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长白山灵芝中糖类物质分析及方法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定长白山灵芝糖类物质的含量。方法: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灵芝中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葸酮-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灵芝中总糖的含量为19.65%,还原糖的含量为8.66%,多糖含量为10.49%。结论:灵芝中总糖和多糖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块茎中糖的分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块茎中糖的分级康玉林,东惠茹,徐利群(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100081)马铃薯块茎中碳水化合物可分为淀粉、非淀粉性多糖和糖(蔗糖和还原糖),其中淀粉占块茎干物重的60%~80%,非淀粉性多糖占5.6%左右,蔗糖和还原糖则分别占干基的0.25...  相似文献   

3.
周民 《广西糖业》2021,(3):48-53
糖工程已成为引人注目的新生物技术学科,功能性多糖的研制是糖工程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功能性低聚糖和多糖是糖工程的前沿技术产品,具有无耐抗、无残留和无毒副的绿色环保作用.甘蔗废糖蜜是微生物发酵生产功能性多糖的廉价碳源,但是废糖蜜生产功能性多糖的企业在国内市场是空白的.  相似文献   

4.
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是导致茄科(Solanaceae)作物减产的重大因素,为探寻防治烟草花叶病的食用菌源多糖材料,采用半叶法、五点注射试验和系统寄主侵染活性评价测定6种粗多糖对TMV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姬松茸(Agaricus blazei)粗多糖提取率最高,可达24.32%,其次是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为18.56%,最低为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10.04%。总糖含量中,姬松茸总糖明显高于其他种类,达到37.71%,其次是桑黄(Phellinus igniarius)和灵芝(Ganoderma lucidum),总糖含量均超过32.00%,此外姬松茸粗多糖的硫酸基含量高达2.10%。半叶法测定6种粗多糖对TMV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多糖喷施48 h后对接种病毒能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其中云芝粗多糖、姬松茸粗多糖、平菇粗多糖的预防效果均达到60.00%以上。尤其是24 mg/mL姬松茸粗多糖的预防效果达92.04%,叶片的枯斑数目明显少于清水对照组。在五点注射试验中,姬松茸粗多糖处理的荧光斑点亮...  相似文献   

5.
人参果提甙母液中粗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硫酸—苯酚比色法,测定人参果提甙母液中粗多糖的总糖含量.以阿拉伯糖为标准品,测定波长为482nm.结果人参果提甙母液中粗多糖的提取收率为17.00%,总糖含量为23.94%.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苦丁茶冬青多糖醇沉规律及产物理化性质。通过热水浸提和不同浓度乙醇分级沉淀,得到乙醇终浓度为20%、40%、60%和80%的4种苦丁茶冬青多糖组分,即ICP-1、ICP-2、ICP-3和ICP-4。比色法检测各多糖组分总糖、糖醛酸、蛋白质和总酚含量;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进行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紫外和红外光谱扫描考察各组分的光谱性质。结果表明:ICP-1、ICP-2、ICP-3和ICP-4总糖含量分别为19.21%、34.91%、37.70%和30.21%,糖醛酸含量分别为5.04%、44.90%、24.20%和5.84%;凝胶渗透色谱图表明:ICP-2和ICP-3为高纯度均一组分,分子量为440.440与348.279 ku;4种多糖组分在280 nm处均有吸收峰,说明均为糖蛋白质化合物。红外结果显示,各组分均为吡喃糖环构型。以上结果表明,乙醇分级沉淀的方法可用于分级纯化制备组分均一、纯度较高的苦丁茶冬青多糖组分。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不同武夷名丛茶多糖组成和体外抗氧化活性差异,选取雀舌、瓜子金、胭脂柳、老君眉4个武夷名丛鲜叶为原料,通过水提醇沉淀法提取茶多糖,测定了4个品种鲜叶的茶多糖中中性糖、糖醛酸、蛋白质和茶多酚等组分含量,并比较了4个品种茶多糖清除1,1-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武夷名丛茶树品种鲜叶提取茶多糖得率不同,胭脂柳品种得率较高,老君眉得率较低;4个武夷名丛的茶多糖在中性糖、糖醛酸、蛋白质和茶多酚含量上存在较大差异;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显示,不同武夷名丛茶多糖清除DPPH、·OH和O2-·活性具有明显差异,但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呈现出剂量-效应关系;4个品种的茶多糖清除DPPH和O2-·的IC50值均高于阳性对照Vc,清除·OH的IC50值均低于阳性对照Vc,表明雀舌、瓜子金、胭脂柳和老君眉4个品种的茶多糖是良好的·OH清除剂。研...  相似文献   

