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汾河水库上游流域治理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汾河水库是山西省最大的水库,担负着向太原市及太原盆地工农业供水的艰巨任务。由于上游水土流失严重,致使水库泥沙淤积量很大。多年来,特别是1988年开展汾河水库上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有效减少了入库泥沙。但也存在着治理速度慢、人为新增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今后应采取重视河道治理,大量用洪用沙;加强水土保持,有效拦截泥沙;强化监督管理,防治人为新增水土流失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将生态理念应用到城市河道治理中,是河道整治的发展趋势,北票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河道治理工作,但城市上下游河段均未系统治理,防洪体系尚不完善,部分河段仍存在堤防不达标或无堤防段等防洪隐患,威胁着沿岸居民及企业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早期城市河道治理主要考虑其疏浚功能,将其作为“泄洪渠”实行渠道化、简单硬化整治,破坏了河流净化功能和原有生态平衡,导致内河水质污染、生态退化等一系列问题。考虑用地条件和投资成本等因素,结合北票市城市河道既有治理措施以及“城水和谐”理念提出顺应自然、山水相依、生态净化、城水相融等适用于当地的生态治理措施,可为构建环境宜居、城水相融的生态河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河北省滦平县牤牛河为研究对象,对城乡干涸、断流的中型河道进行了问题分析,并针对河道存在的淤积严重、水源不足、水体污染、河岸边坡破损严重、河道形态直线化严重、景观差等六大问题,提出了常用的生态治理手法及景观修复的要点,使河道整体设计在满足行洪的前提下,达到水质改善、生态修复、景观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生态河流构建原理与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传统的河流整治技术,如裁弯取直、疏开挖河道、浆砌石或混凝土加固河岸、高筑河堤等,忽略了河流的生态特性,结果导致河流水文发生改变,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创伤。分析了河流治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及遇到的问题,提出生态河流的概念,并探讨了生态河流的基本特征和构建原理,然后分别从河道景观设计、河道平面形态设计、河道断面设计和岸堤设计几个方面论述了生态河流构建的技术体系。最后,以镇江古运河生态岸堤构建为例,介绍了生态岸堤构建的实施办法,旨在探讨河流的生态治理的方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略论城市水土流失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 ,各种类型的经济开发活动中的废弃物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导致河床淤积、抬高 ,河道行洪能力降低 ,破坏了城市生态环境 ,制约了城市经济发展。阐明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以及建设工程“三同时”制度 ,对城市垃圾及废弃沙石进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绿洲农业发展对水资源的依赖性,分析了天然河道渠网化、灌溉面积扩大、渠道引水量增加、渠系高标准衬砌及地下水大量开采对流域平原区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绿洲农业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造就了高效和集约化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的同时,也使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转化条件、转化数量及水体质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其负面效应已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并直接威胁着绿洲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应对极端的自然天气以及抗洪排险工作中,城市河道的治理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不断变化的气候环境使得恶劣的自然天气现象较为多见。同时,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污水、生活垃圾以及工业污水的排放量逐渐增加,水体的污染程度远远超出了其本身的自净能力,城市河道中干涸、黑臭的现象逐渐严重。面对这种现状,国家提出了应对的河道环境修复以及水生态治理的指令,以及推进河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以此来增强环境的治理力度,加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结合城市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生态环境恶化对黄河的危害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黄河两岸是多沙粗沙的主要产区,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之一。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输入黄河干流,加快了河道淤积,加剧了黄河干流内蒙古段悬河的扩展,危及到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十大孔兑”是黄河内蒙古段河床淤积的主要泥沙来源。“十大孔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带来的危害巨大,影响范围广泛,全面开展减沙治沙和以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治本之策。根据“十大孔兑”的地形地貌、地面物质组成和水土流失特点,将项目区分为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和平原区3个不同类型区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河道最小生态径流的估算与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从雅砻江支流鲜水河的达曲、泥曲和大渡河支流的色曲、杜柯河、玛柯河和阿柯河等6条河流通过“六坝七洞一渠”,将40亿m3/a水调到黄河的支流贾曲。这一水量约占引水坝址河川径流的65%~70%,剩余30%~35%的水量能否满足河道内的生态需水,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分析该调水区河道内的生态需水主要是满足水生生物栖息地的需水要求,讨论了水生生物产量与水体水量之间的关系,利用河道内径流50%保证率的河道径流的30%作为最小生态径流量的方法,估算了达曲、泥曲、绰斯甲河、足木足河的水文站断面的最小生态径流量,并利用Tennant方法对估算结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4~9月采用最小生态径流量可以使河道的流量状态处于中等水平,10~3月若河道内流淌着最小生态径流,可以使河道内水生生物及河道的正常功能处于非常好的状态,只要工程建成后采用计算的最小生态径流为河道内下泄流量,就可以保证同时满足调水河流的资源水和生态水。  相似文献   

10.
