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 Hbner]属鞘翅目夜蛾科,亦称棉桃虫、钻心虫,主要为害棉花、玉米、茄果类蔬菜等作物,是一种蛀蕾、果的害虫.但近年来该虫在张掖地区啤酒花上为害较重,其发生为害程度逐年加重,主要取食啤酒花的幼叶和花体,造成啤酒花产量降低5%~10%,为害严重时减产30%~40%,而且还影响品质.  相似文献   

2.
一、根腐线虫病1.为害主要为害麻蔸以下部分,以萝卜根受害最重。感病植株外形矮小、细弱、叶片发黄。干旱时凋萎、枯死,产量损失可达20%~30%。  相似文献   

3.
麦跳(虫甲)为害谷子似谷子钻心虫,故群众又叫它"坐八虫"。当谷苗生长1寸左右时此虫开始发生为害,宣化县西辛庄1955年最早在5月27日出现为害(苗高8分左右),一般在6月初,此时苗高1.1寸,直到7—8寸时才停止为害。缺苗率轻者10%,重达30—50%。1955年春季,宣化县西辛庄农技站在沙岭子农业试验站的帮助下,于西辛庄村第一农业  相似文献   

4.
水稻纹枯病是由真菌中的一种孢子菌引起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在我省各地发生较重,一般受害轻的减产5%~10%,重者可达40%以上.该病主要为害水稻叶鞘和叶片,严重时也为害茎秆和穗部.  相似文献   

5.
<正>地下害虫有的长期生活在土壤中,它为害作物的地下部位及近地面部分。如蛴螬、金针虫。有的有一固定时间生活在地下,在地下为害,另一固定时间可到地上生活为害,如地老虎,还有一种随时可到地上、地下为害,如蝼蛄。地下害虫可造成农作物缺苗、垄断,对农作物造成损失。据统计,在安庆市经济损失可达30~40%,严重时可达80%。地下害虫为害时间主要是春、秋季,因为此时农活忙,防治不及时;它主要在作物的播种期及苗期为害,此时作物无耐害性及补偿性;它主要为害作物的根部及近地面嫩茎;虫量大,虫口密度高,且早期为害隐蔽,不易察觉,故作物受害严  相似文献   

6.
调查结果表明,柑桔大实蝇对不同种类柑桔嗜食程度有明显差别,为害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温州蜜柑类城固朱红桔城固冰糖桔城固少核朱红桔。为害温州蜜柑类比其它品种明显严重,虫果率达到12%,后三类为害的程度差异不明显。在柑桔大实蝇为害严重时,可采取高换断代措施,高接换种城固冰糖桔、城固少核朱红桔等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7.
草莓灰霉病在我国各草莓栽培地区都有发生。该病发生普遍,可分别为害叶片、叶柄、花柄、花及果实,尤其在浆果成熟期症状特别明显,危害严重时可减产10%~30%,严重者达50%左右。1病害症状主要为害果实,以花期侵染为主。果实发病常在近成熟期,发病初期,  相似文献   

8.
大蒜叶枯病是大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从播种出苗后的3叶期开始一直到大蒜成熟期均可受害,一般减产10%~30%,严重发生时损失在40%以上。由于大蒜叶枯病的为害逐年加重。现将大蒜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发病症状(一)症状大蒜叶枯病主要为害叶和花梗。叶片染病多始于叶尖或叶的其他部位,初呈花白色小圆点,扩大后呈不规则形或椭圆形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其上生出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叶枯死。花梗染病易从病部折断,最后在病部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为害严重时不抽薹。叶片  相似文献   

9.
丁海刚  孙桥 《新农业》2010,(5):52-52
<正>番茄细菌斑点病又叫细菌性叶斑病,当温室栽植番茄3~5年后普遍发生,发病后减产1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一、为害特点主要为害番茄叶、茎、花、叶柄和果实。叶片感病后产生深褐色至黑色不规划斑点,直径2~4毫米,斑点  相似文献   

10.
<正>豇豆锈病是豆类蔬菜上常见的重要病害,主要影响豇豆中后期生长,夏秋高温多雨季节常引起危害,病害流行时可使全田植株枯黄,对豇豆产量和品质均可造成重大损失,严重时可减产50%,甚至绝收。1症状锈病主要为害豇豆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茎、  相似文献   