8.
水提醇沉法分离制备苦丁茶冬青粗多糖样品,对其进行初步分离表征(包括总糖、糖醛酸、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和红外光谱分析)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清除DPPH·自由基、·O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苦丁茶冬青粗多糖中总糖含量为30.67%、糖醛酸含量为12.72%、蛋白质含量为9.35%;含有16种氨基酸成分,总含量为7.72%,其中含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0.41%;红外光谱显示该粗多糖样品中含有α-吡喃糖环结构;此外,苦丁茶冬青粗多糖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且其抗氧化活性与多糖浓度之间存在良好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9.
乌龙茶加工过程多糖的变化、组分分离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多糖含量以及组成多糖的中性糖、蛋白质含量呈递减趋势,从鲜叶至第2次摇青结束,下降幅度小,但第3次摇青后大幅度下降,而糖醛酸的变化较小;加工过程多糖清除·OH和自由基的趋势基本一致,呈现抛物线变化,活性最高峰出现在第2次摇青结束,多酚类保留量为85%左右可以作为制定乌龙茶加工过程高活性茶多糖的形成指标。采用纤维素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乌龙茶多糖,各级分中性糖、蛋白质、糖醛酸含量以及清除OH、的作用有较大差异。获得的乌龙茶多糖主要组分OTPS2-1是富含糖醛酸和少量蛋白质的三元糖复合物,相对重均分子质量为8.877×104,糖基由半乳糖、葡萄糖、阿拉伯糖、岩藻糖和鼠李糖组成,其摩尔比为7.58:2.14:7.05:1.76:1.02。O2.O2.  相似文献   

10.
水提醇沉法分离制备苦丁茶冬青粗多糖样品,对其进行初步分离表征(包括总糖、糖醛酸、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和红外光谱分析)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清除DPPH·自由基、·O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苦丁茶冬青粗多糖中总糖含量为30.67%、糖醛酸含量为12.72%、蛋白质含量为9.35%;含有16种氨基酸成分,总含量为7.72%,其中含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0.41%;红外光谱显示该粗多糖样品中含有α-吡喃糖环结构;此外,苦丁茶冬青粗多糖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且其抗氧化活性与多糖浓度之间存在良好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一种野生苦瓜的部分形态特征、营养成分和染色体核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一种野生苦瓜的形态特征、营养成分及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与栽培品种相比,这种野生苦瓜的叶片、瓜果、种子均为小型,田间表现抗病、抗虫性强;经测定,其果肉的蛋白质、粗脂肪含量接近或低于栽培品种,维生素C含量为1 187.6 mg/kg,高于栽培品种“早丰3号”(816.0 mg/kg).染色体数目为2n=2x=22,同于栽培品种.田间调查还发现,野生苦瓜能够与栽培苦瓜自然杂交结果,自然杂种的特征形态居于两亲本之间,耐寒性,抗病、抗虫性则与野生苦瓜亲本相同.这种野生苦瓜有望成为有利用价值的苦瓜亲本资源.  相似文献   

12.
中低档绿茶中茶多糖的提取及降血糖作用   总被引:58,自引:7,他引:58  
从中低档绿茶中提取茶多糖,分离提取和精制纯化的方法对其含量及生理活性有一定影响。理化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茶多糖是一类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多糖或一种酸性糖蛋白,以丙酮为溶剂沉淀分离得到的茶多糖生理活性最高,降血糖作用最佳,而且方法操作简便,易于工业化生产。茶多糖对正常和实验性高血糖模型小白鼠的血糖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茶多糖在降低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血糖浓度的同时,使肝糖原大量增加,表明茶多糖在对糖代谢方面具有与胰岛素相类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膜过滤绿茶多糖的系统分级纯化及免疫活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150kD、20kD、6kD的超滤膜和对水溶性茶多糖进行分级和浓缩,得到的三部分截留液分别经过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和丙烯葡聚糖凝胶Sephacryl S-300柱层析系统分离、纯化,共得到了20多个分级组分;HPGPC-ELSD鉴定各多糖组分的纯度及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得到5个均一多糖组分;用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检测免疫活性,发现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有显著活性的多糖组分大多集中在20kD左右,大多为不均一多糖。  相似文献   

