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对同一割制PB235和PB217有不同的代谢反应。本文研究了在科特迪瓦东南部的自然条件下,开割头三年无性系PB235和PB217对S/2·d/4·6d/7加乙烯利刺激的茎围增长量、胶乳生理参数和死皮的反应,力求在不影响胶树生长发育的同时,获得最大的产量效应。  相似文献   

2.
研究未刺激、乙烯利刺激、乙烯气体刺激胶树微割排胶影响面内不同高度部位胶乳的蔗糖、无机磷、总固形物含量和水势,并比较分析同种处理割胶前后及不同处理间割胶前后胶树胶乳中这些生理参数的差异变化,结果表明:乙烯气体刺激较其他2种处理能够较明显扩大胶树排胶影响面,有利于增加胶树胶乳产量.并提出用开割前和停排后的胶乳干含差来指导割胶生产.  相似文献   

3.
比较相同条件的老龄割胶树位采用d4气刺微割、d3抗病增胶灵和d2乙烯利水剂进行不同割胶频率刺激割胶的生产情况,结果表明不同频率割胶产量及用工效率差异明显,降低采胶频率,割胶刀次减少,干胶产量下降7%~20%,干胶含量相当,株次产量差异显著,d4气刺微割株次产显著高于d3抗病增胶灵和d2乙烯利水剂刺激割胶。d4气刺微割省工明显,日用工时比d3和d2刺激割胶节省31.25%,年用工时分别比d3和d2刺激割胶节约用工10.42%、22.5%;年度用工效率d4气刺微割分别为d2和d3刺激割胶的5.2倍、3.8倍,用工效率d3与d2相比提高1.4倍;人均割胶劳动效率d4气刺微割比d2和d3刺激割胶分别提高3.6倍和3.2倍。气刺微割采胶速度快,产量稳定,死皮恢复好,耗皮节省能延长胶树经济寿命,通过降低割胶频率可以增加人均日割株与承割岗位数,大幅提高人均产量和效益,配以轻简化采收技术的推广应用,完善高产高效采胶技术,能有效提高割胶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4.
勐腊农场于2002年引进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研制的,集刺激、防病、营养为一体“三效合一”的新型橡胶树割面涂剂/橡胶树抗病增胶灵,在割胶生产中进行推广试验,现将结果报道于下。1 试验概况2002年,勐腊农场在所属6个分场推广试验“抗病增胶灵”,面积491.05hm2,开割胶树187648株。以试验队邻近同类型(品系、割龄)、同割制生产队树位作对照,面积537.07hm2,开割胶树192429株。试验队(处理)涂施抗病增胶灵,对照按常规涂施自配的ET+CRM+羧甲基纤维素的复方刺激剂。两种刺激剂的使用浓度、剂量、涂药次数相同,d/3割制的15d涂药一次,d/4割制…  相似文献   

5.
<正> 通过强度割胶诱导胶树死皮,对其死皮刚发生的生理变化,作了进一步的观察。强度割胶(s/2·d/1割制、s/1.4a/1割制—全螺旋,一天割四次)的堵塞指数,与对照(s/2.d/2割制)比较,并没有变化,但是,割面膨压和初始排胶速率却下降了;而用二辛基磺基琥珀酸纳测定法(Aeiosol Ottct)测定,胶乳的稳定性提高了。强度割胶的胶乳,高速离心处理有种种异常,尤其是其底层部份消失,底层部  相似文献   

6.
橡胶树胶乳生理诊断法是一批法国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用于判断胶树代谢与健康状况的方法。在研究了巴西橡胶树胶乳的各种成分在胶树中的生理功能及其变化规律,以及这些成分与胶树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后,可以将无性系划分为不同的代谢类型,并根据不同的代谢类型,安排不同的采胶方法;同时也可以根据随机抽样理论找到这些成分的标准参考值,用来判断开割胶树的健康状况,以指导采胶生产。现在胶乳生理诊断主要用于无性系代谢类型判断与采胶强度判断。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割胶制度对橡胶树优良无性系热研8-79幼龄树的产量、干含及蔗糖、硫醇、无机磷、镁离子等指标的影响。认为在热研8-79投产初期应以低浓度乙烯利刺激为宜,采用S/2d/4+ET0.25%割制具有产量高、蔗糖及硫醇含量高、胶乳稳定性增强的优势。指出对该品种采用低频、低浓度刺激的同时必须结合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从而达到高产、高效、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在冬季采用二分之一树围与周割制对无性系RRIM600、PR107和GTl进行割胶,以研究冬割胶乳的某些生理参数。经过测定,RRIM600、PR107和GTl在此期间平均胶乳糖含量分别为0.45%、0.81%和0.64%;平均电导率(ms)分别是1.10、1.14和1.06;株次平均干胶分别是152.55克、123.46克和96.76克;平均干胶含量分别是42.49%、44.41%和45.82%;胶乳pH值分别是7.28、7.33和7.30;平均酚含量分别为97.21ug/ml、125.52ug/ml和103.32ug/ml。  相似文献   

9.
云南植胶区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期种植的PR107、PB86和GT1等无性系芽接树,属于较晚熟的耐刺激类型,目前正处在刺激增产的最佳时期,推广应用乙烯利刺激新割制是增加产量、提高效率的重要技术措施。1989年1月,由广东农垦总局、华南热作研究院、云南省热作所和海南农垦总局共同完成的中龄橡胶芽接树割胶制度改革研究成果通过部级鉴定,我们选择了该项成果中适合于云南植胶区自然条件和产排胶规律特点的新制度,在西双版纳、临沧、红河等3个垦区12个农场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了巴西橡胶树在不同的预割后正式割胶时的胶乳生理效应,结果表明:与不预割树相比,经预割处理后的橡胶树干胶含量略微下降,硫醇含量可能因为株间差异因而变化不明显,无机磷含量上升,胶乳中的蔗糖含量下降,表明预割可以增强橡胶树的整体代谢。  相似文献   

