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宅基地置换中农民参与权的概念进行界定,阐述宅基地置换中农民参与权的法理基础和包含的内容.根据常熟市经济开发区的宅基地置换实践,参照宅基地置换中农民参与权定义总结农民参与权受限的具体表现.针对宅基地置换中农民参与面临的困境,提出保护农民宅基地置换参与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宅基地置换”对农业与农民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宅基地置换"对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宅基地置换"对农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影响因素,指出"宅基地置换"是城市化发展中的一个新举措,但并不是解决农村现代化问题的完美方案。  相似文献   

3.
以湖北省宅基地置换典型区域的156份调查问卷为基础,采用logistic模型,定量分析农户宅基地置换动力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以期为政府制定合理的宅基地置换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小城镇农民宅基地置换可行性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小城镇在推行农民宅基地置换的过程中缺乏简单易操作的、可量化的决策依据等问题,以大城市郊区小城镇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选取7类18项指标,运用专家咨询法将18个指标进行权重排序,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小城镇农民宅基地置换可行性评价体系;以天津市东丽区华明镇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华明镇宅基地置换可行性评价属于等级Ⅴ,即描述为很适合进行宅基地置换。此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得到了华明镇的认可,证明所建立的小城镇农民宅基地置换可行性评价体系在推行农民宅基地置换决策中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上海市奉贤区四团镇农民宅基地置换案例的剖析,指出了安置方式单一、宅基地置换资金收支不平衡、置换后农民权益保障不足等问题,给出了探寻多元化安置方式、搭建资金平台、完善后续保障体系等有效的解决方法及途径。  相似文献   

6.
冯双生  张桂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3,(31):12470-12472
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宅基地置换中因土地财政原因导致的农民权益受损问题及保护农民权益的对策。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在推进置换中,存在着“通过制度设租获取尽可能多的利益及以行政命令手段强势推进”等现象;为保护农民权益,必须合理分配政府间的财权和事权,完善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7.
佛山顺德在宅基地指标固化基础上,作为试点推行宅基地置换房政策。以顺德X村农民公寓为例,对宅基地置换房的运作模式、成功经验及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顺德X村宅基地置换试点采用"村委主导+市场化配置"的模式,具有节约成本、村民积极性高、权益分配合理等优势;宅基地置换过程中存有资金短缺风险、手续繁杂、专业要求高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设立专项承诺基金维系资金链稳定、专业人才协助高效审批等方面提出宅基地置换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8.
宅基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活场所之一,也是保障农民生存的最基本财产之一,中心村建设重在土地置换,中心村宅基地置换的研究有助于中心村建设的顺利实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完成,所以中心村宅基地置换研究是规范中心村发展的需要。主要以郏县各地中心村的建设为对象,对宅基地置换利益均衡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研究法,回顾了国内外有关农村宅基地置换研究进展,找出我国目前研究的不足,探讨今后的研究方向。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有关宅基地置换的研究多集中在置换的模式、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机理分析以及效益评价等方面,且针对于宅基地置换的机理分析部分,定性分析的研究已较为完善,定量方面的研究较为不足。为此,应加强农村宅基地置换机理的定量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完善宅基地置换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朱烨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314-4315
作为中国农村重要发展战略的宅基地置换于2004年开始试点工程,在工程开展过程中,农民满意度是一个重点问题,而对于经济状况不同的农民是否需要进行差异补偿是满意度问题的焦点之一。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不同经济状况农民对置换补偿满意度是否有明显差异,为相关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市场化视角下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政府主导下的宅基地有偿退出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在实践中或为追求建设用地指标而损害农民利益,或因忽视了土地市场规律而给地方财政带来巨大压力。基于四川、重庆、浙江、西藏、吉林等地的实地调研,从宅基地退出涉及的产权主体和实施主体角度归纳当前宅基地有偿退出的实践类型,分析不同主体情景下的成效与问题。结果表明,当前宅基地有偿退出实践有是否履行住房保障职能两种情景,根据政府介入方式和程度的不同又可细化为农民偶然退出、隐性市场行为、经济或社会导向型政府主导等类型,尽管实施主体和驱动力有所不同,但普遍存在退出主体不健全、退出客体权能残缺、政府主导下市场关系被忽略、退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研究表明,政府完善基础性制度环境和宅基地制度安排、以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更有助于宅基地有偿退出。因此,应健全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相关的法律体系;明确界定宅基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完善土地登记制度和流转制度;完善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成员身份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制定市场规则,建立农村土地的市场化价格机制;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基础性制度。  相似文献   

