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竹秆表面微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国产31属51种竹材中部秆表面微形态进行了初步的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有许多在外部形态上十分相似,难以区分的竹种,而在竹秆表面微形态上有很大的不同,不论是属与属之间或种与种之间在微观特征上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如Iadosasa与Sillobambusa; Clavinodum与Pleioblastus; Sinocalamus与Dendrocalares; Cephalostachyum Schjzostachyum与Bambusa, Dendrocalamus, Gigantochloa, Oxytenanthera之间或O. felix与O. nigrociliata之间。文中都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有些竹种秆表面上的微观特征在文中没有描写,但在表格2及图片中也能看到它们的不同。利用这一方面的特点,可以把在营养体和繁殖器官难以区分的竹种,加以区分开来。这将对研究竹种分类和鉴定竹种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竹内叔雄早在1932年对竹类地下茎(俗称竹鞭)的形态和解剖作过观察和描述.他描述了日本产的单轴型竹类刚竹属(Phyllostachys)和复轴型竹类苦竹属(Pleioblastus)、唐竹属(Sinobambusa)、赤竹属(Sasa)、箬竹属(Indocalamus)、倭竹属(Shibataea)、和青篱竹属(Arundinariu)等属的一些竹种地下茎维管束的分布状况,并注意到了中心柱边缘维管束排列的特征,从而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3.
在工业上为了更好的利用竹材纤维,并为竹材纤维的变异在生物学上的意义作一初步探讨,本文拟就我国东部生长的12种竹材纤维加以比较说明。其中发现各个竹种的纤维长度并不一致,而且在同一竹种的节间上,纤维亦因外、中、内部位的不同而有差异;其差异的大小,各竹种而有不同。一般以中间部分纤维最长,内部次之,而外部最短;但是亦有例外的情况(如绦竹)。同时并说明了各种竹材各部分纤维的平均长度、最长、最短和最多的纤维长度,以及纤维的长实比等等,供作竹材利用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竹炭微观构造形貌表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竹炭的微观结构,包括炭化前后的整体形貌特征、竹炭外表面形貌特征、竹炭薄壁组织构造、竹炭维管束构造进行了表征;并且对四种竹材制备的竹炭微观构造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竹材炭化过程是典型的固相炭化过程,炭化后竹材的外表面仍然保留着竹材表皮粗糙不平的颗粒状态,继承了竹材的多孔状和各向异性构造特征,但是竹炭基本组织细胞的细胞壁间隙消失,细胞壁变薄;四种竹炭在构造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利用万深 LA-S 系列植物图像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对山茶属金花茶组下 12 个种进行叶片形态数量特征和表皮特征进行比较研究。植物图像分析结果表明,12 种金花茶属植物在 叶周长、叶面积、叶柄长、叶长、叶宽、叶厚、叶长宽比,以及叶鲜重和干重 9 个性状上差异均极显著, 9 个性状在相同种不同个体之间差异显著,说明金花茶组植物种间和种内的叶片形态上具有丰富的性状变 异,无法作为组下分类的依据,但为育种提供了良好的遗传基础。叶表皮形态观测结果表明, 12 个种的 叶片上表皮形态结构基本一致,无气孔分布,细胞均为不规则形,细胞间界限不清晰;12 个种的下表皮 均有气孔分布,并具腺点,但不同种的气孔形状和细胞垂周壁式样在一些种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腺点 形态也各不相同,这些性状在种内较为稳定,可为金花茶组的分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刚竹属部分竹材纤维形态与主要理化性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刚竹属34种散生竹种竹材的纤维形态、组织比量、纤维素含量和基本密度测试结果表明:34个竹种竹材的纤维长为1.545~2.119mm;纤维宽为12.20~17.64μm;长宽比为96.6~150.4;壁腔比为2.46~5.62;纤维素含量为41.26%~49.29%;纤维组织比量为29.47%~56.55%;基本密度为0.559~0.809g/cm3,各竹种之间竹材纤维形态和主要理化性状统计分析结果都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在无限花序的竹类中,大节竹属与唐竹属亲缘关系最为接近,两者无论在生殖器官或营养器官方面(地下茎、分枝特性)均十分相似,尤其是从营养体看,难以区别〔‘,“1。为此,笔者试图用竹材形态解剖结构特征,论证这两个疑难竹种是否属于两个属的不同竹种。  相似文献   

