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6 毫秒
1.
1 基本情况2 0 0 1年来 ,远安县采取拍卖、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 ,在全市率先推行了小型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 ,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水利事业的发展探索了新的途径。远安地处鄂西山区 ,新中国成立以来 ,已建成各类大小水利工程 10 2 63处。但是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原来“公”有“公”管的经营模式与现行农村经济体制越来越不相适应 ,主要表现为“三难” :一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筹资难。二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维护管理难。三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综合利用难。为此 ,县委、县政府把深化小型农田水利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农村电气化建设,农村水电电气化是我国农村电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曾先后批准建设四批农村水电电气化县,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山区要想变,先办小水电”,山区农民这句朴实的话其实正是对小水电作用的高度评价。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主要负责全国农村水电及电气化的建设与管理,多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党的十六大以后的第一年,又有许多新的思路和设想,尤其是“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建设工程”得到了国务院的重视,并批准于近期启动。为此,本期策划了农村水电专题,特约刊发了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程回洲局长、水利部老专家张岳教授、中国水利报社许江记者的文章和评论。希望能够帮助广大读者对农村水电工作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农机大户是农村改革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生事物,是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下形成的服务组织。农机大户靠农机勤劳致富,成为农村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农机大户使农民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门路,推动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农机大户在自身发展的同  相似文献   

4.
冈中乡农民靠买“点子”致富江苏盐城市郊区冈中乡,全乡1100多农户建立“市场晴雨表”,680多个农户投资32万元买回各类有价值的市场信息3800多条。去年1一11—月份,该乡农民靠买“点子”,增加收入390多万元。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会昌县农村能源办以沼气建设为主的农村能源工作,全面贯彻“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和“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紧紧围绕促进会昌农村大发展这个主旋律。全办人员精诚团结,齐抓共管,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发展沼气池、省柴灶、微水电等农村能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到1995年10月底,我县共建沼气池7200口,其中1995年新建3800口,改建省柴节煤灶7.8万座,基本消灭了旧式“老虎灶”,充分利用边远山区的丰富水力资源,安装微水电机2890台,总装机容量达2020千瓦;解决了山区3000余农户用电难的问题。特别是沼气建设,从1991年  相似文献   

6.
利用山区资源优势发展经济中的误区项云田,王淑英,孙丽凤城市信用联社(118100)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山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民市场经济意识的逐渐形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发展乡镇企业,山区经济便...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大力推进农村电气化建设,农村电力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江西省农村电气化建设是从60年代初开始起步的。30多年来,该省各级地方政府领导重视,各级电力、水利水电部门积极配合,把发展农村电气化当作振兴农村经济的“造血工程”、“光明工程”和“最有效的扶贫致富工程”来抓。一靠政策,二靠自力更生,三靠积极开发利用当地丰富自然资源,多渠道筹集资金,并依靠  相似文献   

8.
适应市场经济建立新的农机成人教育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机成人教育工作要想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变化,必须强化市场观念,发挥自己的技术、人才优势,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消除“等、靠、要”的思想,积极到市场中去参加竞争,农村、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举办什么样...  相似文献   

9.
为了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和江总书记要求广东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精神,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广东省2010年基本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 的战略目标,省农机化局下达了《关于开展山区农机化调研工作的通知》,我局成立了农机化调研小组,奔赴乡镇,就我市农业机械化现状、农业和农村经济情况、发展农机化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等方面展开了山区农机化调研工作。  相似文献   

10.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一些平原地区农业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而绝大部分山区县农机化进程相当缓慢,生产基本上靠人畜力,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力得不到解放,资源利用率低,并且部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得不到有效推广,农业处于半传统、半现代的局面。农业机械化进程缓慢,是制约山区县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切实了解山区农机化发展缓慢的根源,为我们正确把握山区的农机化发展方向,有步骤、快速、全面发展山区农机化,促进山区农业现代化发展。1 落后的农业生产和落后的市场极大阻碍了山区县农机化发…  相似文献   

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没有九亿农民的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小康。90年代中期,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我国出现了以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农民负担沉重为核心的“三农”问题。切实有效地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不仅能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实现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的增长。一、加快农村和农业结构调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给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农村的改革还没有完成。农村的经济体制、投资体制、金融体制、流通体制等还存在很多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农机“三包”服务江苏省农机公司刘江华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关键是质量——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不仅要有适销对路质量好的商品优势,还要靠优质“三包”、技...  相似文献   

13.
加工机械是各种资源转化为商品经济的重要工具,而产品加工机械化又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手段之一。实现产品加工机械化最重要的条件是科学技术在农村的应用与发展,特别是在山区的应用与发展。我国的山区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3,而山区的生产及经济发展速度却是十分缓慢的。本文从加速山区经济建设,须从加工机械化入手方面,试谈加工机械化在山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加工机械化是促进山区商品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丰富的资源是山区的优势所在,靠加工机械化来促进山区商品经济的发展,让潜在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例如属于贫困县…  相似文献   

14.
建国50年来,山区的农机化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农业机械走进了山区的各个领域,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解决了从脱贫走向温饱,迈入小康之路。我国是农业大国,山区县约占70%,农机化作业水平离基本实现农机化标准还相差很远,农业生产的大多环节还在用传统的农业工具,农业机械的使用率、普及率很低,所以,要想实现我国的农机化,必须实现山区农机化。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并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进军,农机装备是重要的物质载体和技术支撑。当前,平川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的全程机械化在技术上已基本实现,但丘陵山区的农机化“短板”明显。如何顺应大国小农、山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农情,加快补齐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短板”,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当前和下一阶段农机化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现代农业装备》2005,(7):33-34
周海青从小在农村长大,亲眼目睹了家乡的父老乡亲和全国的农民一样,在农业生产中依然延续着耕田靠牛拉犁、运输靠肩挑、生产作业靠镰刀和锄头,日出晚归几千年来的传统生产方式。“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不仅反映了劳动人民不屈不挠的愚公精神,生产一粒粮食要付出许多汗水的一面,也从另一面反映了我国那个时代农业生产力的低下和生产水平的落后。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业  相似文献   

17.
一、农电改制“改”什么农村电力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农电管理,促进农电发展,落实电力“三为”服务,改革的方向与模式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建和运作保持一致。因此,农电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改革过去政企不分,粗放经营的状况,使农电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进一步适应电力工业体制改革总体框架的要求,充分建立。培育和完善农村电力市场。县级电力企业要全面进入市场,农电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要靠自己,靠市场,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当前,直供直管县局仍处于…  相似文献   

18.
经历20多年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之后,广东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问题重新凸现。自1997年开始,广东省一些地方,特别是山区,农民的收入增长放缓,甚至出现农民收入下降等现象。目前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仍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87.5%,年收入20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占山区总人口的13.7%,脱贫奔小康任务十分艰巨。笔者认为,增加广东省山区农民收入,是一项综合性和长期的工程。1重新认识“三农”的重要地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我国现代化,关键性是“三农”问题。农业不发展,农民不富裕,农村不繁荣,就谈不上实现全面小康,工业就没有市场,整个…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应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民的关心和关爱,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它对于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控制人口增长,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一)有利于控制人口增长。我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要控制人口增长就必须首先从农村抓起。而千百年来形成的“养儿防老”的旧观念,阻碍了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  相似文献   

20.
建国50年来,山区的农机化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农业机械走进了山区的各个领域,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解决了从脱贫走向温饱,迈入小康之路。我国是农业大国,山区县约占70%,农机化作业水平离基本实现农机化标准还相差很远,农业生产的大多环节还在用传统的农业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