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4个梅花品种的胚培养及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存和扩繁梅花种质资源,试验筛选4个梅花品种,取胚进行胚培养,旨在建立梅花胚培养的无菌体系。以梅花(Prunus mume Sieb. Et Zucc.)天然杂交的未成熟胚为外植体,初步探索‘淡寒红’、‘南京红须’、‘双碧垂枝’、‘粉瓣’等梅花品种的胚培养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叶片建立了高效的愈伤组织诱导体系。结果表明:胚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BA 0.2 mg/L,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4-D 1.0 mg/L,最适的叶龄为幼叶时期。梅花的胚培养中,不同品种的萌发率具有一定差异,难易顺序是单瓣品种群<垂枝品种群<朱砂品种群。 相似文献
2.
3.
4.
多年生黑麦草四个品种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研究以四个多年生黑麦草品种为试材.对其进行低温胁迫处理,分别测定其抗寒性的几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抗寒性方面:高原>太阳岛>赛车>绅士。该研究为多年生黑麦草各品种的推广和应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6.
以云南栽培的7个核桃品种幼苗叶片为材料,进行不同梯度的低温胁迫试验,测定其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含量指标,从而对不同品种的抗寒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7个核桃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随着温度的降低都呈现出逐步升高的趋势,而可溶性糖则出现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将电导率变化应用Logistic方程拟合,推算不同品种的半致死温度为:‘漾泡’(-3.6℃),‘铁核桃’(-5.13℃),‘大砂壳’(-2.17℃),‘云新306’(-4.56℃),‘云新高原’(-5.91℃),‘温185’(-7.10℃),‘新新2号’(-7.37℃)。利用隶属函数对抗寒性能进行评价,得出7个核桃品种抗寒性强弱顺序为:‘新新2号’>‘温185’>‘云新306’>‘云新高原’>‘铁核桃’>‘大砂壳’>‘漾泡’。 相似文献
7.
10种宿根花卉抗寒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该实验以10种(品种)宿根花卉为材料,通过电导率法鉴定其抗寒性,并将其结果与生长恢复观测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基本一致,同时以可溶性蛋白质的变化为依据,从机理上解释了10种宿根花卉抗寒性的强弱。实验操作简单、实用、可靠,易在生产单位引种栽培试验中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受低温胁迫的影响,10种(品种)宿根花卉的电解质透出率在低温胁迫下与对照相比均有明显的变化,并随胁迫程度的加深和胁迫时间的持续延长,膜透性逐渐升高,而增高的幅度各种(品种)有所差异。膜透性的变化规律可反映出植物受低温胁迫伤害程度的大小,可以作为鉴定植物抗寒性的指标之一。十种材料抗寒性依次为:‘罗米莱紫’穗花婆婆纳>‘金和蔼’一枝黄花>‘胭脂红’景天>‘主妇’景天>红花奇观景天>‘矮黄金’一枝黄花>‘铜泉’堆心菊>粗糙赛菊芋>‘柯罗粉’美国薄荷>‘草质’亮金光菊。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是河南省第一大优势作物,播种面积占全国总播种面积的1/6,总产占全国的1/5,其播种面积、总产和贡献率均处于全国首位。建国50多年来,小麦品种利用已经完成了8次更新换代,小麦单产从建国初期的645kg/hm^2发展到目前的5235kg/hm^2,总产从300万t增加到2300万t左右。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采取一系列惠农政策,鼓励农民多产粮,产好粮。作为产粮大省其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小麦生产正朝着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4个木薯新品种引种试种适应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当地栽培的主要品种作对照,研究了引进的4个木薯新品种华南5号(SCS)、华南6号(SC6)、华南7号(SC7)、华南8号(SC8)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试种区,4个木薯新品种均表现出较强的抗病能力;华南5号和华南7号出现一定的倒伏情况,说明这两个品种抗风、耐倒伏能力差;华南7号、华南5号、华南8号和华南6号的产量均比对照品种明显提高,华南7号的产量与对照品种产量成差异显著;华南5号干物质含量比对照品种干物质含量高且差异显著.华南6号和华南8号干物质含量与对照品种相当。华南7号干物质含量比对照品种干物质含量低且差异显著;华南8号和华南5号淀粉含量与对照品种相当.华南6号和华南7号淀粉含量比对照品种淀粉含量低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12.
采用室内测定与田间栽培相结合,研究了92个桃品种的需冷量;研究了川南不同海拔高度地区0~7.2℃的有效低温量。结果表明:(1)供试品种之间需冷量差异较大,介于400~1300h之间,多数介于650~950h;花芽需冷量400~1300h,叶芽需冷量400~600h,同一品种花芽需冷量高于叶芽。(2)2003年12月至2004年2月果树休眠期间,川南海拔300m(李庄)地区有效低温量508h,海拔450m(南广)地区有效低温量748h,海拔650m(屏山富荣)地区有效低温量980h。 相似文献
13.
植物内源激素与不同基因型小麦抗寒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4个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在越冬过程中植物内源激素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冬性和春性基因型小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脱落酸水平在抗寒性较强的冬性品种中显著高于抗寒性弱的品种,赤霉素则在抗寒能力弱的春性品种中含量较高;抗寒性强的品种的生长素在冬前较高;春性品种中的细胞分裂素水平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因此,可以认为上述4种植物内源激素与不同基因型小麦的抗寒能力有关。此外,植物内源激素的活跃变化反应了小麦在越冬期间仍保持较强的生理代谢能力,并未因低温而停止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多胺对甜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研究了外源多胺对在低温胁迫下甜瓜幼苗体内DNA、RNA、可溶性蛋白质、超氧物歧化酶(SOD)及细胞质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胺处理的甜瓜幼苗在低温(2±1℃)下处理10h后,RNA和DNA含量明显增多,蛋白质的图谱发生显著变化,SOD活性增强,细胞膜的破损渗漏较少,尤以0.4mmol的腐胺处理最为显著.多胺与核酸的相互作用调节了植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与膜的相互作用增强了机体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15.
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与生理生化特性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了解渗透物质与油菜抗寒能力的关系,本研究以2个白菜型冬油菜陇油6号和天油4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冷冻处理,对油菜根部相对电导率和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等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陇油6号(DQW-1)的抗寒能力强于天油4号,陇油6号和天油4号的SOD和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低温下耐寒性强的陇油6号能保持较高的SOD酶活性、CAT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和较低的MDA含量。因此,SOD和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白菜型冬油菜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6.
17.
18.
以中玉4号为试验材料,以江苏南京、东台田间自然发生的玉米病株为接种毒源,分析了一种新的玉米矮花叶病抗病类型。汁液摩擦接种试验结果表明,2~3叶龄期中玉4号和高感品种掖单13一致,发病率均为100%,随着叶龄的增大,中玉4号发病率显著下降。蚜虫传毒结果表明,当接种蚜量由5头增至30头时,掖单13的发病率从5%增至100%,而与此同时中玉4号的发病率为0%。自然和人工接种条件下,饲养在中玉4号和掖单13上玉米蚜的生活力基本一致。综上所述,幼苗期中玉4号对SCMV-MDB表现为高度感病,6叶龄期后具有较强的成株期抗性,对玉米蚜无抗生性,即中玉4号对玉米矮花叶病的抗性表现为抗介体传毒过程而非抗病原病毒本身。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