8.
竹材的微观结构及其与力学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种类不同部位的沿壁厚分层竹材的力学性能与生物组织微结构的关系。在扫描电镜内进行试验动态测试,并分析其形态。竹材主要由承力的纤维厚壁细胞和起速接作用并传递载荷的薄壁细胞基体所组成。竹材具有良好的比强度,比刚度,是其厚壁细胞竹纤维排列整齐的结果。在宏观力学性能方面;毛竹高于蒿竹,靠上部大于基部,竹壁外层优于内层,这都是与纤维组织细密、纤维层厚、纤维密度大等因素有关。对竹材生物组织微观结构合理分布和独突优越性的了解,不仅对竹材细胞组织的真实形态有进一步的科学认识,而且对研制竹/塑及其它复合材料增强的有效性和纤维铺层设计都有实际意义,并有助于对不同部位竹材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福建地区73 种竹种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根系及竹鞭生长情况、各竹种的产笋量、笋质、竹材材性测定等研究表明:这些竹种在笋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在营造防护林、水保林方面,在营造竹编工艺林、丛生竹纸浆林方面,具有极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可供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贵州省赤水县境内6种不同的竹种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竹种不同部位纤维长度、宽度和长宽比等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竹种不同部位纤维长度、宽度和长宽比有一定差异,总体表现为以竹材中部的纤维长度较长,下部和上部次之的特点.其中以花吊丝竹的纤维较长,其综合性能较好,是竹材大量应用时代一种较为理想的竹种.  相似文献   

11.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浙江产的12种(变种)榕属植物的叶表皮和瘦果形态.结果表明:叶下表皮均有气孔器,上表皮均未发现气孔器;气孔外拱盖内缘呈浅波状、啮齿状或平滑;叶表皮角质膜具浅波状细条纹、深波状粗条纹或具蠕虫状条纹;瘦果分为4个类型:脊条状纹饰,皱波状纹饰、乳头状纹饰和浅波状纹饰.上述特征在不同种之间都有一些差异,这些差异可作为区分种和变种的辅助特征.  相似文献   

12.
23种竹子叶片表皮微形态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隶属大节竹Idosasa、唐竹属Sinobambusa、酸竹属Acidosasa共23个竹种的叶表皮微形态,发现其表皮特征,尤其是下表皮气孔上方乳突的排列类型和钩毛的类型有重要的分类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黄条金刚竹Pleioblastus kongosanensi、阔叶箬竹Indocalamus latifolius、菲白竹Sasa fortunei抗寒、抗旱、重金属Pb胁迫3个方面综合评价,为这些竹种在城市绿地尤其是北方城市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基础。研究测定在持续干旱胁迫、自然越冬期冻害胁迫和土壤重金属Pb含量在100 mg·kg-1、500mg·kg-1、1000 mg·kg-1、2000 mg·kg-15个梯度胁迫下3个竹种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方法对这些竹种的抗逆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黄条金刚竹、阔叶箬竹、菲白竹适宜生长在土壤相对含水率≥12%、16%和21%的土壤中生长,且干旱胁迫持续时间分别是17 d、21 d、21 d,抗旱性菲白竹阔叶箬竹黄条金刚竹,但耐旱指数差异不显著;(2)冻害胁迫下,研究竹种在胁迫第19天出现伤害症状,由于本研究采用盆栽地被竹,竹鞭受冻害严重,综合评价抗冻性阔叶箬竹菲白竹黄条金刚竹;(3)不同竹种在土壤重金属Pb胁迫下研究发现,与对照竹苗相比,低浓度处理(500 mg·kg-1)的研究竹种长势相对较好,差异不显著;高浓度(500 mg·kg-1)处理的幼苗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受伤害程度增加。3个研究竹种菲白竹对铅的耐性较强,黄条金刚竹和阔叶箬竹蓄积能力较强。因此,冬季采取适当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菲白竹可以考虑作为土壤重金属Pb2+含量较高地区的景观植物,阔叶箬竹抗冻性较强,可考虑北方地区的重金属污染区作为修复植物。  相似文献   

