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秋茄蒸腾作用日变化及其与生态因子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气孔对计测定了福建九龙江口秋茄(Kandeliacandel(L)Druce)红树林的蒸腾强度,气孔导计和几个生态因子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在晴天,秋茄的蒸腾强度和气孔导率变化增度大,均呈明显的单峰曲线,但气孔导度先达到峰值,时间约在上午10:00,而后蒸腾强度才达到高峰,时间约中午14:00,在阴天,蒸腾强度和气孔导率变化较平稳,它们几乎同时中午13:00左右达到各自的峰值,秋茄的蒸腾强度,气  相似文献   

2.
苎麻品种资源净光合强度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LI-6200便携式光合仪田间测定36个品种功能叶净光合强度(P_n)及有关因子的结果:邻水红顶家麻等品种平均P_n>15.6μmolm高P_n品种CO_2通量、胞间CO_2浓度和气孔导度均较高,而气孔阴力和气孔限制值较低;影向P_n的主要因子是相对湿度和气孔导度(正相关).及气孔阻力(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水曲柳、胡桃楸和黄波罗是东北东部山区天然次生林的主要组成树种。采用红外气体交换分析仪,分别在叶片生长初期、中期和末期,同步测定了净光合速率(A)、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E)及其相关的外界环境因子的日变化。三大硬阔的A和E的日变化格局随树种、生长季节和天气状况而表现为单峰、双峰和多峰曲线等三种类型。水曲柳、胡桃楸和黄波罗单位面积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分别为1511、2154和2303μmol·m-2·s-1;但测得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峰值(Amean)以胡桃楸最大,为1107μmol·m-2·s-1,水曲柳和黄波罗分别为851和865μmol·m-2·s-1。在所测定的日期中,三大硬阔的光合作用变化主要是由非气孔限制引起的。三个树种的蒸腾速率的差异及其变化均不大,平均Emean为20mol·m-2·s-1左右。  相似文献   

4.
本文模拟分析了席草三元二次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建立的施肥利润与施肥量的回归方程。结果显示:获纯收入2700元·hm ̄(-2)以上的优化肥料配方为:N272.16~331.74kg·hm ̄(-2),P_2O_5165.08~191.33kghm ̄(-2),K_2O386.59~471.04kg·hm ̄(-2);模拟氨磷钾单施和配施对施肥利润的影响顺序为:NPK>NK>NP=N>PK>K>P,NPK和NK配施是席草经济合理施肥的主要方案。  相似文献   

5.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抽穗后光合生理性状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三个典型春性,半冬性和冬性小麦品种抽穗后上三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气孔阻力,蒸腾速度等5个光合生理性状的研究,抽穗后3个品种的净光合速度均呈下降趋势,春性和半冬性品种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上升,气孔阻力下降,而净光合速率的变化主要受非气孔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硫对小麦玉米的争慢性伤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开顶工熏气装置进行了SO2对小麦、玉米的伤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返青至灌浆期,用SO2浓度为0.322mg·m^-3处理的小麦出现伤害症状。长时间用浓度为0.322,0.211和0.122mg·m^-3SO2处理的小麦经对照分别减产24%,19%和13%.在不同生育期不同浓度SO2对小麦表现光合作用速率及叶片含硫量都有影响。玉米急性伤害的临界剂量为2.50mg·m^-3×4h,4.92m  相似文献   

7.
对1990-1992年间冬小麦田氧化亚氮排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进行了研宪,观测了N_2O通量与土壤温度的关系。在整个实验阶段,不施肥田和施肥田N_2O通量的平均值为10.5μgN/m ̄2·h和22.6μN/m.h。小麦地上所施尿素排放N_2O-N的释放系数为0.09%。  相似文献   

