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07年3月对滇中禄丰村林场具有代表性的3 hm2麻栎次生林的组成及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其林分类型,主要乔木树种的径阶分布及其在群落中的重要值,进而对林分的生态效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麻栎次生林划分为麻栎—云南松和麻栎—云南松—滇油杉2种林分类型,林木株数分布分别集中于径阶8 cm和6 cm处,以麻栎为优势树种,云南松为伴生树种.麻栎林木的优势度达50.77,重要值为71.71.林分主要乔木树种麻栎、云南松及滇油杉的林木密度分别为1 825株/hm2、650株/hm2和325株/hm2,其中伴生树种云南松和滇油杉优势较为明显.林分中乔木层最大树高20.1 m,最大胸径40 cm,均为云南松植株.其群落结构简单,物种较少,生态功能差,为低质低效林分,急需改造.  相似文献   

2.
禄丰村林场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的林分特征及质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7年3月对禄丰村林场具有代表性的6.8 hm2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的组成及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其林分类型、主要乔木树种的径阶分布及其在群落中的重要值,进而对林分的质量及生态效能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云南松天然次生林可分为云南松-麻栎、云南松-麻栎-华山松及云南松-麻栎-滇油杉3种林分类型,位于山体上部、山尖、山顶坪地,具相同的稳定性.林木株数集中分布于径阶6 cm处,以云南松为优势树种,其林木分布较为均匀,优势度明显,在3种林分中所占的株数比例分别达61.21 %、69.88 %、77.36 %,其次为伴生树种麻栎所占比例较高.整个云南松天然次生林云南松林木的优势度达69.19,重要值为79.67,其后依次为麻栎、滇油杉和华山松.林分中乔木树种的平均密度为2 730 株/hm2,平均胸径为8.78 cm;而云南松林木的平均胸径为8.69 cm,平均高为6.9 m,平均密度为1 907 株/hm2,蓄积量为38.14 m3/hm2,均低于滇中地区20年生云南松林木的平均生长量指标.其霸王木株数所占比例为7.87 %,而被压木及濒死木所占比例高达44.41 %.其群落结构简单,物种较少,林分中云南松林木的密度较小、平均胸径不大、出材率很低,生态功能差,为低质低效林分,急需改造.  相似文献   

3.
在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森林经营方案基础上,依据高保护价值森林标准,对其施业区内的高保护价值森林进行判定,结果表明:该林区高保护价值森林的总面积为43 905 hm2,蓄积为5 877 223 m3。主要分布类型有5种:HCV1,国家级森林公园,面积为5 930 hm2;HCV1,东北红豆杉低密度分布区,面积为278 hm2;HCV4,国家重点公益林区(集水区),面积为32 080 hm2;HCV4,母树林林分,面积为1 393 hm2;HCV5,省级重点公益林区(饮用水水源地),面积为9 817 hm2。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掌握龙王山自然保护区落叶阔叶林的林分结构特征,设置了3个100m×100m样地,对其中的6个30m×30m样方,进行群落和林分调查。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龙王山落叶阔叶林中树种种类多,优势树种为小叶白辛树和锐齿槲栎,林分树种组成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林分株数密度平均为1511株/hm2,林分样地间差异不明显。胸径分布呈典型的倒"J"型;树高主要集中在4-9m的树高级,分布则呈偏左的正态分布。林分结构总体上具有多树种复层异龄的基本特征,具有良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作用。  相似文献   

5.
北京八达岭油松人工林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传统林分结构因子配合混交度、大小比、角尺度3参数来分析北京八达岭林场油松人工林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林分的树种组成式为8油松1槲树1山梨 暴马丁香,林分密度为1 325 株/hm2.林分的平均角尺度为0.478,林分立木空间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平均混交度为0.433,不同树种间呈现中度混交,种间隔离程度较小.林分平均胸径大小比为0.389,平均树高大小比为0.464,说明处于优势地位的株数较多,林分分化明显,且林分的发展空间还很大.胸径大小比数和树高大小比数在反映各树种参照树与相邻木之间的生长优势方面具有较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苏州光福木荷林林分特征及经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样地调查对苏州光福自然保护区木荷林的林分特征、直径分布和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木荷种群在林分乔木层中占绝对优势,并处于旺盛生长期.以Weibull分布拟合光福自然保护区木荷林乔木树种直径,发现Weibull分布均可以较好地描述光福木荷林主要乔木树种分布;偏度为偏左,峰度值为正.林分蓄积量67.211~246.088m3/hm2,其中木荷平均胸径6.473~11.480 cm,平均树高6.35~13.53m,蓄积量32.517~205.598 m3/hm2,占全林蓄积量的31.17%~99.87%.  相似文献   

