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都县大豆近 10年来在大部分地区呈结荚不壮粒现象 ,群众基本上放弃了此项生产。而大豆营养价值高 ,是人们生活的必须品。为了挽救此项生产 ,找出解决结荚壮粒且高产的办法 ,2 0 0 1年进行了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试验地选在三全镇交杠村的砾质黄红泥土 ,肥力中等。供试品种为本地小粒大豆 ,肥料用尿素、钙镁磷肥、氯化钾。1.2 试验设计本试验设 4个处理 :A处理施钙镁磷肥 10 0kg/ 6 6 7m2 ,氯化钾 2 6kg/ 6 6 7m2 ,未施氮肥 ;B处理施尿素 30kg/ 6 6 7m2 ,氯化钾 2 6kg/ 6 6 7m2 ,未施磷肥 ;C处理施尿素 30kg…  相似文献   

2.
为在子莲施肥中合理选择钾肥,以‘太空莲36号’为材料,采用微池试验的方法,设置不施钾(CK)、氯化钾(MOP)和硫酸钾(SOP)3个处理,研究钾肥种类对子莲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莲田土壤有效硫32.2 mg/kg、有效氯10.0 mg/kg的试验条件下,施钾显著提高了通芯莲和膨大茎产量,与CK处理相比,MOP处理的通芯莲和膨大茎产量分别增加了29.7%和21.5%,SOP处理分别增加了41.3%和71.2%。与MOP处理比较,SOP处理的通芯莲和膨大茎产量分别提高了9.0%和40.9%,其收获指数分别提高了0.6和5.0个百分点,淀粉含量分别提高了2.6和7.9个百分点,其中膨大茎产量、收获指数和淀粉含量增加显著;子莲多数器官的氯含量显著降低,降低幅度为34%~77%,氯吸收总量降低55.2%,硫含量增加0.4%~57%,硫吸收总量增加23.0%,钾肥当季利用率提高2.4个百分点。硫酸钾在提高通芯莲产量和改善品质方面略优于氯化钾,在提高子莲膨大茎产量和品质方面显著优于氯化钾。因此初步提出广昌县子莲“前期氯化钾、后期硫酸钾”的施钾策略。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钾肥品种对辣椒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辣椒的合理施肥、高效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在盆栽土培试验条件下,以氯化钾和硫酸钾为钾肥肥源,基于不施钾肥(CK)、施氯化钾(K1)和施硫酸钾(K2)3个不同处理,对辣椒植株株高、茎粗、根茎叶生物量等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了测定,供试辣椒品种为‘正鸿189’和‘艳椒425’。结果表明:与CK组相比,施用氯化钾和硫酸钾能促进辣椒株高、茎粗、根茎叶的生物量,促进了辣椒生长发育,‘正鸿189’K1和K2总生物量较CK分别增加19.26%、25.88%,‘艳椒425’K1和K2总生物量较CK分别增加49.22%、73.93%。2种钾肥均增加了辣椒种子数量、增加了单果重、促进辣椒结实率,从而增加辣椒产量,‘正鸿189’K1与K2处理较CK产量分别增加6.43%、10.46%,‘艳椒425’K1与K2处理较CK产量分别增加(P<0.05) 20.23%、22.49%。2个品种辣椒相比,‘艳椒425’对钾肥更敏感。本试验条件下,辣椒对氯不敏感,在正常施用氮、磷肥条件下,施用硫酸钾在促进辣椒生长、产量的提升方面均优于氯化钾,要实现辣椒高产优质以硫酸钾处理为宜。  相似文献   

4.
