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现代化、高密度养鸡场,饲养成功的关键技术在于饲料和饲养环境温度的调控。温度的控制一般用换气的方法。本文给出了用变频调速器控制鸡舍温度的方法并给出了电路图。该方法具有温度控制稳定、节能、保护功能齐全、启动性能优越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用塑料大棚养殖黄鳝一年四季连续生产,无土流水养殖可有效地控制疾病,使效益成倍提高。 黄鳝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7℃~30℃。采用塑料大棚,不须专设采暖设备,春、夏、秋棚内都易保持这一温度。即使在寒冬,棚内温度也能达到平均20℃。饲养池中保持微流水,水质不会恶化。 1.饲养池的建造。饲养池有两种,一种是开放式饲养池,一种是封闭循环过滤式饲养池。  相似文献   

3.
一温度管理 一般来说,育雏初期的温度宜高一些,而后随鸡日龄的增长而逐步降低;弱雏的育雏温度要比强雏高一些;小群饲养的要比大群饲养的高一些;夜间比白天高一些,阴雨天比晴天高一些;肉用型鸡比蛋用型鸡高一些;室温低时育雏器里的温度要高一些。控制和调节育雏温度的具体方法依供温方式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4.
肉种鸡饲养管理程序划分为“饲养程序”和“管理程序”两部分,包括温度和湿度控制、断喙、限制饲养、控制体重和光照管理,以及开产期饲养控制等关键性技术问题。同时,实施“程序”必须与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相配合,保证AA肉种鸡的健康生长和遗传潜力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5.
随着畜牧业发展,肉鸡饲养规模越来越大,采取笼养模式、集约化饲养已成趋势。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在肉鸡的日常生产中,饲养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从合理控制温度、合理控制湿度、关注周末体重、中期饲养管理、后期增肥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笼养肉鸡的日常饲养管理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水禽世界》2016,(4):56-57
正第四章父母代种鸭育成期饲养管理育成期:草原鸭父母代种鸭育成期为5~18周龄。关键控制点:种鸭的体重、给料标准及方法、体重均匀度、腿病的控制、密度、光照、温度、湿度、通风。重要提示:能否保持产蛋期的产蛋量、合格率和孵化率,关键是在育成期能否控制好体重和光照时间。第一节饲养方式种鸭育成期一般采用半舍饲的饲养管理方式。当然有条件的鸭场采取封闭式饲养效果可  相似文献   

7.
猪的生长速度、健康情况与饲养环境密切相关。本文简述了饲养环境对生猪健康的重要性,介绍了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噪音、卫生等饲养环境对生猪健康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如何有效控制环境卫生、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措施:选择猪场环境,控制猪场环境,防控猪场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8.
雄蚕杂交新品种夏华×平 8在春期用不同温度和叶质条件饲养,对其发育情况、龄期经过、稚蚕绝食生命时数和饥饿就眠率、眠蚕体重以及蚕茧产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 1龄期收蚁 24小时用较高温度饲养,其绝食生命时数最长,2、 3龄均以中温饲养表现最好 ; 从饥饿就眠率看,1~ 3龄的总体表现以适熟叶最好 ; 从蚕茧产、质量看,以偏高温度饲养及适熟桑叶为好.  相似文献   

9.
母猪饲养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猪场运行状态。管理得当不仅能提高母猪产仔率、仔猪成活率,更能延长使用母猪的时间,发病率降低,提高经济效益。1控制饲养环境温度北方地区春季气温变化幅度大,日照时间短,尤其近几年风沙天气较多,空气中尘埃物质较多,给饲养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做好防风、保暖工作。应注意,仔猪和哺乳母猪所处环境要求温度不同,新生仔猪最适温度在32℃左右,母猪最适温度在17℃左右。因此,在控制产后母猪舍温度时要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温度对家兔体温、生长、繁殖、疾病、毛皮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从饲养管理和建筑上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控制舍内温度,以获得良好的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种鸡的饲养,有很多相关性的因素包括饲养环境、光照、温度、饲养方法以及高产技术等。这些因素在养殖中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就会影响到种鸡养殖的结果。1养殖环境种鸡的养殖环境主要包括场地的选择及建设、温度和湿度、通风、卫生条件等方面。1.1场地的选择及建设鸡场应建在地势较高,且背风向阳的地带,还应该有良好的通风和水源,场地还应当有便利的交通条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出现了利用蔬菜大棚饲养肉鸡的热潮,但由于没有认识到大棚养鸡不同于房舍养鸡,致使一些农户出现了亏损,为了提高大棚养鸡的经济效益,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事项:1饲养季节以春季最佳,其次是冬季和秋季,夏季最好不养。2供温形式要用明炕,不要用暗炕,因为明炕棚内升温较快,育雏温度易控制。3饲养方式要离地饲养,可采用网上平养,地上饲养因菜地湿度大,增加了曲霉菌、球虫、腿疾、呼吸道等疾病的发生率。4饲养密度饲养密度要小,前期20~30只/米2,后期5~8只/米2,尤其后期饲养密度不能过大…  相似文献   

