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蛔虫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严重危害畜牧业发展乃至人类健康的消化道寄生线虫,广泛分布于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地区。蛔虫可感染几乎所有的常见动物,包括一些野生动物。猪蛔虫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大型线虫,  相似文献   

2.
<正>阿米巴原虫病主要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引起的一种高发病率、高致病性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该病分布范围广,易感机体较多,现已呈世界性流行传播[1]。犬钩虫病是由犬钩口线虫、巴西钩口线虫和狭首弯口线虫寄生于犬的小肠所引起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该病发病甚广,在我国华东、中南和华北等温暖地区广泛流行。犬蛔虫病主要是由犬弓首蛔虫寄生于犬的小肠所引起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该病分布于世界各地,常引起幼犬发育不良,生长迟缓,严重时  相似文献   

3.
犬猫蛔虫病是由犬弓首蛔虫、狮弓蛔线虫和猫弓蛔线虫寄生于犬、猫的小肠和胃内引起的.在我国分布较广,主要危害1~3月龄的仔犬,影响生长和发育,严重感染时可导致死亡.可根据呕吐物及粪便中见到虫体确诊并治疗.1易感动物该病以幼龄犬、猫多见.其病原主要有犬弓首蛔虫、狮弓蛔线虫、猫弓蛔线虫等.其中犬弓首蛔虫和猫弓蛔线虫可以感染人,在幼犬中的感染很常见,偶有致命病例.狮弓蛔线虫可感染幼龄犬和成年犬,也可感染野生食肉动物,尤以动物园或其他收容场所动物容易感染.  相似文献   

4.
氟苯咪唑(Flubendazole)又名氟甲苯咪唑或氟苯哒唑,为甲苯咪唑的对位氟同系物,化学名为5-(4-氟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氨基甲酸甲酯,是一种新的广谱抗蠕虫药。临床上已广泛用于驱除猪的蛔虫、毛首线虫、食道口线虫和后圆线虫等,以及犬猫的蛔虫、钩虫、鞭虫和绦虫等,对禽的鸡蛔虫、封闭毛细线虫、鹅裂口线虫、鹅毛细线虫、微细毛圆线虫和气管比翼线虫等也有极佳的驱虫效果,  相似文献   

5.
犊新蛔虫病是由无饰科大型线虫犊新蛔虫(Neoascaris vitulorum)寄生于初生犊牛的小肠所引起肠炎、腹泻、腹痛等胃肠症状的一种寄生虫病。各种牛只都可被侵袭,对水牛犊的危害尤为严重。该病分布遍及世界各地,在我国广泛流行,感染率高,危害性大。长期  相似文献   

6.
正线虫是外形呈线条状、圆柱状或近似线状,两头尖细,雌雄异体,而且是雌虫长、大,雄虫短、小,体内具备了比较完整的消化、生殖系统的虫体。蛔虫是线虫纲大家族的一员,是鸡及其他禽的寄生虫。据《中国禽病学》记载,在我国侵害陆地禽、水中禽的线虫很多,依侵害禽不同系统而分,侵害消化道的就有16个品种,而鸡蛔虫是其中侵害鸡最严重而分布地域最广泛的种类。侵害呼吸道的有5个品种,除对鸡致害严重外,引起其他  相似文献   

7.
左旋咪唑是临床上较常用的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驱线虫药,对多种动物的胃肠道线虫和肺线虫成虫及幼虫均有高效。在小动物临床上,其对犬的蛔虫(弓首蛔虫、狮弓蛔虫)、钩虫(钩虫属、板口属)的驱虫率超过95%,左旋咪唑对犬的心丝虫微丝蚴和猫的肺线虫也有疗效,故在小动物临床上左旋咪唑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抗寄生虫药物之一,若当用药过量或误食时则会导致犬、猫的中毒。笔者在临床  相似文献   

