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亦财 《茶叶》2005,31(2):114-114
假眼小绿叶蝉是泰顺县茶区主要害虫之一,突出危害夏秋茶。受害茶树芽叶卷缩、硬化、叶尖和叶缘红褐枯焦,芽梢生长缓慢,对茶叶产量和质量有很大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假眼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是茶树假眼茶小绿叶蝉防治中必须解决的问题。2004年我们在产茶乡、镇、茶场以及茶叶专业户茶园,应用安纳进行对假眼小绿叶蝉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2.
除虫菊素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试验报告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茶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为福建省茶区的主要害虫,采用化学农药防治虽然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是如果用药不当,存在着农残超标的危险.此外,由于欧盟等对茶叶的农残实施了严格的限量标准,许多茶区正在谋求发展无公害茶叶、茶叶绿色食品和有机茶的生产,其生产关键技术之一就是采用无公害防治技术来控制茶树病虫害.除虫菊素水剂系植物源杀虫剂,是由天然除虫菊等多种植物提取配伍而成,具有高效、低毒、广谱、安全环保型生物农药的特点,适宜于无公害茶叶生产上的应用.为了探讨其对茶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的防治效果,我们进行了茶园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茶假眼小绿叶蝉是尤溪茶叶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茶树受害后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与质量。本文将几年观察调查情况进行总结,以其指导生产上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韩宝瑜 《中国茶叶》2006,28(4):30-30
2006年5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制的假眼小绿叶蝉信息素诱捕器在浙江省松阳县茶区大面积示范应用防治假眼小绿叶蝉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莫比朗等农药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眼小绿叶蝉Empocascavitis(Cothe)是我省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发生普遍,危害严重。该虫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危害幼嫩芽叶,受害芽叶失水萎缩、枯焦,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与品质。近年来,天王星等农药的使用虽然取得明显效果,但在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同时,杀伤了蜘蛛等重要茶虫天敌,而且长期使用也使该虫产生抗药性。为了有效地控制假眼小绿叶蝉的为害和保护害虫灭敌,笔者于1997年进行了莫比朗等农药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药效试验及其对斜纹猫蛛的毒力测定,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农药种类及来源35%赛丹乳油(…  相似文献   

6.
<正>茶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othe)是福建省茶区首要害虫,以成、若虫刺吸茶梢汁液为害,受害的芽叶叶脉、叶缘变暗红色,形成"焦头、焦边",造成减产,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常年发生面积480万亩次。目前生产中仍多采用吡虫啉、联苯菊酯等化学农药,导致假眼小绿叶蝉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黎芦碱和苦参碱为植物源农药,具有无公害、广谱、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适用于无公害茶叶产业发展的方向性产品。为探讨0.5%黎芦碱和1.5%苦参碱两种植物源农药对假眼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为茶树害虫绿色  相似文献   

7.
假眼小绿叶蝉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利用网罩法测定了假眼小绿叶蝉不同虫口密度对茶鲜叶产量及受害指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虫口密度与茶鲜叶经济损失率线性回归方程。根据目前茶叶的生产情况,制定了绿茶和乌龙茶不同茶区、茶季、茶鲜叶价格水平下假眼小绿叶蝉相应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8.
茶小绿叶蝉广泛分布于各地茶园,是茶园的主要害虫,对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有着很大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茶小绿叶蝉侵害对茶鲜叶持嫩性及其制成乌龙茶品质代谢物浸出速率的影响。通过剪切力测定、碎茶率分析、乌龙茶冲泡、代谢物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发现茶小绿叶蝉侵害显著增加木质素、纤维素和果胶等细胞壁物质的含量,降低茶鲜叶嫩度和成品茶碎茶率,影响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儿茶素组分、氨基酸组分和茶氨酸的浸出率。并且,除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外,这些滋味物质的浸出和茶鲜叶的嫩度均与细胞壁物质的含量显著相关。本研究探索了茶小绿叶蝉侵害后茶叶滋味品质代谢物的浸出规律,从茶叶采摘、加工和冲泡饮用3个方面探索了茶小绿叶蝉侵害对于品质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假眼小绿叶蝉的为害状、形态特征,阐述了其生活史及习眭;在临沧茶园中的发生规律,分析r临沧茶园中发生严重的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对策,为临沧茶农防冶假眼小绿叶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othe)]属同翅目叶蝉科,是我国茶区主要害虫之一,其分布较广,我国各茶区普遍发生较严重,印度、日本、斯里兰卡等产茶国也有发生。长期以来该虫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农药,为了快速有效地控制害虫的为害,有的茶区增加喷药次数,甚至使用禁用农药,致使茶叶中的农药残留严重超标。近年来,为了降低茶叶中的农药残留,茶树植保工作者在对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的筛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也筛选出了一些较合适防治假眼小叶蝉药剂的水溶性化学农药替代品种、  相似文献   

