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板栗品种雌雄异熟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昌珠  蒋丽娟 《果树学报》2004,21(2):179-181
3个板栗区域性试验点,16个品种连续4年的物候观察和主要经济性状调查表明:板栗品种表现出较强的雌雄异熟性(81.25%)。根据花期物候,可将板栗品种分为雌先型、雄先型、相遇型。雌雄异熟秩序不受生态、气候条件、年份的影响。雌雄异熟性与产量、嫁接后2~3年结果株率等性状没有必然联系,而与坐果率显著相关。弄清板栗品种的雌雄异熟性对杂交育种、生产中授粉品种的配置有指导意义,建议在今后的育种、栽培中对这一特殊物候性状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板栗叶形特征值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叶片是植物光合生产的基础,叶片性状是板栗科研和生产中常用的一项参数,同一品种的叶形特征应具有相对的同一性和稳定性。叶面积的测定是果树生产科研中的经常性项目,前人已应用多种方法对多种果树叶片进行测定,证明方格计数法等一些常用方法与现代化仪器测量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完全能适用于测量果树单叶面积、其中回归方程法由于对树体不构成破坏作用,操作简单快捷,精确度高,在生产实践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填补浙江省主栽板栗品种的叶形特征和单叶面积的共同回归方程的拟合研究空白,我们开展了本项研究。1、材料和方法材料选自…  相似文献   

3.
外生菌根真菌对板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固  徐冰  秦岭  李晓林 《园艺学报》2003,30(3):311-313
 利用三室隔网系统,在施磷水平为0、50和100 mg/kg条件下研究了接种美味牛肝菌(Suillus luteus)和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对板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两种真菌的根外菌丝对板栗体内总磷量的贡献分别为39%-54%和15%-35% ,表明在土壤肥力贫瘠的板栗产区菌根真菌对板栗的正常生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两种外生菌丝扩大了根系吸磷范围,同时具有通过降低pH活化土壤难溶性磷的能力;增加适量无机养分能促进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4.
燕山板栗锰肥施用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燕山板栗生产中施锰量不合理、缺乏最佳锰营养元素的施用比例等问题进行锰肥施用量与板栗产量、品质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京郊燕山板栗在中下等肥力水平土壤1 kg锰肥可增产23.8 kg,增值238元,增产幅度21.3%~42.8%。通过锰肥试验所求出的效应方程,计算出锰肥最佳施用量为78.9 kg/hm2硫酸锰,可获经济合理的产量为4 050 kg/hm2。  相似文献   

5.
板栗及其病原菌对低O_2、高CO_2冲击处理的耐受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安徽粘底板板栗及其主要致病菌Fusariumsp.和Colletotrichumsp.为试材,研究了低O2、高CO2冲击处理条件下板栗及其两种主要致病菌的耐受力。结果表明,在0℃条件下,低O2(0~1%)、高CO2(40%~80%)处理对板栗风味有较大影响:各处理组板栗在5d时均出现异味,在O2浓度一定的条件下,随着CO2浓度的升高,异味程度明显加重;同时发现,板栗风味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逆的,在冲击处理时间相对较短(<10d)、CO2浓度相对较低(40%~60%)时,将板栗从处理逆境转移至0℃正常空气条件中,则板栗异味会在7~21d内逐渐减轻、消失,风味可以恢复正常;若冲击处理时间相对较长(>10d)、CO2浓度相对较高(80%)时,板栗脱离处理逆境后异味虽然会有所减轻,但风味不能恢复正常。研究还表明,低O2、高CO2处理对板栗的两种主要病原菌Fusariumsp.和Colletotrichumsp.菌丝体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冲击处理后在26~28℃温箱中恒温培养7d,两种病原菌菌丝体生长速度也明显低于对照,且Fusariumsp.的生长速度较Colletotrichumsp.慢。  相似文献   

6.
‘金优2号’为实生选优获得的板栗新品种,坚果棕红色,光亮美观,大果型,平均单粒质量17.68 g;果肉淡黄色,细糯香甜,鲜果含淀粉31.4%(ω,后同),总糖6.09%,蛋白质4.10%,脂肪1.26%,品质上等;果实成熟期9月中旬,耐贮藏,适宜加工,加工制罐和速冻栗仁的破碎率在7%以下;树体结果早,丰产稳产,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7.
板栗和锥栗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板栗品种"燕红"、"怀黄"、"怀九"为母本,以锥栗为父本,进行了远缘杂交亲和性及杂种表型特性研究,旨在为栗属植物的远缘杂交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通过连续3a杂交试验,远缘杂交平均结实率仅23.6%,最低结实率只有6.5%,且空苞率较高,平均空苞率50.1%,最高77.5%;杂交结实特性在不同杂交组合、不同年份间存在差异,结实率在不同杂交组合间差异不显著,而在不同年份间表现差异显著,空苞率与坐苞率在不同杂交组合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在不同年份间差异不显著;母本对结实率有较大影响,以"怀黄"、"怀九"为母本远缘杂交结实率较高且杂种优势明显,亲和性好,而"燕红"与锥栗杂交无论在结实率还是杂种特性上表现较差,说明合理选择亲本对于克服板栗与锥栗间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及提高结实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板栗优良新品种——‘泰栗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栗1 号’是从‘粘底板’板栗品种中发现的变异类型。多年试验表明, 该品种果实成熟早, 果大, 单粒质量18 g, 含水量59. 5 %, 糖含量22. 5 %, 淀粉含量65. 6%, 蛋白质含量7. 3%, 不粘底, 为早熟、丰产、品质优良、较耐贮藏的炒食加工品种。  相似文献   

9.
部分板栗品种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荧光标记AFLP技术,采用7对M+3和E+3引物组合对30份板栗和日本栗栽培品种进行了总基因组DNA水平上的多态性检测,共获得962条可统计的条带,其中852条呈多态性,多态性带百分率达89%。揭示了板栗丰富的遗传多样性。7组引物在30个品种中检测到数目不等的品种特异带型,对供试板栗品种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7对引物能将30个板栗和日本栗品种完全区分开。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来源地相同的板栗品种资源表现出较为密切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板栗结果枝叶片矿质营养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板栗"3113"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物候期结果枝叶片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以期为板栗的营养诊断和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物候期,结果枝叶片N、P、K含量随物候期均呈下降趋势,Ca、Fe、Mn含量随物候期均呈上升趋势;B含量在开花授粉期较低,之后随物候期上升,Cu含量变化则呈相反趋势;Mg含量几乎不随物候期变化;不同物候期叶片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N与P、Fe与Mn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N、P和K与Ca、K与Mg、Cu与Fe、Mn含量变化均呈显著负相关;其它矿质元素间相关性均不显著;开花授粉期和果实膨大期是板栗需肥较多的时期,建议在5月下旬追施Ca、B复合肥,在6月上旬追施N、P、K、Cu复合肥,在8月下旬分别追施N、P、K复合肥和Fe、Mn,但施肥时需注意元素间的拮抗作用;幼果期叶片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变化较缓慢,为营养诊断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