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转浙带鱼延绳钓生产面临问题及纾解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开群  郑顺琦 《海洋渔业》1993,15(3):112-115
<正> 一、转浙带鱼延绳钓生产面临的问题 (一)东海带鱼资源处于低水平向下波动目前东海带鱼资源根据科研部门估算预计有90万吨,其中东海区带鱼渔获量44万吨左右,日本、南朝鲜、我国台湾省及我国北方渔船在东海渔获15~20万吨。近几年由于江苏、浙江、上海大力发展大马力拖网船及  相似文献   

2.
<正> 1990年,浙江省宁波市在不断完善海洋渔业经济责任制的基础上,引导出海渔民大力搞好海洋捕捞生产。全市出海渔船400对,下海渔民2万人,捕捞产量11.68万吨,比上年同期10.51万吨增长11.1%,取得了较好成绩。从捕获的水产品来看,大黄鱼33吨,小黄鱼435吨,带鱼3.068万吨,其他品种在千吨以上的有鲳鱼3167吨,马鲛鱼1833  相似文献   

3.
前3季度,浙江省渔业结构调整实现了预期目标,渔业生产呈现捕捞减产、养殖增产的预期态势。据统计,1~9月份,全省水产品产量254.95万吨,同比减产1.73%。其中海洋捕捞产量出现预期中的产量下降态势,1~9月份产量163.84万吨,减幅5.48%,鳗鱼、带鱼、蟹类等主要捕捞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产;水产养殖继续稳步增长,其中海水养殖59.02万吨,同比增长8.12%;淡水渔业32.08万吨,同比增长1.84%。预计全年全省水产品将达到472万吨,产值340亿元,养殖与捕捞产值比将达到55:45。浙江省前3季度渔业生产形势平稳!浙渔…  相似文献   

4.
1.水产品总产量广东省最多,为1746603吨,占全国10606739吨的16.5%。2.海洋捕捞产量浙江省最多,为619849吨,占全国4633306吨的19.8%。3.淡水捕捞产量江苏省最多,为137772吨,占全国654440吨的21%。4.海洋捕捞鱼类产量最高的是带鱼,为365730吨,其次是马面鲀,为263294吨,分别占海洋捕捞产量的7.%和5.7%。  相似文献   

5.
东、黄海渔场的总面积达95万平方公里,目前每年的总产量估计在300万吨左右,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好渔场。在300万吨中,以小黄鱼、带鱼为主的底层鱼类的产量约占4/5,剩下的1/5是鲹、鲐等中上层鱼类。  相似文献   

6.
<正> 宁波市,频临东海,是浙江省海水鱼重点产区之一.1991年以来,海洋捕捞产量稳步增长,1991年1~7月共产海水鱼6.62万吨,比1990年同期5.61万吨,增长18%,占全市水产品总产量的70.5%.宁波市海洋捕捞产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7.
<正> 宁波市是浙江省海水鱼重点产区之一,1989年冬汛从11月1日开捕起到1990年1月31日止,全汛出海渔船408对,下海渔民12240人,捕获带鱼1.45万吨,平均对船产量35.540吨,比上年同期1.86万吨减产22.20%。1990年冬季带鱼汛仍处低水平,带鱼资源衰退,中心渔场不明显。从冬汛捕捞实践分析,鱼群不集中,北起长江口,南至大陈  相似文献   

8.
渤黄东海的兰点鲅的捕捞开始于1960~1962年,当时年产量我国仅千余吨到3千吨。1963年试用流网捕捞后产量跃升到7500吨。1964年翻了一番,以后直到1980年时我国总产量最高年时达4万吨,一般保持2~3万吨(见表1及注1);成为个黄鱼带鱼资源衰退后的重要替补鱼种,但1982年以来未见公开报导其捕捞产量。  相似文献   

9.
再议东黄渤海带鱼种群划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根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早年收集的1971—1982年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捕捞统计资料,从地理隔离、数量动态方面分析我国近海带鱼种群的划分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东黄渤海带鱼存在两个种群,即黄渤海种群和东海种群。通过带鱼鱼群移动影像发现,黄渤海带鱼和东海带鱼在江苏北部近海(34?00?N,121?00?E)附近发生了混栖,这一海域的带鱼产量仅占当月总产量的1.16%;两种群带鱼在外海越冬场也发生混栖,这一海域带鱼产量仅占当月总产量的5.51%。本研究认为,之所以分为黄渤海带鱼和东海两个种群,主要证据有6个:其一,可能发生混栖海域带鱼群体的数量很少,均仅占当月带鱼产量的极少数;其二,在混栖海域,不同带鱼鱼群并未发生群体间个体完全混合,在产卵洄游过程中,各自群体将仍旧依照各自洄游路线回到越冬场,因而在产卵场发生遗传杂交的可能性很少;其三,带鱼在越冬场的混合不属于产卵场杂交,因此,不同种群带鱼因为产卵和杂交发生种群遗传性状融合的可能性较少;其四,黄渤海带鱼和东海带鱼有着各自不同的数量变化规律,两者近年来产量差距悬殊,黄渤海种群带鱼资源在衰退的同时,没有得到东海带鱼群体的补充;其五,除了在江苏北部近海和外海发生群体混栖,黄渤海带鱼和东海带鱼各自的分布空间完全隔离;其六,这两个不同带鱼种群在洄游中存在不同的水团背景。结合以往带鱼种群体征差异分析的结果,可以认为,黄渤海带鱼和东海带鱼分属不同的带鱼种群。在东黄渤海,带鱼整体上可以划分为黄渤海带鱼种群和东海带鱼种群。  相似文献   