8.
龙须草—一种新的C4植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龙须草的光合特性及叶片解剖结构。龙须草光合速率日均值(CO2)为37.18mg·dm-2·h-1,最高值(CO2)达59.90mg·dm-2·h-1。6月中旬至8月中旬光合速率最高,9月以后明显减弱;光合速率日变化为一不明显的双峰曲线,CO2补偿点低,其值(CO2)为1.2~4.2μl·L-1空气,光呼吸(CO2)强度只有0~1.81mg·dm-2·h-1,叶绿素a/b值为3.69±0.50。龙须草叶片宽0.34~0.40cm,叶脉密集,大小维管束总数63±9个,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多而大,呈弧状离心排列。结果证明龙须草是典型的C4植物。  相似文献   

9.
锦橙叶片温度受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影响,但叶片的气孔阻力和蒸腾强度则由光照强度决定,阳面叶的蒸腾强度显著高于阴面叶,柑桔叶片气孔阻力与蒸腾强度呈双曲线负相关,阴,阳叶的模拟曲线不同,光量子数和气孔阻力与阳面叶的蒸腾强度间存在着交互作用,只有在一定的光量子数(〉350μmol/s.cm^2)和气孔阻力(〈8s/cm)阀值下,蒸腾强度才增加,施Mg可减小气孔阻力,提高蒸腾强度。K对蒸腾强度虽有削弱作用,但  相似文献   

10.
甘蔗品种伸长期光合特性及冠层光合量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活体测量的基础上,分析了7个甘蔗示范品种和对照种闽糖70-611在不同光合有效辐射(PAR)下+1叶的净光合速率(Pn)、光呼吸强度(ε)、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变化情况,并对冠层总的同化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甘蔗不同品种+1叶的Pn随PAR变化较大,但冠层总的同化量与单叶的Pn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各品种的光呼吸强度不大,变化在2.2×10-2-2.5×10-2μmmol·m-2·s-1之间;WUE除福农89-209、福蔗87-10与对照品种相当外,其余均比对照种高,且这种差异与Pn无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泉州湾河口湿地几种植物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8月3日,对泉州湾河口湿地下游的优势植物桐花树、秋茄和白骨壤的光合作用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这些植物的光合作用特点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由于潮水的影响,3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为3峰曲线,日平均净光合速率的排序为白骨壤>桐花树>秋茄。3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与其自身的生理因子有显著相关,尤其是与胞间CO2浓度有极显著的负相关。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受气孔导度的影响不同,桐花树和白骨壤受气孔导度影响显著,而秋茄则不受气孔导度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白骨壤适应生长在高盐环境下,但易受水分胁迫;秋茄适应生长在潮水变化的环境下,易受盐分胁迫;桐花树则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2.
在天津滨海地区高水位、黏重土壤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土壤调盐改良技术对咸水灌溉的冬小麦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指数等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播种前采用适当土壤调盐改良技术能够提高冬小麦抽穗期、灌浆期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指数,降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小麦冬前施用75 kg/100 m2改良剂(40%风化褐煤+40%磷石膏+20%脱硫石膏)有利于提高冬小麦灌浆期的光合速率,有降低抽穗期、灌浆期小麦的蒸腾速率的效果,冬前施用45 kg/100 m2改良剂(20%风化褐煤+40%磷石膏+20%脱硫石膏+20%沸石粉)对提高冬小麦抽穗期光合速率有利,同时也提高抽穗期小麦的蒸腾速率;土壤调盐改良剂对咸水灌溉冬小麦的气孔导度有明显抑制作用,冬前施用30kg/100 m2改良剂(40%磷石膏+20%脱硫石膏+40%沸石粉)的冬小麦气孔导度与不采用改良措施相比,抽穗期降低52.28%,灌浆期降低39.51%;冬前施用45 kg/100 m2或75 kg/100 m2改良剂(40%风化褐煤+40%磷石膏+20%脱硫石膏)和30 kg/100 m2改良剂(40%磷石膏+20%脱硫石膏+40%沸石粉)均能够显著提高抽穗、灌浆期冬小麦的叶绿素含量指数;冬前施用45 kg/100m2改良剂(20%风化褐煤+40%磷石膏+20%脱硫石膏+20%沸石粉)和30 kg/100 m2改良剂(40%磷石膏+20%脱硫石膏+40%沸石粉),即使在较高土壤含盐量也能够使冬小麦光合速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使冬小麦蒸腾速率受到土壤含盐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干旱诱导下抽薹期甘蓝型油菜的生化指标和蒸腾作用变化及Ca2 处理对其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甘蓝型油菜叶片中的脯氨酸、可溶性糖以及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经Ca2 预处理其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仅用双蒸水处理的材料,而丙二醛含量则是蒸馏水处理的材料高于Ca2 预处理的材料;气孔导度日变化分析以及气孔观察显示,Ca2 预处理可以明显促使干旱过程中叶片表皮气孔关闭,进而使叶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降低,从而减少了干旱条件下水分的蒸发。  相似文献   

