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因煤炭开采而形成的塌陷地在唐山市城区范围内大面积存在,治理前多为荒废之地。生态恢复途径分为自然修复和人工辅助修复。本文通过对唐山市南部采煤塌陷区部分生态敏感区的湿地建设运动型绿地生态恢复方法的研究,探索出了一条既保护了塌陷地自然地貌,又促进了湿地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1破损山体概况 长期以来我们在山石资源开采利用中,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存在“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忽视了矿山生态地质环境和地质地貌景观的保护,山石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日渐突出,积累了较多的山体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全市损毁山体共20余处,分布于11个镇,面积约为600万m^2。  相似文献   

3.
煤炭是一次性能源,它占据了我国能源消费的70﹪以上,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是,煤炭在开采过程中污染较为严重,尤其是对采矿地区水资源的污染。针对煤矿开采过程中,地下水被酸化污染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原因及造成的后果,提出治理措施,以便于改善和保护地下水。  相似文献   

4.
采石开矿、煤炭开采以及加工利用等,严重影响了森林植被的正常生长,加大了生态建设难度和成本,制约着生态建设快速进程。本文介绍了忻州市煤炭生产状况、煤炭开采利用对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了采煤区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国,丰富的矿产资源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及生产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可是我们在开采利用的过程中有不少盲目性,只着眼于眼前的短暂利益,而缺乏对矿山开采后的环境治理保护,致使矿山的生态失去平衡。本文以理塘县金厂沟金矿矿山为例,阐述了我国和四川省当前矿山开发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通过场地平整和草场恢复的方法,可使开采后的矿山环境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运城市矿产资源的调查,了解到运城市主要开发利用的矿种有煤炭、铜、铁、铝土及黏土、砂矿等;并根据矿区开采对森林植被与生态的破坏现状,分析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矿区森林植被生态治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以沁水某矿井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绿色科技》2014,(4):220-221
以某矿井为例,研究了经多年开采,造成的水环境的影响,包括对地下水资源、居民水井、水源地以及泉域等,比较了煤炭开采前后水位、水量的变化情况,讨论了对不同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并提出了供水及监测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煤炭开采行业应当利用先进的采煤技术和工艺开采煤炭,但是煤炭开采人员在开采煤炭的过程中,通常无法选用正确的采煤技术和采煤工艺,这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矿区的生态平衡,降低了煤炭开采的数量,甚至引发矿难。简要介绍了采煤技术及采煤工艺,并提出了选择采煤技术和工艺所使用的依据,旨在确保煤炭开采人员人身安全,提高煤炭开采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赵盛涛 《绿色科技》2013,(7):228-229
指出了岫岩是一个山多矿多的县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矿山资源的开发与日俱增,在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矿产资源大量开采也给岫岩的生态环境带来比较严重的破坏。尤其是一些企业在开采过程中不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对生态环境和矿产资源造成严重破坏日益严重。为了切实加强资源开发的生态保护,降低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应对已经开发已破坏和未开发的矿产资源在后期开发中对生态系统破坏加以防范,确保矿山生态系统恢复至开发利用之前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0.
《中国林业产业》2015,(2):48-49,51,52,54,55
青海东北,祁连雪山巍巍而立,在海拔约4000米的山间谷地,大通河、苏勒河、江仓河等蜿蜒流经海西州天峻县木里镇,孕育了高原牧场。高原牧场下,蕴藏的35亿吨优质煤点燃当地开发的欲望。十数年来,因为煤炭的发掘和开采,成千上万的煤炭工人和外来客商蜂拥而至,一个默默无名的高原小镇变为青海举足轻重的煤炭基地。未批先建、超规模开采、变更开采方式等"罚单"均未能阻挡开发的  相似文献   

11.
鄂托克旗对“三区规划”中禁止开发的区域,将依法严格实行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对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将严格禁止;对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限制开发区域,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对于能源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多,煤炭作为主要的矿产资源,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至关重要。但是,在煤炭资源开采的同时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因此开展煤矿开采后的环境质量评价和生态治理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煤矿开采不同阶段的环境评价,发现在煤矿开采的第三阶段对研究区的生态环境影响较显著,为此,提出了针对不同的影响类型采取不同的生态治理措施,维护矿区的生态系统平衡,以进一步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华丝竹是我国特有的稀少珍贵小竹,因掠夺式开采和生态环境破坏曾全面开花枯死.对华丝竹现有资源分布现状、生态生物学特性进行报道,为华丝竹的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浅谈福建省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本省野生植物资源现状的叙述,就本省在野生植物保护利用上,如何走出一条“先保护、后开发、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其社会、生态、经济效益,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福建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的基本概况、景观特色、自然公园开发及保护等,并提出了在公园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保护问题,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龙栖山宝贵的景观资源,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德荣 《云南林业》2007,28(5):18-18
临沧是一个集“边、山、少、穷”为一体的经济欠发达地区,97%的国土面积是山区,9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59.51%的土地为林业用地。近几年来,临沧市林业局班子领导通过不断总结过去的发展经验,提出了走“保护与开发并举,生态与产业良性互动”的发展路子。实行“在保护中发展产业,在产业发展中保护生态”。将生态建设项目与产业的培育有机结合,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林产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7.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类型,为了维持我国对煤炭资源的需要,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在进行着煤炭的开采工作。而在煤矿采掘的过程中,煤矿的开采工艺以及方法是煤矿开采质量的保障。文章主要就煤矿采掘过程中的采矿工艺及采矿方法进行研究,希望通过相关知识的了解,推动我国采矿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五溪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资源现状调查分析,从战略发展的高度阐述了保护区目前在资金投入、机构设置、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力求通过加强保护管理、生产开发,把保护区建设成一个集生态、旅游、科研、生产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体,以更好地发挥出保护区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砥砺奋进的五年·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公元1272年前后,贺兰山北部发现一种可燃烧的石头,后来成为闻名遐迩的"太西煤"。公元2017年6月下旬,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一纸公告,贺兰山宁夏境内自元代以来数百年的煤炭开采史就此终止。公告指出,自2017年6月20日起,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所有煤炭、砂石等工矿企业关停退出,并进行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保护区内矿产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在发展林业非公有制经济过程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坚持机制创新、体制创新,坚持生态、经济两手抓,较好地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开发并举、生态与经济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