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山西杂粮生产现状、前景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全面分析山西杂粮生产现状、杂粮生产优势、杂粮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山西杂粮生产的四点对策: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扶持力度,整合杂粮力量;二是加强杂粮产前、产中、产后科研及推广工作力度;三是培育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四是加强宣传,树立品牌。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是重要的杂粮生产省之一,素有"杂粮王国"之称。文章以推进山西杂粮产业化发展为目的,详细研究分析了目前山西杂粮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着力抓好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工程与良种工程、加大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整合力度等实现山西杂粮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山西是杂粮栽培历史悠久,素来以品种多、质量优、营养丰富而倍受国内外市场欢迎.经过多年的发展,杂粮已成为山西农业的一大优势产业,但也存在品种退化、产量低、深加工落后等诸多问题,因此,在发展山西产粮产业问题上,必须树立战略思想,加强政府协调,制定配套措施,强化科技力量,建立优质基地,发展龙头企业,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成为山西农业经济的一大支柱和农业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农村实用科技》2006,(11):17-17
神奇稻米——降糖米;红小豆新品种——津红820039;黑不老地豆;蚕豆新品种——日本大白皮;[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是杂粮生产大省,其种类众多,发展潜力也较大,但种植效益较低。基于2015—2019年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信息平台和河北省主要杂粮种植大户生产效益调查数据,利用比较效益模型(密切值法)分析杂粮与大宗作物比较效益和杂粮在各区域的比较效益。结果表明,河北省黑龙港地区、太行山区、太行山前平原区、滨海盐碱平原区、燕山山前平原区、燕山山区适宜种植不同的杂粮作物;不同的杂粮作物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了不同的效益。最后提出加强杂粮政策制定,打造河北省高端杂粮品牌,加大杂粮科研力度,加大宣传、扩大消费等建议,以期为河北省杂粮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模拟旱作条件,选取多个杂粮新品种进行种植试验,根据其综合性状的表现,分析杂粮生产能够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8.
杂粮是耿马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潜力产业,但由于耿马县在杂粮生产上科技投入较少,导致品种退化、引种缓慢,对农民增收及全县经济发展起不到理想的作用,特提出杂粮产业开发的内容及措施,旨在加快耿马县杂粮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杂粮是耿马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潜力产业,但由于耿马县在杂粮生产上科技投入较少,导致品种退化、引种缓慢,对农民增收及全县经济发展起不到理想的作用,特提出杂粮产业开发的内容及措施,旨在加快耿马县杂粮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甘南县种植业生产特点的探索,摸清障碍发展潜力因素和参数。在发挥整体功能的前提下,通过搞好耕作制改革,抓好优良品种更新,扩大保护栽培,提高人才素质培养和经营管理等,探讨甘南县杂粮产区种植业的效益。  相似文献   

11.
发挥小杂粮产业优势是山西省实施特色农业工程的突破口之一。近几年来,山西省小杂粮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还存在品种不优、加工档次低、规模效益不高、消费者接受程度较低、市场占有率不高等问题。因此,应该树立杂粮产业思想,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优质杂粮的加工档次,发展订单农业,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2.
关于山西省酿造原粮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保障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中传统酿造业的酿造原粮供应,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即建设忻定盆地、晋中盆地、吕梁山地和上党盆地4个酿造原粮产业带,并针对性提出4个工作重点、7项扶持政策和3项保障措施,从而实现全省酿造原粮的产业化发展,助推传统酿造业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小麦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了总结小麦育种经验,给进一步选育优质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提高小麦生产水平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直观统计分析方法,对山西省2001-2010年审定的82个小麦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育成品种的的遗传背景不够丰富,遗传差异性较小。品种间产量差异很大,82个小麦品种产量幅度2774.0~7365.0 kg/hm2,平均5375.1 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7.9%;其中水地品种在5329.5~7365.0 kg/hm2之间,平均值6159.5 kg/hm2,旱地品种在2774.0~5885.0 kg/hm2之间,平均值4084.7 kg/hm2。蛋白质在11.7%~18.0%之间,平均值14.7%;其中水地品种蛋白质在12.8%~18.0%之间,平均值14.9%;旱地品种蛋白质含量在11.7%~17.0%之间,平均值14.7%。湿面筋在23.6~45.5之间,平均值32.3;其中水地品种在26.1~45.5之间,平均值32.2;旱地品种在23.6~39.8之间,平均值32.3。沉降值在11.1~71.4 ml之间,平均值33.3 ml;其中水地品种在15.5~71.4 ml之间,平均值31.8 ml;旱地品种在11.1~63.5 ml之间,平均值35.8 ml。山西省小麦育种在近十年取得了较大进展,审定品种产量不断提高,主要品质性状指标均高于全国水平。在未来的小麦育种过程中,应加强农艺性状优异、具有遗传多样性小麦种质创新研究,为培育突破性品种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张建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295-16296,16299
为了解山西省粮食产量波动影响因素的影响机制及作用大小,利用1949~2009年粮食产量序列资料,采用波动指数分析了山西省粮食总产量的波动特性与波动幅度,并分析了粮食总产量波动的影响因素。从作物学原理研究(总产量=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出发,进一步分析了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波动对粮食总产量波动的影响大小。结果表明:单产是影响粮食总产量波动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粮食播种面积。1949~2009年,单产波动对粮食总产量波动的影响达79.68%,播种面积对粮食总产量波动的影响为18.07%。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储粮昆虫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1994年对山西省31个县市储粮昆虫进行了调查,共采到标本4588件,已鉴定188种,隶属于2纲、12目、56科、95属。其中主要害虫38种,次要害虫52种,偶发性害虫31种,天敌53种,寄居者14种。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粮食增产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平 《农业与技术》2006,26(5):131-134
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山西省建国以来粮食生产的发展变化趋势以及粮食增产的主要影响因素的贡献大小进行了分析,确定单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有效灌溉面积,而化肥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在不同时期的贡献不同。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山西粮食生产今后发展方向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产;有机与无机肥的配施,提高化肥增产效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有效灌溉面积率。  相似文献   

17.
山西玉米种植区划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根据山西省不同地域的热量资源,≥10℃年积温、无霜期,生产条件,不同玉米品种对生态环境的反应,以及各地对玉米品种的利用状况等,在普查的基础上,参照山西省综合农业区划,以乡镇为单位,将山西全省玉米种植生态区划分为:春播中晚熟区、春播中早熟区、春播早熟区、春播特早熟区、夏播早熟区和夏播中熟区等六个大的种植生态区。研究结果表明:山西全省各地区玉米种植生态区分布呈多样性,一县多个生态区的县占到68.4%,各生态区玉米生产存在明显的差异,各生态区发展玉米生产应采取不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山西旱地农业发展策略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山西旱农地区农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在分析当地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粮食生产区位,提高单产;充分利用坡耕地资源,发展经济林和草食家畜;利用产业化方式,加工转化各种农产品等实现旱农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早熟玉米品种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山西省不同玉米种植区的生态特点,对不同种植区种植早熟玉米的适宜品种类型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山西省早熟玉米育种工作的现状,提出了不同种植区早熟玉米品种选育的方向和基础自交系的选育方法。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谷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分析了谷子产业化的生产现状及限制因素,针对山西省谷子发展的特点,提出了谷子产业化开发的思路:加强优质谷子新品种的选育,积极探索谷子开发利用渠道,加大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建立和完善科研、生产、经营、加工、外贸一体化模式,推动山西省谷子产业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