不同时期追施氯化钾对莴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不同时期追施氯化钾对莴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生产高产优质叶菜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时期追施氯化钾对莴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追施钾肥均较基施钾肥(CK2)处理降低莴笋产量,随着莴笋生长时期的变化追施钾肥,莴笋产量逐渐降低,且随追施钾肥时期后移莴笋产量降幅逐渐增大。不同时期追施钾肥对莴笋叶维生素C和氨基酸含量影响表现不一。莴笋可溶性糖含量以基施钾肥(CK2)处理最高。而不同时期追施氯化钾可降低莴笋硝酸盐含量,系氯抑制土壤NO3--N的形成和根系吸收。不同时期追施钾肥对莴笋叶全氮含量影响不大,莴笋茎全氮含量以基施钾肥(CK2)处理最高;莴笋叶和茎全磷和全钾含量均以基施钾肥(CK2)处理最高,基施氯化钾有利于提高莴笋全氮、磷、钾含量。莴笋全氯含量随莴笋生长时期追施钾肥后移而升高。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钾肥分期施用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确定减氮条件下冬小麦高产高效的钾肥运筹方案,本试验选用高产强筋冬小麦品种藁优5766作为试验材料,于2018—2020年度冬小麦生长季,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施氮水平:常规施氮水平(240 kg hm–2, N1)、减氮20%(192 kg hm–2, N2)、减氮40%(144 kg hm–2, N3),两种钾肥运筹方案:钾肥全部底施(K1)和分期施钾(底施50%、拔节期追施50%, K2)。结果表明,相同钾肥运筹方案下, N2处理的籽粒产量与N1处理无显著差异, N3处理的籽粒产量比N1处理显著降低,降幅达9.0%~11.6%。在相同施氮水平下,分期施钾可显著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与K1处理相比, K2处理显著抑制硝态氮向深层土壤的淋溶,增加冬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提高旗叶光合速率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籽粒灌浆速率、穗粒数和千粒重;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在常规施氮水平下两年度分别提高21.7%和20.2%,在减氮20%水平下两年度分别提高26.9%和...  相似文献   

6.
根据浙江省土肥站的安排,1999年在西瓜上设立了施用不同微肥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点在婺城区高田村,供试西瓜品种是浙密2号,供试肥料为稀农威(嵊州富润镇)、肥力高(温州肥力高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物钾肥(海宁市硖石镇).该试验在常规施肥基础上,设每667m2增施0.1kg稀农威、1kg肥力高、2kg生物钾肥、不施微肥(CK)4个处理,3次重复,共12个小区,小区面积20m2,随机区组排列. 1.2 试验基本情况:试验田总面积240m2,前作是空闲田,土壤为山地黄泥土,pH值5.5,土壤肥力均匀.西瓜移栽成活一周后,除对照外,其余各处理按试验要求施不同的微肥,拌细泥施于穴中,每间隔7~8d,共施3次.其他农艺管理措施均一致.8月18日首批采摘,9月3日采收完毕, 其间各小区考查经济性状、测糖度并统计实产. 2 试验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7.
李德文  张太平  魏忠芬  王军 《种子》2006,25(3):49-51
分别采用氮肥、磷肥和钾肥3个单因子试验对杂交油莱黔油17号的高产施肥技术进行了研究。综合3个单因子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施磷量对黔油17号的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而不同施钾量对黔油17号的产量影响不显著。(2)在缺磷、钾的土壤中增施适当的磷、钾肥能够提高油菜籽产量。(3)施纯N、P2O5、K2O分别为9.2kg/667m^2、5.6kg/667m^2、6kg/667m^2时,黔油17号可达到200kg/667m^2以上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高肥力土壤氮钾配施对鲜食型甘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高肥力土壤氮钾配施对烟薯25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二因素三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设3个N处理(0,45,90 kg/hm~2)和3个K_2O处理(0,75,150 kg/hm~2),共计9个氮钾组合处理,分别于收获期调查甘薯地上部性状,测定块根干鲜质量、Vc、淀粉、蛋白质、蔗糖、葡萄糖、果糖、Ca、Mg、Fe、Mn、Cu、Zn含量。结果表明:高肥力土壤上施用氮肥可增加甘薯蔓长、茎叶鲜质量、T/R值,并提高甘薯块根内蛋白质、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高肥力土壤上施用氮肥情况下,块根干鲜质量、淀粉和果糖含量有所降低。施用钾肥能显著提高块根干鲜质量、薯干率及淀粉和葡萄糖的含量;促进了甘薯对Mg的吸收,降低了甘薯对Ca的吸收。在氮钾互作条件下,甘薯分枝数、结薯数及Vc、蛋白质、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均有所提高;鲜薯产量与氮肥、钾肥的施用存在交互作用,即在不施N、施K_2O 150 kg/hm~2时,甘薯产量达到最高,较不施肥处理增产10 825.5 kg/hm~2,增幅为29.2%。同时在施N 90 kg/hm~2、不施K_2O时,甘薯产量最低,较不施肥处理减产1 435.5 kg/hm~2,降幅为3.9%。因此,在高肥力土壤,应不施或少施氮肥并配施适量钾肥以期获得鲜食型甘薯的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9.