11.
<正> 12龄的GTl无性系胶树,全螺旋不用刺激剂割胶两年的资料分析表明,在长的干旱季节(1—3月份)排胶和胶乳再生下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未开割胶树进行2%乙烯利刺激,在刺激后的6 h、12 h、24 h、48 h、72 h和CK (未用乙烯利刺激)割胶,分析对橡胶树无性系热研7-33-97幼龄开割树的乳胶生理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利刺激稀释胶乳后72 h发生强烈稀释,蔗糖在刺激后48 h开始大量转运进入乳管;乙烯利刺激不同时间后割胶,与对照CK相比:随着割胶刀次递增,干胶含量递减,蔗糖、无机磷(除刺激24 h和72 h外)和硫醇含量在第2刀出现1个最低点,随后逐步升高。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刺激72 h后割胶与短时间刺激干胶含量差异显著,长时间刺激(24 h)后割胶与短时间刺激(6~12 h)割胶蔗糖含量差异显著,72 h内刺激割胶无机磷含量差异不显著。故涂乙烯利刺激72 h后割胶较合适。  相似文献   

13.
在低频采胶系列试验中,采用s/2d/3加刺激割胶制度的胶树株次产量仍为最高,但其年总产量与常规割胶制度(s/2d/2)的相似或略低。在原生皮上采用高强度割胶(如采用s/2d/1割制)的胶树株次产量低,而其年总产量高于常规割胶制度(s/2d/2)。进行...  相似文献   

14.
<正> 西双版纳垦区在割胶生产上,迄今仍不分品系、割龄,普遍采用1/2S·1/2d(不加刺激)强度为100%的割胶制度。显然,这是不科学的,并且由于长期在割胶刀数和深度上控制不严,已造成了橡胶树的大量死皮,影响了经济效益。因此,根据西双版纳的气候特点与橡胶树的产胶排胶规律的关系,应从割胶刀数和割胶深度上来调节采用1/2S·1/2d割制的不同品系、不同树龄的割胶强度,以保护和提高产胶能力,使整个生产周期持续高产稳产。本文仅就上述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橡胶树割胶树位调查,低于20割龄胶树实施新割制,一般表现干胶产量增产和年度间产量变化平稳,累计死皮病率低,而高于20割龄胶树实行新割制、老龄割制和强割制,虽然提高刺激剂使用浓度,仍不能表现干胶增产,同时4~5级死皮率明显增高;品系GT1表现比RRIM更耐刺激,增产幅度大,死皮率更低。  相似文献   

16.
在1976、77年试验的基础上,1978年继续在本所三队对1963年定植的PB86(75、80、81号树位)进行试验。其目的是探讨胶树第一蓬叶稳定前提前开割和雨季休割的产胶规律,为改变割胶制度,排除雨季对割胶的干扰,实现高产、稳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 西双版纳垦区橡胶生产的割胶制度基本上采用S/2、d/2、100%割制。60年代定植的胶树已进入中老割龄,产量开始下降,为挖掘生产潜力,稳产高产,1989年3月云南省农垦总局在西双版纳农垦分局召开了“中龄橡胶芽接树割制改革研究成果”的推广会议,推广此项研究成果参试农场有:景洪、东风、橄榄坝、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测定胶乳的总固形物含量、蔗糖含量、硫醇含量、堵塞指数等9个生理参数,对4个无性系(热研2—14—39、热研7—18—55、PG1,PR107)的人工多倍体植株和一个无性系(热研29)的自然多倍体植株的产胶排胶生理状况进行了初步诊断。结果表明,在这些诊断的材料中,未发现在产胶排胶生理方面优于其原来相应的二倍体(或RRIM600二倍体对照)的多倍体无性系。这些多倍体无性系的生理特性是:(1)产胶能力和产胶潜力均不及二倍体强;(2)乳管代谢缓慢;(3)对死皮病的生理敏感度较高;(4)排胶有明显障碍。 试验还同时检测了这些多倍体无性系的化学刺激效应。结果发现热研2—14—39、热研7—18—55和PR107这三个多倍体无性系有较好的产量效应,净增产率比二倍体高,但刺激的产量绝对值仍不如二倍体的高。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七五我们曾以本所三队75号树位PB86芽接树作材料(1963年定植),分别在4、5、6、7、8、9月份先后开割部份胶树,研究不同开割期的产胶规律,结果表明:在正常开割的情况下,先开割的胶树不会明显影响后期产量;在高产期割胶的仍然是高产,在低产期开割的,即使经过较长时间的休割,也仍然是低产。本试验的目的是想通过提前在2月底胶树刚萌动时开割,6~8月份雨季天和低产期休割,9月份以后第二高产期复割,研究只割两个高产期、是否能达到预定的产量。  相似文献   

20.
<正> 为了探索稀土在不同橡胶品种开割树上应用效果,1989年在PB86、PR107和实生树进行了施用整合稀土钼微肥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橡胶树割线上涂施整合稀土钼微肥,不但能提高胶乳产量和干胶含量,而且能抑制死皮,克服乙烯利单方刺激剂的弊病,从而提高胶树产胶潜力,增强抗性,达到长期高产、稳产,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