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实现生态环境优化调控与科学管理,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建立人与环境和谐关系的重要举措。针对中国西部干旱区流域生态系统特点,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目标,介绍生态环境调控理论框架,以新疆博斯腾湖流域为例,介绍西部干旱区小流域生态环境调控模式,为干旱区生态环境调控提供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2.
3.
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调控模式综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特点,综合前期研究成果,介绍生态环境调控理论 框架,提出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调控模式,即4大类9个模式.第一大类为水主式,包括配水 式、节水式;第二大类为保护式,包括保水式、保土式、保生式;第三大类为开发式,包括 专门开发式、综合开发式;第四大类为协调式,包括区域协调式、流域协调式.本文还对各 种模式进行描述和分析,并以塔里木河流域的部分区域为例来阐述调控模式的应用.为指导干旱区生态环境调控提供几种可借鉴的模式和范例.  相似文献   

4.
西部干旱区退化生态系统模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们对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和破坏使生态系统的退化巳成为普遍现象,退化生态系统是系统内生物要素与非生物要素不相匹配,在物质循环、能量转移及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一系列不相协调的状况。水是西部干旱区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生态要素之一,水资源的消长变化直接制约水生态系统及相关生态系统的发育过程和演变趋势。湿地生态系统和荒漠或自然绿洲生态系统的退化一般表现为生物多样性降低、层次结构简单化、物质循环减弱、能量流动发生障碍,且通过系统生产力下降、稳定性变差等以明显反映,在生态系统退化特征及稳态研究的基础上可采取合理的恢复与重建措施。  相似文献   

5.
水土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研究是当前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密云水库库区北庄小流域多年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监测数据为基础,综合探讨了北庄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的作用,分析了其水保效益。研究表明: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森林覆盖率的增加,是控制水土流失最有效的途径,有林地的径流量和产沙量明显降低;水土流失治理收到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流域内人均收入由1998年的2594元提高到2003年的5150元,流域内农户的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北庄小流域治理模式可以为北方土石山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小流域综合治理对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茶巴朗小流域在西藏高原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对其综合治理模式进行研究可为西藏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借鉴。以茶巴朗小流域为典型代表,研究西藏高原小流域的水土流失特点,在此基础上将小流域分为3个治理区,并结合每个区的资源环境特点和土地利用现状布设具体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城郊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优化模式设计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城郊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优化模式的设计 ,对城市水土保持的新领域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为今后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较为科学的新方法、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以长江上游典型小流域作为实例,结合群落调查方法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小流域生态系统的主要植被类型特征,综合小流域的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类型,评价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保持、水源涵养效应,提出小流域生态系统建设中植被调控的总体目标和方向,为长江上游区生态环境建设中植被类型的选择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高泉流域不同治理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其治理目标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简要总结,并据此认为: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沟壑区的小流域治理,经生态建设、农业建设和经济建设3个阶段,可初步完成生态系统由恢复重建到巩固稳定再到可持续发展的历程;今后应重视政策的长期性、人口素质的提高、高新技术的应用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丘陵半干旱区小流域入渗产流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探索我国丘陵半干旱区小流域入渗产流规律,为该地区雨水径流集蓄利用和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依据,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和自然降雨入渗产流试验,对小流域坡耕地、林地、草地和荒地的降雨入渗产流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农林草地比荒地具有明显的拦蓄地表径流和减少土壤侵蚀的效果,比荒地拦蓄地表径流效率增加35.7?.0%,拦蓄泥沙效率增加46.2?.6%;利用Philip入渗理论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入渗产流试验结果处理分析,建立了小流域坡耕地、林地和荒地土壤的入渗产流及其相关因子数学模型;小流域产流系数与降雨小区地形坡度、降雨强度、植被盖度、土壤雨前含水量和土壤孔隙度等因子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郭晖  张宁  刘芳 《水土保持通报》2007,27(4):151-154
新疆农户参与灌溉管理模式的研究可为干旱地区灌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思路。新疆农民用水者协会维持了水事良性秩序,增强了农户节水意识,调动了农民自觉维护灌溉设施的积极性。然而,用水者协会财产权利缺失,政策法律保障不足,管理与运行机制不健全,水价机制与政策作用的有效发挥受到制约。因此,应明晰水权,建立政策性保障及引导扶持机制,构建新疆特色的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体制,营造和谐的协会内部环境,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水费计收制度。  相似文献   

