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珠兰花茶是中国花茶类之一,珠兰花是窨制珠兰花茶的重要原料。通过对珠兰花大棚栽培对土地、温度、育苗等技术措施的研究,开展珠兰花大棚设施栽培及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示范,构建一套较完整实用设施栽培技术,为安徽珠兰花及其花茶产业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育种与栽培     
多年来珠兰花茶一直供不应求。原因之一是珠兰易遭线虫侵害,严重地影响了珠兰花茶的生产。珠兰线虫病为滑刃属(Aphelenchoides)线虫内寄生而产生的病害。起初叶面产生褪绿病斑,有水渍  相似文献   

3.
珠兰花茶是徽州特产,是歙县三大花茶品类之一。窨制历史悠久。珠兰花原产闽、粤,是一种亚热带喜温农艺作物。据传远在清代乾隆年(1736一1795年)间,有歙人江某在闽中罢官归来,因酷爱其花香,遂引种回乡,苦心培植。初以盆景装饰观赏,后来逐渐用其花蕊熏制茶叶,使名茶与香花有机结合,窨制成色香味均臻上品的珠兰花茶,  相似文献   

4.
花茶是我国独特茶类,用清高芬芳或馥郁甜香的香花窨制而成。我国生产的花色品种有茉莉花茶、白兰花茶、珠兰花茶、代代花茶、柚予花茶等。其中以茉莉花茶品质优、数量多而畅销。为提高茉莉花茶品质,笔者将在多年生产实践中总结的窨制技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珠兰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香料作物,不仅从中可提取芳香油,更重要的是可用它制作花茶。但长期以来珠兰在生产上受到被群众称为“落叶鬼”的珠兰叶线虫为害,发病后造成珠兰叶的大量脱落,降低珠兰花的产量和质量。该线虫病由于以往研究甚少,防治上亦无有效措施,所以花农在发病重时,只得连盆倒去。据不完全统计,从八三年到八六年  相似文献   

6.
珠兰是属于金粟兰科,金粟兰属的常绿蔓性灌木,因其花小,初时绿色后变黄色象粟粒,叫金粟兰。叶子象茶,故又叫茶兰,还有珠珍兰,鱼子兰,鸡脚兰等名称。珠兰花蔓性常绿,含油芳香浓烈,盆栽高达二、三尺,在本省有露地栽和盆栽,其根是富含水分的肉质根,栽培用土必须排水充分良好而净洁,性喜温暖,比较柔弱,不耐烈日和风霜,栽培不如茉莉花容易。但花香最为清雅醇和而耐久,含芳香油0.2—0.3%,价格也高昂,窨制花茶品质优良,故栽培不少,神州茶厂常用珠兰窨制花茶,仅次茉莉和白兰。  相似文献   

7.
正3月26日,位于江苏省漂阳市苏浙皖边界市场的"花茶坊美学创意生活馆"正式营业。将花与茶的结合在国内并不常见,花茶坊的开业开启了国内花店经营的新模式。"最初是想将花与咖啡结合,但经过一番考虑,我们选择了将花与茶结合。溧阳是绿茶的产地,也有浓厚的花道、茶道文化和完备的鲜花产业产销链,花茶坊将二者一体化经营,是一次创新和尝试。"花茶坊创办人、江苏天目花茶坊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颖说,"相比咖啡,溧阳白茶拥有800多年的文化传承,值得更多人去认识。"  相似文献   

8.
在茶用香花中,珠兰花和茉莉花、白兰花、代代花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著名茶花”。珠兰又叫金粟兰、鱼子兰、鸡爪兰。“珠”、“粟”、“鱼子”皆与其花形相似,鸡爪则与其花序相似,故分别借以命名。珠兰(Chloranthus spicatus)是金粟兰科亚灌木。它的枝叶青翠,柔姿飘逸,花的香味清雅、醇和、耐久,颇似兰花,而浓郁又胜于兰,深受人们的喜爱。珠兰为亚热带植物,我国南方山林中有野生,目前  相似文献   

9.
家庭园艺     
问:怎样使珠兰多开花? 答:珠兰又名鱼子兰、金粟兰。要使珠兰花多,香气浓,在养护管理上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盆土:珠兰适宜在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而又排水良好微酸性沙质土壤中生长。盆土应选腐殖土5份、园土2份、河沙2份、草木灰1份混匀,配制成培养土。栽培前在盆底垫一层粗砂粒或粗煤渣粒,以利排水透气,再适量加入牲畜蹄角片及饼肥作基肥,使其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0.
花茶是我国独特的一个茶叶品种。近年来对花茶的研究繁多,开发的新型花茶品种琳琅满目,但是对花茶系统研究的报道不多。本文从花茶市场调研及文献报道入手,对花茶品种进行分类研究,并阐述了花茶的主要营养及功能性成分,总结了花茶主要加工工艺,以期为花茶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唐茂贵 《茶业通报》2005,27(3):111-112
茶叶是安徽省黄山市各区县的农业支柱产业,茶叶是该市的大宗传统的特色农产品。长期以来,茶业经济一直是当地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认真做好名优绿茶的生产加工,对改善茶叶质量,增强茶产品竞争力,促进黄山市茶叶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意义。1名优茶生产情况及加工现状黄山市优越的生态环境,造就了独特的茶叶品质,丰富的种质资源和悠久的种茶历史,造就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名优茶产品,如传统历史名茶有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顶谷大方、松萝、珠兰花茶等,新开发名茶有黄山绿牡丹、新安源银毫、紫霞贡茶、新安江香芽等。近些年,各类有机、…  相似文献   

