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锡林河流域合理割草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连续16年在要河流域进行的研究结果如下:该地区的最适割草时期为8月中旬,合理轮割为割一年休一年或割二年休一年,利用率控制在50%左右,留茬高度在12cm左右,割草使群落地上生物量和密度下降,优良牧草在群落中的比例减少,杂类草增加,燕引起生境条件恶化。  相似文献   

2.
锡林河流域退化草场土壤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仰南  梁津松 《中国草地》1990,(3):26-28,33
  相似文献   

3.
锡林河流域退化草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天峻县生境条件较为严酷,其退化草地植被的恢复需要遵循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统一、因地制宜、标本兼治等原则;确定在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战略中,品种选择要坚持多重性,群落设计要科学务实,建设措施要得体规范,管理要严谨无漏.  相似文献   

5.
以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中游为研究区,应用Landsat TM资料,结合地面生物量定位测定,建立草原地上生物量估产模型,应用Visual C^ 编程,估算了2000年7月中下旬锡林河流域中部草原地上生物量。在锡林河流域中部两大草原植被类型[羊草 大针茅和(大针茅)克氏针茅 冰草]不同生物量的基础上,以象元为诊断单元,判别了各象元所代表地块草原植被的退化等级,绘制锡林河流域中部草原植被退化分布图。1999年锡林河以东草原退化面积为2697.3km^2,占中游草原面积的49.7%,以西退化面积为1644.4km^2,占30.3%。以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性为目标,针对不同退化等级草场制定不同的牧草产量利用率,划分6个放牧强度等级,计算各放牧等级的合理放牧得序(标捧羊单位/km^2)、面积和载畜量.研究结果可为草原退化的恢复、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退化草地植被生态恢复系统工程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荣  袁清 《中国草地》2001,23(2):7-11
设计了生态环境适宜度分析及植被生态恢复系统工程决策专家系统的技术流程。应用多种数据源、多种决策分析方法,建立生态环境基础空间数据库,确定生态环境适宜度评价模型,依据专家系统原理,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分析生态环境适宜度,决策生成植被恢复的布局方案和优化栽培技术组合。  相似文献   

7.
天峻县草地资源退化成因及植被恢复规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退化草地形成原因,结合自然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提出了植被恢复基本原则,对牧草品种选择,建设季节,群落设计,建设技术以及管理维护方法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三江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植被恢复研究历史回顾,最新研究成果总结,提出了目前该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不同恢复措施对西藏安多高寒退化草地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不同恢复措施条件对草地植被特征、地下生物量、地下种子库以及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在西藏安多典型退化草地进行围栏,并选用细茎冰草(Agpoyron trachyeaulun L.)、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ayss)和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 Keng)4种牧草,在围栏内进行免耕补播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免耕补播和围栏封育后,草地植物高度、盖度、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植物多样性有少量增加,植被优势种差异较显著;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变化幅度较大,特别是经过围栏和补播的草地,其0~10 cm地下生物量增加明显;此外,土壤种子库测定表明,围栏和补播试验地种子总数明显高于围栏外,增加的种子数主要分布在0~5 cm的土层中。  相似文献   

10.
草地退化指标及恢复措施   总被引:17,自引:11,他引:17  
草地退化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退化后的草地的恢复与重建成为当前各国重视的焦点和草原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退化草地形成的原因及其退化草地的诊断与生物环境指标,讨论了退化草地的特点及其恢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禁牧对退化草地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草地是我国重要的农业自然资源之一,但目前草地退化的现象十分严重,超载过牧是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针对草地退化提出的围封禁牧措施对草地植被、土壤及草地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发现适度放牧对草地恢复是必需的,但采取长期围封禁牧恢复与重建草地的做法不可取,围栏封育并非恢复退化草地的万全之计。建议在我国要因地制宜,根据草地的退化程度,采取合理的划区轮牧强度和放牧时间,与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围封措施结合,以达到既能恢复退化草地,又可收获畜产品的双赢目的,实现草地生态系统持续平衡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江河源地区草地植被变化特征及水土保持功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利用青海省江河源地区河南、曲麻莱、甘德3个牧业气象观测站1995-2004年的定位观测资料,从牧草生育期、高度、产量和种群结构4个方面分析了青海江河源地区的草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由于牧草的返青期和枯黄期发生变化,使得江河源地区的牧草生育期延长了3~5 d.综合分析江河源地区牧草高度、产量和种群结构发现,长江源区的曲麻莱牧草退化趋势和程度较小,而河源区的牧草均呈现一定的退化趋势,尤以河南显著.通过分析由植被覆盖度换算得出的草地水土保持系数发现,从东往西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低值区出现在玉树州的治多县,高值区出现在黄南州的河南县.久治县、班玛县、甘德县、河南县和泽库县草地水土保持功能较好,治多县为差区,其他地区为较差区.  相似文献   

