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魏林 《陕西林业》2001,(5):18-19
近10年来,渭南市结合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以“五荒”地开发治理为中心,以完善政策为先导,以林业大户治理为主体,突出发展花椒、红枣、柿子、核桃等名特优经济林,加快产业化步伐,全市经济林面积达170多万亩,花椒、红枣、柿子、核桃四大经济林基地初具规模,产贮加销为主的产业化建设发展势头强劲,建立起林业产业新格局。截止目前,已形成8千万株花椒、60万亩红枣、10万亩柿子、5万亩核桃基地。花椒已成为全市林业的一大优势,年产量近2000万公斤,总产值达3亿多元。其中韩城市花椒栽植已达4000万株,农民人均占有花椒100多株,椒农  相似文献   

2.
正花椒浑身都是宝,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井陉县将发展优质花椒产业做为特色农产品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随着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花椒产业发展现状井陉县是一个纯山区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境内梯田多,平地少。特有的地域环境特点,非常利于花椒的种植和生长。井陉县花椒种植历史已有上百年,在全县境内都有栽培,主要分布于县内南峪镇、辛庄乡等17个乡镇。据统计,目前县内花椒种植面积1万余亩,年产量500余吨,产值30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3.
“今年花椒又丰收了,我们又该分钱了哦”,在恒升镇代龙村提起花椒,村民们无不露出欢欣的笑容。位于广安市北部的代龙村,幅员面积2.6平方公里,全村共224户734人,其中贫困户87户185人。该村有耕地面积350亩、人均耕地面积仅0.5亩,农业发展受限,但林地资源丰富,是林业精准扶贫的重点帮扶对象。代龙村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发展花椒1000亩,但因缺乏技术、管理能力较差,花椒的经济效益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4.
<正>近十年来,陈仓区以林业重点工程为载体,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干杂果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区干杂果经济林面积已达到42.5万亩,其中花椒27.6万亩,核桃10.7万亩,板栗3.2万亩,柿子等1.0万亩,年总产量11500吨,产值达到1.46亿元。  相似文献   

5.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是全省唯一的多民族自治县,地处甘肃省西南部,总面积910平方公里。建县32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不断解放思想,充分利用县内东北部地区适宜发展花椒经济的优势,把以花椒为主的干旱山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开发作为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使全县花椒产业得到空前发展。一、花椒产业建设的基本现状(一)规模不断扩大。全县抢抓重点生态建设项目,每年以两万亩的速度发展。至2012年底,积石山县花椒产业建设涉及15个乡(镇),80个行政村。种植面积达29万亩,其中已挂果21万亩,年产花椒630万公斤,年产值达1.9亿元。  相似文献   

6.
刘晓萍 《绿色科技》2014,(4):181-183
指出了大姚县以核桃为主要产业,但是近几年来,适宜核桃种植的地块已应栽尽栽,为弥补不适宜核桃种植地块的空白及核桃生长周期长见效慢的不足,为达到林地的最大利用和实现以短养长的目的,通过大姚县原有花椒种植(面积5.6万亩)及2012年大规模种植(面积15.7万亩)实践证明,大姚县立地条件适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花椒种植,群众种植花椒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因此,花椒即将成为继核桃之后的又一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7.
秦安县是我省重要的“花牛苹果”和各种鲜桃外销基地。经过10多年的发展,瓜果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以苹果为主,桃、梨、杏、李、花椒、葡萄、草莓、设施油桃等多果并举的经济林面积已达到47.2万亩,农民人均达1亩。年产果品9600万公斤,花椒总产量176万公斤,果椒年收入1.2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213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2.4%,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干旱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发展之路。1997年,秦安县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林果支柱产业建设十强县,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桃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2002年被国家林…  相似文献   

8.
《国土绿化》2010,(1):32-32
湖南省桃源县林业发展走过一段不平凡的道路。“大炼钢铁”乱砍滥伐,人定胜天毁林造地,一场场噩梦不断上演,人们也饱尝了水患、饥饿的苦果。然而,桃源县始终把造林绿化当做头等大事来抓,20年间,大力兴办用材林基地造林6万余亩,规划“百万亩基地建设”造林25万余亩,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造林17万余亩,完成油茶低产林改造典型示范面积2.1万亩,灭荒造林12万余亩,毛竹低产林改造10万余亩,世界银行贷款项目造林8.8万余亩。  相似文献   

9.
韩城市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点县(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立足市情,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已累计造林41.5万亩,占宜林四荒地的96%。实现了基本灭荒。以花椒为主导产业的经济林发展迅猛,累计建园35万亩。仅花椒一项造林23万亩,加上地埂和四旁隙地上栽植的花椒,累计达3000万株,在我市中部浅山台塬区形成了控制幅射面积达1300平方公里的  相似文献   

