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茶树对铬、镉的吸收积累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茶树(3个品种)受铬(Cr3+)、镉(Cd2+)毒害的表观症状以及铬、镉在茶树体内的分布、积累特性。结果表明:铬(20~100mg/L)、镉(1~5mg/L)胁迫下,茶树出现的毒害症状和对新梢生长的抑制效应因胁迫浓度、时间和品种而异。茶树各器官的铬、镉含量总体随铬、镉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与胁迫浓度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铬在茶树体内由高到低的分布次序是:吸收根>主根>主茎>枝条>老叶>新梢(一芽二叶);镉则为:吸收根>主根>主茎>新梢(一芽二叶)>枝条>老叶。根部吸收的铬、镉元素大部分被吸收根所固定,向地上部运输的比例较低,但镉在茶树体内的活性和迁移能力强于铬,运输到地上部的镉极易迁移到新梢中。新梢不同叶位镉含量的高低顺序为:第一叶>第二叶>第三叶>第四叶,新梢中的镉有明显向上富集的趋势。不同品种的茶树对铬、镉的吸收、积累和迁移能力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论证镉污染土壤种植茶树的安全性与可行性,通过盆钵茶园试验研究了湖南9个主栽茶树品种在不同镉含量土壤中对镉的吸收积累特性和茶汤中镉元素的浸出率。结果表明,在pH值4.1的土壤中,通过根系吸收的镉元素从根系到主干,再到侧枝枝干和茶树叶片的转运过程中,各器官的镉含量依次递减,茶树嫩芽(叶)中镉的富集系数仅0.13~0.24;茶树种植在土壤镉含量低于3.0 mg/kg的土壤中,茶叶没有出现镉超标现象;镉元素在茶汤中的平均浸出率为9.87%,利用膳食暴露风险评估模型对茶叶和茶汤中的镉含量进行风险评估,表明供试茶叶样品中的镉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  相似文献   

3.
高浓度镉胁迫对茶树生理及吸收积累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名山白毫品种茶苗为材料,通过土壤盆栽实验,研究了高浓度镉胁迫对茶树生长、生理及吸收积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添加0~120mg/kg镉,茶树未表现出明显受害症状。但随镉胁迫浓度的增加,各器官生长量、叶绿素合成和光合作用均受到明显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逐渐降低;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以及相对电导率(RC)大幅上升。茶树各器官镉含量(y)与镉胁迫浓度(x1)、土壤有效态镉含量(x2)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性正相关关系,各器官镉积累量高低顺序为:细根>粗根>主茎>枝条>叶片>新梢。土壤中有效态镉向茶树迁移是各器官所积累镉的主要来源,镉在茶树体内大部分被细根、粗根固定,向地上部运输的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4.
试验分别对不同镉(Cd)与铅(Pb)污染程度土壤中的茶树及不同品种、不同季节茶树对重金属Cd和Pb富集的差异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茶树叶片中的重金属镉、铅含量与土壤中的镉、铅含量存在密切的关系;不同品种茶树对重金属的富集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中白毫早、湘波绿和桃源大叶相对其他茶树品种,对重金属Cd和Pb的富集较低;此外,茶树对Cd和Pb两种重金属的富集表现出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以闽中某县8个代表性茶园为研究对象,采集茶园土壤和茶树各器官样品,分析镉在茶园土壤-茶树中积累和分布规律,并探讨其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同时测定茶汤中镉含量并算出茶叶中镉的溶出率,利用美国国家环保署(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人体致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茶园土壤全镉含量均值为112.74βμg·kg-1,是福建省土壤背景值的2.06倍,茶园土壤镉积累明显;茶园土壤有效镉含量均值为26.44βμg·kg-1,镉活化率均值为24.86%,有效程度较高。土壤pH和有机质是影响土壤镉及其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土壤全磷和速效磷是影响镉活化率的主要因子;茶树主根和侧根与土壤全镉、有效镉和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P<0.05),新叶镉含量与土壤有效镉和全磷呈显著正相关(P<0.05)。茶树各器官镉含量分布规律为:侧根(1β253.89βμg·kg-1)>主根(382.20βμg·kg-1)>主茎(167.25βμg·kg-1)≈侧茎(154.65βμg·kg-1)>老叶(30.60βμg·kg-1)≈新叶(27.13βμg·kg-1),茶树根部镉富集系数显著大于其他器官(P<0.05),新叶和老叶镉富集系数较低,镉大部分被根和茎固定,向叶的迁移能力较低。茶汤中镉含量均值为192.28βng·L-1,远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镉含量,茶叶中镉溶出率均值为15.29%;茶汤和茶叶中镉致癌健康年风险分别为6.33×10-7和4.42×10-6,比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化学有害物最大可接受水平(5×10-5)低约1~2个数量级,说明可以安全饮用。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近年来茶树钙素的研究进展,包括茶树体内钙含量及分布、茶树对钙的吸收利用、茶园土壤钙含量及影响因素、茶树缺钙的诊断、茶园中钙肥的施用等,以期为更深入的茶树钙营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环境重金属污染的加剧及有机茶园和生态茶园的推广,人们越来越重视茶园土壤污染和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因此,关于茶园重金属污染研究及重金属胁迫对茶树的影响也引发了更多的关注。文章回顾和总结了茶园土壤主要重金属污染物(砷、镉、铅、铬等)对茶树生长、抗氧化系统以及生理代谢的影响,并讨论了茶树中重金属胁迫的调控技术,旨在为茶园绿色优质栽培和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镉胁迫对蒙山茶树生长及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镉浓度对蒙山茶树生长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镉对茶树无明显毒害作用,当镉浓度达到60 mg/kg时,茶树植株受毒害基本死亡;春茶叶绿素含量加镉处理大多高于对照,其增加量先高后低;夏茶叶绿素总量随镉浓度的增加极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与添加镉的量呈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r=-0.997;春茶、夏茶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随镉处理浓度增加显著增加,其正相关系数分别为r=0.970,r=0.994(P<0.01);春茶游离脯氨酸含量随添加镉浓度的增加显著增加,相关系数r=0.829(P<0.05),夏茶游离脯氨酸在镉试验浓度下极显著增加,其相关系数r=0.980(P<0.01),且夏茶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春茶;春茶可溶性糖都高于对照,其增加量先高后低.,相关系数为r=-0.342;夏茶可溶性糖呈下降趋势,其相关系数r=-0.909(P<0.05)。  相似文献   