11.
杨小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822-4823
[目的]了解市售小麦和玉米中矮壮素的残留现状。[方法]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小麦和玉米中的矮壮素的方法,并对产自4个不同省份的玉米和小麦样品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小麦和玉米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小麦中矮壮素添加浓度分别为0.5~10.0 mg/kg时,平均回收率达96%~103%,变异系数为2.6%~4.3%,玉米中矮壮素添加浓度为0.5~10.0 mg/kg时,平均回收率达92%~98%,变异系数为2.0%~3.7%,最低检出浓度(LOQ)为0.01 mg/kg,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均符合农药残留的分析要求;所测4个省份玉米和小麦样品中矮壮素的残留量水平均低于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0.01mg/kg)。[结论]为市场小麦和玉米中矮壮素残留监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山东省主推的25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其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率和面团稳定时间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44.O%,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大于14.0%,48.0%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含量介于14.0%和12.0%之间;湿面筋含量大于32.O%的小麦品种占60.O%.湿面筋含量大于28.O%而小于32.0%的小麦品种占32.O%;48.0%小麦品种的吸水率大于60.0%:20.O%小麦品种的面团稳定时间大于7.0min,72.0%小麦品种的面团稳定时间介于7.0min和2.5.0min之间:有4个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达到强筋麦2级以上标准(GB/T17892-1999),占16.0%,其余21个品种为中筋麦.  相似文献   

13.
麦秸覆盖对杂草萌发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宪  金玉美  连海明  王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584-2584,2596
研究表明,小麦秸秆覆盖对杂草数量和夏玉米产量有明显影响.与传统处理相比,常量小麦秸秆覆盖可减少25.5%的杂草数量,而加倍的覆盖可以减少杂草数量62.4%.小麦秸秆常量覆盖和加倍覆盖可使夏玉米分别增产10.7%和3.4%.  相似文献   

14.
小麦蚕豆间作系统中的氮钾营养对小麦锈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田间小区试验表明:小麦/蚕豆间作系统中,间作有提高小麦氮吸收量的趋势。在低氮水平条件下间作优势和边行优势突出,间作平均提高小麦氮的吸收量2.33%~44.88%,边行优势平均为3.49%~66.66%;高肥料投入水平条件下,间作优势和边行优势减弱。随着氮肥投入水平的提高,小麦氮的吸收量也随之提高,而增施钾肥不能明显提高小麦氮的吸收量。间作和不同的施氮水平均不能明显提高小麦钾的吸收量,但增施钾肥有提高小麦钾吸收量的趋势。小麦/蚕豆间作可以明显降低小麦锈病的发生,间作相对防效达22.2%~100%,增施钾肥平均降低小麦锈病46.15%~59.1%。锈病的发生与小麦体内的氮素营养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r=0.747** ~0.7822**,与钾素营养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小麦冷源具有明显降低小麦体温的作用,是培育冷型小麦的优质种质资源。论文通过常规石蜡切片的方法观察比较了冷源、冷型小麦小偃6号和暖型小麦9430功能叶片的显微结构,并在灌浆结实期测定了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旨在揭示冷源功能叶片的结构和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冷源旗叶叶片厚度分别比冷型小麦和暖型小麦高出19.3%和9.0%,倒二叶分别高出19.7%和5.7%,倒三叶分别高出37.2%和2.7%;冷源旗叶叶脉横截面积分别比冷型小麦和暖型小麦高出25.2%和37.7%,倒二叶分别高出5.9%和12.6%,倒三叶分别高出13.1%和33.3%;冷源旗叶、倒二叶和倒三叶中的叶脉间距分别比冷型小麦小偃6号同叶位功能叶片高出17.7%,2.0%和9.2%,分别比暖型小麦9430同叶位功能叶片低3.7%、6.8%和8.3%。随着籽粒灌浆的进行,冷源、冷型小麦和暖型小麦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呈下降趋势,但冷源和冷型小麦在灌浆前、中、后期均较暖型小麦高,功能叶片衰老缓慢,功能期较长。  相似文献   