8.
鸡线虫病广泛存在全国各地,严重地威胁养鸡业的发展。为了探讨安全有效地驱除鸡线虫药物,在进行国产丙氧苯咪唑驱除鸡蛔虫的试验及国产丙氧苯咪唑对鸡异刺线虫及其与鸡蛔虫混合感染的驱虫效果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国产丙氧苯咪唑对鸡的毒性实验。以便为丙氧苯咪唑驱除鸡线虫的田间试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家禽的蛔虫病常见于没有定期驱虫的养殖家禽群体,多见于散养.由于散养家禽常吃蚯蚓和携带蛔虫虫卵的昆虫,蛔虫寄生于家禽的小肠段吸取营养,引起家禽消化障碍,严重的会造成家禽消瘦、疾病甚至死亡等.感染家禽的蛔虫属于线虫类,线虫一般呈圆柱形,细长或粗短,头端偏钝,虫体左右对称,颜色白色偏黄,吸血的线虫则呈粉色,有体壁和假体腔可以...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笔者走访大量肉鸡养殖场发现,放养肉鸡体内寄生虫特别是线虫的感染率比较高。虽然轻度的体内寄生虫感染几乎不造成什么明显危害,但有些寄生虫还可携带其他疾病,如近年来广泛临床暴发的鸡组织滴虫病同异刺线虫虫卵携带组织滴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在放养肉鸡中最常见的体内寄生虫为鸡蛔虫(图1)和异刺线虫(图2)这两种线虫,偶尔可见绦虫(图3),现简单介绍鸡蛔虫和鸡异刺线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季节和不同年龄段伊犁马消化道主要寄生虫感染情况。在新疆昭苏县选取体重及健康状况相近的1岁(106匹)、2岁(116匹)及3岁(110匹)伊犁马,共计332匹,公母各半。分别于春季(4月)和秋季(10月)采集3个年龄的马匹粪便样品664份,每匹马2份(早、晚各1份),用于寄生虫卵的鉴定和计数。结果表明,在不同年龄段春、秋两季伊犁马粪便中共鉴别出6种虫卵,分别是马圆线虫、毛圆线虫、细颈三齿线虫、马副蛔虫、马尖尾线虫、球虫,其中马圆线虫、毛圆线虫、细颈三齿线虫、马副蛔虫感染率较高。春季1岁、2岁、3岁伊犁马,马圆线虫感染率分别为98.11%、90.52%、88.18%;毛圆线虫感染率分别为95.28%、89.66%、97.27%;细颈三齿线虫感染率分别为85.85%、78.45%、87.27%;马副蛔虫感染率分别为46.23%、35.34%、29.09%。秋季1岁、2岁、3岁伊犁马,马圆线虫感染率分别为87.74%、69.83%、78.18%;毛圆线虫感染率分别为74.53%、79.31%、86.36%;细颈三齿线虫感染率分别为65.09%、68.10%、76.36%;马副蛔虫感染率分别为46.23%、35.34%、24.55%。由该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新疆昭苏县伊犁马感染率较高的寄生虫有马圆线虫、毛圆线虫、细颈三齿线虫及马副蛔虫;1岁马驹寄生虫感染率及虫卵数量普遍高于2岁和3岁马;春季寄生虫感染率普遍高于秋季。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安全有效地驱鸡蛔虫和鸡异刺线虫的药物,我们于1985年5月至1986年6月进行了国产丙氧苯咪唑驱除鸡蛔虫和鸡异剌线虫的研究。共分三个试验进行。第一个试验是确定丙氧苯咪唑驱除鸡蛔虫及异剌线虫的效果及最佳驱虫量;第二个试验是确定国产丙氧苯咪唑对鸡的毒性及安全性,第三个试验是在前二个试验的基础上,在生产现场确定国产丙氧苯咪唑的驱虫效果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1驱虫精制敌百虫为有机磷酸酯类广谱驱虫药,除对多种消化道线虫有效外,对姜片吸虫、血吸虫也有效,还广泛用于杀灭外寄生虫。内服(1%~3%)治疗马、牛、羊、猪各种线虫病,猪姜片吸虫、猪蛔虫、肾虫、鸡蛔虫、马副蛔虫、蛲虫、圆形线虫等。内服量:每千  相似文献   

