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天然除虫菊素的人工合成类似物。据报道,国际上已经研究过的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有1万余种,但商品化的只有一二十个品种。这类化合物有以下特点。 1.除个别品种外,都含有天然除虫菊的化学成分环丙烷基因。 2.杀虫谱广。可防治鳞翅目、鞘翅目、双翘目、半翅目、直翅目、缨翅目等多种害虫的卵、幼虫、成虫,对鳞翅目害虫的防效尤为突出,对传统农药产生抗性的害虫防效明显。 3.用量少,药效高。一般用量只相当于常规农药的1/10—1/20,按有效成分计算,亩用量大都在10克以下,有些高效品种商用量仅1克左右。 4.较低毒,低残留。多数拟除虫菊酯属低毒药剂,少数品种属中毒化合物。这类药  相似文献   

2.
3.
哒嗪硫磷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植物表面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棉花茶叶大田用哒嗪硫磷分别与3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混合喷施,哒嗪硫磷显著促进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在2种植物表面的降解。施药后经过1个夏季光照日,混用比未混用处理的降解率在棉花上增大5.1—29.7%,在茶叶上增大19.0—32.2%。这种加速降解的效应随哒嗪硫磷浓度增大而加强。哒嗪硫磷的混用也影响3种拟菊酯杀虫剂在棉叶上的原始沉积量,使之降低9.8—27.2%。  相似文献   

4.
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药性发生现状、抗药性产生的原因、抗药性机理、抗药性遗传及抗性治理等国内外有关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讨论了抗性治理研究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棉蚜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机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利用室内筛选的抗性和敏感性棉蚜品系,以及野外抗性群体,研究了对拟除虫菊酯的抗性机理。抗性程度不同的棉蚜,其抗性机理不同。中等水平抗性棉蚜,主要是由于体内解毒能力的加强,其抗性可以通过增效剂抑制解毒酶而完全克服。高水平抗性棉蚜,主要是由于体内靶标敏感性的降低,增效剂不能克服其抗性,高抗蚜体内解毒酶和体壁穿透作用与敏感性蚜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对于不同抗性水平的害虫,要采取不同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卫生用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除虫菊不仅对害虫有强烈的触杀作用,而且还有熏蒸、驱赶和击倒的作用。加之其具有高效广谱和低毒的特性,除虫菊被作为防治卫生害虫的一种理想的天然杀虫剂。由天然除虫菊素衍生而来的拟除虫菊酯,例如,烯丙菊酯、炔丙菊酯、炔戊菊酯等是一类仿生杀虫剂系列,其立体构造对生物活性有着重大的影响。拟除虫菊酯的光学活性开发是未来拟除虫菊酯的一个发展方向。拟除虫菊酯是一类容易产生抗药性的杀虫剂,但品种间抗药性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差异较大。拟除虫菊酯光学活性的研究在定向合成、酶拆分和膜拆分等新的技术领域还有许多难关需要克服。  相似文献   

7.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兽医寄生虫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七十年代出现的一类人工合成的广谱、高效、低毒化学杀虫剂。具有性质稳定,不易光解,无特殊臭味及安全系数高,使用浓度低,触杀作用强,灭虫速度快,残效时间长,无残留毒性,在人、畜、禽体内不积累,对环境无不良影响,且用量少,费用低,施药方便等优点。因此,近二十年来,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农林植保和卫生方面被广泛应用。在兽医临床上,防治畜禽多种体外寄生虫,亦获良好效果。现就国内外常用的几种拟除虫菊酯杀  相似文献   

8.
9.
10.
对蔬菜组织富含多酚类和色素等杂质的特点,对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蔬菜中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前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在流动相溶荆正已烷-乙酸乙酯(95:5,V:V)及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42nm条件下,用配备Zorbax Rx-Sil柱、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待测组分的分离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合蔬菜中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二化螟抗药性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试验从1985~1989年,在江西省13个县市、进行了常用药剂对二化螟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南昌、新余的二化螟对甲基1605已产生中等程度的抗药性;对甲胺磷产生中等程度抗药的地区是新余。还有八个地区的二化螟对甲基1605,五个地区对杀虫双,二个地区对甲胺磷产生了低度抗药性。此外,南昌地区的二化螟对马拉硫磷与乙酰甲胺磷产生了交互抗药性。但对乐果仍较为敏感。从抗性机制方面的研究表明,抗药性是由二个以上等位基因所控制,酯酶活性增高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率降低是二个较主要的原因。解决和延缓抗药性发展的对策是禁用或限制使用已产生抗药性的药剂。通过复配农药的室内及田间筛选试验,得出甲氯菊酯或嘧啶氧磷加杀虫双是具有延缓抗药性和增效作用的复配杀虫剂。  相似文献   

