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树是温带地区的速生树种,适于短轮伐期作业,是当代中外发展林业普遍重视的树种之一。杨树造林工作在我省占有一定位置。据黑龙江省森林资源局统计,1979年全省杨树用材林的成林面积占人工林总面积的10.8%,仅次于落叶松、红松人工林,居全省第三位。近年,我省杨树栽培面积迅速扩大。牡丹江林管局与通北、绥棱林业局等,计划大面积地栽培杨树速生丰产林。牡丹江林管局经过技术论证,制定了建立完达山林区杨树人工林基地的规划,预计到本世纪末,建成  相似文献   

2.
辽阳地区杨树人工林边缘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辽阳地区不同杨树人工进行胸径测量,观察林缘到林内方向上胸径的变化趋势,结合人工密度,计算其边缘深度,分析杨树人工林不同方向上边缘效应的大小、不同面积杨树人工林边缘效应大小以及同一林地不同杨树品种的边缘效应大小,从而为杨树人工林的合理栽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①辽宁杨、9年生3930杨和8年生3930杨3个样地中,东部方向上表现出的边缘效应最大,北部次之。②面积最大(50hm^2)的3930杨树林边缘效应最显著。③同一林内行状混交的3个杨树品种中,108杨的边缘效应最显著,其次为107杨,最小为3930杨。  相似文献   

3.
赤峰地区杨树人工林碳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赤峰市杨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立地、不同林龄、不同林种杨树生物量、碳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杨树人工林生物量随着树龄、胸径、树高的增长而增加,各个器官的生物量也不相同,干的生物量最大,叶的生物量最小,生物量依次顺序为:干根枝叶。树干的平均碳含量最大,为471.00 g/kg,根为461.14 g/kg,枝为468.00 g/kg,叶最小,为446.20 g/kg,不同器官的含碳率大小排序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杨树人工林胸径与单株碳储量,树高、胸径与生物量、单株碳储量模型均符合乘幂模型,模型拟合率均大于80%。杨树人工林乔木层平均碳储量为37.783 t/hm2,赤峰地区杨树人工林乔木层碳储总量为26 539 627.38 t。  相似文献   

4.
二、杨树新品种自1975、1977年黑龙江省杨树委员会建议推广杨树六个新品种后,牡丹江、合江、松花江等许多地区从省内科研单位、北京、辽宁、吉林、河北等地引进小×黑、小青×黑、北京605、白城2号、俄罗斯杨、美×青、加×香、小青×美黑、马氏×美黑等杨树品种和杂交种进行区域性栽培试验。经7—8年的区域性栽培试验,初步证明其中一些杨树品种适于林区生长。据牡丹江林管局林口林业局科  相似文献   

5.
<正> 恩施地区位于北纬29°5′—31°5′,地处杉木中心产区的北缘。气候条件属亚热带湿润——水分充足气候区。植物资源丰富,盛产杉木。是全国杉木重点商品林业基地之一,也是湖北省杉木的主要产区。  相似文献   

6.
本书是中国林科院情报所于1980年通过国际交换,由南斯拉夫寄赠的科技资料。南斯拉夫文。全书102页,有英、俄、南三国文种的结论。本文按英、俄文结论全文释出。虽是六十年代的科技成果,对于促进与发展我国杨树集约栽培事业仍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北地区河滩地杨树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三北地区河滩地喀左小钻杨树人工林的生长特性的研究 ,结果表明 :喀左小钻的轮伐期为 13~ 15a。经分析 ,喀左小钻生长过程分为 3个时期 :1~ 5a为幼林期 ,6~ 11a为速生期 ,12~ 15a为近、成熟期。根据其生长发育特性 ,在现有林分密度下 ,8年时应进行适当的抚育间伐 ,以提高林地生产力 ,培育高产、优质的大、中径材  相似文献   

