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梁光华  李国义 《科学养鱼》1992,(5):26-26,30
全雌鲤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科技人员,结合生产实践培育出的一种由当年鱼苗养成商品鱼的养殖新对象。1989~1991年,通过钟祥县水科所等单位的养殖实践证明,全雌鲤具有比其他鲤鱼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成本低,体型好,丰满度高等优点。在一亩鱼种池或成鱼塘套养50尾夏花全雌鲤鱼种,当年尾重均可达到0.5公斤以上,商品率100%。比对照池每亩放普通鲤鱼夏花50尾,年底只能长到0.2公斤左右的速度快二倍以上。从鱼苗养到0.5公斤的商品鱼,养殖周期也比普通鲤鱼缩短  相似文献   

2.
季鱼.也叫鸡骨鱼、季朗鱼等,是我国淡水水域中较为名贵的中小型鱼类。其肉质细嫩、口味鲜美、出肉率高,成鱼可达0.5kg左右,市场价格高达40元/kg。其生长在水体中下层.是一种以无脊椎动物为主要食物的温和性鱼类。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也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在冬季也保持较高的摄食水平,有较长的生长期,成活率高。季鱼既可单养,也可作为套养品种。  相似文献   

3.
曾国清 《内陆水产》2000,25(7):24-25
3.2鱼种培育1龄鳜鱼种的培育可以用专池 ,也可以套养 ,专池培育一般成活率较高 ,但技术要求也高。而套养虽然成活率低些 ,但由于放养量较少 ,因而生长速度也较快 ,因此 ,生产者可因地制宜选择使用方法。3.2.1专池培育专池培育以小型池子为好 ,面积1000m2左右 ,水深1.5m以上 ,夏花放养密度3000~4500尾/1000 。在鳜鱼下塘前10d左右先用药物清一次塘 ,再用鱼种网把塘内较大的凶猛鱼类清除 ,然后将麦穗鱼、虎鱼、鱼等野杂鱼引进鱼塘中 ,也可放养罗非鱼、鲫鱼或家鱼夏花 ,以便鳜鱼下塘有足够的饵料鱼…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丁[鱼岁]池套养匙吻鲟的技术模式,选择养殖环境条件较好的4亩养鱼池进行套养试验。池内共投放体长3cm左右的丁[鱼岁]夏花鱼种2万尾,体长7~12cm的匙吻鲟夏花鱼种100尾,经4个月左右的饲养,收获丁[鱼岁]商品鱼1350kg,匙吻鲟商品鱼74.5kg,总支出11600元,销售总收入22625元,总利润11025元,亩利润2756元,投入产出比1:1.95,出池产量、育成规格、养殖经济效益均相当理想。  相似文献   

5.
全雌鲤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遗传育种研究室结合生产实践培育出的一种由当年鱼苗养成商品鱼的养殖鱼类新对象。钟祥县水科所等单位的养殖实践证明:全雌鲤具有比其它鲤鱼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成本低,体型好,丰满度高等优点。在一亩鱼种池或成鱼塘套养50尾夏花全雌鲤鱼种,  相似文献   

6.
由于目前鱼价低,养殖常规鱼效益低下,影响了部分养鱼户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先后在数个乡镇开展了鳅鱼的成鱼池套养和鱼种池套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成鱼池套养巴鱼县花试验:1、试验情况。1997年在连片60亩的水产场内选择一只面积回回亩、水深平均2.2米左右的池塘进行鳅鱼夏花套养试验。该池塘水质良好,配备水泵和增氧机各一台。该池塘1997年初亩放养草鱼、鲢、鸵、鲫鱼种205公斤,5月10日购进皈鱼夏花500尾,平均亩放45尾进行套养试验,6月12日再在该地内套养草鱼夏花每亩1000尾,花白鲢夏花500尾。精饲…  相似文献   

7.
利用菱塘,进行“菱--鱼混养”,套养夏花鱼种,建立菱-鱼立体养殖生态体系。德安县河东乡李家村张宝根去年在村前2.0亩养菱塘中套养了花、白鲢和鲤鲫夏花1600尾(其中花白鲢夏花12000尾,鲤鲫夏花4000尾)。经过四个多月饲养,共产花白鲢鱼种102斤,鲤鲫鱼冬片34斤,产菱1660斤,产菱盘10700斤,总收入1961元。  相似文献   

8.
河蟹池塘复合养殖高产高效技术是将河蟹养殖、水草种机、蟹虾混养、鳜鱼养殖、鲌鱼养殖等技术进行组装配套,根据河蟹、青虾、鳜鱼、鲌鱼等生长特点,进行合理的轮养、套养,以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的养殖技术.其利用冬季生产空闲季节,进行青虾养殖,开春后先将蟹种与鲌鱼种放入暂养池饲养,待池中水草长成后(4月上旬),将蟹种转入池塘,实行蟹虾混养,不定期将达到上市规格的青虾轮捕出售.6月上旬在池塘中放养规格7 cm左右鳜鱼夏花,待鳜鱼规格达到15 cm左右,将鲌鱼再移入池中.  相似文献   