14.
国产33种竹材制浆应用上纤维形态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篇就中国习見33种竹材的纤維形态結构,进行比較观測和分級,以判别纤維原料貭量之高低;同时測定組織分子的比量和基本密度,亦为評定其是否适于經济利用的关鍵性問題,此于制浆工业及竹种推广繁殖,均具有重要意义。 綜合分析結果,33种竹材纤維平均长为2.5毫米,平均寬为13微米,其长度平均值,介于針叶树材与闊叶树材之間,但其寬远不及針叶树材,因是竹材纤維特别纤細,此可以从长寬比的数值显示出来。竹材长寬比在115—290之間,尤以150以上者居多数。竹材壁厚腔径比,均大于1,这对于制浆时不同壁厚浆粕配合率有极重要参考价值。此外竹材纤維比量,因竹种不同,虽有高低,然都在30%以上。根据这些指标,按照制浆要求将,33种竹材分为四級,以供作制浆时抉择竹种的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叶片表皮指纹在杜鹃花属分类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于2004年在东北林业大学进行。用指甲油印记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杜鹃花属6个种(牛皮杜鹃 Rh.aureaum,兴安杜鹃Rh. dauricum, 照白杜鹃Rh. micranthum,迎红杜鹃Rh. mucronulatum,苞叶杜鹃 Rh. Redowskianum 和大字杜鹃Rh. schlippenbachii)的表皮指纹特征。对叶片的形态特征包括叶片下表皮气孔类型、保卫细胞和副卫细胞的特征、叶片两面的普通细胞(形状和垂周壁特征)和表皮毛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所研究的6种杜鹃花中,有3种气孔类型,其中兴安杜鹃、照白杜鹃、和迎红杜鹃为单细胞型气孔(Pericytic 型),苞叶杜鹃为不规则型气孔(Anomocytic 型),牛皮杜鹃和大字杜鹃是平轴式气孔(Diacytic 式)。不同种间,单细胞型和平轴式气孔的副卫细胞类型在形状和表面特征上有所不同。普通表皮细胞的表面观为从四边形、六边形, 多边形或不规则型, 垂周壁呈平直或弯曲状。兴安杜鹃、照白杜鹃和迎红杜鹃3种的叶片两面均有腺鳞。所有这些叶片特点表明上述6种杜鹃花的表皮指纹具有种的特性。图4表2参29。  相似文献   

16.
悬竹属新分类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海南岛特产的射毛悬竹,过去对其生长习性、地下茎类型等认识不足,曾被一些学者错置于青篱竹属(Arundinaria)、箬竹属(Indocalamus)或苦竹属(Pleioblastus)中。1981年陈守良、温太辉、盛国英经过实地调查,发现其地下茎为合轴型,秆上部悬垂呈藤本状,以及为顶生圆锥花序等特征而有别于上述各属,并建立了悬竹属(Ampelocalamus)。1983年朱政德、赵奇僧在贵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六种主要缅甸竹材纤维形态特征的研究,得出粗制和精制竹浆的造纸特性。根据竹材组织横切面中纤维伦克尔(Runkel)比的分布,将供试竹种分为三类,即 A 类,梨竹 Melocanna bambusoides,薄壁的纤维含量大;B 类,多形刺竹 Bambubusa polymorpha 和薄稃牡竹 Dendrocalamus  相似文献   