12.
珠兰,又名金粟兰,叶浓绿,花金黄,香浓郁,是传统香花中的上品。珠兰的越冬管理,直接影响翌年的生长开花。要点如下: 1.深秋气温在15℃以下时即应入室,要到翌年4月谷雨以后才出房,越冬管理近半年时间。此间也正是部分花芽分化、生长花葶、  相似文献   

13.
关于茶叶吸附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文毅 《茶业通报》1989,11(4):27-28,36
我国花茶历史悠久,古人早就认识到茶叶的吸附现象,在宋初(公元960年)就有在上等绿茶中加入龙脑香,明代程荣所著《茶谱》已详细叙述了花茶窨制方法。为后来花茶生产技术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史料。花茶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花茶生产技术理论和基础理论的研究。茶叶吸附理论是制茶学的基础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花茶加工工艺的重要基础理论依据。随着物理表面化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人们认识了茶叶“吸香”的原理,并将理论指导于生产实践,本文着重用物理表面化学基础理论结合花茶生产过程现象讨论茶叶  相似文献   

14.
我国花茶已有很久历史。公元960年茶民就发现茶叶吸收异味的特性,以“龙脑香料”、“珍菜香草”加入茶叶中“以助茶味”。到明代花茶加工已有了很大发展。顾元庆删揖的《茶谱》中详细记载了窨制花茶的鲜花种类和窨制技术。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福州长乐邦茶号已开始用茉莉鲜花窨制花茶销售。1890年前后全国各地茶商纷纷运茶到福州窨制花茶,福州逐渐成了我国的花茶窨制中心。  相似文献   

15.
歙县种植珠兰花、茉莉花、玉兰花,素称“三花”生产,引种栽培已有悠久历史。据传珠兰花从清代乾隆年间就开始试种,初为观赏,后以窨茶,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经验。而茉莉花、玉兰花向来为数稀少。解放后发展了一些,特别是近几年来才大批引种发展起来的。根据最近调查统计全县总计有“三花”五十一万九千一百盆(缸)其中:珠兰花大小缸148000盆,茉莉花360000盆、玉兰花11100株。  相似文献   

16.
华北、山东、东北内销茶叶市场,历来主销花茶。以天津市场为例,花茶占总销量的95%,而红茶、绿茶、青茶、蒸压茶仅占5%。一般茶类大多按照产地划分的级别,直接挂牌销售。至于内销花茶,情况则有所不同,除少数特殊品种和名贵花茶,产量不多,直接市售外,一般花茶则必须按照一定的规格要求进行拼和,划分成一定的档次,简化花色、批唛,便于销售和消费者的选购。  相似文献   

17.
花茶窨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鲜花具有吐香性能及茶坯具有吸附性能。应用这一理论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使茶坯吸附鲜花吐放的香气,即可制成既具有茶香又有花香、而且有花、茶调和结合的香气。因此,真正弄清花茶窨制的理论,对于提高窨制花茶的技术,制出高质量的、别具风韵的花茶无疑是很必要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覃松林 《茶业通报》1998,20(3):15-16
广西位于北纬20°54'~26°20',东经104°29'~119°04',地跨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且分布较为均匀,是茉莉花生长的理想地区。近年来,随着土地使用价格和劳动力价格等因素的变化,沿海地区的花茶生产逐步向广西转移,广西发展花茶生产具备了天时地利两大因素,花茶生产发展迅速。但近几年来,广西花茶生产一直徘徊在30000t左右,很难有所突破,关键的问题是在经营管理上还没有跟上生产发展的需要。而要提高广西花茶生产的经营管理水平,仅从生产的角度上思考是不够的,还必须从发展战略上加以思考。首先,广…  相似文献   

19.
张仁  潘文毅 《茶业通报》1993,15(1):27-28
福建花茶加工业最近十年有了很大发展。1983年,全省加工花茶仅1.31万吨,1990年达2.51万吨,增长近一倍;1990年供应出口1421.0吨,创汇800多万美元。茉莉花生产发展也较快,1991年茉莉花面积44167亩,比1983年增长38.1%;产量11601吨,比1983年增长53.5%。花茶加工及茶用香花种植业已成为我省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但近年来,福建花茶加工业却呈现出以下趋势。  相似文献   

20.
<正>几年前,我买了一盆珠兰,回来不久就开花了,那一穗穗粟粒一样的小花由青转黄,散发出幽兰般醉人的芳香。我将塑料盆换成紫砂盆,放在南面阳台上。约一个多月后,我发现有些不对劲儿,部分叶片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出现了褪绿的病斑,有水渍状出现,没几天叶片就变黑坏死,进而影响到枝条。短短十多天,一盆青枝绿叶、招人喜爱的珠兰就变成衰颓的残枝败叶,真叫人心痛。我把它从盆中倒出,发现它的肉质根状茎也已变黑——第一次栽培以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