10.
<正> 随着带鱼资源的继续恶化,东海区三省一市在1988年冬汛的带鱼总产量为19.42万吨,比1987年下降了14%,但江苏省投产的325对船从11月1日起到翌年1月8日止共产2.62万吨,比1987年增加了12.4%,平均对产80.6吨,超额完成了总产2.26万吨的计  相似文献   

11.
东海区主要经济鱼类资源近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卫忠 《海洋渔业》1994,16(4):164-167
<正> 东海位于中国大陆的东面,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面积约7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重要的海洋渔业捕捞作业区域,其海洋捕捞总产量约占全国海洋捕捞总产量的一半。因而,其渔业资源的盛衰变化对我国的海洋渔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海洋渔场面积广阔,舟山渔场闻名全国,具有发展海洋渔业的优越自然条件。1980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为81.79万吨,占全国水产品产量的18.16%,其中海洋捕捞产量占全国海洋捕捞产量的25.24%。虽然在“七五”仍保持连年增产的好  相似文献   

13.
据启东市水产局提供的资料,今年上半年,该市海洋捕捞出现了罕见的增产欠收现象。全市海洋捕捞9.6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60%,海洋捕捞产值1.9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4%。海洋捕捞产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低值鱼占捕捞总产量的70%左右,而主要经济鱼类的小黄鱼、带鱼、*鱼和  相似文献   

14.
今年上半年我国水产业持续稳定增产,总产量达480.9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7.4%。其中海洋捕捞产量236.50万吨,增产12.07万吨,增长5.4%;海水养殖42.17万吨,增产5.24万吨,增长14.2%;淡水养殖172.83  相似文献   

15.
杨炳忠  晏磊  李杰  王腾  张鹏 《中国水产科学》2023,30(10):1271-1281
大网目拖网是我国海洋渔业捕捞带鱼的重要渔具。为提高拖网网囊选择性, 本研究在南海区采用套网法对双船大网目拖网 4 组网目尺寸(30、35、40 和 45 mm)的网囊进行实验, 在双重拔靴法的架构下, 拟合选择性参数、比较选择性的差异、估算捕捞方式指标。结果表明, 随着网目尺寸的增大, 网囊对带鱼的 50%选择体长增大, 对带鱼幼鱼个体的选择率显著下降, 带鱼幼鱼的渔获比例也呈下降趋势。结合带鱼最小可捕规格(23.0 cm)管理规定, 结果还表明网目尺寸为 40 mm 的网囊选择性较差, 其对带鱼的抛弃率大于 93%。为了进一步提高带鱼拖网渔业的资源养护水平, 还需要开展更多的选择性实验。  相似文献   

16.
带鱼是南海最重要的渔业捕捞对象之一。本文应用上岸渔获调查法,统计分析了2010年秋季至2013年夏季带鱼渔获量变化和季节差异,比较了拖网、刺网和钓业三种作业方式中带鱼产量所占比例的季节差异。结果表明:各季节带鱼上岸渔获量按渔获量大小排序依次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三种作业方式中,拖网是捕捞南海带鱼最主要的作业方式,拖网渔业的季节变化主导了上岸带鱼渔获量的季节变动。拖网捕捞强度高、渔获选择性差导致带鱼资源出现被捕捞过度迹象。本文建议采用功率合并方法将中小吨位拖网渔船功率指标用于新建大吨位灯光罩网渔船,以优化海区捕捞作业结构,提高中上层鱼类资源的开发力度。同时,建议制定严格的渔船管理制度,结合油价补贴政策开展南海渔船渔捞日志收集工作,进一步完善南海渔业资源的监控管理体系,为带鱼资源的养护、评估与可持续开发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曹少鹏  刘群 《南方水产》2007,3(2):42-48
东海带鱼(Trichiurus haumela)是东海区重要经济鱼类之一,目前还没有研究在生物学参考点F0.1和Fmax的估计中引入不确定性并在此情况下对东海区带鱼渔业资源进行量化评估。文章应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研究了渔业数据中不同水平的不确定性和不同初次捕捞年龄对F0.1和Fmax估计的影响,用其与现在的捕捞死亡系数Fcur做比较,初步评估了东海带鱼渔业资源。计算结果表明,高水平的不确定性将会增加在F0.1和Fmax估计中的差异,从而使其被定义为过度捕捞的可能性减小。经过比较表明,F0.1比Fmax是一更好的参考点,且东海区带鱼渔业明显处于过度捕捞状态。不同初次捕捞年龄下单位补充量渔获量的变化情况的研究表明,增大初次捕捞年龄可以减小现在的捕捞死亡率大于参考点死亡率的概率,从而增大初次捕捞年龄可以改善现在捕捞过度的资源状况。  相似文献   

18.
宓崇道 《海洋渔业》1985,7(6):270-271
<正> 浙江近海冬季带鱼汛历史悠久,是我国海洋渔业生产中的重要渔汛,不仅生产规模最大、渔场范围最广、汛期最长,而且产量最高。因此冬季带鱼汛生产在渔业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冬季带鱼汛的带鱼产量一般为20~25万吨,占全年带鱼产量60%左右,  相似文献   

19.
据1986年统计年报汇总,全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823.6万吨,比上年增长17%。其中海洋捕捞389.6万吨,海水养殖85.8万吨,淡水捕捞53万吨,淡水养殖295.2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1.8%、20.3%、10.4%和24.1%。水产总产  相似文献   

20.
1998年我国水产品产量继续增长。1998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计3906.65万吨。其中:海洋捕捞1496.68万吨;海水养殖860.04万吨;内陆捕捞228.02万吨;内陆养殖1321.91万吨。我国水产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