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对油松分布及生长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植被与气候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根据CO2倍增时的气候变化,分析了我国油松分布区及其生长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到2050年,油松分布的北界将向北推移1.5°,在垂直方向上,其分布的上界约上升300m,油松的气候产量约增加8.5%。  相似文献   

2.
以阳煤集团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油松人工林抚育间伐的现状,采用标准地调查法,通过制作解析木、数理统计综合分析,对阳煤集团油松人工林抚育间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在10a以后就应该开始抚育间伐;抚育间伐对油松胸径生长有显著影响;对树高生长影响不显著;间伐的起始年限从13~15a后开始;并对林分间伐的保留密度和间伐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幼树高生长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找出决定和影响油松生长的气候因子及其在各主要时间段的气候因子。以河北遵化地区15年生油松幼树为对象,通过连续9 a对油松幼树高生长的调查,结合收集遵化当地气象站相应的逐月气象资料,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油松高生长量与气候因子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油松幼树高生长的重要因素;前一年冬季(12月—次年2月)的气温、地温以及前一年夏季(6—8月份)的降水量是影响油松高生长的主导气候因子;当年油松高生长季前期的温度和前一年油松高生长结束期的降水量对油松高生长的影响最大,关联度都达到0.9以上。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天安门广场油松在2010年春季针叶枯黄并逐渐出现大规模死亡的原因,对油松外部形态及根部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对油松所在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化验分析及立地条件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油松整株针叶枯黄,毛细根萎缩干瘪,菌根腐烂死亡;油松表层土壤中盐分含量过高,根系吸收大量盐分并失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导致油松针叶出现枯黄最终整株死亡;油松生长空间狭小、土壤密实度高,土壤通风透气性差、热辐射增加等方面因素不利于油松正常生长。2009年冬季雪后天安门广场油松周边施撒大量融雪剂是造成油松死亡的直接原因,为保护绿化成果和景观效果,对预防融雪剂危害及不良立地条件现状,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油松分布区气侯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油松主分布区157县1951~1980年间12个项目的气象资料,用主分量分析技术将油松主分布区分分为四个区。  相似文献   

6.
油松人工林林分生长过程动态预测及检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北京山区调查的246块油松人工林固定样地资料,运用理论生长方程,建立了油松人工林林分高和断面积的生长模型,并对其生长过程进行了精度评价及预测检验。结果表明:Compertz、Mitscherlish、Logistic方程拟合油松人工林林分高生长过程时,方程渐近参数受立地指数的影响,将立地指数作为方程自变量时,预测精度最高的是Mitscherlish方程;将立地指数、林分密度指数引入Korf理论生长方程中拟合油松人工林林分断面积生长过程,其模拟精度R2达0.98;对两个模型进行χ2检验,发现观测值和预测值差异不显著,拟合效果良好。研究结果可对北京地区油松人工林的生长动态进行精确预测,为油松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秦岭油松人工林进行了调查,研究了不同营造方式对油松林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栽植林树种组成较复杂,林分密度较小,干形尖削;油松飞播林中几乎是纯林,密度较大,树干通直圆满。两种不同营造方式对林分直径、材积生长量影响差异显著,但对树高影响不明显。油松飞播林在前9~10 a材积生长速度大于人工栽植林,在10~21 a材积生长速度明显低于人工林。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陕西黄陵地区油松人工林进行了立地类型划分与立地质量评价,以确定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适宜的生长环境,为黄陵地区油松人工林的经营管理及油松林生产潜力提升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不同林龄、林分密度、海拔、坡向、坡位、坡度等因子,在陕西黄陵地区油松人工林区域设置52个20 m×20 m的样地,调查样地内油松树高、胸径、立地环境因子和林分密度等指标,利用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分析各调查因子对油松生长的影响。【结果】(1)在陕西黄陵的油松人工林中,油松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随着林龄的增大而增加,但在其生长的20~50年,每10年间油松的生长速率并不相同,其中以30~40年的生长速度最快,而40~50年的生长速度较慢。(2)海拔对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最大,坡度和坡向次之,坡位的影响最小。(3)以海拔、坡度、坡位和坡向为主要立地因子,将研究区油松人工林划分为36种立地类型,75%立地类型的立地质量处在中等及中等以上水平;(4)建立人工林质量评价模型并对黄陵地区油松人工林进行立地质量评价。评价结果显示,92.3%样地为中等或者优,说明黄陵地区油松人工林生长良好。【结论】黄陵地区油松最适宜生长的立地条件为中海拔、缓坡、下坡位、半阴坡。  相似文献   

9.
油松分布区气候区划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依据油松主分布区157县1951-1980年间12个项目的气象资料,用主分量分析技术将油松主分布区划分为四个区。  相似文献   

