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5/06年度我国玉米供求与价格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喜贵 《农业展望》2006,2(3):18-20
2005年中国玉米产量创下历史新高,主要归因于玉米面积增长.2005/06年度国内消费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305亿t,比2004/05年度增加610万t,其中,饲用消费量9100万t,工业消费量2200万t,工业消费增长贡 献率为2/3,饲料消费增长贡献率为1/3;2006年燃料乙醇消费玉米量有望增长到370万t.2005/06年度国内1.34亿t新增产量与1.305亿t消费量相比将有350万t节余量,但如东北地区出口650万t玉米,将出现290万t缺口,而出口将是国内玉米供求关系的关键因素.2006年中国玉米产量如果正常,预计2005/06年度吉林省(长春)粮食部门出库价下限在1080元/t,上限在1260元/t,平均价格将比2004/05年度上涨6.3%;销区广东省(蛇口)玉米价格预测上限1500元/t,下限1300元/t,平均价格将比2004/05年度上涨7.6%.  相似文献   

2.
李云峰 《农业展望》2008,4(2):18-21
通过对过去10年我国蛋白粕供给及需求的分析,总结出我国蛋白粕市场的变动趋势.结合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及我国人均畜禽产品消费量变化,对我国蛋白粕价格和需求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由于近年来我国油菜籽种植收益仍然维持低水平,因此我国油菜籽产量持续滑落。据预测,2012~2013年度,我国油菜籽产量为836万吨,折合国产菜粕数量在500万吨左右。随着2010年后国内外棉花价格连续下跌,2012年我国棉粕产量同样呈现下降态势,约为450万吨。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养殖业的恢复,菜粕和棉粕产量下降,将导致今年市场上菜粕和棉粕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4.
陈建新 《农业展望》2010,6(12):37-40
对1~10月中国棉花的进口情况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及棉花供需、棉花主产国的产量、出口政策、国际棉花基金和汇率等因素对未来几个月中国棉花进口走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2007/08年度我国大豆供需状况及价格走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伟 《农业展望》2007,3(10):17-20
2007/08年度我国大豆产量预计为1440万t,降至最近10年来的较低水平,在国内大豆需求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大豆进口量将大幅增长至3150万t甚至更高的水平。2007/8年度我国大豆供应将呈现偏紧的局面,国内大豆收购价格将会保持高开高走的态势,预计大豆收购价格将会达到甚至超过4000元/t,创下我国大豆收购价格的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6.
李喜贵 《农业展望》2007,3(3):20-24
分析了近期国内玉米市场的供需状况、市场热羔以及价格走势。2006/07年度中国玉米市场供求关系偏紧,2007/08年度玉米需求趋向理性增长,玉米供求关系将延续紧平衡态势。2007年国内玉米价格进入南价区域,玉米价格上涨节奏可能打破2004~2006年的稳健态势,表现为波动幅度相对扩大,波动规律不好把握。2006年秋粮上市以来国内玉米价格呈现反季节上涨,而2007年1~3月份玉米价格处于调整期,预计4月份开始国内玉米价格有望进入季节上涨通道。  相似文献   

7.
2014年国内外玉米市场分析及2015年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4年全球玉米供给充沛,玉米价格不断下跌,国内玉米供需形势进一步得到改善。预计2015年全球玉米供给依然充沛,价格将处于低位,国内玉米也将保持相对较为宽松的供需形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生产变化的趋同性、价格反应的滞后性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全球玉米供给和价格波动风险在2015年将加大。  相似文献   

8.
钟永玲 《农业展望》2007,3(2):13-16
从产量、进出口贸易、供需状态及价格走势等方面对中国2006年小麦市场进行综合分析,并对2007年小麦市场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李韶民 《农业展望》2007,3(2):17-18
从棉花产量、进出口贸易、供需状态、以及价格波动影响等方面综合分析了2005/06年度中国棉花市场状况,同时探讨了2006/07年度棉花市场形势。  相似文献   

