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桂林西南的永福县,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三江并流,风景如画,素有"小桂林"之称。除了优美的风景,它更以"长寿之乡"闻名于世。按照国际惯例,百岁老人如果达到十万分之七,就能称为长寿乡。永福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比例。目前在全县27万人口中,70岁以上的老人有19000多位,百岁以上的老人就有36位。有的百岁老人,不但生活能自理,  相似文献   

2.
一粒米     
老爷爷请坐。一位戴眼镜年轻大夫把耄耋老人让到对面座位上。问老人体征指标,血压、血糖、血脂,心率,老人都正常,这么大岁数有的指标比年轻人还好,身体素质不错。年轻大夫不住地感叹。又忽然想起什么似的,说:老爷爷,您还没买病例本吧。老人平时感冒发烧都是到临近小区医疗点就医,上大医院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3.
正3月19日,春光明媚,惠风和畅。河南省禹州市古城镇敬老院里,一簇簇油菜花开得金灿灿的,格外引人注目。老人们有的在晨练,有的在散步,五六位老人坐在一起聊天,其乐融融,悠然自得。古城镇敬老院负责人介绍道,敬老院去年10月份改造投用后,拥有宿舍、餐厅、娱乐活动室、医务室等,配套设施齐全,为一类敬老院,目前入住140多名集中特困供养人员、非特困独居老人托老托养对象,较好地保障了特殊贫困人员的入住需求。像古城镇敬老院这样改造投用的敬老院目前在禹州市有17所。这是禹州市强力推进兜底保障工作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4.
杨明伟  刘榕 《乡村科技》2022,(19):18-22
为了探究农村特困失能老人的失能程度及养老照护现状,采用民政行业标准《老年人能力评估》作为评估其生活能力的工具,对天津市W区206位农村男性特困失能老人进行实地调查,使用SPSS 26.0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结果表明,在206位男性老人中有142位轻度失能老人、38位中度失能老人及17位重度失能老人,仅9位老人能力完好;206位男性老人面临无人协助照料、房屋结构不适宜、精神支持缺乏等问题。对此,建议政府推进适老化改造与养老信息化建设,社区构建互助养老模式并带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个人转变养老观念,以提高农村特困失能老人晚年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当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大量的村镇青年在毕业后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与生活,在他们一步步稳定落户扎根之后,随之出现大量的随迁老人开始进入城市社区生活且逐渐成为城市社区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有的是为了支持儿女事业,照顾子孙后代;有的是为了追求家庭和睦,享受天伦之乐;有的为了在城市寻找一份工作减轻家庭负担。面对陌生的城市生活,如何快速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建立新的“朋友圈”,是随迁老人进入城市面临的第一道难题。通过观察发现随迁老人在融入社区的过程中开始共享生活信息、互相照顾孙辈、分享日常等,这些行为都为随迁老人更好地融入社区提供了可能性。以Z市Y社区为例,研究随迁老人融入社区面临着人际关系薄弱、心理认同感低以及家庭关系复杂等困境,可通过重视友伴支持、改善家庭氛围以及发展随迁老人互助自助组织等措施,推动随迁老人融入社区。  相似文献   

6.
苏北地区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健康总体状况一般,养老保障不到位,除了经济支持不到位之外,精神保障也十分缺乏。留守老人面临的养老困境要从多方面解决,即家庭基本保障要持续完善,农村社区应加强对留守老人的关照和关心,搭建留守老人精神健康关爱平台,社会组织需要积极参与定期留守老人关爱服务,关注留守老人的身心健康,注重老人的社会适应等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有位网友在"QQ"上发来照片,上面显示一对年过花甲老夫妇在公园漫步的情景。顿时让我想起自己的父母,他们就是这样携手共同走完自己的人生历程。而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在物质追求得到了满足的同时,精神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时下有的老人年纪越大,性情越古怪,老夫老妻间的隔阂也越来越深。有的老夫妻经常拌嘴,互不相让,为了一件小事争执不休;有的长期不讲话,处于"冷战"状态,甚至出现分居等。这就是将"老  相似文献   

8.
正有农村朋友反馈,"老人不愿意去乡村养老院,原因之一是觉得无聊"。在养老院,平日除了生活得到照料,老人们剩下的时间就只能打牌、看电视,或者凑到一起聊天。与此相对照的是城市"老年大学"吃香,有的老人一旦进入就不愿退出,以至其他老人无法进入"老年大学"学习。老年人也有老年人的追求,乡村老人也一样。  相似文献   

9.
医生提醒大家,过节须有节制,健康最重要。起居无常会引起人体各器官功能紊乱,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合理安排饮食、起居,过完大假,感觉身体不适,应当及时到医院检查,防止节后仍受“节日病”困扰。脑血检儿女归家,全家团聚,有的老人见到久未见面的儿女过于激动,有的老人整日操持饭菜劳累过度,造成老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起居无常会引起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紊乱,轻则精神萎糜,重则旧病复发、新病缠身。提醒年轻人,节日期间特别应该关心老人的健康,不应打乱他们的生活规律,同时应该多分担家务,不要让老人在节日期间操劳…  相似文献   

