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四川农业科技》2014,(11):31-31
<正>2014年9月11日,受四川省科技厅和农业厅委托,德阳市科技和知识产权局、农业局组织有关专家,对中江县农业局结合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玉米高产创建等项目实施的玉米2万亩高产示范区进行了现场验收。验收结果:万亩示范区(2.046万亩)平均亩产637.36kg,其中辑庆镇文堂村的正红505百亩核心示范片平均亩产735.36kg,高产攻关田亩产达813.1kg,创四川省丘陵地区夏玉米高产新纪录。验收组认  相似文献   

2.
春玉米高产高效优质示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五度”(纯度、田间整齐度、密度、良种良法结合度、成熟度)为主攻方向,建立平泉县春玉米亩产850kg10万亩联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选用紧凑型新品种,建立高光效群体结构,综合抗旱播种技术,优化施肥方案,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通过1996年、1997年推广,亩产由原来的700kg,提高到853kg和858kg。  相似文献   

3.
玉米作为定边县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30万亩。2008年实施玉米高产创建项目,2009年十万亩创建片平均亩产838.7kg,万亩创建片平均亩产1023.2kg,分别创造了全国春玉米大面积高产纪录和刷新了万亩玉米亩产高产纪录。其高产技术创建措施可总结为:"一增、二调、三改、四结合"。  相似文献   

4.
在四川省农科院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宣汉县玉米单产连年增加,连续创造了我省玉米单产纪录。1995年在峰城镇138亩玉米高产示范片平均亩产达到701.5kg,1997年1.3亩高产攻关田亩产达到1010.8kg,  相似文献   

5.
为了促进宜都市玉米生产全面持续稳定发展,充分挖掘玉米增产潜力,2009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扎实开展玉米优质高产创建工作。通过选定优质高产当家品种,实行玉米塑盘和营养钵(块)薄膜育苗移栽技术,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等综合措施,实现了万亩示范区平均亩产604.6kg,千亩展示片平均亩产632.2kg。百亩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657.8kg的产量目标。  相似文献   

6.
渭北旱塬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在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实施中,通过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氮肥分施、地膜覆盖、耐密品种、增加密度、宽窄行种植等高产栽培技术,渭北旱作雨养型农业万亩连片春玉米平均亩产达到868.1 kg,为提升渭北旱塬春玉米生产水平,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宣汉是我省盆周山区玉米生产大县,1995年,该县峰城镇138亩玉米高产示范片平均亩产达到701.5kg,1996年,1.3亩高产攻关田亩产达到1010.8kg,创造了当时我省玉米百亩片和单个田块最高单产记录,被誉为“峰城经验”。  相似文献   

8.
《山西农业科学》1990,(1):24-25
<正> 祁县是山西省农科院“六六六工程”科研成果综合示范县,也是晋中地区农业现代化试验县,1988年在两个乡(镇)5个自然村1200亩水地春玉米示范田获得丰收后,1989年6万亩水地春玉米获得大面积丰收,平均亩产达到了659.9公斤,其中2万亩农大60平均亩产730公斤,1万亩高产方平均亩产755公斤,41.2亩高产地块,平均亩产922.41公斤,贾令镇吴家堡村武祥中承包的1.386亩,经晋中地区科委、农业局组织验收,亩产1005.59公斤。祁县玉米获得丰收的主要原因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9.
以提高"五度"(纯度、田间整齐度、密度、良种良法结合度、成熟度)为主攻方向,建立平泉县春玉米亩产850kg10万亩联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选用紧凑型新品种,建立高光效群体结构,综合抗旱播种技术,优化施肥方案,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通过1996年、1997年推广,亩产由原来的700kg,提高到853kg和858kg.  相似文献   

10.
<正>玉米是我州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了探索玉米高产栽培途径,我们于1988年在昌吉市佃坝乡进行了覆膜高产栽培示范研究,结果50.72亩玉米平均亩产达到1010.4kg,创造了我州玉米亩产历史最高水平.现将栽培技术及其效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为进一步探索全膜玉米不同时期覆膜对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选择4种不同覆膜时期,在玉米关键生育期测定0~100 cm土层含水量,研究生育期耗水、生育期降水、年降水的生产效率.结果表明:冬季土壤封冻到春季土壤解冻采取秋覆膜可减少27.6%的土壤水分损耗;土壤解冻到玉米播种采取顶凌覆膜的可减少16.0%的土壤水分损耗.全膜秋覆膜较顶凌覆膜生产能力提高9.27%、生育期降雨生产效率提高0.16kg/mm,顶凌覆膜较播前覆膜生产能力提高7.44%、生育期降雨生产效率提高0.13 kg/mm.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密度、农家肥和N、P、K、的不同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因素的产量数学模型效应依次为农肥(X_2)>严度(X_1)>化肥(X_3);最优组合方案为秘度6600株/亩,农肥1800kg/亩,N、P、K、分别为4.05、2.10和4.05kg/亩;最优水平组合的产量达2600kg/亩,比对照增产33.26%,每亩增加产值145元,节约成本26元以上。  相似文献   