10.
太行山林区中部土壤养分对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太行山林区中部海拔1200—1300m阴坡21年生油松人工林内12块标准地调查材料、林地土壤中氮、磷、钾养分含量测定和74株油松样木针叶营养元素含量的测定,分析了林地土壤氮、磷、钾养分对油松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立地等级低的油松人工林分,林地土壤中近期内可利用的养分缺乏,水解性氮和速效磷供应不足,影响了油松林木的生长;林地土壤pH的增高,会降低土壤中速效养分的有效性,从而影响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油松的形态变异调查入手,提出了油松自然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冠幅大小与树皮厚度。经多方面分析比较,将灵空山地区的油松,划分为窄冠细皮油松和宽冠粗皮油松两种自然类型。并分类型进行了生长测定,使形态变并与生长特性联系起来,加以定量分析,揭示了油松形态变异与速生表现型的关系,肯定了两类型间之差异,证实了窄冠细皮油松确应为优良类型。为进一步研究油松种内遗传变异规律和建立油松良种繁育基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量调查分析说明,在辽西水土流失地区,油松混交林无论对土壤湿度,土壤腐殖质含量以及对小气候条件改善等方面都明显优于油松纯林。混交林一般可使土壤湿度提高3~32%,使土壤腐殖质含量提高0.5~76.4%,在炎热的夏季使林内相对湿度提高3~26%,温度下降1~4℃,创造了较好的生态条件。此外,还可以减少病虫危害,促进树木旺盛生长,提高林木生长力.混交林以油松、柞树混交为最好;油松、色树,油松、沙棘,油松、黄栌混交稍次;而以油松、侧柏混交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3.
油松是我国北方的重要造林树种,由于因长期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同地理种源的生长特性各异。为了解种源间的生长差异,调查了30份油松种源的2年生苗高和地径生长动态,结果表明:油松苗高和地径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种源16的苗高最大为15.4 cm,地径最大为4.77 mm。综合评价苗期生长情况,油松种源16和18较好。  相似文献   

14.
油松是我国北方的重要造林树种,由于因长期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同地理种源的生长特性各异。为了解种源间的生长差异,调查了30份油松种源的2年生苗高和地径生长动态,结果表明:油松苗高和地径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种源16的苗高最大为15.4 cm,地径最大为4.77 mm。综合评价苗期生长情况,油松种源16和18较好。  相似文献   

15.
陕西商洛油松飞播林生长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陕西商洛地区30年生油松飞播林设置样地开展林分结构调查,并获取28株解析木,运用WinDENDRO软件进行树干解析,统计分析陕西商洛地区油松飞播林的生长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研究区30年生油松飞播林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均值分别为(10.52±0.18)m、(10.99±0.28)cm和(0.061 9±0.001 8)m3;该地区油松树高生长率在20a以后趋于减慢、胸径与材积生长率25a以后趋于减慢。2)海拔、坡位、坡向和林分密度对油松生长产生显著影响,不同立地因子、林分密度条件下,油松生长情况差异显著。其中海拔800~1 000m范围内油松生长表现最好;阴坡、下坡位油松生长情况明显优于其他坡向、坡位;密度则以1 000~1 400株.hm-2适宜。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影响西宁市油松人工林生长的主导因子,科学地进行林木培育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本文通过测定油松1年的平均树高、胸径生长量,调查影响其生长的11个指标因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关联程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油松年均树高生长量的影响因子排序:年平均空气湿度年平均最低温度年平均温度海拔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年平均最高温度坡度坡位造林密度坡向;影响油松年均胸径生长量的影响因子排序:年平均温度坡度年平均最低温度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年平均最高温度坡位年平均空气湿度海拔造林密度坡向。所以,影响西宁市油松人工林树高生长的主导因子是年平均空气湿度,其次是年平均最低温度,影响西宁市油松人工林胸径生长的主导因子是年平均温度,其次是坡度。  相似文献   

17.
朝阳地区侵蚀沟内油松天然更新的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影响侵蚀沟内油松天然更新的因子有:沟坡方向,侵蚀沟部位(纵向位置),侵蚀沟深度和地被物厚度,对侵蚀沟内外油松的生长对比以及侵蚀沟内油松更新幼树连续5年生长量的调查研究表明;侵蚀沟内油松天然更新幼树连年生长量很大,侵蚀沟内外油松径生长量相当,树高生长量却相差悬殊,沟内油松树高是沟外油松树高的2倍。  相似文献   

18.
采用样方法对黑皮油松子代植株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人工子代植株生长良好,抗寒性较引种初期明显增加;在自然条件下能够实现天然更新,且天然更新的幼苗及幼树生长正常。应适当扩大黑皮油松在哈尔滨市的造林绿化范围。  相似文献   

19.
陕北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林分结构及个体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阐明陕北黄土高原不同县人工油松同龄纯林林分结构特点,为陕北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依据。通过样地调查,对陕北黄土高原神木、绥德、吴起、延川、黄龙、宜川等8个县油松人工林的林分结构和林木个体生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黄龙和宜川两县的直径和树高分布遵从于正态分布。由北向南,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冠幅和平均冠高逐渐增加;黄龙和宜川两地油松人工林林下有1~10年生的幼苗(树),数量丰富,生长正常;年均降水量和1月平均最低气温对油松人工林的生长影响显著,纬度和无霜期影响次之;黄龙和宜川两县人工油松林可以自我更新,个体生长发育正常,是人工栽培适宜地区;两县以北年均降水量小于550mm的地区,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不良,今后人工林培育需要谨慎选择生境。  相似文献   

20.
伊金霍洛旗樟子松和油松引种试验对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文调查了伊金霍洛旗地区的油松和樟子松生长状况、二者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植株的含水率和生物量以及其在生物体各构件中的分配 ,并测定分析了植物体的蒸腾速率 .结果表明 :该地区的樟子松的生长状况要明显好于油松 ;该地区种植这两种树种有出现地力衰退的趋势 ,提倡营造针阔叶混交林 ;从蒸腾速率来看 ,油松的抗旱性要比樟子松强 ,但二者都是弱蒸腾树种 ,且樟子松所具有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较油松的高 ,在该区沙地应更提倡营造樟子松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