13.
犊牛机体机能发育不完善,抵抗力弱,容易引起死亡,给牛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本文总结了犊牛期饲养、管理应注意的事项:及时定时定量补喂初乳,日常饮水要清洁且保持适宜温度,合理控制补饲时间和开食料的比例,掌握好断奶时间和方法;要抓好清洁卫生,做好牛体刷拭工作,合理控制牛舍环境和温度。  相似文献   

14.
(一)什么是舍内小气候舍内小气候是指通过温度、湿度和通风的管理给鸡舍创造一个不受外界影响,适合肉鸡生长的一个良好的小环境,这个小环境就是舍内小气候。舍内小气候控制是指控制好舍内温度、湿度和通风的关系。对于肉鸡饲养管理来说就是做好合适温度控制情况下,再协调好湿度和通风的关系。(二)鸡舍温度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前饲养肉鸡疾病较多 ,也很难控制 ,严重地挫伤了饲养者的信心和养鸡积极性 ,特别对那些初养者更是闻而生畏。本人就多年生产实践 ,谈谈控制肉鸡疾病的几个关键时期和处理方法。如能给肉鸡饲养者带来一点点帮助 ,也就达到笔者的目的了。1 饲养前期 ( 0~ 1 0日龄 )主要控制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死亡率一般在 2 %~ 3%左右 ,约占全期死亡总数的 30 %。1 .1 主要原因 种鸡带菌 ,垂直传播 ;孵化厅条件差 ,消毒不彻底 ;育雏条件差 ,温度忽高忽低 ,尤其用煤炉取暖 ,粉尘大 ,通风不良等。1 .2 处理办法1 .2 .1 从正规的、条件好的孵化场进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和讨论了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一些饲养管理方面的技术要点。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部分介绍了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哺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和断奶至6月龄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种用育成牛饲养管理部分介绍了母牛和公牛的饲养管理要点。饲养管理主要谈及了犊牛的初乳哺喂、饲喂、饮水、去角、环境控制、日粮配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商品肉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商品肉鸡进雏前的准备工作,选雏工作以及饮水、采食、温度和湿度控制、光照等饲养管理要点和疾病防控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正> 实践证明,饲养“迪法克”巨型肉鹌鹑,要想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除采取完善的饲养管理措施外,还要严格掌握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密度以及防病等各个环节,其中温度是关键。为此,我们于1989年进行了肉鹌鹑火炕育雏与立体笼育雏不同饲养设备不同温度效果的比较与观察。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用鹌鹑由本所自己孵化,共20615只,分5批进行调查比较,每批平均4123只,各批分为试验组(火炕育雏)和对照组(立体笼育雏)。  相似文献   

19.
为确保雏鹅健壮发育,提高成活率,在育雏过程中要注意如下四个方面:保温防潮雏鹅调节体温的能力弱,在饲养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湿度。保温期长短,因品种、气温、日龄和雏鹅的强弱而异,一般需要保温2~3周。饲养数量多,可采用火炕育雏法,即炕面上铺放垫草或锯末,用控制烧火来调节育雏温度。若饲养数量少,可采用自温育雏法,即用谷草或稻草编成草囤,也可以用木桶、纸盆等作为育雏用具,  相似文献   

20.
扬子鳄幼鳄饲养密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朝林  潘洪堂 《野生动物》1990,(1):18-19,41
为了探索出一个合理的饲养密度,得以充分和科学的利用饲养场所;我们于1987—1988年对初生幼鳄在不同密度饲养下的生长进行了实验研究,现将实验结果总结于下。一、研究材料和方法 1.随机抽取扬子鳄研究中心1987年人工饲养鳄卵孵出的初生健康幼鳄70条作为实验对象。 2.实验用鳄随机分成A、B、C、D四组,A组10条(实验中死亡一条)、B组15条、C组20条、D组25条,均以相同的条件饲养于四个铁皮饲养箱内,饲养箱长0.9m,宽0.4m、高0.3m,箱的2/3注入塘水,1/3用粗砂堆成栖息台,任其自由活动,每天定时投饵和换水一次,记录温度和取食量。 3.越冬前温度控制在30.5±1℃;越冬时转入地下冬眠室,温度保持在1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