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数量正在迅速的增长,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我国的社会转型而产生.由于父母外出务工,亲子长期分离.而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无力转变教育职能,监管力度不够,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观念不够重视,致使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令人担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
破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难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加干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9):207-208
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产物,成为当前教育的一个难题。本文从农村留守儿童的特点出发,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因素,提出了破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难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苓辑模人口流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十分现实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因此,应从政府工作、学校工作、家庭工作、社区教育等四个方面分别采取对策,才能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如家庭情况和教育情况;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问题进行剖析,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三方面探索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研究提出了改善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方法,以期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步伐加快,农村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社会上便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一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儿童群体。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万人,并呈持续增长的趋势。由于留守儿童父母不在家,失去家长、老师的监督和控制,爷爷奶奶由于年龄和代沟等综合因素,管不好也管不了,形成”家庭管不好,学校管不到”的现象。并引发了一系列的教育问题,如失学、辍学、犯罪等,不仅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思考与关注的社会问题。对这类问题的研究有助于社会对他们的了解并采取相关措施解决其问题。  相似文献   

6.
肖善香 《农业考古》2006,2(6):379-381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产生的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为农村留守儿童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在对江西省萍乡市一县一区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所呈现的正反两方面的多样性特征,指出了问题的实质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8.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格、思想、行为、学习等方面。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要从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层面寻找对策,共同关注和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潘丽 《乡村科技》2020,(6):45-47
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均等现象颇为常见。其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劳动力转移、儿童留守相伴的社会问题。梳理国内外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情况有利于针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实际问题提出建议,从而促进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方法研究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0.
河北作为京津冀腹地的农业大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入城市务工,这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却日益突出,并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以政府应发挥的作用为主导,以期对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尽一份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银川市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足迹方法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区域生态安全的研究,通过生态足迹方法对银川市1992—2007年的人均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以及生态安全情况进行分析并获得了随时间变化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银川市15年间人均生态足迹增长了94.06%,人均生态承载力减少率为33.70%;生态压力指数由2.1887升至6.4114,增长了1.93倍,其中1992—2002年的生态压力指数大幅度上涨,2002—2007年趋于缓和,但15年间生态安全等级始终为Ⅳ级,处于极不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2.
基于物质量的滨海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对于推动滨海湿地生态补偿实践、推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详细论述滨海湿地物质量补偿的理论体系,包括物质量补偿的定义、补偿原则及特点、主要补偿方式,以及补偿主体和客体等;并阐明了物质量补偿与生态修复之间的区别,对补偿参考系和补偿率等概念做了详细阐述。构建适用于我国产权机制的物质量补偿运行模式,将受损滨海湿地列入主要补偿客体,并为我国滨海湿地生态补偿提出对策建议:实行物质量补偿与价值量补偿相结合的多层次补偿模式;构建补偿率核算方法,开展物质量补偿评估试点;加强市场化交易模式,建立多元化补偿运行方式;完善滨海湿地生态补偿的立法和管理工作,保障政策有效性;增加滨海湿地生态补偿投入资金,加强滨海湿地科普教育等。  相似文献   

13.
应用生态足迹原理和生态压力指数方法,对商洛市2007—2011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并对同时期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等级划分。结果显示,商洛市的土地生态安全处于“较安全”等级,生态压力指数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特征,说明商洛市生物生产性土地产出在逐年增强,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农户分布式认知视角,探讨分析影响农户生态耕种意愿的因素及其规律,为制定激励农户生态耕种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江西省44个县、市(区)的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框架,利用Lo-gistic模型对2068份问卷进行农户生态耕种意愿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农户的年龄与测土配方施肥采用原因对其生态耕种意愿具有负向影响,农户的文化程度、务农年限、实际耕种面积、化肥施用量确定的合理性及获取信息渠道的科学性具有正向影响.总体上,农户的个人力和文化力对生态耕种意愿的影响比地域力的影响更显著.[建议]一是在加强农村文化教育与有关生态耕种知识普及的同时,努力吸纳年轻人加入耕地耕种的队伍;二是扩大农户耕种面积,形成适度规模经营;三是加强生态耕种的示范作用,引导农户采纳生态耕种技术.  相似文献   