14.
锌钼营养对苦瓜产量、品质及叶片氮素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田间试验、植株生理生化测定方法,研究了锌钼营养对苦瓜(品种株洲长白)产量、品质及叶片氮素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缺锌、钼的条件下,叶面喷施一定范围质量浓度配比的硫酸锌和钼酸钠均可显著提高苦瓜产量,并可提高苦瓜蛋白质、可溶性糖、维生素C(Vc)和17种氨基酸,尤其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降低NO3-含量,改善苦瓜品质;锌钼营养还可提高叶片蛋白质、核酸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NR)活性,并降低游离氨基酸、NO3-含量和核糖核酸酶(RNase)活性。在对叶片氮素代谢的影响程度上,锌和钼的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且锌和钼呈现相互促进作用。苦瓜产量与叶片NR活性,叶片蛋白质与硝酸还原酶活性、核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苦瓜产量与叶片RNase活性、叶片蛋白质与游离氨基酸、叶片核酸与RNase活性、叶片NO3-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等两两相互间则呈极显著负相关。讨论了锌钼对苦瓜品质和氮代谢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5.
建立一种茶树花多糖含量的修正系数蒽酮-硫酸检测方法。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普通蒽酮-硫酸检测多糖方法基础上,通过联用离子色谱检测技术,构建蒽酮-硫酸检测新方法的修正系数(f),实现茶树花多糖检测技术的快捷、准确和客观。研究表明,以半乳糖为标准对照品时修正系数f半乳糖=2.84,以葡萄糖为标准对照品时修正系数f葡萄糖=4.49。该方法稳定性好(RSD葡萄糖=1.7%,RSD半乳糖=1.0%)、精密度高(RSD葡萄糖=1.4%,RSD半乳糖=2.0%)、重复性强(RSD葡萄糖=3.2%,RSD半乳糖=2.5%)及加标回收率佳(回收率葡萄糖=91.3%~104.1%,回收率半乳糖=95.9%~104.4%)。用新方法测得3产地茶树花多糖含量分别为10.30%、10.07%及9.99%,高于常规蒽酮-硫酸法检测茶树花多糖值。茶树花多糖中单糖组分分析表明,以半乳糖为标准对照品检测茶树花多糖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稻曲病菌厚垣孢子壁与厚垣孢子内源性休眠的关系,以典型的休眠型(黑色)和非休眠型(黄色)稻曲病菌厚垣孢子为材料,用液氮研磨,超声破壁后,经复合酶 热水浸提 Sevag法提取胞壁多糖,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刚果红实验、气相色谱分析其多糖的结构和组分。结果表明,黑色、黄色厚垣孢子胞壁多糖均含β型吡喃糖苷键,具有三股螺旋构象,为主要由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3种单糖组成的杂多糖,黄色厚垣孢子中含有少量的木糖;黑色厚垣孢子壁中葡萄糖、半乳糖和甘露糖的摩尔百分比为58.23∶25.32∶16.46,黄色厚垣孢子壁中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和木糖的摩尔百分比为3548∶30.58∶24.46∶9.45。这两种厚垣孢子壁多糖的组成和比例有明显差异,可能与厚垣孢子休眠有关。  相似文献   

17.
蕃拉芦荟水溶性多糖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蕃拉芦荟( Aloe barbadensis Miller)为材料,从中分离出3种多糖PAB1、PAB2和PAB3。PAB1的总糖含量和糖醛酸含量分别为78.57%和14.59%;PAB2的分别为88.72%和6.90%;PAB3的分别为50.23%和10.9%,蛋白质含量为28.81%。红外光谱、气相色谱、酶水解等测定结果表明,PAB1为葡萄聚糖,PAB2为葡萄甘露聚糖,PAB3是一种含有甘露糖的糖蛋白。  相似文献   

18.
2002年春季,利用化学农药丁硫克百威、氯唑磷、侵入巴斯德氏芽菌(Pasteuria penetrans)制剂,在海南省进行辣椒和苦瓜根结线虫病害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药剂处理35 d后,在盆栽环境下,侵入巴斯德氏芽菌处理组的根结指数明显低于化学农药处理组,但在田间,各处理组之间效果差异不明显。另外,田间试验中,对照和侵入巴斯德氏芽菌剂处理组的植株均受到疫病的严重危害。说明侵入巴斯德氏芽菌制剂对抑制根结线虫病害具有一定的效果,而且在盆栽条件下,其效果优于供试的2种化学农药,但对其它病害的发生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锌肥水平对苦瓜叶片多胺含量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田间试验、植株生理生化测定方法,研究了不同锌肥水平对苦瓜(品种为大顶)叶片多胺类化合物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有效锌为0.45mg/kg的低锌胁迫下,苦瓜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自动氧化速率(AOR)增加,多胺(PAs)、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抗坏血酸(AS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都下降,因而施锌有利于苦瓜抗膜脂过氧化胁迫,延缓叶片衰老;叶片MDA含量与AOR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PAs、Put、ASA的含量以及SOD、POD、CAT的活性都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