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骆驼蓬提取物对松材线虫的生物活性及生理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寻找创制新型生物合理杀线虫剂提供活性模板化合物和理论基础,首次报道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北地区的荒漠抗逆植物骆驼蓬对松材线虫的生物活性及生理效应。松枝水培试验结果表明,骆驼蓬种子正丁醇萃取物250 ?g·ml-1处理后,松枝蒸腾强度、流脂量级别和病情指数均与清水对照差异不显著,对松材线虫病害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和水萃取物。从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获得骆驼蓬总碱、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和馏分A1~A8。毒力测定表明,骆驼蓬碱、馏分A1和A6是骆驼蓬杀线虫的主要活性成分,处理后48 h,对松材线虫(混合虫龄)LC50分别为135.74、160.40和86.02 ?g·ml-1。正丁醇萃取物、骆驼蓬总碱、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馏分A1和A6均能显著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和酸性磷酸酯酶活性,但对碱性磷酸酯酶活性无显著影响,对 -和 -乙酸萘酯羧酸酯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以100 ?g·ml-1处理松材线虫后6 h,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抑制率为50.15%~73.14%,对酸性磷酸酯酶活性的抑制率为38.56%~48.37%。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可能是骆驼蓬提取物主要杀线虫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万寿菊不同组织粗体物和α-三联噻吩的杀线活性。[方法]以线虫拮抗植物万寿菊为试验材料,烟草根结线虫为靶标,分别测定和比较了不同浓度万寿菊各部分组织粗提物的杀线活性、万寿菊各部分组织粗提物中α-三联噻吩的含量以及α-三联噻吩标准品的杀线活性。[结果]万寿菊的各部分组织粗提物中,叶和花的杀线活性较高;万寿菊中起主要杀线作用的活性物质不是α-三联噻吩。[结论]试验结果为寻找烟田中环境友好型杀线虫剂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芽孢杆菌(Bacillus sp.)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病虫害生防菌。为筛选防治牛蒡(Arctium lappa L.)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ngnita)的高效芽孢杆菌,并初步研究其生防机制。从牛蒡根结线虫病抑制性土壤中筛选出含有芽孢的细菌72株,通过检测不同菌株发酵滤液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孵化的抑制作用和对二龄幼虫的致死作用,筛出孵化抑制率>75%和二龄幼虫校正死亡率>70%的菌株4株,然后进行盆栽灌根试验。结果表明,菌株LB-16发酵滤液处理的根结指数最小、防治效果最大。通过对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测定,将菌株LB-16鉴定为和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亲缘关系接近的芽孢杆菌。通过不同浓度菌株LB-16发酵产物作用于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测定其总糖含量、总蛋白含量、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羧酸酯酶活性等,研究短短芽孢杆菌防治南方根结线虫的机制。结果显示,菌株LB-16发酵产物浓度越大,南方根结线虫的总糖含量、总蛋白质含量、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羧酸酯酶活性降幅越大,干扰线虫的正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白花曼陀罗(Datura metel L.)和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 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水浸液的杀菌效果。[方法]取当年生成熟白花曼陀罗和白屈菜植株,用沸水浸提法制成药液,以双黄连口服液为对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进行杀菌研究。[结果]白花曼陀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无明显抑杀作用;白屈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杀作用,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杀作用比对大肠杆菌的更强。[结论]白屈菜水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杀作用,而白花曼陀罗水浸液无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植物提取物对马铃薯茎线虫的活性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溶剂制备植物提取物,测定和比较了不同提取物对马铃薯茎线虫的生物活性及毒力排序;结果表明:银杏、马缨丹、曼陀罗、毛曼陀罗、蓖麻、苘麻和万寿菊提取物对马铃薯茎线虫具有较强的活性;不同提取溶剂提取物杀线虫活性存在明显差异.通过系统毒力测定,进一步筛选出了银杏的甲醇提取物对所试线虫活性高于其他处理并分析了一些提取物的麻醉作用.  相似文献   

6.
植物抗生活性及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植物的抗菌活性、杀虫活性、杀螨作用、除草活性、杀线虫活性、抗生活性物质及其作用机理,以及不同类型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应用概况、存在问题及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7.