15.
16.
在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中,如何以最合理地块构建自然保护区并能在最大程度上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安全,是缓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开发矛盾所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针对戴云山地区探讨地块选择方法的适用性,基于戴云山地区生态评价,结合空间特征和生态现状要求,提出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空间优化建议。结合保护区植被多样性特征,应用地块选择算法,将戴云山所属地区共18 762小班进行网格分割,根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选取地类、树种组成、郁闭度、平均树高、平均胸径、龄组和立地质量7个指标,求得各网格的生态值,绘制戴云山地区生态值分布图,引入改进的nal-Briers优化模型,实现保护区范围的最优化选择。依此方法共选择88个地块(网格)组成5个构建自然保护区的备选区域,其中包含原自然保护区2处备选区域(编号2,3),新增备选区域位于原保护区东部(编号4)、北部(编号1)和东南部(编号5)各1处。考虑保护区设计原则,编号2,3和4备选区域形成的区域可有效减弱边缘效应的影响,为建设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最优区域组合。选择后的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实现了地块数量与生态值间的最优组合,最大限度保护戴云山整体植被多样性。地块选择算法在国内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设计中可能具有适用性,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设计研究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为了量化分析城市绿道中树木的各类生态服务效益价值,为未来绿道树种筛选和种植规划提供参考。以宁波市“三江六岸核心区”绿道树种为研究对象,对其树木群落结构组成、胸径分布、树高结构和生长类型进行分析;并运用i-Tree模型进行生态效益评估,将节能效益、固碳效益、改善空气质量效益、截留雨水效益和美学效益值量化为经济价值。结果表明:绿道树种类型丰富(37科54属71种),生长类型多为阔叶落叶型乔木,绿道树木的胸径和高度多数介于15.2~30.5 cm和5.0~10.0 m,处于稳定生长阶段,季相变化较丰富且景观效果较强。通过i-Tree模型评估“三江六岸核心区”绿道年总生态效益值为4 287 024.54元,其中,美学效益(64.62%)>固碳效益(17.25%)>截留雨水效益(9.79%)>节约能源效益(8.32%)>改善空气质量效益(0.02%)。树种优势度与绿道总生态效益贡献率相关性较强,樟树、银杏、柳树、鸡爪槭的总生态效益贡献率最高,但与单株年生态效益之间没有较强相关性;泡桐(2 494.70元·株-1)、二球悬铃木(1 994.49元·株-1)、枫杨(1 824.93元·株-1)、喜树(1 542.23元·株-1)的单株年生态效益较高,但其数量在绿道中不占优势。建议在选择树种时,将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纳入改善空气质量价值评估体系中,推广单株生态效益价值较高的树种应用于绿道中。  相似文献   

18.
引入种群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分析了共生理论在闽台旅游合作研究中的适用性,从环境诱导机制、共生动力机制及共生阻尼机制等3个方面探讨了闽台旅游合作的共生机制,得出了外部环境有利于闽台共生关系形成、闽台旅游共生关系形成及向高级模式进化过程中动力与阻尼并存等结论。  相似文献   

19.
生态农业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综述国内外生态农业评价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生态农业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数学模型和评价原则等方面构建了生态农业评价理论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评价指标矩阵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以安徽芜湖市为例,对芜湖市郊区、南陵县、芜湖县和繁昌县进行了区域生态系统比较研究。评价结果表明,南陵县和芜湖县的生态环境较好,是发展生态农业较好的区域,繁昌县和芜湖市郊区生态环境较差,污染严重,发展生态农业受到较大限制。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说明该评价理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结合试验农区8种农田生态模式和实地调查数据,在对不同农区5年间景观格局特征(多样性指数、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和破碎度指数)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以生态模式为尺度的主要影响因子与景观格局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揭示了生态模式尺度下景观格局变化的生态学意义。研究认为:生态模式作为农田景观破碎度的限制性因子影响明显;城郊农区及环岛农区比规模生产农区生态模式对农田景观格局的影响大;稻田中的生态模式对景观格局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