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林科院林研所、贵州农学院林学系、黑龙江林科院林研所、林业部调查规划院造林经营室共同承担的“用材林基地分类、评价及适地适树研究”专题,于1991年5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通过林业部鉴定。鉴定会由林业部顾锦章司长、刘效章副司长等主持,鉴定委员会由北京农业大学林培教授、林业部黄枢教授级工程师、中国林科院吴中伦、侯治溥、刘于鹤研究员等13名高级专家组成。  相似文献   

2.
1987年8月18—20日在甘肃酒泉地区金塔县召开了西北五省区深栽造林技术推广协作会议。会议由中国林科院林研所发起和主持。代表们总结和交流了备地推广深栽造林技术的经验,讨论了继续推广此造林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中国林科院林研所1980年由意大利引入深栽造林技术后,经过消化、吸收和在不同地点试验推广,使深栽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日趋完善和成熟。深栽造林从半湿润地区发展到半干旱和干旱荒漠地区;从单一的杨树深栽发展到多树种深栽;从机械钻孔发展到机械钻孔与人工深挖相结合。中国林科院林研所印发的《深栽造林技术要点》总结了近几年各地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林科院林研所主持,与山东省茌平县苗圃、中国林科院木材所等单位共同承担的意大利214杨林地施肥效应系统研究已通过了技术鉴定。该项研究成果包括林地施肥的林木生长效应;施肥对木材理化性质影响;林地施肥土壤养分的消长变化及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4.
《林业科学研究》1990,(6):649-649
“杨树丰产栽培中间试验(鲁东南部份)”项目是由国家科委下达,中国林科院林研所主持的“杨树丰产栽培中间试验”的分课题,由中国林科院林研所和山东省临沂地区林业局共同承担,其主要任务是在鲁东南平原农区营造2 500亩杨树试验林,对丰产栽培技术措施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探索适合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杨树丰产栽培技术,为推广杨树速生丰产林提供示范和科学依据。该课题经过九年的认真实施,全面完成了预定的试验和研究任务。受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林科院林研所和黑龙江省林科院林研所共同承担的《林业部大兴安岭林业公司阿木尔林业局火灾区森林资源更新规划设计》,在1989年7月初、7月末和9月底,分别由大兴安岭林业公司、林业部组成的专家组进行了评审论证,作为《大兴安岭林业公司“五·六”大火灾受灾局恢复森林资源规划设计》的附件上报林业部。  相似文献   

6.
为了总结、交流去年以来杉木、马尾松种子园攻关进展情况,由题题组负责单位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研所共同主持的全国杉木、马尾松种子园攻关协作组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林科院林研所等单位承担的“湿地松、火炬松种源试验”,经过8年的系统研究,共营造种源试验林2300亩,建立基因库4处,并取得以下显著成果:1.初步摸清了  相似文献   

8.
《林业科学研究》1988,(3):319-319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国林科院林研所李文钿研究员主持的“杨树杂交胚胎学研究”课题,历经三年,于3月23日,在中国林科院主持下通过了成果鉴定。鉴定委员有中国科学院植物所、遗传所,北京大学,北京、南京、东北林业大学,国家基金委,林业部科技司和中国林科院的知名专家、教授和有关领导。在评审中一致认为,本项研究观察了杨树的  相似文献   

9.
7太行山区森林土壤水分生态及植被快速恢复技术研究该项研究是“八五”国家攻关课题。由中国林科院林研所、山西省林科所、河北省林科所和中国林科院华北林业试验中心等4个单位历时5年(19911~199512)合作完成的,主要完成人为李昌哲、周择福和贾志...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林科院林研所等单位承担的部级重点项目“毛白杨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和国家攻关四级课题“刺槐优良次生种源和优良无性系品种选育”,已于1988年9月26—27日,受林业部科技司和河北省科委的委托,在中国林科院和河北省邯郸地区科委共同主持下,通过了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1.
<正> 为了加快林业现代化的步伐,提高我国林业化学除草技术水平,中国林科院林研所、黑龙江省林研所和江苏省武进农药厂于1981年10月28日至11月2日共同主持召开了全国林业化学除草技术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黑龙江、内蒙、青海、福建、广东等15个省市的林业、农  相似文献   

12.
前言本项试验是1980年参加由中国林科院林研所主持的全国白榆种源研究协作课题,1983年列入区内白榆种源试验研究。区内在呼市、乌盟、伊盟三处组织了二级白榆区域协作试验。六年来已看出不同种源苗期到幼林  相似文献   

13.
华山松(Pinus armandi)种源试验是在中国林科院林研所遗传室主持下,于80年正式开展协作。现将三年来的试验结果小结于后。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各种源生长差异情况,以提高选种效果,1979年中国林科院林研所组织全国进行林木种源试验,现将1980年我所育苗试验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南抗34135、3417、34314新无性系是中国林科院林研所选育的优良杨树品种,1990年通过中国林科院组织的技术鉴定,1993年列为林业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研究结果表明,这几个新无性系的胸径生长量是其亲本1-69杨的106.4-114.8%,并具有显著的抗云斑天牛等危害的优良特性,感虫率比亲本降低66.6-54.2%,是培育人造板等大径级工业用材的优良树种,该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同类研究水平。该项目引进中国林科院林研所选育的适于南方生长的南抗系列新无性系,综合运用杨树经营管理经验和其它技术成果,在洞庭湖区华容县、南县和国营君山农场营…  相似文献   

16.
Pt菌根剂新闻发布会在京隆重举行10月5日上午,中国林科院林研所菌根中心高科技新产品─Pt菌根剂新闻发布会在中国林科院隆重举行。参加新闻发布会的有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内版)、光明日报、中国科学报、经济日报、中国环境报、科技日报、农民报、中国林业报共9...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厚荚相思木制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厚荚相思木制浆特性的研究中国林科院林研所潘志刚,吕鹏信中国林科院木材所陆熙娴厚荚相思(Acaciacrassicarpa)为速生乔才热带相思。它原产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尼等国以南纬8—20℃地区。主要分布在海拔200m以下沿海砂地、冲积平...  相似文献   

18.
<正> 由中国林科院林研所主持,中国林科院内蒙古磴口实验局参加的“大范围绿化工程对环境质量作用的研究”最近在内蒙古磴口县通过部级鉴定。该课题“六五”期间为林业部重点课题,“七五”期间列入国家攻关三级课题,经过10年的努力,取得重大进展,建成了迄今为止国际、国内最大的荒漠综合开发试验区。试验区面积达1486.6公顷,其中防护林、片林、灌木林及果树的面积占36%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林业科研水平,适应当前引进、开发和利用新的生物技术的需要,特别是解决科研工作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林业培养高科技人材,不久前在中国林科院林研所成立了生物化学实验室。  相似文献   

20.
日本松干蚧全国科研协作组于11月中旬在山东省蓬莱县召开碰头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林科院林研所、亚林所,林业部南检所,辽宁、山东、江苏、浙汀省林科所,杭州市园林管理局,山东省烟台地区林科所,安徽省青阳县林业局以及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