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白面叉草蛉Dichochrysa albofrontata Yang et Yang是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us RusseⅡ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本文在实验室温(26℃~32℃)及特设(16℃、20℃、24℃、28℃、32℃)下对白面叉草蛉的发育及繁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面叉草蛉发育经历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阶段,幼虫期分3个龄期。幼虫捕食螺旋粉虱的卵、若虫和拟蛹,偏嗜拟蛹,其中3龄幼虫捕食量大。在室温下,完成一个世代的时间为31.5d~41.5d,其中幼虫期平均14.3d,蛹期平均8.7d,卵期平均3.3d。在16℃~32℃温度范围内,白面叉草蛉均可完成世代发育,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其中在32℃下最短,分别为卵3.1d、1龄幼虫4.2d、2龄幼虫4.0d、3龄幼虫5.2d、蛹10.8d。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卵11.8℃、幼虫7.5℃、蛹9.5℃、世代10.5℃,卵、幼虫、蛹和世代完成发育所需的有效积温分别为62.7日度、310.5日度、230.7日度、716.1日度。据此估算,该虫在海南每年可完成6~7代。在16℃~32℃范围内各虫态及世代存活率随温度升高而...  相似文献   

2.
甘薯天蛾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饲养观察结果表明,甘薯天蛾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卵15.1℃、幼虫14.5℃、预蛹14.4℃、蛹16.8℃、成虫11.7℃;有效积温分别为卵40.8日度、幼虫158.3日度、预蛹37.6日度、蛹123.9日度、成虫58.7日度;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5.6℃,有效积温为370.6日度。根据有效积温法则推算,该虫在泰安一年发生3~4个世代,与田间调查结果和发生规律相符。  相似文献   

3.
草地贪夜蛾室内种群抗寒能力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草地贪夜蛾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为判断草地贪夜蛾抗寒能力提供依据,本研究利用过冷却点测定仪对草地贪夜蛾不同虫态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进行了测定,并对其频次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的过冷却点(df=834,F=430.26,P0.01)和结冰点(df=834,F=891.71,P0.01)在各虫态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卵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最低,分别为(-25.45±0.25)℃和(-24.70±0.25)℃,显著低于其他虫态。6龄幼虫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最高,分别为(-7.35±0.14)℃和(-2.07±0.11)℃;过冷却点由低到高顺序为:卵1龄幼虫3日龄蛹2龄幼虫1日龄成虫3龄幼虫4龄幼虫5龄幼虫预蛹6龄幼虫。结冰点的变化趋势和过冷却点相似,由低到高的顺序为:卵1龄幼虫2龄幼虫3日龄蛹3龄幼虫1日龄成虫4龄幼虫预蛹5龄幼虫6龄幼虫;幼虫期,过冷却点和结冰点随龄期增加而逐渐升高。同一虫态个体间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频次分布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雌雄成虫过冷却点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雌成虫结冰点显著低于雄成虫。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该结论为草地贪夜蛾越冬区划分和监测预警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榕母管蓟马为猎物,研究了黑纹透翅花蝽(Montandoniola moraguesi)的历期及捕食量.该蝽发育历经卵、1~5龄若虫、成虫;在15~35℃,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呈逻辑斯蒂递减;卵期发育起点温度为7.9℃,有效积温为107.4日度;若虫期发育起点温度为10.0℃,有效积温为298.0日度.该蝽未成熟期在15℃及35℃时的死亡率较20~25℃时高.在25℃下,黑纹透翅花蝽各龄若虫及雌成虫对蓟马卵的日捕食量为1.8~10.4粒/头,对蓟马成虫的日捕食量为1.1~2.6蓟马/头.该蝽雌成虫对蓟马卵、一龄若虫的捕食量无显著差异,平均每雌捕食10.2~10.4粒(头)/d;对蓟马二龄若虫、"蛹"、成虫之间的捕食量亦相似(2.6~3.7头/d).  相似文献   

5.
2000—2002年对北京郊区西洋参种植场新发现的重要害虫异型眼草蚊的发生与危害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成虫羽化后即可交尾,交尾时间较短;在25℃条件下,卵期3.1天,幼虫期4.5天,蛹期3.2天,雌虫寿命4天,雄虫寿命5天,世代历期约为11-12天。②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是5.14、3.81、7.21℃,完成卵到蛹发育的有效积温是206.2日度。③雌成虫具有转主寄生特性,幼虫为弱寄生性。④成虫及幼虫对受伤西洋参宿根的趋性比正常宿根强。⑤地上部分长势、土壤有机质与宿根受害关系密切,长势愈好,受害愈轻;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受害轻。  相似文献   