拦河坝是河道治理的重要方式,不同坝型的应用对于河道治理和维护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神嘴窝生态蓄水工程拦河坝的坝型进行了比选分析,在对橡胶坝、底横轴转动翻板闸、钢坝闸三种坝型特点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从工程总体规划和设计原则出发,最终确定了适合工程建设需求的坝型。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水土流失和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将更加严峻。许多开发建设项目的施工,大面积破坏地表植被,随意向河道倾置弃土弃碴,阻碍行洪,造成严重的人为新增水土流失,后果十分严重。为了从根本上控制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水利部颁布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  相似文献   

12.
河道的整治在城市和乡镇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河道的整治,对于城市建设规划,河道周边用水等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在主要河流河道整治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解决方法做了初步探讨,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对促进河道整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我国南方土地侵蚀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柴宗新 《山地研究》1996,14(4):215-220
境内土地侵蚀严重,以水蚀为主,其面积683320km^2,占全国水蚀面积的38%,讨论了:滑坡,泥石流侵蚀;碳酸盐岩,花岗岩和红层各具特色的侵蚀;土地侵蚀的危害严重,石化面积在扩大,中小河道淤高,塘库,湖泊遭淤,容积缩小;南方土地侵蚀泥沙输移比较小。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安全生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山区普遍存在的水土流失、河岸坍塌、河道淤积和山洪地质灾害频发等问题,广东省开展了以“安全、生态、发展、和谐”为总目标的安全生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介绍了项目开展的背景、思路、措施、做法和经验,探索了安全生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从“人均纯收入”这一主要小康量化指标入手,通过对黄河流域四大重点治理区一期工程所列315条重点小流域的调查分析,表明:经过一期工程的10年治理,重点治理小流,一方面在奔小康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另一方面,还存在在着程度不同的问题,笔者对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等的影响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松花江水系是我国重要地表水系之一,该流域占吉林省总土地面积的71.8%,而其第二松花江的源头区正处于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河道长255.7km,集水面积18724km。,整个江段位于长白山山地,生态环境很脆弱,恶化趋势仍未遏制,给第二松花江源头区水源地污染带来了重大影响;区内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趋于严重;特别是长白山北坡,垃圾、污水、粪便等,已使“三江之源”的天池和松花江上游二道白河造成污染。从第二松花江的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入手,初步探讨了第二松花江源头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为江河水源地保护和治理提出了初步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延庆县的水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致因是河道防洪排涝标准降低,河道周边植被破坏严重,河道水体水质较差,水土流失严重,农村生活垃圾对农村水环境造成严重威胁。为此,提出了对水环境治理对策。主要做法是:进一步提高认识,狠抓工作落实;加强专业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水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加大水环境治理投资力度;加强管理,落实管护责任;建立群众参与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8.
长汀县是福建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郑坊河小流域作为长汀县城区第二供水水源地,对长汀县群众生产生活至关重要。为减少水质污染源,通过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采取封山育林,水保造林种草,河道护岸、绿化等措施,进一步加快长汀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张志全  郑晓非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4):315-316,320
辽宁省区域面临着水资源严重短缺,污染严重,开发利用程度已经很高,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目前关于辽宁区域的水资源“开源”的相关研究较多。因此辽宁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节流”对策的讨论显得十分重要。讨论了辽宁节约用水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南方平原区域水动力不足,水流速慢,水体自净能力弱,近年来南方平原区域城市河道污染严重。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的唐家浜针对河道黑臭、水质污染等顽症,采取组合工艺对水体进行净化,以生态修复为手段、物理修复为保障,且兼有景观设计的城市河道修复模式,明显改善河道水质状况,实现河道的生态系统恢复,增强其自净能力,恢复其做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功能,践行了生态优先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