14.
线虫主要寄生于鸡的小肠,因其形态圆形线状而得名,放养鸡群常普遍感染。主要导致雏鸡发病,造成饲料报酬的下降。成鸡是线虫病的携带者和传播者,一般不发病,但增重和产蛋能力下降。寄生在鸡体内的线虫主要有鸡蛔虫、比翼线虫、胃线虫、异刺线虫、毛细线虫等。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通过饱和盐水漂浮法和斯陶尔氏法对来自成都的A、B和C三个马术运动俱乐部的101份马匹粪样进行寄生虫检测,为赛马饲养管理者制定驱虫方案和检验驱虫效果提供重要参考。结果显示,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82.18%(83/101),3家俱乐部均检出圆线虫、马副蛔虫2种虫卵,混合感染率为14.85%(15/101)。圆线虫感染率为81.19%(82/101),每克虫卵数(EPG)为300个;马副蛔虫感染率为15.84%(16/101),EPG为555个。圆线虫在各年龄段的赛马均有分布,其感染率和感染强度随着年龄增加而降低。检出马副蛔虫的马匹多为幼龄马且多处于圆线虫和马副蛔虫混合感染的状态。结果表明,3家马术俱乐部马匹的寄生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表现出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6.
正一、鹅蛔虫病鹅蛔虫病主要是由鸡蛔虫引起的一种家禽肠道寄生虫病。临床上,以消化道机能障碍为主要特征。本病广泛分布于国内外不少地区。由于虫体在肠道的寄生不仅损伤肠黏膜,引起炎症,可导致病原感染,而且虫体的代谢产物使鹅产生慢性中毒,严重者最终导致病鹅瘦弱而死亡。1.病原特征。虫体较大,是禽、鸟类中最大型的一种线虫,寄生于鹅的小肠内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呈  相似文献   

17.
李瑞斌 《当代畜牧》2005,(1):20-21,29
在1600头在群奶牛中,按15%抽样,抽出240头。在样群中展开大面积的寄生虫普查。普查后,初步发现本场有9种寄生虫分布,即球虫1种、吸虫2种(肝吸虫和同盘吸虫)、胃肠道线虫4种(毛首线虫、血矛线虫、仰口线虫、新蛔虫)、痒螨属1种、牛血虱1种。先后分别采用12方,16种药物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引言内脏幼虫移行(VLM),是线虫幼虫在宿主组织中长期移行而引起的一种综合征。犬蛔虫即大弓蛔虫,乃是遍及世界的VLM病因,但近年已出现两例人感染滨熊蛔虫即贝利斯蛔虫BayusascarisProcxonis幼虫导致VLM而死亡的病例。对其它种蛔虫能否引起VLM的研究甚少。意大利报道了一种贝利斯蛔虫B·tFgusfugQ,它是常见的寄生于熊小肠内的大型线虫。B.transjuga幼虫能在小鼠体细胞中移行,并可在组织中存活数月。人类感染也可能以同样方式。人的感染和临床表现反映出的幼虫移行过程与啮齿动物体内的移行相同。因此认为,本文报道的以大剂…  相似文献   

19.
<正> 猪群感染蛔虫极为普遍,同时感染蛔虫、鞭虫、食道口线虫的猪群也常可见。据美国农业部估计,1976年美国养猪业由各种内寄生虫造成的损失高达两亿一千四百万美元。据苏联学者报道,同时感染蛔虫、鞭虫和食道口线虫的仔猪增重明显低于对照猪,感  相似文献   

20.
漳州地区犊新蛔虫病的流行病学与防治庄总来,翁玉麟(厦门大学生物学系,361005)犊新蛔虫(Neoascarisvitulorum)是大型线虫,寄生于初生犊牛的小肠。此病分布遍及世界各地,除欧、美、非洲大陆外,亚洲各国感染率都很高,我国长江流域以及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