摘要:珠江三角洲秋冬季节高强度的叶菜种植中,随着气温降低叶菜产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连续种植4茬叶菜,在磷、钾肥用量一致的情况下,尿素、碳铵及其配施有机肥的试验表明:尿素处理的生长状况和产量结果好于碳铵处理,但这种差异随气温降低而逐渐收窄;尿素、碳铵分别配施有机肥的两处理产量差异较小。供试叶菜硝酸盐含量受品种、气温和施肥等方面的影响,配施有机肥具有降硝作用。试验还表明:施肥特别是配施有机肥具有培肥作用,施肥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晚稻品种在不施肥、不施钾和供钾充足条件下产量和对钾肥的吸收利用,为双季稻区不同晚稻品种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科学依据。以14个晚稻品种为试验对象,测定不同生育期生物量、收获期稻谷和稻草产量以及钾含量,计算钾的吸收量。结果表明:14个晚稻品种在基础地力(CK)、不施钾(-K)和施钾(+K)条件下的产量变幅分别为5053.3~6813.3 kg/hm~2、6000.0~8226.7 kg/hm~2和6240.0~8106.7 kg/hm~2。施肥和施钾的增产量分别为253.3~2040.0 kg/hm~2和-653.3~546.7 kg/hm~2。不施钾和施钾处理吸钾量分别为91.7~189.8 kg/hm~2和104.1~170.1 kg/hm~2。‘丰源优272’、‘深优9586’和‘威优227’钾肥贡献率较高,分别为7.01%、6.69%和6.96%;‘丰源优299’钾肥贡献率较低,为-9.85%。供试晚稻品种中,‘丰源优272’、‘深优9586’和‘威优227’对钾素较为敏感,施钾能使这3个品种晚稻发挥更大的增产潜力;‘丰源优299’能更有效地利用土壤中的钾,耐低钾能力较强,施钾对该品种晚稻增产潜力不大,在种植期间可以减少钾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花生生产中肥料用量高、养分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为花生减量施肥提供依据,采用肥料定位试验研究氮、磷、钾对冀东春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氮、磷、钾肥均显著降低了花生营养生长期的生物量和花生的产量,不施氮肥和磷肥主要通过减少花生单株果数而减产,不施钾肥主要是通过降低花生百果质量而减产;氮、磷、钾对花生产量的贡献率为:K N P。其中,-N(PK)、-P(NK)、-K(NP)、1/2P(NK)、1/2K(NP)处理花生产量分别相当于NPK处理产量的81. 9%,82. 3%,81. 2%,86. 2%,83. 7%,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各施肥处理花生产量高低顺序:NPK 2/3N(PK) 1/2N(PK) 1/2P(NK) 1/2K(NP)-P(NK)-N(PK)-K(NP)。1/2N(PK)、2/3N(PK)处理产量与NPK处理比较无显著变化。N、P2O5、K2O用量分别为180,90,90 kg/hm~2,花生产量4 590. 6 kg/hm~2,土壤氮磷钾收支表观平衡分别为:-9. 4%,109. 5%,-36. 9%,考虑土壤供氮磷钾量后的实际盈余分别为:71. 9%,190. 5%,43. 5%。基于花生是豆科植物,冀东花生产区土壤有效磷较高、速效钾较低的土壤肥力现状,花生种植中减肥增效技术为:基肥减施氮肥和磷肥、保证钾肥,推荐基肥N、P2O5和K2O用量分别为67. 5~90. 0 kg/hm~2,45. 0~90. 0 kg/hm~2和45. 0~90. 0 kg/hm~2。  相似文献   

12.