7.
以缙云山自然保护区面积为0.36hm2样地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个空间结构参数,分析典型针阔混交林——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林分内乔木层共有11个种群,马尾松和阔叶树种的密度及断面积的优势均较明显,为典型的针阔混交林;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817,单种聚集情况很少,林分混交程度高。林木的大小比数分布较均匀,林分稳定,个别伴生的阔叶树种四川杨桐、白毛新木姜子、细齿叶柃和虎皮楠表现为劣势,在林分中处于被压状态。林分的平均角尺度为0.485,空间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且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8.
红豆杉是我国一级保护树种,也是具有极大药用价值的濒危保护树种,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开发利用,使其在市场上的价格不断飙升。在经济利益推动下,人为破坏情况日益突出,使其数量减少,步入了濒危状态。通过调查基本查清了本溪县境内野生东北红豆杉的种群数量、分布、生境状况等,分析了东北红豆杉保护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对野生东北红豆杉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9.
继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珙桐、红豆杉等珍稀植物群落发现后 ,五峰植物考察又获新发现。近日 ,省林业专家王罗荣高级工程师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林业局林业科技人员在五峰植物考察过程中 ,发现锁金山天然黄杉原生群落近133 3hm2 、木荷原生群落 5 3 3hm2 ,同时 ,发现泗洋河沿岸近 2 0km长的黄枝油杉原生群落分布带 ,面积达 2 6 6 7hm2 。黄杉、黄枝油杉均系国家珍稀濒危树种 ,木荷是珍贵用材树种。初步考察后专家称 ,三大珍贵树种原生群落分布之集中、面积之大、保存之完好在国内实属少见。此次发现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植物种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日本冲绳岛北部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林分结构,树种组成以及土壤特性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亚热带林具有林冠低矮、小径木多等特点。林分的平均林冠高度仅10m,平均立木密度达5400株·hm2(≥3.0cmDBH),其中胸径小于10cm的立木占64%。林分胸高断面积为54.4m2·hm-2。30个调查样地共出现树种数(≥3.0cmDBH)达80种,分属31个科。根据树种的重要值,Castanopsis sieboldii和Schima wallichii分别为优势树种和亚优势树种。树种多样性指数(H’)平均达3.63,均衡度指数(J’)为0.71,丰富度指数(S’)为4.72。这些多样性指数都随着优势树种重要值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土壤养分测定结果表明,该森林的土壤肥力低,异质性大,并可能存在Al毒害。由相关分析知,林分密度和优势树高均与土壤pH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多样性指数则与土壤交换性K ,Ca2 以及Ca2 /Al3 比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和磷呈显著的负相关。这些结果说明土壤性质是影响冲绳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分结构和树种组成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图3表4参38。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新宁县松、杉、柏、橙、竹等深受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年均发生灾害面积6 100 hm2.分析了有害生物的分布特点及主要病虫害种类.并详细介绍了马尾松毛虫等15种该县主要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危害状况.提出了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2.
红苞木引种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优良阔叶树种红苞木引种到广东省怀集县后,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种植于条件好的立地,16.5年生时平均树高11.8m,平均胸径15.9cm,蓄积量270.304m3/hm2,比作对照的本地树种马尾松的蓄积量大46.4%;在条件较差的立地,16.5年生时蓄积量也有126.712m3/hm2,比对照木荷的蓄积量大34.2%。引种的林分自然更新良好,天然下种的幼树生长良好;萌芽力强,可萌芽更新。该树种可作为用材林、生态公益林和风景林树种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云南红豆杉的濒危成因剖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介绍红豆杉属植物的用途和我国云南红豆杉的天然资源状况的基础上,从(1)生物因素:繁殖特性障碍,幼苗与幼树期生长特性障碍;(2)环境因素:林分特性障碍,原生环境条件障碍;(3)鸟鼠和人为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导致云南红豆杉处于濒危状态的原因。以此提出了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结合种源收集和资源发展结合利用的云南红豆杉三项有效保护性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在笋用竹主产区的余杭、德清两县区竹园内竹瘿小蜂、贺氏线盾蚧 (简称线盾蚧 )、竹秆锈病、竹丛枝病 4种优势病虫害防治示范林建设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措施。通过综合治理 ,示范林中优势病虫害种类减少 ,为害株率 ,为害指数大幅度下降 ,示范林每公顷产量平均达到 932 4 .4 kg,增产 0 .86倍。  相似文献   

15.
南方红豆杉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介绍了韶关市林科所南方红豆杉人工栽培主要技术措施。采用这种技术,可缩短南方红豆杉发芽时间2个月;一年生苗木平均苗高20 cm,平均成苗率86%,造林成活率达到95%;5年生人工林生长量调查结果表明:平均树高可达到3.2 m,平均地径达到6.4 cm,人工林每年的地上平均生物量(鲜重)达到20 t/hm2。  相似文献   

16.
为了衡量和反映毛竹天然混交林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效益,对不同林分组成的天然混交林的现存立竹生物量和立木蓄积量进行调查,并测算单位面积产量、产值。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组成的天然混交林经济效益均大于纯竹林,其产值比纯竹林增多18.6%~51.3%。其中,8竹1杉1阔混交林的立竹生物量最多,为99 388.4 kg/hm~2,比纯竹林增多24.1%;3竹5松2阔+杉混交林的立木蓄积量最多,达169.051 m~3/hm~2,为纯竹林的52.29倍;4竹4松1杉1阔混交林的单位面积产值最高,为39 219.2元/hm~2,比纯竹林增多51.3%。  相似文献   

17.
利用GeoEye-1卫星遥感影像,根据影像特点,结合实地考察,建立遥感解译标志,对德宏州大型丛生竹资源进行监测,并采用标准地解析木法调查其生物量.结果表明,德宏州大型丛生竹林有小班8 090个,面积为30 000 hm2,其中纯竹林面积1.47万hm2,竹木昆交面积0.75万hm2,四旁竹林面积0.41万hm2,防护竹林面积0.37万hm2.在9种丛生竹种中,龙竹面积最大,为1.1万hm2;麻竹次之,为0.78万hm2;缅甸竹面积第3位,为0.45万hm2.此监测方法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