12.
农户的需求与供给意愿决定农业技术推广的方向。选取河北省为研究的案例区域,以河北省梨产业技术推广中的农户和推广组织为研究对象,首次基于农户视角,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对推广组织的服务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认为推广组织服务优秀的农户占7.3%,认为良好的农户占25.1%,认为一般的农户占34.6%。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建立适合农户需求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视野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瑞记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7):353-354,36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宅基地及建设用地的需求都在急剧膨胀,而我国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探索出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的挂钩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认真研究宅基地使用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途径,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生计针对的不只是农民的短期生存,而且着眼他们的未来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的理念和原则与可持续生计原则一脉相承。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来实现失地农民的生计可持续性是可行的,并且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农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补偿标准的测算方法,采用宅基地功能价值理论,从宅基地4大功能维度构建农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补偿价值体系,建立农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补偿标准测算模型,并以全国10 省20 个村庄1 242 个农户的问卷调研数据为依据,实证分析不同类型村庄农民对宅基地功能需求的差异,将宅基地功能需求率作为修正系数引入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测算模型,实证测算集聚提升类村庄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后白镇西冯村农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补偿标准。研究发现:1)宅基地住房保障功能、生产经营功能、经济财产功能和情感传承功能的经济效用是宅基地退出补偿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2)宅基地的住房保障价值可通过城镇居民低收入家庭廉租房补贴测算,宅基地生产经营价值可通过农户从事分散式畜禽养殖收益测算,宅基地经济财产价值可通过宅基地用途转变收益测算,情感传承价值可通过农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测算;3)依据功能价值论测算的农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补偿标准高于实践中农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补偿标准。因此,国家需依据功能价值论制定农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补偿指导意见,以不同类型村庄农民宅基地功能需求差异为基础,制定差异化的农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广西农户户主特征、农民组织化及农业技术扩散三者的逻辑关系,为加快推进先进农业技术向农户、基层组织扩散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构建Probit二元选择模型分别研究户主特征和农民组织化的相互影响及农业技术扩散的路径.[结果]户主个人较高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及社会身份是提高农民组织化建设的关键,婚姻、邻里关系、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并不显著;农民组织化发展显著提升农户的农业技术采纳水平;户主特征和农民组织化水平相互影响与强化,较高的农民组织化水平能提高更年轻男性户主对新技术采纳的行为意愿;适度经营规模、更易获得的技术服务、具有产业带头人显著促进新技术的扩散;较高的兼业水平抑制了农民组织化的发展,但在提高组织化水平后,其对技术扩散抑制作用并不显著.[建议]强化农民组织化发展水平,提升农户参与合作组织意愿;加强培育产业带头人,构建技术扩散紧密网;完善组织化管理制度,提升先进农业技术扩散能力;发展多种经营模式,统筹农户兼业化发展方向,强化户主特征、农民组织化与技术扩散三者间的互作机制,促进先进技术向农村地区扩散.  相似文献   

17.
运用角色理论进行分析,农民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着主体的角色,受农民现有素质短板的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民的角色扮演发生了冲突:农民生态道德观的缺失、原有的生活陋习、现有的民主政治素质、文化素质普遍低下、农村消费模式不科学等素质问题,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负作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呼唤“新型”农民,要从两方面进行角色发展,第一,角色转化:农民——农商,农民——生产能手,传统村民——新型村民;第二,转化思路:遵循农民的主体意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黑龙江省12个县(市)526个大豆经营主体的经验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SFA),从单要素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2个衡量指标出发,对农业组织化经营和农户家庭经营的生产效率和综合效益进行测算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以数量型指标测得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生产效率最高的为普通农户和规模化农户,其次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而农业企业生产效率最低。另外,以经济型指标测得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综合效益最高的为农业企业,最低的为普通农户。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的现实背景下,以陕西省杨凌示范区的合作社发展实践为例证,构建农 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农户视角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路径和相互 关系。结果表明,合作社对于稳定价格作用大于增收效应;各因素对于合作社绩效的影响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农户个 体特征、农户生产特征、农户对合作社认知、产品特性和农户对合作社满意度,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505、0.426、 0.403、0.272、0.157;其中社员平均受教育水平、生产种植规模、借款比例以及对合作社的了解及关心程度对于合作社 绩效的影响力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