764
主要介绍了农业专家系统的结构,分析了影响农业专家系统软件质量的因素,阐述了基于模型的软件测试方法,讨论了基于模型的软件测试方法在农业专家系统的集成测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分析了农业专家系统平台的软构件流程,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方法的自适应软件总线机制规范,该规范可为构件的集成和重用提供基础。建立一个公共的构件底层框架,用分层研究、逐层嵌入的方法与应用环境进行交互,能为农业技术人员提供一个人性化、易操作的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吉林省粮食作物动态区划专家系统”课题为背景,首次从宏观尺度上在大农业信息化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改变了以往农业专家系统偏重于局部的、微观尺度上的各单一种、养植专家系统的现状。系统采用常识推理模型和基于知识部件库专家系统结构,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MapInfo)上,用面向对象技术完成了农业自然条件分区系统,给出了吉林省农业自然条件的分区及隶属程度,和以玉米为例的农作物品种配套模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农业智能专家系统是把专家系统知识应用于农业领域的一项计算机技术。为了更好的对农业智能专家系统进行开发和应用,进一步发挥其在农业科技的推广和科技成果的转换中的重要的积极作用,采用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对农业智能专家系统的开发方法、技术和工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采用基于农业智能专家系统开发工具基础之上的二次开发方法已经成为主流。重点介绍基于PAID5.0的农业智能专家系统进行二次开发的流程、知识规则库的建立及功能模块设计,为农业智能专家系统提供建设依据。  相似文献   

5.
农业智能专家系统是把专家系统知识应用于农业领域的一项计算机技术。为了更好的对农业智能专家系统进行开发和应用,进一步发挥其在农业科技的推广和科技成果的转换中的重要的积极作用,采用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对农业智能专家系统的开发方法、技术和工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采用基于农业智能专家系统开发工具基础之上的二次开发方法已经成为主流。重点介绍基于PAID5.0的农业智能专家系统进行二次开发的流程、知识规则库的建立及功能模块设计,为农业智能专家系统提供建设依据。  相似文献   

6.
智能体技术在农业专家系统测试软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农业专家系统研究和应用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农业专家系统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究开发农业专家系统测试软件的思想;本文还论述了智能体(Agent)的应用研究现状,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的农业专家系统质量检测工具的研究思路和系统设计方法,论述了系统实现的技术途径,并讨论了基于多智能体的农业专家系统检测软件的应用前景、问题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特殊的国情造成农业专家一般对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十分陌生,知识工程师对于农业知识知之更少,使得开发农业专家系统十分困难。专家系统开发平台的出现,使这个问题得到了缓解。农业专家无需掌握过多的编程知识就能建造性能良好的专家系统,而知识工程师只需研制开发平台,并根据领域使用要求,修改完善平台,无需掌握领域知识,两者相得益彰。在此,综述了近几十年国内外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的发展趋势,为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在中国农业信息化中更好地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农业专家系统是改造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集成性强、具有人工智能的农业信息技术之一,其核心技术包括数据库技术、知识表达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以及它们的集成。总结和分析了我国农业专家系统中的应用及发展现状,就农业专家系统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知识产权、实用性、推广、前景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昆虫纲分类专家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分类学是一门基础且繁杂的学科,将最有效率的数据组织方式———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应用于昆虫分类,是信息科学技术与专业学科的高度融合。通过对昆虫纲种类资源检索的专家系统的设计,介绍了如何使用Access 2000建立数据库,高效地获取和处理数据,及使用Visual Basic 6.0开发小型专家系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研究秦川牛智能化专家系统的目的和意义,具体阐述了系统的研制与开发过程及系统的研制主要通过确定系统的主要的研究方向、获取知识、建立模块、编辑规则等过程来完成。该系统操作简单方便,在生产中可以广泛应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