8.
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CO2固定于生物量当中,并通过植物根系和地上部分凋落物的形式输入土壤.在传输到地下的光合碳中,除1/3经根际呼吸排放到大气外,约1/2留在根系,其余被同化到土壤微生物体内并转化成有机质[1].如此,每年约有10%的大气CO2通过植被流经土壤[2].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除海洋之外最大的碳库,约占全球陆地总碳库的46%[3],在全球碳循环和碳平衡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 今年元月下旬,我区国营林场人工林遭受冰冻气候性灾害,林木损失较大.三月份组织了五个调查组,分赴恩施县富尔山,建始县长岭岗,咸丰县坪坝营,利川县福宝山,宣恩县雪落寨,来凤土家族自治县胡家坪,鹤峰土家族自治县走马坪、分水岭等八个国营林场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材料和其它国营林场的报告,综合整理,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0.
栽植后一二年一般不修枝,使幼树有足够的枝量和叶面积,有利于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积累,促进其生长发育。第三年开始弱度修枝,以后随着树木生长状况,每隔2—3年可修枝一次。在幼龄阶段,树冠保留应在2/3以上,中龄阶段,树冠保留1/2左右,近熟阶段以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山西北部半干旱地区的河流两岸一、二级阶地和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段,营造了7000hm^2集约经营型的杨树人工林,这些林分目前已达到成过熟龄期,从一九几五年开始,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局对已达成过熟的林分,开始进行采伐利用,为了探讨第二代林分的更新方法,我们进行了多种更新方法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科学掌握内蒙古赤峰地区杨树人工林不同土壤类型、不同龄组林分土壤碳储量的分配特征及变化规律,以赤峰市敖汉旗新惠林场的杨树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土壤容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深度的变化,呈指数变化,拟合方程为y=1 050.4e0.2425x,R2=0.9463;(2)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逐渐增加而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且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3)土壤碳密度随着土壤深度的逐渐增加呈现凹字型的趋势;(4)随造林年限的增加,1 m内土层碳密度、土壤碳储量总体呈现增加趋势,过熟林后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临沂地区杨树人工林地位指数表的编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省临沂地区杨树人工林地位指数表是于1986年冬至1987年春,收集了25株69杨、72杨和健杨优势木树干解析和104块临时标地材料编制而成。选用lgH=a+b(1/A)公式为导向曲线数学模型;标准年龄定为8a;指数级距2m;级数8个(12—26m)。采用树高相对值法导出各指数级各年龄树高值,经检验此法精度较高,符合生长快、伐期短的杨树生长规律,可供该地区林业部门试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修枝、间伐、改变栽植密度等手段对杨树人工林破腹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探索。发现修枝、间伐对杨树破腹病有加剧的作用,栽植行向对破腹病的发生影响较小,受阳光照射较强的西边和南边发病严重,栽植的密度适当增加,破腹病能够减轻。研究证明,光照与温度是破腹病发生的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嫩江平原半干旱地区杨树人工林由于品种过于单一,病害种类逐年增多,病情也在加重。资料显示目前在该地区杨树上已发现22种病害,严重影响了树木的生长和材质,同时也降低了其应有的防护效能。文章列举了杨树发生普遍、危害较为严重的烂皮病、杨枯梢病、杨树冰核细菌性溃疡病等3种病害,同时对不同的病害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自1989年以来,在白城地区的部分县(市)发现杨树人工林鼠类危害严重,并且面积逐渐扩大。鉴于以前在该地区未进行过杨树人工林鼠害防治,生产上急需拿出一种经济、实用的防治方法。为此,我们在洮南市二龙林场大沁塔拉营林区进行了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施肥对杨树人工林生长及木材性质影响的国内研究进展.同时,从林地土壤养分供应能力、杨树养分需求规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肥料种类及用量、施肥的经济效益等6方面对杨树人工林的施肥方案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杨树是通辽市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占人工林面积的80%以上,平均每亩蓄积2.15立方米,目前现有林分年平均生长量不足0.2立方米,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严重制约了全市杨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强现有人工林分的经营管理势在必行。在适地适树和良种化栽培的前提下,杨树人工林经营管理主要内容有灌溉、施肥、松土除草、修枝、林农间作和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19.
杨树人工林退化林分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介绍了退化林分的界定指标,阐述了黄土高原北部项目区内杨树人工林的退化现状。从林木进入成过熟期、立地条件差、修枝和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初植密度大、水资源缺乏5方面分析了项目区内林分退化的原因,并提出了林冠下造林更新修复、伐桩嫁接更新修复、补造修复、抚育管理等修复措施,以期为杨树人工林退化林分的修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利用河南省第7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分别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法、生物量回归模型法、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对河南省杨树人工林生物量进行了估算。经比较模型的适用范围,最终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法估算值作为河南省杨树人工林生物量;中、幼林生物量占整个杨树人工林生物量总量的80.47%,表明杨树人工林生物量在各龄组中分布不均衡;河南省杨树人工林生物量总体质量不高,但具有较大发展空间,通过加强杨树人工林的抚育管理措施,对提升整个区域的杨树生物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