14.
对福鼎天然秋茄红树林群落中Pb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探讨林区重金属Pb的吸收、累积与分布。结果表明:该林地秋茄植株各部分Pb含量范围为7.45—113.31mg/kg,对表层土壤平均富集系数为0.284;秋茄林地表层土壤(0—30cm深)Pb元素含量为99.88mg/kg,超过国家海洋沉积物第一类质量标准,其储量(0-30cm)为14070.65mg/m2,该群落Pb元素的现存累积量为400.48mg/m2。  相似文献   

15.
山西太岳山核桃楸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用Li 6 4 0 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自然生长的核桃楸壮龄林木的光合作用进行测定 .结果如下 :①核桃楸的光合速率在 1d内有两个峰值 ,两个光合峰高度接近 ,上午的光合速率峰持续时间较下午的长 .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与光合速率间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 ,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 .叶片胞内CO2 浓度受气孔导度和大气CO2 浓度的双重影响 ,呈现出早晚大幅升高 ,正午有 1h的峰值的日变化进程 .②在控制条件下 ,叶片的光合速率在低光合有效辐射 (0~ 5 0μmol (m2 ·s)下 ,表现出随CO2 浓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高出此光合有效辐射值后 ,光合速率随CO2 浓度的增加呈抛物线变化 ,最高点对应的光合有效辐射下的CO2 饱和点 ,且随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加CO2 饱和点增高 .当光合有效辐射为0~ 12 0 0 μmol (m2 ·s)时 ,叶片的气孔导度表现出随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加而增大 ,随CO2 浓度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 ;光合有效辐射超过 12 0 0 μmol (m2 ·s)后 ,气孔导度随光合有效辐射、CO2 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叶片蒸腾速率的变化趋势与气孔导度类似 .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林间环境条件下黄连木的光合特性和水势变化规律。[方法]选择代表性黄连木作为固定样株,测定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势。[结果]在上午8:00黄连木净光合速率为全天最高值或较高值,8:00~10:00是净光合速率较高的时间段。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受环境因子影响分别呈现出双峰或衰减型单峰曲线。黄连木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之间存在0.01水平显著的相关性。黄连木枝条水势在上午8:00为全天最低值,而后整个上午都呈上升趋势,至12:00达到最高值。[结论]黄连木光合特性和水势变化规律反映出其对外界环境因子不敏感,是一个适应性较强的树种。  相似文献   