旨在研究加倍杀对敌敌畏的增效机理。以黄粉虫为试虫,探究敌敌畏与加倍杀混配后对试虫表皮穿透量及乙酰胆碱酯酶、蛋白水解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倍杀质量分数为20%时,对敌敌畏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增效比为2.51。增效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加倍杀能促进敌敌畏对试虫表皮的穿透,使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率升高,增强乙酰胆碱积累量,导致试虫中毒加剧,但加倍杀对乙酰胆碱酯酶、蛋白水解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无明显影响。加倍杀对敌敌畏增效明显,增效机理为提高敌敌畏进入昆虫体内的量。  相似文献   

8.
杀线虫真菌Sr18发酵液对松材线虫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r18真菌是一株自主分离获得的具有广谱杀线虫活性的生防菌。为探明该菌的杀线虫作用机理,以松材线虫为靶标,借助场发射高分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对1/2浓度的Sr18发酵液小分子活性组分处理后的线虫及未处理的正常线虫进行了超微观察。高分辨率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小分子物质对松材线虫头部、体壁和尾部均有损伤,并观察到内容物外溢的现象。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线虫表皮和体腔分离,细胞核受损严重,形状不规则,粗面内质网核糖体聚集,线粒体空泡样变,肌纤维受损。这些现象从形态结构角度证实了该发酵液小分子活性成分对线虫的损伤是整体性的毒杀作用,排除了表面触杀的机制。这为进一步揭示Sr18的杀线虫机理以及线虫生防制剂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金振国  冀玉良  姚焕英  李丹青  陈凤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244-17245,17270
[目的]测定白花曼陀罗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和抑菌活性。[方法]用水蒸汽蒸馏法从白花曼陀罗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以烟草赤星菌(Alternaria alternata)、苹果干腐病菌(Botryosphae riadothidea)、棉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茄腐皮病镰孢霉(Fusarium solani(Mart.)和草燕麦镰孢霉(Fusarium avenaceum)为供试靶标菌进行离体抑菌活性试验.[结果]鉴定出10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2.66%,其中白花曼陀罗挥发油中6-戊基-5,6-二氢(化)吡喃-2-酮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总含量的44.28%;白花曼陀罗挥发油对5种植物病原菌的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作用的大小顺序为苹果干腐病菌〉草燕麦镰孢霉〉茄腐皮病镰孢霉〉棉立枯病菌〉烟草赤星菌。[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可用于白花曼陀罗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和抑菌活性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室内繁殖的褐飞虱生物型Ⅰ与生物型Ⅱ的 5龄若虫和刚羽化的雌性成虫 ,研究其体内的能源物质含量以及解毒酶体系 (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 )和保护酶体系 (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的活性。结果显示 :①褐飞虱生物型Ⅰ体内糖元含量显著高于生物型Ⅱ (P <0 0 5 ) ,总脂没有差异 ;②生物型Ⅰ的羧酸酯酶活性比生物型Ⅱ低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则无明显差异 ;③生物型Ⅰ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比生物型Ⅱ低 (P <0 0 5 ) ,且随虫龄的增大而增高 ,而过氧化物酶活性则随虫龄增大而降低 ,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白重炎  刘帆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05-19106
对延安市辖区13个县茄科药用野生植物种类、生境、药用部位和功效以及利用价值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显示,延安市辖区茄科药用植物有10属、21种,其野生的有6属9种。其中,酸浆、枸杞、龙葵、曼陀罗、山莨菪5种资源较多,药用价值高,具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木醋液与5种植物提取物混用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采用两因素交叉分组设计,提取物质量分数设1%、3%、5%、8%的4个水平,木醋液稀释倍数设0、200、300倍3个水平,共12处理,2次重复,每处理菜青虫(Pieris rapae L.)100只。在室内条件下,试验分析了木醋液与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毒芹(Cicuta virosa L.)、洋金花(Datura metel L.)、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Bunge)Regel]和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 L.)提取物混用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木醋液与5种植物提取物混合使用,可增强药效,提菜青虫的高死亡率。其中,200倍木醋液与提取物混用效果最佳,且随提取物质量分数的提高而提高,最高可使死亡率提高19.5%。  相似文献   

13.
