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析了传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机驱动电路H桥的优缺点,提出了基于智能功率开关的H桥驱动电路的一种优化方案。对智能功率开关的功能特性和采用智能功率开关组成的H桥电路的控制方法与工作原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在试验台上对新的H桥驱动电路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智能功率开关的H桥电路具有工作可靠、控制策略简单、可靠,电路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EPS系统助力电机的匹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EPS系统助力电机的选型、安装以及电机最大转矩和最大转速的确定,并仿真分析了电机转动惯量和阻尼对转向灵敏度及转向路感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可为EPS系统助力电机的匹配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驱动电路可靠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控制器可靠设计的关键技术.EPS控制器的模块化设计将信号处理电路和功率驱动电路进行分层设计,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PWM驱动频率的选择要考虑与机械系统固有频率的关系、对电枢电流纹波的影响及对人的噪声影响,同时要考虑开关时电流脉峰对开关管及电动机安全的影响;3个MOS管的并联工作要考虑经济性、电路板空间与发热功耗、可靠性的关系;MOS管的散热设计通过合理地选择散热片及其参数,可以提高驱动效率和稳定运行能力. 相似文献
4.
5.
汽车EPS与ASS的H∞/PID集成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别建立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EPS)模型与主动悬架系统(ASS)模型,提出了EPS与ASS的集成模型。综合考虑EPS与ASS的相互影响,设计出H∞/PID集成控制系统。从提高汽车转向行驶时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角度出发,根据人体对振动的敏感频率范围引入了适当的频域加权函数,设计出ASS系统的H∞最优控制器,使水平和垂直方向敏感频率范围内的振动都得到明显降低;从改善驾驶员转向轻便性角度出发,设计出EPS系统的PID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集成控制方法能够使汽车转向行驶时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对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的助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搭建的自定义神经网络模型对助力特性曲线进行预描,在MATLAB中得到的仿真结果是一组非常理想的助力曲线。这表明该自定义网络能有效预测EPS的助力特性,同时也为后期的回正控制策略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8.
陈伟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9,(7):12-14
助力特性是研发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力特性曲线的类型,在ADAMS/Car模块下建立装备EPS系统的虚拟样机,在获取助力特性曲线的特征参数的基础上拟合车速感应型助力特性曲线.经过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车速感应型助力特性曲线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为EPS系统性能的提高及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传统的参数优化方案无法保障良好转向盘力矩瞬态特性的问题,借鉴经典控制理论二阶振荡环节的基本结论,提出了EPS系统参数的频域整形优化方案。在现有转向路感评价模型频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EPS系统阻尼比的量化公式。该方案本质上是以EPS系统阻尼比为优化目标,并以EPS系统的稳定性量化公式为约束条件。为验证所提出的频域整形方案的优化效果,分别建立了基于频域整形优化方案和传统优化方案的优化模型,并基于遗传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了优化设计和计算。两种优化方案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优化方案相比,提出频域整形方案,可以进一步改善转向盘力矩的瞬态响应特性,有利于获得更好的转向路感。 相似文献
10.
利用卡尔曼滤波估计二自由度整车的行驶状态,仿真结果表明估计值和真实值吻合良好;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基本助力电流基础上引入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电流补偿,并且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补偿后驾驶员路感得到改善,侧滑趋势得到抑制,汽车行驶稳定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对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助力转矩控制策略研究的必要性,给出助力转矩控制策略框图。把助力转矩控制策略分为助力控制策略,回正控制策略,阻尼控制策略和补偿控制策略4个部分,并依据每个部分的基本理论相应地给出了它们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2.
根据齿条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机械部分工作情况,用Pro/E建立简化模型,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球头、球头座、橡胶在施加位移情况下应力分布和变形状态,将分析结果和实际变形球头进行比较,确定装配结构中的危险区域,为转向系统提供改进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助力特性的基本要求,分析了理想特性曲线和3种常用特性曲线的特点,在常用特性曲线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段助力特性曲线,给出了改进的助力特性表达式、实现方法和优点,静态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比例控制电动机电流的方法,发现系统有振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电动机电流进行微分补偿的改进措施,设计了比例加微分控制电动机电流的方法。分析结果证实,所设计的比例加微分控制电动机电流具有良好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法是有效的,对电动助力转向开发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通过模糊控制器确定EPS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特性的方法,建立了EPS系统模型及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研究了常规PID控制策略和模糊控制策略,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汽车加载EPS系统后,系统能更快的进入稳定状态,而且转向轻便性也得到了提升,另外,对比两种不同的控制策略,模糊控制策略反应时间更短、响应更快。 相似文献
16.
以某一汽车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电子控制器(ECU)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试验台,通过数据采集,获取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特性和输入(转向盘扭矩、车速)-输出(电动机电流)数据对,依据模糊控制理论,将数据对转变为模糊控制规则,进而利用MATLAB的模糊逻辑工具箱构建了电动助力转向的模糊控制系统,并将这些规则导入进此系统,再利用MAT-LAB的S imu link模块进行了仿真分析,然后编制程序进行了试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基于输入-输出数据对的模糊控制系统可以很好地跟踪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特性曲线,模糊控制作为在线的实时控制可以满足EPS的动态要求,为模糊控制理论在EPS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ADAMS和Matlab的EPS和整车系统的联合仿真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首先利用ADAMS软件建立带有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然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设计了PID控制的EPS系统,定义了与ADAMS/CAR环境下车辆模型的数据交换接口;最后,将设计的控制系统在ADAMS/CAR和Matlab/Simulink环境下通过输入输出接口进行联合仿真。几种行驶工况下的EPS及整车的动态特性计算结果,表明联合仿真方法是正确有效的,并为其在车辆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发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汽车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的发展现状,介绍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类型及其特点。分析对比了国内外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建模及控制策略,展望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趋势,指出电动助力转向技术代表未来汽车动力转向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并将在动力转向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