13.
持久种子库在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荒漠草原11个植被群落持久种子库特征及其与地上植被、地理位置关系的研究,探讨了持久种子库在植被恢复重建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荒漠草原持久种子库以草本植物为主,密度为31.5~482.3粒·m-2,群落类型和土壤分层对持久土壤种子库密度影响显著(P<0.05)。持久土壤种子库密度与纬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经度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经纬度对持久种子库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以及地上植被-土壤种子库的相似性影响不显著;海拔对持久种子库密度影响不显著,但对持久种子库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以及地上植被-土壤种子库的相似性影响显著,随着海拔的升高,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以及地上植被-土壤种子库的相似性降低。持久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相似性较低,依靠持久种子库恢复灌木层植被的潜能很小。  相似文献   

14.
管春德 《草业科学》2010,27(1):47-51
通过对云南山地灌草丛植被恢复研究表明,围栏封育、浅耕翻、浅耕翻+补播3种技术措施均可有效恢复山地灌草丛植被,提高草地产量和品质,改良土壤,增强保水保土功效;浅耕翻+补播对退化山地灌草丛植被的恢复效果优于围栏封育和浅翻耕;在浅耕翻+补播处理中,3年平均草层高54.0cm、植被盖度95.4%、植株密度2250.1株/m2、鲜草产量7701.1kg/hm2,分别较对照提高210.34%、147.12%、123.60%和93.25%;土壤全氮(2.05g/kg)和有机质(62.61g/kg)分别较对照增加79.82%和109.82%,容重(0.83g/kg)较对照降低25.89%;地表径流量(5.73m3/hm2)及土壤侵蚀量(6.32kg/hm2)分别较对照下降93.59%和78.85%。  相似文献   

15.
对三江源区典型退化草地“黑土滩”采取施肥及种植垂穗披碱草的恢复措施,结果表明,土壤中的全氮与有机质的相关性显著,全磷与有机质的相关性较明显,变化趋势相一致。短期的恢复措施造成了恢复样地20~30 cm土壤层中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的下降,长期的恢复措施使恢复样地中的这3种营养物质的含量得到了上升;人工种植措施使土壤中的全钾含量显著下降(P<0.05)。此外,速效养分的变化不一致,其中速效氮的含量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变化表现出升高趋势。植被恢复对土壤脲酶活性有促进作用,但蔗糖酶活性没表现出规律性变化;这2种酶的活性与速效养分的含量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而与有机质和全价养分的含量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对退耕还草与生态经济型小流域建设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喜君 《草业科学》2004,21(8):59-62
在对定西县复兴流域现场调查和治理规划的基础上,分析了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与农业经济结构.在对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在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应当把人工草地系统建设作为水土保持植被建设的重要内容的观点,同时,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应以当地群众经济收入的增长为核心,才能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旅游活动对草原植被、土壤环境的影响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原旅游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形式,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随着草原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消费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总结和分析了旅游活动对草原植被及土壤的影响。分析表明,旅游活动对草原植被、土壤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由于旅游干扰,植被物种数量、植被覆盖度、丰富指数、均匀度指数、枯落物含量、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等降低,而土壤容重、pH值、紧实度等增加,且随着旅游活动干扰强度的增加,草原植被和土壤环境被影响的程度越大。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建立草原植被资源数据库、现代土壤环境监测系统、植被修复技术、土壤改良技术、增加旅游特色区域等控制措施,以期为草原植被资源的保护和恢复及发展草原旅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地区草地植被调控土壤水蚀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和有限的水资源要求该区的林草植被建设以草地植被为主,草地植被在控制土壤水蚀方面已取得了重大进展。本研究根据草地植被地上和地下部分与土壤侵蚀的关系,分析得出,草地植被地上部分能够削弱雨滴击溅动力,减小坡面径流冲刷能力;根系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入渗能力,增强土壤抗侵蚀性能。从草地植被地上部分对土壤水蚀动力的影响,以及根系增强土壤抗侵蚀性能两个主要方面归纳总结了当前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更好地利用植被防治土壤侵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由于气候干旱加之超载过牧使得草地退化严重,不仅使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区生态环境恶化,而且也严重威胁京津地区生态安全。因此,治理退化草地及防止草地进一步退化迫在眉睫。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地处干旱荒漠草原区,在多年的过度放牧压力下,草地植被、土壤均严重退化,水土流失严重。但这时草地还没有遭到根本破坏,还未产生沙化、盐碱化现象。终止过度利用令其自然修复,2、3年以后即取得明显效果。观测研究表明,经连续3年封禁自然修复,到第3年样方干草量增加到4.6倍,草高增加到9.2倍,盖度增加到1.6倍。草群结构和土壤改善,草地水土保持功能大大增强,水土流失减少20%。  相似文献   

20.
水土流失与植被保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论述了全国和内蒙古水土流失的情况及其危害,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植被的作用,以及保护植被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