14.
旱地玉米全覆膜方式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山西旱作农业区年降水量少、季节分布不均,特别是玉米生产中春旱严重等问题,在山西忻州进行了旱地玉米不同覆盖方式试验。结果表明,顶凌全地膜覆盖的产量最高,为11 926 kg/hm2,比对照增产4 426 kg/hm2,二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顶凌全地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可有效利用冬春降雨,解决春旱难题,是解决山西省旱地玉米高产稳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地膜残留对农田土壤安全和作物产量具有极大的威胁,掌握作物农田地膜残留特征可为采取高效治理措施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选取新源县主要覆膜田制种玉米田,并选取覆膜0-5年、6-10年、11-15年和16-20年地块进行地膜残留取样。结果表明:随着覆膜年限的增加,新源县制种玉米田残膜含量呈显著增加趋势,覆膜16-20年最大,可达83 kg/hm2。对比各土层残膜占比,上层(0-10cm)土层一直最高,中层(10-20cm)土层次之,下层(0-10cm)土层最低。  相似文献   

16.
旱塬地覆盖玉米高产生理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采用三种覆盖模式(二元覆盖模式、垄覆沟种模式、膜侧种植模式),研究了隰县试区旱塬地玉米同化产物积累及氮、磷、钾吸收、分配等问题。结果表明,以二元覆盖种植方式最好,其亩产量为602kg,比对照增产10.14%;同化产物(干物质)积累至9月2日总增重353.17g/株,比对照高39.5%;8月上旬叶面积最大,比对照高7.9%;灌浆期比对照提早7~8天,持续时间长7~8天;每一亩 N、P、K 吸收量分别为19.3kg、2.0kg、9.8kg。同时对叶面积增长与干物质和地上部与地下部消长相关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河西灌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节灌增产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在半干旱雨养区大面积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作为低成本节灌措施在河西灌区的玉米栽培中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民勤试验点上,全膜双垄沟播处理的增产效果明显,且灌水量减少.其中,生育期灌水量为对照1/2的处理,其灌水量减少2190m3·hm-2,而玉米籽粒产量增加902kg·hm-2.在民乐辅助试验点上,玉米生育期不灌水,尚能获得10000kg·hm-2以上的籽粒产量;且与灌2次水比较,每公顷节水量可达4500m3.说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可作为内陆河流域灌区农田的低成本节水措施,可在进一步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予以示范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灰色决策理论,在综合分析群众、专家和领导层意见的基础上,建议在“八五”期间,松嫩平原27县(市)四大作物(玉米、水稻、大豆、小麦)的发展策略应是适度发展。首先应侧重水稻高产田发展(400kg/亩以上),到1995年面积应稳定在248万亩左右,约占1989年该地区水稻播种面积的45.7%;其次是侧重发展玉米高产田(300kg/亩以上),到1995年稳定在759万亩左右,约占1989年播种面积的41.3%;再次是侧重大豆高产田(125kg/亩以上)面积,到1995年稳定在483万亩左右,约占1989年播种面积的35.8%。  相似文献   

19.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variations in denitrification losses and N2O emissions from 4 different types of nitrogen fertilizers (urea, ammonium nitrate, ammonium bicarbonate, and calcium nitrate) applied to the maizefluvo-aquic soil system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by the method of intact soil core incubation and acetylene inhibition, and the responses of nitrogen fertilizers to maize grain yields.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nitrification loss from different nitrogen fertilizers ranged from 0.38-1.20 kg N ha-1,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fertilizer treatments, and the N2O emission from 0.05-0.95 kg N ha-1,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among the treatments. The highest emission was from the treatment of ammonium nitrate, while the lowest from calcium nitrate. The nitrogen fertilizers increased the maize grain yield by 9.7-19.8% compared to control. 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yield increase among the 4 types of nitrogen fertilizers. In comparison, urea had the best effect, whereas calcium nitrate had the least effect on increasing maize yield. The maize yield was 5.7% higher when urea was separately applied at 2 times than when it was applied at a time. In this case, however, the denitrification loss and the N2O emission were also increased by 4.05 and 1.84 kg N ha-1,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夏玉米在亩产975公斤的产量水平下,地上部植株不同部位中氮、磷、钾营养元素的积累量和积累速度变化,以及氮、磷、钾在各部位中的分配与转移情况.结果表明,成熟时N、P_2O_5和K_2O的积累量分别为18.2,4.9和17.1公斤/亩,三者的比例为3.7:1:3.48,生产百公斤籽粒所需N、P_2O_5、K_2O的量分别为1.87,0.50和1.75公斤.N、P_2O_5、K_2O的最高积累速度分别为405,109和597克/亩·天,成熟时籽粒中的氮、磷、钾分配比率分别为64.4%,76,4%和2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