16.
朱玲  高向阳  王金鹏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093-6095,6097
以南阳灰麦、紫麦、蓝麦为材料,采用微波高压快速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样品中微量元素硒的含量。结果表明:南阳彩色小麦中硒含量为13.37~21.95 mg/kg(干基),3ε32为1.4×104,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为0.999 7,加标回收率为100.6%~105.7%,RSD为4.4%,因此该法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工作曲线线性关系好的显著优点,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SOC)的提升效果,探究作物残体(根系与秸秆)对潮土区SOC的贡献,为华北冬小麦-夏玉米区SOC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腐解试验的有机物料碳残留率数据,获得4种有机物料在RothC-26.3模型最优时对应的DPM/RPM参数值(易分解植物残体和难分解植物残体的比值)。利用修订的DPM/RPM参数,获得了改进的RothC-26.3模型,并用郑州潮土区短期腐解试验(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和长期定位试验数据(1990—2008年)进行验证,模拟出郑州潮土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中小麦、玉米残体在3种不同施肥处理下(不施肥CK,平衡施肥NPK和秸秆还田NPKS)对新形成SOC的贡献。【结果】在模型达到最优时,小麦根系(wheat root,WR)、小麦秸秆(wheat straw,WS)、玉米根系(corn root,CR)和玉米秸秆(corn straw,CS)的DPM/RPM值分别为0.89、3.04、4.35和3.25。模型结果显示,CK处理小麦根系、玉米根系的碳投入占碳投入的比例均为50%,而来源于小麦根系、玉米根系的SOC(0—20 cm)占新形成的SOC比例分别为60%、40%;小麦根和玉米根固碳效率分别为15.5%、10.8%;NPK处理小麦根系、玉米根系的碳投入占碳投入的比例分别为60%、40%,而来源于小麦根系、玉米根系的SOC(0—20 cm)占新形成SOC的比例分别为71%、29%;小麦根和玉米根固碳效率分别为17.5%、11.4%;NPKS处理小麦根系、玉米根系、玉米秸秆的碳投入的比例分别为47%、21%、32%,而小麦根系、玉米根系、玉米秸秆对新形成的SOC(0—20 cm)贡献分别为50%、22%、28%;小麦根系、玉米根系、玉米秸秆的固碳效率分别为16.9%、11.2%、11.4%。总之,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中无论是不施肥、平衡施肥还是秸秆还田处理,小麦根系对新形成SOC的贡献率(50%—71%)大于玉米根系和玉米秸秆对新形成SOC贡献率(22%—40%)。源自小麦的SOC占新形成SOC的比例均分别大于源自小麦的碳投入占总碳投入的比例,而源自玉米的投入及其对新形成SOC的贡献则反之。小麦根系的固碳效率(15.5%—17.5%)大于玉米根系和玉米秸秆的固碳效率(10.8%—11.4%)。【结论】改进后的RothC模型可用来探究潮土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中小麦、玉米残体对新形成SOC的贡献。郑州潮土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中小麦根系对新形成SOC的贡献率均大于玉米根系和玉米秸秆的贡献率。根茬还田(尤其是小麦根茬还田)更有利于提升土壤有机碳含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小麦地方品种春化基因的分布及其与冬春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莹  黄林周  胡银岗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3):2619-2632
【目的】了解春化作用相关基因在中国小麦地方品种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小麦冬春性的关系,促进小麦地方品种的合理利用。【方法】采用小麦春化作用相关基因Vrn-A1、Vrn-B1、Vrn-D1和Vrn-B3的STS分子标记,对其在中国小麦十大生态栽培区的153份地方品种中的分布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冬春性的关系。【结果】(1)中国小麦地方品种中4个显性春化基因的分布频率依次为60.78%(Vrn-D1)、5.88%(Vrn-A1a)、5.23%(Vrn-B1)和0(Vrn-B3)。(2)Vrn-A1a和Vrn-B1在东北春麦区等春麦区地方品种中的分布频率较高,以东北春麦区最高,达50%和33.33%,在大部分冬麦区未检测到这2个显性突变。10个麦区地方品种均检测到Vrn-D1,在青藏春冬麦区地方品种分布频率最高(83.33%),也是在中国冬麦区小麦地方品种中检测到的主要春化基因类型。(3)中国十大麦区地方品种的春化基因型与其对春化作用的要求基本吻合,除中部和南方冬麦区地方品种基因型与文献记载的冬春性的一致性指数较低外,其它麦区的冬春性一致性指数较高。【结论】通过分子标记检测,明确了中国小麦地方品种的春化基因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分子检测与田间观察相结合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品种的冬春性。  相似文献   

19.
间作小麦根际和土体磷养分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比较了小麦与蚕豆间作和小麦单作环境条件下,小麦根际和土体速效磷养分的动态变化,探讨了小麦单作和小麦与蚕豆间作对小麦根际磷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作小麦和间作小麦根际速效磷含量在各生育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土体速效磷含量单作小麦在灌浆期最高,间作小麦在抽穗期最高。小麦蚕豆间作提高了拔节至灌浆期小麦根际速效磷含量,显著降低了成熟期根际速效磷含量和土体磷含量。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小麦根际速效磷含量分别提高了6.81%,8.71%,12.95%,成熟期根际速效磷含量降低了21.11%  相似文献   

20.
南阳彩色小麦营养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经典方法测定了南阳彩色小麦之一的灰色小麦中的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粗灰分、面筋质和17种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灰色小麦氨基酸种类较为齐全,含量较高,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赖氨酸含量比普通小麦分别高28.0%,26.7%,9.7%和85.7%,是一种新的优质小麦种质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