6.
利用人工卵赤眼蜂蛹饲养中华草蛉幼虫的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比较了不同食物(人工卵赤眼蜂蛹、来蛾卵和萝卜蚜)饲养对中华草蛉幼虫、蛹发育和成虫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饲养时,幼虫食物对草蛉幼虫和蛹发育历期有显著影响,人工卵赤眼蜂蛹使草蛉幼虫和蛹发育历期延长,人工卵赤眼蜂蛹与来蛾卵的馈养效果相似。因此,从发育、繁殖力和群养效果来看,人工卵赤眼蜂蛹可作为中华草蛉大量饲养的替代食物。  相似文献   

7.
椰心叶甲过冷却点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测定了椰心叶甲各虫态的过冷却点、结冰点.各虫态以卵的过冷却点和冰点最低,分别为-23.27±0.1℃和-22.59±0.09℃,均极显著低于其他各虫态;以4龄幼虫的过冷却点和冰点最高,为-14.94±0.28℃和-12.87±0.14℃,各虫态过冷却点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为:卵<1龄幼虫<5龄幼虫<蛹<2龄幼虫<成虫<3龄幼虫<4龄幼虫;雌成虫过冷却点和冰点都低于雄成虫,两者的过冷却点差异不显著,而冰点呈显著差异;椰心叶甲不同发育期的蛹之间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几种人工饲料及繁殖技术对大草蛉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啤酒酵母干粉等4种饲料对大草蛉各虫态发育历期、存活率和成虫繁殖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供试饲料对大草蛉的各发育阶段的影响存在差异。啤酒酵母干粉和柞蚕蛹冻干粉2种人工饲料饲喂时,幼虫在一龄期间便死亡;人工卵赤眼蜂蛹和米蛾卵2种代饲料可以使大草蛉完成整个世代,两者之间在幼虫、蛹发育历期上无明显差异,但均显著长于用蚜虫饲养的草蛉;用米蛾卵饲养的草蛉成虫没有产卵能力。供试饲料饲喂的大草蛉,各虫态的主要生命特征及生殖能力与对照相比明显降低。采用红、黄、绿、紫红、白、粉红6种颜色的衬纸,以蚜虫或啤酒酵母干粉为饲料。研究大草蛉产卵与基质颜色的关系,并采用纸条、钢丝、铝条作隔离物,对大草蛉自残阻隔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基质颜色对大草蛉产卵前期、总产卵量无明显影响,但大草蛉在紫红色、红色衬纸上产卵量比例比其它颜色基质高。纸条、钢丝、铝条3种隔离物中,纸条的隔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以韭菜为食物,将异迟眼蕈蚊(Bradysia difformis Frey)在10、15、20、25和30℃等5种恒温条件下饲养,观察温度对异迟眼蕈蚊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显示,异迟眼蕈蚊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逐渐缩短,在10℃时,卵至蛹的发育历期最长,平均为71.96d,30℃下,卵至蛹的平均发育历期缩短到16.28d。卵、幼虫、蛹和卵至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4.04、5.79、8.38和4.97℃,有效积温分别为102.36、218.03、48.57和395.79日·度。成虫寿命随着温度升高而逐渐缩短,雌虫寿命均长于雄虫。单雌产卵量在25℃下最高,为117.25粒,10℃最低,为43.87粒。在10~25℃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内禀增长率逐渐增高,25℃时达到0.207 2,4个温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人工卵饲养中华草蛉幼虫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啤酒酵母、大豆、牛肉水解物为主的饲料,制成蜡壳人工卵饲养中华草蛉(Chrysopa sinica)幼虫可以完成发育,但与用米蛾卵饲养的处理比较,幼虫历期延长,茧重减轻;对蛹历期、成茧率、羽化率、性比、产卵前期均无显著影响。将饲料制成人工卵的饲养结果比用泡沫塑料吸附法显著为好。部分龄期喂人工卵的比全幼虫期喂人工卵的影响为轻,一、二龄喂米蛾卵,三龄喂人工卵的处理,虽然对蛹重仍有影响,但在幼虫发育历期和成虫获得率上与全幼虫期喂米蛾卵的差异不显著。全幼虫期或部分龄期喂人工卵和全幼虫期喂米蛾卵饲养出来的草蛉成虫用啤酒酵母干粉作成虫饲料,30天内的产卵量差异不显著。据生防室以前的试验,三龄幼虫取食的米蛾卵量占全幼虫期总取食量的76%,因此一、二龄喂米蛾卵,三龄喂人工卵既不影响草蛉的繁殖力,又可节省大量米蛾卵,在生产实践上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