12.
以博斯腾湖湖滨绿洲为研究区,对土壤高光谱反射率R进行数学光谱变换,并计算其差值型、比值型、归一化型3种盐分指数,通过显著性检验优选特征波段,结合土壤表层盐分实验数据,构建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土壤表层盐分含量估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表层盐分含量平均值为7.535 g·kg-1,其光谱变换建模选取的特征波段集中在466~482、1669~1728、1979~2371 nm,其中对数倒数的一阶微分(1/lg R)′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绝对值为0.672;2)构建3种盐分指数优选的特征波段集中在1700~1728、1992~2014、2375~2405 nm,建立的模型决定系数均大于0.870,光谱反射率R的决定系数仅为0.621;3)差值型盐分指数优选特征波段建立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为最优模型,建模集与检验集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34和0.915,RMSE分别为1.186和0.917。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大量基础数据,采用数据对比、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西北地区东部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现状.阐述了该区域中小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市绿地不足,水资源短缺矛盾,局部环境污染和城市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针对西北地区东部的具体情况,提出科学进行城市规划,特色经济与绿色经济融合,增加生态用地比例,以及保护水源地和合理配置水资源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干旱区农户气候变化感知及适应性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农户气候变化感知视角探讨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有效性或者缺失,可以更好地为制定区域性应对气候变化适应性政策提供科学方法和决策依据。利用新疆于田县600户农户调研数据,通过构建Heckman选择模型,定量分析干旱区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及适应性行为的选择偏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户主性别、从事农业时长、家庭年均纯收入、社会网络、信息资源信任度、距离水源地远近、气候因素变量对气候变化感知有显著影响,而户主性别、从事农业时长、家庭年均纯收入、能否获得借贷、社会网络、距离水源地远近、气候因素变量对适应性行为有显著性影响。建议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制定各种相关政策培育农户应对气候变化的应对能力,最终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的综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演变规律及其供需状况评价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利用 1 994~ 2 0 0 0年的水文资料和第一次全国水资源评价成果 ,运用统计学方法 ,分析了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分布情况及其近 5 0年来的演变规律 ,定量说明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大气降水与水资源分布的一致性关系。评价了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供需平衡状况 ,为该地区优化配置水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以及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小流域治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为强烈侵蚀地区,也是黄河下游河床粗泥沙主要来源区。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治理难度大;另一方面,区域内蕴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到21世纪将建成世界级煤田。鉴于治黄和煤田开发的紧迫需要,本区迎来了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环境整治的新机遇。根据工矿交通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以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为试区,探讨了工矿业与农业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农林牧生产走向商品化,走向市场的综合治理模式和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7.
干旱半干旱区大开发中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沙产业理论在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充分证明了它的远瞻性和可操作性 ,以及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以沙产业理论为基础 ,以宁夏中北部沙产业建设为例 ,分析了沙产业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综合功效。可以说 ,沙产业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持续农业 (SA)、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18.
以民勤湖区不同年代退耕地植被调查为依据,确定自然恢复目标,提出了10种盐碱退耕地植被恢复模式,并通过各种盐碱退耕地3 a后植被恢复相关指标评价选出6种良好的生态恢复模式:黄毛头封育模式(SEFM)和黑果枸杞封育模式(LEFM)为接近自然植被的恢复模式,但该模式需在灌水抚育一定年限后才能去掉灌水措施进行自然封育;“柽柳+乌拉尔甘草”(TGPM)和“柽柳+苜蓿模式”(TMPM)属纯粹人工恢复模式,需造林初期加大造林密度,在后期抚育中通过间伐措施来降低生态压力而作为一种良好的生态恢复模式;“柽柳+花花柴”(TKPM)和“柽柳+黑果枸杞”模式(TLPM)以较低的生态成本达到了较高的生态效益,是生态恢复模式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近60a来,吐鲁番盆地坎儿井经历了先增加后急剧减少的变化。引起坎儿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绿洲规模不断扩大。解放初期至60年代初,坎儿井的变化和绿洲耕地面积的增加相一致,而60年代中期至今,二者变化趋势则相反。(2)坎儿井补给水源减少。60年代初,盆地开始开发利用地表水,在各流域上游和中游修建水库和防渗渠道。到1993年修建中小型水库8座,总库容达8.00×107m3,防渗渠长达4774km,防渗率达70%。减少了坎儿井水源的补给。(3)盲目发展机电井,掠夺式开采地下水。吐鲁番盆地机电井数量由1966年的127眼增至2009年的5309眼,相应地年出水量由1.10×108m3增至7.04×108m3;机电井布局不合理,有相当数量的机电井打在坎儿井分布区或是其上游。地下水位下降,坎儿井干涸,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及生态环境。具体表现在: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部分村庄整体搬迁;盆地坎儿井的控灌面积不断减少,同时盆地旱灾和风灾呈现不断增加趋势;由坎儿井水维持生长的天然植被面积减少了45.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