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DNA分子标记是继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较为理想的遗传标记,在甘薯育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概述了分子标记在甘薯的起源、进化与分类、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基因定位与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甘薯的分子育种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AFLP分子标记技术已经逐步应用于甘薯的遗传育种研究中。本文简要概述了AFLP技术在甘薯的起源、进化与亲缘关系研究、遗传多样性分析、连锁图谱构建及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甘薯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以PCR技术为基础的RAPD、AFLP、ISSR、S-SAP和SRAP等DNA分子标记技术已经逐步应用于甘薯的遗传育种研究中。本文对DNA分子标记的应用原理做一简单分析,并主要介绍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甘薯的起源、进化、分类、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连锁图谱构建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分子标记在甘薯的起源、进化与分类,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基因定位和辅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并对甘薯的分子育种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DNA分子标记在甘薯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蔬菜、工业原料作物及新型能源作物.DNA分子标记技术,近年来在甘薯育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DNA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以及这一技术在甘薯的起源、进化、分类、遗传图谱构建、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分子标记在甘薯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分子标记在甘薯育种中的应用现状,主要包括其在甘薯起源、进化、分类、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以主块根膨大机理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如何进行甘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串红是城市园林绿化中普遍栽培的草本花卉,总结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一串红中应用的现状,包括品种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花色相关基因的研究,提出目前一串红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运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一串红分子育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技术在现代动物育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转基因技术、分子遗传标记、基因图谱的建立等方面介绍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作用,这些技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百合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4个方面,即百合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的研究;百合遗传多样性分析和5种分子标记(RAPD、ISSR、SSR、AFLP、SRAP)的开发和利用;百合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包括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电激法和花粉管介导法;百合减数分裂基因、花发育基因及抗逆性相关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最后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现代生物技术在甘薯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生物技术攻克了过去在甘薯(Ipomoea batatas)育种中无法解决的难题。诱变育种、细胞工程、分子标记和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已在甘薯选育、品质改良、增强抗病虫性等方面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综述了诱变育种、细胞工程、分子标记和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在甘薯育种中的研究与利用概况。  相似文献   

11.
对分子生物技术在马铃薯育种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包括分子标记以及转基因等生物技术在马铃薯品质育种、抗病育种、抗逆育种等方面的应用成果,为马铃薯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探讨机采型叶菜用甘薯的育种目标,在适应性和产量指标、食用品质、外观品质、抗病性和机械采收品种的理想株型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思路,提出适合机械采收品种的生长模式;并总结了国审适机采型叶菜品种福菜薯22号的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甘薯育种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甘薯育种目标、育种手段等几个方面综述了我国甘薯育种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甘薯育种研究中广泛存在的杂交不亲和、遗传基础狭窄、突变体嵌合体现象严重、育种手段单一等问题,并论述了甘薯育种工作下一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甘薯福薯2号选育及多点多态适应性测定和抗逆性鉴定过程,结果表明,该品系的鲜薯产量,每666.7m^2早薯或套种薯为3000 ̄4000kg,晚薯为2250 ̄2550kg,比对照金山57增产5%左右,并具有品质优,抗病强(高抗薯割病),以及适应性较广等特点,适合福建省大部分薯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先后对365个甘薯品种、品种资源进行了鉴定,使甘薯的群别类型由8个增加到13个,并且使A、B、C三群所占比例由原来的78.42%下降到72.70%,扩大了三群之外群别的品种数量,丰富了亲本材料的遗传基础,提高了育种效率,并选育出烟薯16号、鲁薯3号、烟薯8号、鲁薯6号、烟27、烟薯406等一批优良的品种(系)。  相似文献   

16.
陕西甘薯育种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用作物.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世界上共有111个国家栽培甘薯,栽培面积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亚洲的甘薯主产区,其甘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世界的69.4%和84.6%(FAO,1994).建国以来,我国的甘薯育种取得长足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已育成甘薯品种约350个.  相似文献   

17.
莆薯503是由福建大南伏与美国L-4-5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甘薯新品种.其"丰、优、抗"目标性状综合表现较好.营养丰富,薯肉桔黄色,烘干率31.5%~32.8%,出粉率15.4%~16.8%,可溶性糖5.57%,胡萝卜素31.5 mg·kg-1,维生素C 206.0 mg·kg-1,蛋白质3.67%(干样).煮食质松味香甜,食用品质优于福建食用当家种新种花.食品加工性状优良.福建省食用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和各地生产示范,一般每公顷鲜薯产量30~37.5 t,高产达45 t以上.抗蔓刈病、疮痂病,萌芽性好,薯形美观,商品率高.以优质食用或食品加工原料品种生产利用,综合开发,产业化示范运作,增效极为显薯.  相似文献   

18.
甘薯新品种岩薯5号的选育及其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岩薯5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俱佳。在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每公顷鲜薯40.70t,折成薯干产量10.64t,分别比对照新种花增产34.3%和31.3%。该品种薯块晒干率26%、出粉率11.6%。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