17.
不完全的气孔关闭引起的夜间蒸腾在不同物种和环境中普遍存在,且其大小与水汽压差和土壤水分有效性正相关,这意味着荒漠河岸林是研究夜间蒸腾的理想区域。本文基于木质部液流、叶片气体交换、显微结构及环境因子测定证实了胡杨夜间蒸腾的存在:1)夜间叶片气孔是不完全关闭的,平均气孔导度为45 mmol/(m2·s),远大于文献报道的杨属最小气孔导度(约为5 mmol/(m2·s)),平均蒸腾速率为0.7 mmol/(m2·s),两者分别占白天的26%和17%,这表明高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主要是气孔开放引起;2)木质部平均液流速率白天为31.3 cm/h,夜间为16.5 cm/h,约为白天的53%,无论是白天还是夜间,液流速率与水汽压差均呈显著的对数关系,水汽压差可以解释55%的夜间液流变化,这表明夜间液流由蒸腾和组织补水两部分组成,因此,如何将夜间液流区分为夜间蒸腾和组织补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午夜后液流速率的增加与木质部水势和径向生长变化是一致的,而与水汽压差是相反的,说明午夜后液流速率的增加是组织补水而非蒸腾。   相似文献   

18.
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相关性状的遗传方式,为油菜抗寒性的遗传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6个抗寒性不同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为亲本材料,按照GriffingⅠ配制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将亲本和F_1种植后测定抗寒性相关的性状以获得试验数据。采用QGAStation软件中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和MINQUE(1)法,对白菜型冬油菜越冬率及11个理化性状的遗传方差分量比率、遗传相关性、亲本加性效应、组合显性效应和遗传率以及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越冬率、POD活性、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遗传主要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效应影响较小;CAT活性、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则主要以显性效应为主。在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相关分析上,越冬率与CAT活性、POD活性、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则呈极显著负相关。陇油7号和陇油8号在越冬率、CAT活性、POD活性、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上的加性效应均呈正值,表明陇油7号和陇油8号可用作提高后代抗寒性的亲本。显性效应分析表明,陇油7号×GY和陇油7号×陇油8号是抗寒性强的组合。狭义遗传率以SOD活性、相对电导率、蒸腾速率和越冬率的表现最好,分别为74.63%、59.06%、57.49%和56.87%,CAT活性最低,为2.83%。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净光合速率3个抗寒相关性状具有很强的群体平均优势和群体超亲优势。【结论】越冬率、SOD活性、相对电导率和蒸腾速率适宜在早代选择,亲本评价分析指出,陇油7号的一般配合力高,可作为冬油菜抗寒性改良的首选亲本。  相似文献   

19.
菰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目的】通过研究菰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目的为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Li-6400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菰叶片净光合速率和环境因子的日变化,通过相关性分析,考察了环境因子对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菰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为15.0~21.5 ?mol·m-2·s-1,光补偿点为45 ?mol·m-2·s-1,光饱和点为1 040 ?mol·m-2·s-1。菰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净光合速率的峰值出现在上午11:00时,上午8:00~11:00时的平均净光合速率比下午13:00-16:00时的平均净光合速率高4.7 ?mol·m-2·s-1。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峰值分别出现在13:00和14:00时。一日中上午5:00~11:00和下午15:00~19:00时净光合速率与光量子通量密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r=0.9874**、0.9321**),11:00~15:00时两者之间呈不显著正相关(r=0.4440)。上午5:00~11:00和下午15:00~19:00时净光合速率与空气温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617**、0.9852**),11:00~15:00时两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8110*)。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之间呈正相关(r=0.7936*),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r=-0.8026*)。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与光量子通量密度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r=0.9104**、0.7858*)。【结论】菰叶片的光补偿点较低,而光饱和点较高,对光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为典型的阳生植物。影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光量子通量密度和空气温度。  相似文献   

20.
除草剂对抗草甘膦大豆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的设计方法,在花荚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农达和草甘膦10%水剂,研究了两种不同水剂、不同浓度的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RR2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农达和草甘膦10%水剂均使RR2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下降,但草甘膦10%水剂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农达可以增加RR2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草甘膦10%水剂却使RR2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先增加后降低,但是各浓度下的蒸腾速率均低于对照。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一样,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的变化趋势一样。结果还表明,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并非绝对安全,在超过一定剂量时就会对抗草甘膦大豆造成伤害,影响其生理代谢;即使除草剂有效成分相同。剂型不同也会对药效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