12.
水稻二化螟滞育解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试验对二化螟的滞育解除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食料对二化螟的滞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不表现在化蛹率的提高,而在于缩短供试幼虫的群体临界化蛹前期。越冬幼虫在滞育解除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可以通过主动吸收或直接饮水两种方式获得,水分对滞育解除的促进作用不仅表现在越冬幼虫化蛹率的大幅度提高,而且表现在有水条件下越冬幼虫群体临界化蛹前期的明显缩短,但水分不是二化螟滞育解除的先决条件。在二化螟滞育解除过程中,有效积温法则是起作用的,初步求得滞育解除的起点温度为12±2.7℃、有效积温为409.5±95.8d℃。一化性和二化性的二化螟越冬幼虫在滞育解除方面的差异仅表现在群体临界化蛹前期的长短上,一化性CC品系的群体临界化蛹前期显著长于二化性PL品系。  相似文献   

13.
二化螟与寄主植物间的互作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是水稻等多种作物的主要害虫,深入了解二化螟与寄主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是防治二化螟的重要前提。综述报道了二化螟与不同寄主植物、水稻品种、栽培制度和其它因素之间的关系,着重从二化螟的行为、发育、存活和种群增殖等方面论述二化螟与寄主植物及相关因素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调查,明确了二化螟在哈尔滨地区的田间发生规律,并通过试验筛选出高效、低毒的防治药剂,提出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几种杀虫剂防治水稻二化螟兼治纵卷叶螟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选择4种杀虫剂进行了防治水稻二化螟兼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稻螟清EC 1 500 mL/hm2防效最好,其杀虫、保穗和保叶效果均超过95%;15%螟纵净EC1 350mL/hm2、45%螟退EC 1 200 mL/hm2、18%速灭螟EC 1 500 mL/hm2防治效果也较理想,其杀虫、保穗和保叶效果分别达90%左右.4种杀虫剂防效显著优于常规药剂90%杀虫单SP900 g/hm2和50%甲胺磷EC 2250 mL/hm2.在试验剂量下,4种药剂对水稻的正常生长无显著影响,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水稻二化螟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2~1995年,通过室内外人工饲养及田间调查研究,明确了二化螟在辽宁省每年发生两代,但少数个体仅发生1代;同时明确了二化螟的生活史与害虫的为害盛期,第1代幼虫为害盛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中旬,第2代幼虫为害盛期为8月中旬至收获期;观察了二化螟的若干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17.
多菌灵、呋喃丹、丁草胺对3种拟菊酯杀虫剂在粘壤土和砂壤土中的厌气降解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在土壤厌气条件下的半衰期分别为20.64、20.82和24.82天,加多菌灵培养可使其分别延长2.30、2.34.3.18倍,加呋喃丹分别延长2.12、2.37、2.37倍;加丁草胺分别延长1.87、1.75、2.58倍。好气条件下,3种拟菊酯杀虫剂降解加快,半衰期分别为11.98、17.64、和21.78天,混合农药对其降解的抑制作用大为降低,仅呋喃丹仍对3种拟菊酯杀虫剂的降解有明显抑制,表明多菌灵、呋喃丹和丁草胺对3种拟菊酯杀虫剂的降解抑制主要是抑制厌氧微生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二化螟滞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日照是引起二化螟幼虫滞育的主要因子。于21℃,25℃,29℃三个恒温下测定其滞育的临界光周期分别为13小时33分、13小时30分和13小时27分。幼虫自孵化发育至预蛹的各阶段对光周期都有或多或少的反应,但3龄期是主要感应虫期。杭州(北纬30°14′N,东经120°8′E)、金华(29°27′N,119°31′E)、温岭(28°8′N,121°21′E)三地田间自然种群滞育的临界光周期出现日分别为8月21日、8月24日和8月27日,其滞育的临界光周期随地理纬度的上升而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19.
2002~2003年用点滴法检测了江苏省连云港市的二化螟种群4龄幼虫对多种(类)药剂的抗性。结果表明,该地区二化螟对沙蚕毒素类如杀虫单的抗性水平由敏感度下降阶段向低水平抗性发展;对有机磷类如三唑磷、丙溴磷、二嗪磷等均属敏感;对苯基吡唑类的氟虫腈和抗生素类的阿维菌素也属敏感。该地区二化螟种群的抗性水平低于苏南地区。  相似文献   

20.
二化螟抗药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分析了二化螟的发生危害与暴发原因,对其抗药性情况及抗性机理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已有研究表明:解毒酶活性升高、靶标不敏感性以及蛋白质的螯合作用与二化螟抗药性形成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