有机高粱需肥特性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在国酒有机高粱基地开展高粱氮、磷、钾丰缺指标试验,研究高粱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和土壤的供肥情况。试验表明:氮肥的施入与高粱产量关系最大,其次为钾肥和磷肥。在缺施氮、磷、钾肥的情况下分别会造成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分别下降0.004%、0.004%和0.02%,速效氮、磷、钾分别下降19.8 mg/kg、1.8 mg/...  相似文献   

13.
肥料运筹对砂姜黑土甘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氮肥氮肥易引起甘薯徒长而使产量下降,生产上农民一般采用较低施氮量确保甘薯稳产,但也影响了甘薯产量潜力的发挥。笔者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肥量和钾肥品种运筹对砂姜黑土甘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甘薯高产创建提供施肥依据。试验表明:施肥促进甘薯地上部生长大于促进块根的生长,且施肥量越大,根冠比下降越多。全部用硫酸钾高量施肥1导致甘薯地上部徒长,与习惯施肥相比,甘薯减产3.7%;钾肥一半用氯化钾的高量施肥2处理能使甘薯地上部和地下部协调生长,甘薯比习惯施肥增产6.2%,比高量施肥1增产10.4%,达显著差异水平。将习惯施肥氮肥用量124.5 kg/hm2提高到225 kg/hm2时,氯化钾是“忌氯”作物甘薯产量进一步提高关键,与单施硫酸钾相比,氯化钾与硫酸钾配施显著提高了甘薯N、P、K养分利用效率。试验表明砂姜黑土区甘薯不施含氯钾肥的习惯施肥不利于甘薯的高产,甘薯钾肥品种运筹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研究黄腐酸钾肥料在设施番茄上的最佳用量,以设施番茄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黄腐酸钾用量对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底施黄腐酸钾肥料,番茄产量、植株干物质量和根系生物量分别平均提高了14.0%、14.4%和50.6%;番茄的Vc和可溶性糖分别增加了15.5%和10.0%;土壤容重平均降低了3.6%,土壤CEC增加了5.0%。并且各项指标随着黄腐酸钾施用量的增加而有所提高,当黄腐酸钾施用量达到4500 kg/hm2时,各项指标达到最高值。在考虑到肥料成本和各项指标,本研究推荐黄腐酸钾肥料作为底施的最佳用量为4500 kg/hm2。  相似文献   

15.
氮钾肥对南粳4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氮、钾肥对南粳4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氮、钾肥施用量为变量因子,南粳44产量为目标函数的二元二次数学模型。就品质而言,氮、钾肥显著影响南粳44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其中较高的施氮量显著降低稻米的食味值,而一定的钾肥施用量则相应提高稻米的食味值。模型解析表明:氮、钾肥对南粳44的产量也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氮肥对南粳44产量的影响大于钾肥;氮肥、钾肥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氮(尿素)和钾(氯化钾)施用量分别小于750kg/hm2和366kg/hm2时,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经计算机模拟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南粳44产量超过9289.5kg/hm2的施肥量为尿素:325.5~750kg/hm2,氯化钾:228~366kg/hm2。  相似文献   

16.
