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加快推进农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拥有人才才能拥有前进的助推力,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的重要任务需要人才,完成这一重要使命关键在于人才,这就需要深入贯彻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加大对农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近年来,定西市高度重视农业人才队伍建设,从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等方面不断开拓创新,农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为全市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3.
湖南山川秀美、农业发达、交通便利,发展休闲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湖南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预计2012年全省休闲农业企业接待游客9800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14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产值100多亿元,休闲农业已成为湖南省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新举措,农民就业增收的新途径,统筹城乡发展的新亮点。一、深化思想认识,把发展休闲农业作  相似文献   

4.
提高农业推广的人才队伍建设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兰 《北京农业》2011,(15):230-231
我国是农业大国,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农业推广的目标已经从以往的仅追求产量转变到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环境质量、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农业推广的服务也从以往的单纯技术和物质,转变到适应社会需求、家庭需求、农民个人需求、经济需求,并需要适应市场的竞争。从我国农业推广人才建设的必要性出发,分析目前农业推广人才队伍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策略,完善农业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就是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同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推广人才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提高农业推广人才素质,加强推广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各项创新成果快速转化,增强农业发展活力,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吉林市农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粮食生产不断跃上新台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科技创新步伐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速转变。但另一方面农业基础薄弱、物质装备水平不高、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能力较低、劳动力素质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财政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还不健全。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  相似文献   

7.
加强农业信息化进程中人才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信息化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存在着"复合型"人才缺乏等问题。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建设和开发农业信息化人才队伍,制订科学合理的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规划,加强各级政府的重视,加大培养力度,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8.
加强广西农业信息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三个方面探析了加强农业信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广西农业信息人才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业信息化人才的素质培养,构建合理队伍结构;建立健全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增强农民信息化意识,提高信息使用水平;"村+校"联袂,大力发展乡土信息人才;"校+研"合作,培养科研型农业信息人才等一系列发展对策,以期加快广西农业信息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
孙红 《现代种业》2004,(4):11-11,2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目前我国已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以互联网、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正深刻影响着我们,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我国“十五”计划纲要中提出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温家宝总理多次指示要重视农业信息化问题。如何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使农业从弱质变为强质,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未来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阐述了农业科技人才在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新使命,结合中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现状,探讨了制约科技人才创新的因素,分析了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从加大创新激励、发挥市场带动、加强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环境等角度,提出了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建设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国的国情考虑,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远程教育已成为培养新型农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措施,现代农业远程教育正在并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阐述现代农业远程教育的重要作用.指出了现代农业远程教育所存在的教育观念陈旧、资金投入不足、媒体资源有限、理论研究不够等问题,并在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开发和建设教学媒体资源和加强理论研究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延安市为例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建设进行了分析,提出从处于不同空间格局的市区中心、城郊结合部、郊区农村的社会功能、人为活动影响、生态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出发,城市森林建设从市区中心到郊区应建立3个绿化生态圈,第一圈是城市防污调气美化生态圈,第二圈是近郊美化、防护、农林果生产带生态圈,第三圈是远郊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风沙防护、林果生产林生态圈。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构建“双创”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必然性,分析了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以“十二五”高校人才培养战略为指导,提出了“双创”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国际化、岛内政治生态失衡、政经矛盾加剧的背景下,台湾农业结构性矛盾凸显,农民收入增幅减少,农业发展滞后,农业问题再次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文章对台湾新一轮农业问题的特征、成因和对策措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章太炎出自革命党,在民初却与立宪派、官僚势力联系密切.他曾经热衷于组党,却又迅速趋于冷漠.章太炎对政党和政党政治的认识有两个特点一是零碎,不系统,二是前后矛盾.从他的言行中,人们既可以观察民初政治生活的复杂场景,也可体味政治人物在追求和实践政党政治、议会政治过程中的酸涩与无奈.  相似文献   

16.
刘瑞龙农业教育思想深刻内涵为:“以农为本”,积极服务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是农业教育的出发点;产学研相结合,是搞好农业教育的切入点;一支理念新、技术精、德才兼备的农业教育专兼职师资队伍是搞好农业教育的支撑点.刘瑞龙农业教育思想对涉农专业开放教育的启示:涉农专业开放教育发展与服务“三农”相结合,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遵循“教育、生产、科学相结合”的方针,积极探索涉农专业开放教育办学模式多元化,不断创新农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展好涉农专业开放教育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加强涉农专业开放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和高素质的涉农专业开放教育专业化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7.
先秦儒家在古代的祭祀文化的语境下产生,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传承和规范祭祀文化为已任。他们从修德配天、神人分治的宗教信仰出发,特别注重祭礼作为治人之道的社会作用,尤其是祭祀的政治文化整合功能和普遍的道德教化功能。同时,他们认为祭祀也具有文化传承功能和社会交往、集体团聚的功能。他们将祭礼的核心规范为"敬",从而将祭祀的根本目的从传统的禳灾祛病、求福避祸转换为培养人们的诚信忠敬意识,并且主张用情智统一的态度去祭祀已故亲人,构筑了具有中国特点的传统祭祀文化。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韩国“新村运动”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概述了韩国“新村运动”把农民的思想启蒙作为起点、农村经济发展作为目标的成功经验;分析总结了韩国“新村运动”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结合“十一五”规划纲要和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尊重农民意愿、培养有创业本领的新型农民、解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做到科学合理规划、完善乡村自理和村民自治机制。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人民公社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与绩效,是为了分析人民公社制度得以长期维持的原因,以期为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启示与借鉴。文章在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实证描述与规范研究分析方法,探讨人民公社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的演进、特征、变迁的原因、内在缺陷以及制度绩效,研究表明,人民公社阶段农地产权严重残缺、缺少激励机制、组织管理费用高昂,这种制度安排实际上一开始就处于非均衡状态,依靠国家主流的意识形态和超经济强制来维持,致使人民公社阶段农地产权制度效率低下。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约束放松,获取存在于人民公社制度之外的巨大外部利润,推动了农地产权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0.
对农地的市场价值进行合理评估是推进中国征地制度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国家在土地征收过程中,提倡划分区片、按价征地,要按农地的市场价值计算征地区片综合地价。针对于此,笔者在文章中提出合理确定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测算方法。通过对土地征收过程中政府与农民集体之间的权益进行综合分析,借鉴城市地价评估的方法,指出可应用收益还原法、假设开发法和社会价值量化法三种评估方法来测算农地市场价格,并具体分析了这三种方法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