10.
受惠农政策拉动和粮价高企的刺激,我国稻谷产量连续4年增长。由于生产成本和机会成本提高、夏季南方产区遭受旱灾,农户对粮价期望明显提高,导致籼稻收购进度缓慢,价格持续走高。东北粳稻产量明显增长,承受陈稻新粮双重销售压力,收购价格持续低迷。年底车皮供给增加,东北稻米南运数量明显增长,长江中下游地区粳稻价格受到打压。预计2008年籼稻将维持高位运行.黑龙江粳稻将成为影响全国稻谷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蔬菜问题引发人们持续关注。研究发现,中国蔬菜总产量和人均产量都较高,蔬菜问题主要是由过高的产后损耗、过多的流通环节引起。城市周边区域蔬菜种植急剧减少,不得不从全国大量调运蔬菜,导致流通环节过多,这既加剧了产后损耗,扩大了产需缺口,也给蔬菜质量安全带来隐患。公益性流通基础设施不足和政府保障蔬菜供给的措施不到位,进一步恶化了这种情况。解决蔬菜问题需要优化蔬菜生产布局、适度增加周边区域的蔬菜产量、改善蔬菜流通模式(如扶持减少中间流通环节的社区直销模式)、兴建公共流通设施、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尽管种植面积大幅增加,蔬菜流通方式创新加快,但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前阶段,中国蔬菜价格仍将持续走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稻米供需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0多年来,中国稻谷生产总量的波动上升以及占粮食总产比重的下降,主要是稻谷种植面积及其占粮食种植面积比重的波动下降和单产不断提高共同作用的结果;稻谷生产总量中粳稻比例不断上升、籼稻比例逐年下降,生产集中度大大提高、优势区域渐趋明显。近年来中国口粮消费在下降,而稻米在口粮消费中比重在上升;稻米总量消费在下降,而粳稻总量消费在上升;农村稻米消费量在下降,而城镇稻米消费量在上升;稻米人均消费量在下降,而稻米消费人口和区域在上升。中国稻谷主产区集中而消费区域分散、南方生产消费籼米而北方生产消费粳米的特征,使得国内贸易呈现“北粳南运、中籼东输、中籼南下、南籼北运”、国际贸易呈现“进口以籼米为主,出口以粳米为主,进口以南方为主,出口以东北为主”的交错格局。展望不久将来,中国稻米供求关系仍将呈现紧平衡状态,并由稻米净出口国转变为稻米净进口国。  相似文献   

13.
王春玉 《农业展望》2007,3(1):18-20
分析了2001~2005年中国玉米市场供求现状和总体变化趋势,得出中国玉米市场总体趋势是供不应求的结论。对2011年前中国玉米供求总体趋势进行展望,提出了改善中国玉米市场供需失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麦生产和消费及供求形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世界大麦生产、消费和贸易中,中国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随着膳食结构的改善和啤酒产业的发展,中国大麦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在供给主要依靠国外进口的情况下,改善国内大麦的生产和贸易状况,将对中国大麦产业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魏斌 《农业展望》2010,6(5):11-14
2010年春季,国内玉米市场需求旺盛,推动市场价格不断上涨。饲料企业和深加工企业存在补库需求以及享受运费补贴的企业积极收购是玉米需求旺盛的主要原因。农户售粮习惯改变,玉米上市数量低于上年同期。干旱影响西南地区玉米产量,东北地区温度偏低导致播种推迟,国家收储中央储备猪肉,临储玉米拍卖成交价格高于市场价格水平,增强了市场供求双方对后期价格看涨预期。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油料供需虽然一直处于紧缺状况.但由于是定量供应,供需平衡压力并不大。粮食供求关系的紧迫性.掩盖了油料短缺的重要性。也正是从改革开放开始.随着农村改革已初步取得成效,并推动着农业生产较快发展,商品率不断提高,油料供需在市场流通的作用下,市场需求开始对生产资源配置产生影响.逐渐出现竞争.从而导致区域生产优势的出现,也增加了流通的压力。油料消费也出现激增.油脂油料供需状况成为粮油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夏向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832-13834
阐释了农村公共产品的内涵,农村公共产品是指满足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公共消费需求的产品或劳务,它具有一般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不可分割性的特点。分析了我国政府对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情况,以及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状况,包括农民的培训需求、农村弱势群体的救济需求、农村居民对良好居住环境的需求、农民对"软"公共产品的需求。提出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的路径:完善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科学分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加快推进各项配套措施改革;开拓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资金筹集渠道。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度中国大豆供需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大豆生产 1.1 近期大豆在食物生产中的地位稳步提高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比重在10%以下,但有逐渐增长的趋势,从20世纪60年代的7.52%增加到当今的8.97%,增长了1.45%。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