11.
在杭州茶区,通过45%晶体石硫合剂9、9%绿颖矿物油3、0%机油(石硫微乳剂为封园药剂,开展对茶橙瘿螨和假眼小绿叶蝉控害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三种封园药剂对茶橙瘿螨有较好的控害效果,对假眼小绿叶蝉控害效果则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茶小绿叶蝉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国内近十多年来对茶小绿叶蝉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包括对茶小绿叶蝉天敌、植物源农药的研究,提出了今后茶小绿叶蝉生物防治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福安进行了4种不同类型农药使用效果综合评价茶园小区试验,0.5%藜芦碱粉剂800倍液防治茶小绿叶蝉、茶蚜、茶丽纹象甲效果良好,对茶园蜘蛛有一定的杀伤力,但药后15 d可正常恢复,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总体上有积极作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5000倍液防治茶小绿叶蝉、茶蚜效果良好,对茶园蜘蛛安全,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相对较轻;99%矿物油50倍液防治茶小绿叶蝉、螨类的效果较好,对茶园蜘蛛有一定的杀伤力,但药后15 d可正常恢复,对生态系统结构有负面影响趋势;2.5%联苯菊酯乳油1000倍液防治茶蚜、螨类效果较佳,对茶园蜘蛛有较强的杀伤力,对生态系统结构有负面影响趋势。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静电喷雾技术控制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效果.结果表明,应用静电喷雾每亩使用功夫菊酯0.5 g,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达到96%,与每亩氯吡硫磷20 g和吡虫啉5 g常规喷雾效果相当.印楝素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很低.  相似文献   

15.
为优化春茶后茶园修剪模式,提高小绿叶蝉控制率,对福鼎大毫和福鼎大白进行不同修剪时间和不同修剪高度的比较,综合结果显示,福鼎大毫以4月28日修剪高度45 cm,小绿叶蝉总控制率最高;福鼎大白以5月25日修剪高度45 cm,小绿叶蝉总控制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6.
印楝对假眼小绿叶蝉鸣声通讯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自行设计的微音监控系统,研究了植物杀虫剂印楝对茶树害虫假眼小绿叶蝉鸣声通讯的影响。结果表明,印楝种子提取物内吸处理茶梢,对假眼小绿叶蝉雄虫的正常鸣声和雌雄虫交尾行为有不同程度的干扰作用,而且,随着处理用印楝种子提取物浓度的升高,影响程度增加。雄虫异常鸣声引发的雌、雄虫间的求偶声很微弱,交尾前雌雄相遇所需时间延长,交尾持续时间缩短。印楝种子提取物喷雾处理茶梢,对假眼小绿叶蝉雄虫鸣声以及雌雄虫间的交尾行为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茶小绿叶蝉优势种的归属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通过观察浙江、福建、安徽、湖北、湖南、贵州、广东、海南等省茶园的茶小绿叶蝉标本 ,得出结论 :这些茶区的茶小绿叶蝉优势种均为假眼小绿叶蝉 ,归属小绿叶蝉属Empoasca ,学名为Empoasca (Empoasca)vitis (G the)。  相似文献   

18.
为评估植保无人飞机在茶园应用的可行性,在茶园测试了无人飞机施药的雾滴沉积分布、对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防治效果,以及6种农药在茶叶中残留量.结果表明,供试的无人飞机喷雾喷头、飞防助剂对无人飞机喷雾的雾滴沉积分布影响不显著.无人飞机施药的雾滴大小、雾滴密度、沉积量等均优于背负式电动喷雾器,但无人飞机...  相似文献   

19.
白斑猎蛛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假眼小绿叶蝉是茶园的重大害虫之一,白斑猎蛛是假眼小绿叶蝉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之一。室内条件下,白斑猎蛛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捕食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白斑猎蛛对假眼小绿叶蝉具有一定的捕食作用。白斑猎蛛雌、雄蛛对假眼小绿叶蝉成、若虫的功能反应均为Holling型反应,白斑猎蛛对假眼小绿叶蝉控制能力(a/Th)的大小比较关系为:雌蛛对若虫>雄蛛对若虫>雌蛛对成虫>雄蛛对成虫。白斑猎蛛对自身密度的干扰反应可用E=Na/(NP)和E=QP-m拟合,表明白斑猎蛛个体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互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