18.
深入研究竹材宏观压缩性能的影响因素。以散生竹毛竹,丛生竹慈竹、花竹、绿竹为研究对象,分别测试基本密度、维管束分布密度、纤维鞘组织比量、纤维形态及比例等关键特征数据,建立特征数据与竹材宏观压缩性能的关系并分析其对宏观压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散生竹毛竹,丛生竹慈竹、花竹、绿竹四种竹材维管束的分布密度、形态及组成差异较大,毛竹维管束的尺寸明显小于丛生竹,丛生竹均含游离纤维股且多为薄壁纤维;2)4种竹材宏观压缩应力—应变曲线相近,但力学性能存在明显差异;3)基本密度、维管束分布密度、厚壁纤维组织比量与竹材顺纹压缩性能正相关,且基本密度的相关性最高。基本密度是评价竹材顺纹抗压强度和压缩模量最可靠的物理因素。不同竹种维管束的分布密度主要影响竹材抗压强度,对压缩模量影响较小。维管束内厚壁纤维的组织比量也是影响竹材抗压强度和压缩模量的重要结构因素,厚壁纤维组织比量越大,压缩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利用四川的乡土竹种慈竹和绵竹,测定分析了2个竹种的理化性质和纤维形态,并与毛竹及常见的阔叶材和针叶材做了对比。结果表明:1)在化学成分上,2个竹种的抽提物含量均小于毛竹,而介于针叶材和阔叶材之间,2个竹种的综纤维素含量和纤维素含量均高于毛竹,木质素含量与毛竹接近,但灰分含量远高于毛竹、阔叶材和针叶材;2)在物理力学特性上,2个竹种竹材密度略低于毛竹,顺纹抗压强度均明显高于毛竹,且优于强度较高的阔叶材马占相思木,2个竹种的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均明显高于毛竹,抗剪强度与毛竹接近,表明2个竹种力学强度均较大,可以用作结构用竹或建筑用竹;3)在纤维形态上,慈竹和绵竹的平均纤维长度分别为0.63和0.67 mm,均小于毛竹,且纤维长度多为500~1 000和1 000~1 500 μm,2个竹种的纤维长宽比均在45以下,表明慈竹和绵竹均不适于作为造纸原料。  相似文献   

20.
《林业科学》2021,57(7)
【目的】探究相同炭化工艺下不同竹种、竹龄和竹材不同部位等因素与竹炭热值之间的关系,分析竹炭热值与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推导热值计算的经验公式,为竹材工业化和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24种竹材以及安吉县2~13年生毛竹,在相同炭化工艺条件下烧制成炭,采用控制变量法测试24种竹材中部炭化料、2~13年生毛竹中部炭化料以及毛竹材不同竹龄(4、5、6年)和不同部位(梢部、中部和基部)炭化料的热值和工业分析参数,分析不同竹种、竹龄和竹材不同部位炭化料热值与固定碳、挥发分和灰分含量之间的关系。通过SPSS软件对热值与固定碳、挥发分和灰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鉴定和分析,根据竹炭热值与竹材炭化料固定碳含量和炭化温度之间的关系推导热值计算的经验公式。【结果】24种竹材竹炭热值为27.94~32.98 kJ·g~(-1),平均值为31.10 kJ·g~(-1),标准差为1.11,固定碳含量为75.35%~92.59%,平均值为85.87%,标准差为3.65,灰分含量为3.34%~15.98%,平均值为7.21%,挥发分含量平均值为6.91%; 2~13年生毛竹竹炭热值为30.93~33.81 kJ·g~(-1),固定碳、灰分和挥发分含量的标准差均在5以下; 4、5、6年竹龄毛竹炭化料各部位热值绝对差异在1.38 kJ·g~(-1)以内,相对差异在3%以内。竹炭的高位热值与固定碳含量呈正相关、与灰分含量呈负相关,通过试验以及整理归纳大量竹炭炭化温度与热值、理化性能的测试数据,推导出竹炭热值(Q)与其炭化温度(T)和相应的固定碳含量(C)之间换算的经验公式。【结论】1)不同竹种炭化料热值和工业分析参数存在显著差异,取决于不同竹种各自的结构特性,相同竹种炭化料,木质素含量较高的基部热值高于中部和梢部,竹龄和生长部位对热值和工业分析参数变化无明显影响; 2)竹材炭化料热值与固定碳、灰分含量之间呈线性关系,其中热值与固定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灰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热值(Q)与固定碳含量(C)的经验公式以及固定碳含量与其相对应炭化温度(T)的经验公式为Q=0.001 8C2-0.111C+28.099 (R~2=0.72)、C=26.934ln T-93.122(R~2=0.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