9.
氟、铝是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中两种特殊的元素,它们在茶树中的含量水平远远超过其他植物。氟、铝不是茶树生长的必需元素,但能对茶树产生重要影响。茶树中的氟、铝一直以来是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氟、铝在茶树中应用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茶树中氟铝的吸收特性、含量及分布,氟、铝对茶树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及氟-铝交互处理对茶树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汉中种茶历史悠久。境内大茶树分布丰富,有很高的科研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本文在对汉中市大茶树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分布情况、生长状况及保护利用现状等,对汉中市大茶树保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今后开发利用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汽车尾气对茶园土壤和茶叶中铅、铜、镉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2  
石元值  马立峰  韩文炎  阮建云 《茶叶》2001,27(4):21-24,34
本文通过对距离公路不同远近的茶园中的铅、铜、镉等重金融元素含量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茶叶中的铅元素含量受汽车尾气的影响较大,而铜、镉元素受汽车尾气的影响则不明显,在茶园靠公路一侧种植适当的树木是降低茶叶中的铅元素含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安吉白茶茶园风扇防霜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陆文渊  钱文春  顾泽  程玉龙  楼黎静 《茶叶》2009,35(4):215-218
安吉白茶茶园早春气温垂直分布特征明显,茶园昼夜温差大,逆温天气频繁出现,凌晨5:00左右逆温最强,风扇高度与茶园冠层的温差达到了4℃;霜冻天气来临时,防霜风扇对茶园增温效果明显,茶园冠层平均最大增温2.8℃,能有效预防消除茶园霜冻害;每台茶园防霜风扇系统平均每年可减灾增收1922元/亩。  相似文献   

13.
国家植物保护新品种“紫娟”茶树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艳梅  包云秀  杨兴荣  黄玫  伍岗 《茶叶》2010,36(2):81-83
本文介绍了"紫娟"茶树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习性、繁殖方法以及保健功效,阐述了观赏特性以及在园林构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茶园蜘蛛种类及其保护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于2009年7月至2011年10月,对湖南省茶园蜘蛛种类作了较系统的调查和定点采集,并对文献资料上报道的种类进行了核对,部分标本请专家进行了鉴定,明确了湖南省茶园蜘蛛有16科122种,并记述了每种蜘蛛的捕食对象和分布情况,提出了茶园蜘蛛的保护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5.
贵州凤冈县宜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状况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国兰  罗显扬  赵华富  周富裕 《茶叶》2010,36(3):152-155
对贵州凤冈县14个乡镇的宜茶土壤汞、镉、铅、砷、铬、铜6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根据NY/T5020—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NY5199-2002《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NY/T5295-2004《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评价准则》进行评价,为凤冈县茶园建设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云南省思茅、西双版纳、临沧、保山和德宏茶区的部分茶园土壤的主要物理特性和肥力水平调查结果表明,与低丘红壤茶园土壤不同的是,云南高原红壤茶园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结构疏松,具有良好的通气性、透水性和持水性,田间持水量一般可达35%左右,全有效水量为12%—23%;在低吸力段时,其耕作层的持水量高于心土层,并可释放有效水的50%。但是,土壤有效水的释放,也主要是在低吸力段,在0.6 MPa时,90%左右的有效水都已释出,因而冬春旱季茶树同样易遭旱害。多数茶园开垦及土壤管理不合理,夏秋雨季水土流失严重,加上土  相似文献   

17.
针对蕉城区春茶采后的茶树、茶园及病虫害状况,总结提出春茶采后低产茶园改造和生产茶园田间管理技术要点,以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8.
遮阴对抹茶茶园土壤微生物特性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遮阴对浙江省抹茶主产区茶园土壤微生物特征以及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抹茶茶园遮阴后0~20cm土层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全磷、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较未遮阴茶园增加,达到显著水平。遮阴茶园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达49.81g·kg^-1,显著高于未遮阴茶园土壤32.50g·kg^-1(P<0.05)。茶园遮阴后可以显著提升土壤脲酶、蔗糖酶、土壤蛋白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P<0.05)。遮阴茶园细菌、真菌等多样性指数和基因型丰富度也高于未遮阴茶园。遮阴可以提升抹茶茶园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以及与土壤养分转化密切相关的几类酶的活性,增加表层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有利于受损茶园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全面提升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付磊  孙桐  方实明 《茶叶通讯》2021,48(1):153-160
茶叶经营规模的扩张是我省茶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第一步,为分析茶叶经营户规模扩张影响因素,利用我省497份茶叶经营户茶园规模扩张情况、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经营组织情况以及外部坏境等情况的调研数据,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影响我省茶叶经营户规模扩张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茶叶机械化的发展、是否注册申请茶叶家庭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