10.
百科集锦     
多子女不见得多福气编辑同志:村民赵王氏,今年已经83岁高龄了,她的子女把赵王氏送到了乡敬老院,可是却没有一个来给她交费。现在因为赡养的问题,赵王氏把她的十个儿女告上了法庭。老人有五儿五女,都在城里,有的做教师,有的是国家干部,也有的做小生意和开出租车。乡亲们都说她福气好,儿女个个都有出息。殊不知,儿女们成家以后一个都不愿与老人住在一起。可怜的老人只有在乡下孤独地生活。老人一生无所望,只希望儿女们好,但年事已高,生活全靠子女负担。现在住在乡敬老院的费用是每月300元,她已经欠费1500元了。20年前,赵王氏老伴去世,含辛茹苦…  相似文献   

11.
修书老人     
街上开了一家修书店,店主是一位老人。我听说以后,感到很好奇,闲暇时间,拿了几本散了架的书,去了老人的修书店。老人个子不高,干瘦,但很精神。老人对待他的  相似文献   

12.
胡莹莹 《新农业》2014,(12):8-8
<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背井离乡进城务工,留下了一个个孤独守望着家园的身影,这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被人们称为"留守老人"。与城市"空巢"老人相比,农村留守老人不仅要承受对子女的思念、孤独寂寞的煎熬,还要劳作于田间地头,有的还要承担起抚养隔代的重任,他们似乎有着更多的力不从心。大多数农村留守老人很难享受到安逸舒适的晚年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外出打工的男性增多,大部分妇女除了在家种地、照顾老人和小孩之外,其余时间无所事事。于是,有的妇女就开始沉迷于  相似文献   

14.
临终关怀     
陆勇强 《百姓》2006,(5):61-61
有位女孩报名参加了临终关怀志愿者活动。所谓临终关怀志愿者活动就是照顾一些身患绝症,不久于人世的老人的起居。女孩照顾的是一位癌症患者,老人的子女在国外,但生活境况不尽如人意,反倒老人自己有不少积蓄。女孩去之前,老人的医生告诉她,老人已经对自己绝望了,希望她能安慰他。每个星期六,女孩准时来到老人身边,和他说话,讲故事。护士给他打吊针的时候,女孩帮他揉手臂。医生发现,自从女孩来了之后,老人的精神有了很大改善。他开始主动配合医生治疗,病痛发作的时候,他也不会大喊大叫,而是默默忍着,待人接物的态度也变了。医生为老人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春节期间,回乡走亲访友,看到农村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老人住在偏房、边屋里,说话无人听,吃饭不上桌。有的老年人还与子女分开,单独生活,子女照顾不周或无暇照顾为常态,饥寒无人知,病痛少人问。一位在外工作多年的亲戚回乡过节,看到自己长辈大多受到这样的待遇,不无感慨道:“这些年农村的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敬老爱老的老传统却丢了,这种不拿老人当回事的现象真叫人寒心啊。”这一状况与我国其它地方相比也存较大的差距,比如我们邻省山东的一些农村,家中长辈必住上房,一日三餐必坐主位,老人有这样的地位,其它方面的待遇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16.
牟水元 《农友》2001,(7):28-28
俗话说:树大分枝,儿大分家。孩子成家之后分开过日子是顺理成章的事,可是,近年来有的人在分家的时候,竟把自己年迈的父母当成“财产”分开,每人赡养一位老人。这样做,看起来似乎很“公平”,却无形中给父母亲判了“离婚”,是一种变相的虐待行为。这种做法应当受到谴责。  相似文献   

17.
城乡二元结构、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等通常被认为是农村老人留守的主要原因。我国东部地区也有留守老人,然而留守原因并非都是无奈之举,而是基于乡愁的理性选择。通过对100位留守老人的问卷调查以及23位留守老人的深度访谈,发现东部山区农村老人选择主动留守是对乡愁的守望,表现为五个方面:对故土的依恋、邻里的守望相助、维系传统的“家”观念、实现自我价值、重塑代际关系。最后就关爱留守老人从充实文化生活、提倡情感慰藉、建设美丽乡村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从事第三产业和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出现了许多留守老人和孩子的家庭。身体健康的老人,虽能照顾留守孩的生活,但无法辅导小孩学习;有的因健康原因,照料小孩更成了难事。江西兴国县50多岁的  相似文献   

19.
在黑龙江省八五九农场,有位青少年尊敬和爱戴的耄蕈老人——他就是开办家庭教育院的85岁老人马春茂。  相似文献   

20.
每天,在山西昔阳县大寨村,一位84岁的老人都会迎来天南海北的游客。游客与老人素不相识,却像久违的亲人一般,上前与她握手、拥抱、合影,听老人讲关于大寨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