蚕豆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索、构建适宜生产实践的蚕豆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为蚕豆生产提供科学施肥依据,以本地白花蚕豆、尿素、普钙、硫酸钾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田间肥效试验,对蚕豆氮磷钾施肥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蚕豆产量、产值和蚕豆植株地上部分养分吸收量、100 kg蚕豆籽粒吸收养分量影响较大。处理7(N_2P_3K_2)较对照处理1(N0P0K0)增产量1600.50 kg/hm~2、增产值5601.75元/hm~2,为最高;其次分别是处理6(N_2P_2K_2)、处理9(N_2P_2K_1)、处理14(N_2P_1K_1),分别较对照增产量1450.5 kg/hm2、增产值5076.75元/hm~2;植株地上部分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最高的是处理6,其次,是处理4(N_2P_2K_2)的磷、钾和处理8(N_2P_2K_0)的氮;100 kg籽粒吸收氮养分量处理2(N0P2K2)达6.26 kg为最高,其次是处理6达5.90 kg,最低的是处理8;100 kg籽粒吸收磷、钾养分量最高的分别是处理2和处理4,分别达0.76、3.07 kg;最低的是处理1和处理8。说明不同施肥处理是影响蚕豆植株吸收土壤养分、蚕豆产量的主要因素,合理施肥能有效提高蚕豆产量。氮肥增产率十分明显,1 kg纯氮增产蚕豆23.33 kg;磷、钾肥增产效果比较好,1 kg纯磷、1 kg纯钾分别增产蚕豆6.12、3.34 kg。说明蚕豆吸收养分的限制因子主要是施氮量,其次是施磷量。蚕豆土壤有效养分N、P_2O_5、K_2O校正系数分别为1.806711、0.80545、1.397613。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微生物菌肥与氮磷肥配施对半干旱地区覆膜马铃薯抗旱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以马铃薯品种克新1号为供试材料,开展微生物菌肥与氮磷肥配施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入微生物菌肥可以提高根际土壤含水量和根系活力,降低马铃薯叶片的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处理T_1(尿素37.5kg/hm~2+磷酸二铵225kg/hm~2+微生物菌肥750kg/hm~2)是最优处理,较CK(尿素37.5kg/hm~2+磷酸二铵225kg/hm~2)增产21.05%。菌肥与氮磷肥配施可缓解干旱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提高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在适宜的氮磷硼肥配施基础上,连续3年进行了油菜钾肥不同用量试验,对油菜产量结构、籽产量、经济效益、钾肥利用率及土壤养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氮磷硼肥配施下增施钾肥可促进油菜生长发育,对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具有显著提高,施钾90kg/hm2时产量和效益最高,增产26%,产投比达4.73。增施钾肥对油菜肥利用率具有显著影响,钾肥表观利用率和钾肥偏生产力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下降,钾肥生理利用率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钾肥农学利用率随钾肥用量的增加先升后降,变幅分别为30.1-66.84%、8.95-20.09 kg/kg、3.97-6.59 kg/kg、21.02-55.3kg/kg。增施钾肥可明显提土壤速效钾含量,对土壤全氮、有机质有效磷含量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综合上述结果本试验条件下油菜生产中钾肥适用量为90 kg /hm2。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明淡灰钙土条件下不同配比施肥对油葵及土壤养分效应,以NX440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布设田间试验,试验共设CK及NPKM处理等8个处理。结果表明:不施无机氮肥的处理株高相对偏低,且相对CK处理经济产量增产不显著;NPKM处理在收获期比CK处理株高提高了41.6 cm,盘粒数提高了272粒/盘,提高了27.7%,千粒重提高了12.2 g,提高了23.4%;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均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55.6%和43.1%,籽粒和茎秆氮含量分别是CK处理1.6倍和2.0倍;土壤有机质含量较CK处理提高了1.5 g/kg。因此,综合考虑,在当地淡灰钙土条件下,不施无机氮肥是不可行的,油葵参照NPKM处理施肥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不同锌肥施用量对香稻产量和糙米香气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规香稻品种桂香占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锌肥施用量对香稻产量和糙米香气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氯化锌60 mg/kg土壤处理的有效穗数最多,基施氯化锌120 mg/kg土壤处理的每穗总粒数最多,基施氯化锌80 mg/kg土壤处理的结实率最高,锌肥处理均促进千粒重增加;基施氯化锌60,80,100,120 mg/kg土壤处理的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基施氯化锌20,40,60,80,100,120,160 mg/kg土壤处理的糙米香气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其中以基施氯化锌80,100,120 mg/kg土壤处理的糙米香气含量最高;香稻最佳氯化锌基肥施用量为80~120 mg/kg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