以薇甘菊Mikaina micrantha、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in.、香丝草Conyza bonariensis(L.)Cronq.、大薸Pistia stratiotes L.和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croides(Mart.)Griseb.等5种外来入侵杂草为供试植物,用小杯法和植株生长量测定法对虎刺楤木、美洲商陆、大头续断、白花曼陀罗、枫杨和大蓟等6种植物甲醇提取物的除草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头续断和虎刺楤木的提取物在以质量浓度5.000mg/mL处理杂草7d后,对薇甘菊、三叶鬼针草、香丝草和大薸的生物活性均显著,大头续断提取物对这4种杂草的抑制率分别为90.05%、83.71%、92.68%和100%;虎刺楤木提取物对这4种杂草的抑制率分别为79.21%、81.17%、88.09%和100%;虎刺楤木提取物对大薸、香丝草和三叶鬼针草的活性显著,IC50分别为0.342 4、0.409 0、0.696 6mg/mL;大头续断和美洲商陆提取物对薇甘菊的根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0.721 0、0.716 7mg/mL;6种植物提取物对空心莲子草的生物活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对曼陀罗人工栽培前后的SOD、POD、CAT活性以及MDA含量等抗性生理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栽培曼陀罗的3种保护酶活性及MDA含量均低于野生的,且达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这些变化均与生长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白鲜为芸香科白鲜属植物,以根部入药,是一种传统中药,主要用于消炎杀菌。白鲜的主要药用成分是生物碱类、柠檬苦素类和内酯类物质等。随着研究的深入,白鲜的药用价值正在被逐步开发,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综合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白鲜的药用价值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张晓伟  李青雨  王德国  石倩倩  王佳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7):10263-10264,10339
[目的]对留兰香挥发油的组分及抗茵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留兰香挥发油的组分进行初步分离,采用扩散法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留兰香挥发油的抗菌活性进行测定。[结果]以石油醚:乙酸乙酯(V:V=6:1)为层析液时,留兰香挥发油的分离效果最好,分离出4种主要物质;留兰香精油对3种试验茵株的抑茵性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O.50、1.00、3.50μ/ml。[结论]留兰香挥发油具有抑茵作用,这为综合开发留兰香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刘海峰  全炳武  李翔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645-20646,20648
[目的]研究12种长白山有毒植物提取的生物碱杀虫活性,为长白山有毒植物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应用小叶碟法研究12种有毒植物提取的生物碱对3~5龄菜青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和拒食活性。[结果]不同有毒植物提取的生物碱处理对菜青虫的生长发育构成影响有所不同。苦参、曼佗罗、天南星、藜芦和雷公藤生物碱等5个处理使试虫体重逐渐下降,直至最后死亡;葛根、北乌头、升麻和延胡索生物碱处理可使菜青虫提前化蛹,蛹态畸形;葛根、北乌头、升麻、天南星、延胡索和藜芦生物碱处理,48 h后菜青虫拒食率均在90%以上,升麻和延胡索处理拒食率最高,为100%。[结论]葛根、北乌头、延胡索、升麻和天南星等5种有毒植物的杀虫活性研究报道较少,在植物源农药的开发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曼陀罗水提取物对小菜蛾的拒食及毒杀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有毒植物曼陀罗及其变种紫花曼陀罗对小菜蛾的杀虫生物活性,采用室内生测方法,分别测定曼陀罗及其变种紫花曼陀罗种子、茎杆、叶片、果壳水提取物对3龄小菜蛾幼虫的取食、存活及生长发育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曼陀罗及其变种紫花曼陀罗各器官的水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均表现出一定的生物活性,且以拒食活性表现最为明显;紫花曼陀罗的拒食和胃毒活性均高于曼陀罗;就供试材料各器官比较而言,曼陀罗的种子水提取物活性最高,而其变种紫花曼陀罗则是茎杆水提取物的活性最高。大量废弃的紫花曼陀罗茎杆有待开发为植物源杀虫剂。  相似文献   

19.
7种木本豆科植物抗氧化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峰鸽  杨立峰  周建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909-4909,4911
对国槐、黄金槐、金叶槐、蝴蝶槐、毛刺槐、四倍体刺槐和香花槐等7种木本豆科植物抗氧化酶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叶国槐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均最高,但其他几种植物的SOD活性与POD活性大小不一致;槐属植物叶片的POD活性均高于刺槐属和香花槐属。抗氧化酶的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植物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