10.
陇南经济林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陇南经济林发展现状陇南是甘肃省经济林建设大区,独特的区域气候,不但适宜大规模发展经济林,而且能够生产出全省及全国有名的名优特新产品。多年来的开发,陇南经济林果建设已具规模。据统计:全市经济林果面积已发展到250万亩。其中,从1996年开始,新发展了100万亩,在全市农业人口中,人均已达1亩。有100万亩进入结果期,年产各类经济林果品10万吨,产值2.6亿元,全市人均100元。其中花椒已发展到85万亩,年产量0.5万吨,,产值8000万元;核桃已发展到135万亩,年产量11.2万吨,产值6亿元;苹果已发展到25万亩,年产量4万吨,产值3000万元;  相似文献   

11.
周征华 《绿色科技》2013,(8):107-108
指出了经过近十年的不断摸索和实践,2008年木里县探索出了最适宜木里实际的、能够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林业支柱产业——核桃花椒产业,制定了到2015年建成50万亩核桃花椒产业化基地的目标。通过几年的努力木里县核桃花椒产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产业化发展的数量规模基本形成,现已进入优化改造、重点提升阶段,对木里县核桃产业化发展现状、措施对策作了简要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冯诚 《陕西林业》1999,(4):18-19
韩城市自改革开放以来,以花椒为主的经济林发展十分迅猛,目前已成为韩城浅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整片栽植面积23万亩、总株数达到3000万株,形成了以中部浅山台塬为主的百里花椒基地。1998年花椒总产600万公斤,收入上亿元,椒区人均花椒  相似文献   

13.
宁国市恩龙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集林木种苗、特色林果、生态旅游三大产业于一体的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规模达5000余亩。总资产逾亿元。 目前,公司拥有林木种苗近百种,苗圃基地面积3000余亩;恩龙科技示范园特色林果已发展银杏1800亩,桃、梨、杨梅200余亩;在生态旅游项目上依托竹林松涛、千亩银杏、澄碧湖水等自然景观,开发建设了恩龙生态度假区,恩山庄在2003年被评为“三星级旅游饭店”;公司投资建设的“世界木屋村”一期工程——中华民俗风情园已于2004年10月开园,现已有苗、傣、佤、蒙古等10个民族村寨。 恩龙公司计划在五年内。实施万亩种苗基地扩建项目,建设万亩特色林果基地,并将恩龙“世界木屋村”打造成为国际知名旅游度假区和国内旅游知名品牌,投资开发板桥省级自然保护区,争创国家级农林产业化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4.
利辛县坚持科学发展观,精心组织实施万里绿色长廊、生态网络体系、平原绿化、退耕还林等工程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林业跨越式发展。自2001年以来,全县累计成片造林15.5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林网58.7万亩,改造低产村片林5300余处,建设绿色长廊林带1100公里,共栽植各类苗木1700万株。  相似文献   

15.
建国40年来,新疆山区林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建立了2个林业局,40个林场,50个苗圃(面积近2,000亩),种子园5处(面积1,200亩),母树林8,500亩。各林场共更新造林保存面积23万亩,为国家提供商品村1,350万立方米,为自治区经济建设、农牧业发展和维持生态平衡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正> 当阳县庙前镇陈院乡的盟前、同盟、远盟、丁河等五个村,庙前乡的山峰,水田湾两个村发现稀有树种铁坚杉(中国植物志称铁坚油杉)群落,椐全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上述两个乡七个村有林面积101425亩。林地天然连片,均有铁坚杉水平分布。其中,在前盟村有铁坚杉天然次生纯林面积近200亩。在同盟、丁河、前盟、远盟四个村还有以铁坚杉为目的树,并与马尾松、栎类、混交林分面积有1500余亩,其余近10万亩林地有铁坚杉散  相似文献   

17.
1994年以来,奈曼旗青龙山镇古庙子村大搞经济沟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造林面积已达到2459亩;动用土石方26.5立方米,治理坡面4341亩,修筑梯田2098亩,平整沟道150亩,沟头防护面积560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3700亩。古庙子村总面...  相似文献   

18.
林业产业的发展是生态建设的需要,也是林业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需要,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发展林业产业就是在保证森林生态效益充分发挥的前提下,全面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多效性,确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双赢"。笔者就云南省马龙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作如下阐述。一、林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商品林建设良好。种植北美红杉、西南桦、黄杉等优质树种1万亩,桉树、速生杨造林面积4.3万亩;板栗、核桃、花椒等干  相似文献   

19.
一、教场村里看林改,落实林权成共识 教场村辖三个村民小组,103户,366口人.全村共有土地面积近3000亩,其中耕地面积1500亩(其中已实施退耕还林500余亩),集体林地面积1370.8亩,其中林改前已流转林地30亩,村上统一经营林地1340.8亩.  相似文献   

20.
花椒优质高产八项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椒是韩城的拳头产品。通过实施花椒高产高效示范区建设,我们总结推广了花椒优质高产的八项技术措施。连续三年的推广应用证明,增产效果明显,达到了高产、稳产,颇受当地椒农的欢迎。尤以西庄镇文岭村一组孙春善的椒园最为突出,盛果期椒树每株年产干椒5公斤左右,仅2亩地年收入1万余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