9.
汤景山 《水产养殖》2014,(12):48-49
<正>新沂市草桥镇在渔业科技入户工程中,推广成鱼养殖池塘套养甲鱼的养殖模式,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成鱼养殖池塘套养甲鱼是在常规鱼养殖池塘中套养经济价值高的甲鱼,充分利用池塘水域中现有的饵料生物资源,在管理技术不变且不影响常规商品鱼产量、规格,不增加饵料成本的情况下,每667 m2增产甲鱼20~30 kg,增收1 000元以上,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套养的甲鱼不但对池塘养殖鱼类无危害,还能有效消灭患病鱼、虾,控制养殖鱼类  相似文献   

10.
鱼池套养名贵鱼增产增收德安县在鱼池中套养名贵鱼类,充分利用野生小鱼虾和底栖物等天然饵料,在不减少主养鱼放养密度。不增加饵肥消耗的情况下,提高了养殖单产,每亩可增收100-300元。具体做法是:一、鱼种池套养。在培育冬片的鱼种池中,亩放是夏花彭泽鲫10...  相似文献   

11.
小型水库套养夏花失败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城市地处山区,有不少小型水库。近年来,由于鱼种价格远高于商品鱼,不少水库经营者都想通过套养夏花的方式为来年供给自己鱼种,减少养殖成本。但其结果都不理想,在收益上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少数甚至出现亏本。现将其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血鹦鹉鱼是热带观赏鱼中最为畅销的品种之一,以温室大棚养殖为主。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成熟,血鹦鹉鱼的养殖量也在逐年增加,消费者对其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养殖利润点在逐年下降。为了探索新的养殖技术模式,天津嘉禾田源观赏鱼养殖有限公司在天津市水产研究所的技术支持下进行了血鹦鹉鱼套养银龙鱼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了在江苏省探索规模化池塘单养鳜鱼的可行性,1997年吴江市太湖养殖基地开展了750亩连片池塘养鳜鱼试验,按1:2的比例配置鳜鱼和饵料鱼养殖面积,养殖鳜鱼252.5亩,将5月初达2.5厘米左右的夏花养殖5月底6月初达5~7厘米时专池单养,当年上市,平均亩产207.6公斤,平均盏效益4242.7元,饵料鱼培育池497.5亩,平均亩产饵料鱼250公斤,产套养青虾35公斤,平均亩效益1820元,750亩  相似文献   

14.
<正> 鳜鱼单养需要有充足的饵料鱼相配套,技术要求较高,大面积养殖有一定的困难。可在其他养殖水体中套养鳜鱼,一举两得。1 套养方式1.1 成鱼池套养 饲养吃食性鱼类的池塘,要求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面积0.33~0.67hm~2,水深2~2.5m。一般每667m~2套放一龄鳜鱼种或早繁鳜鱼夏花50~80尾。  相似文献   

15.
1 1龄鱼种的培育 体长3cm的鳜鱼夏花,其摄食量比较大。因此,当这部分的鳜鱼夏花放入池塘后,必须有充足适口的饵料提供摄食,方能提高鳜鱼苗的成活率。据报道,亲鱼、成鱼塘混养3cm左右鳜鱼夏花,其成活率较低,在20%~40%左右。用专池培育,则成活率较高,有的可达90%以上。套养成活率虽然低些,但由于放养量较少,因而生长速度较快。而专池培育,虽然成活率较高,但技术要求也高,且放养的密度较大而影响其生长速度。因此,对于初次养殖来说,应以套养为好,在积累一定经验后再搞专池培育。1.1 套养 成鱼池或亲鱼池…  相似文献   

16.
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大。随着黄颡鱼人工繁殖的成功.人工养殖黄颡鱼越来越多。以往黄颡鱼夏花培育大都在水泥池中进行,设施、技术要求较高,导致黄颡鱼夏花价格偏高,限制了黄颡鱼的人工养殖规模。湖南洞庭鱼类良种场2005年6月进行了黄颡鱼夏花池塘培育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从2001年开始。我们在指导池塘养殖技术的过程中,在31户养殖大户的精养塘中套养了黄颡鱼.尤其是在“四大家鱼”精养池塘中稀放套养,发现益处多。现将套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由于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有所滑坡,许多养殖户采取在蟹池套养黄颡鱼等名优鱼类的方法,以求增加经济效益。去年我区水产站大面积推广在河蟹池套养黄颡鱼技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有部分养殖户盲目实施套养,导致失败。笔者认为河蟹池套养黄颡鱼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注意以  相似文献   

19.
<正>翘嘴红鲌有"长江上等名鱼"之美誉。近年来,长期的过度捕捞使其天然资源量锐减,而市场需求量却日趋增长。近年来都昌县通过池塘成鱼主养、池塘苗种培育和大湖夏花套养三种模式大力推广翘嘴红鲌人工养殖,取得一定成效。2013年都昌县东湖水产场获江西省科技星火计划项目资助进行了翘嘴红鲌大湖夏花套养的生产试验,经一年半时间的养殖,每亩套养的鲌鱼产量达到1.4千克,每亩增收29.2元,而其他品种的养殖产量基本未受到影响。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一、大湖基本情况大湖位于县城近郊,交通便利,正常年份有效蓄  相似文献   

20.
鱼类的无公害养殖,环境是前提,鱼种是基础。苗种培育不仅是鱼类无公害养殖的重要环节,更是无公害商品鱼养殖的前提和条件。所以,在鱼类的生产过程中首先要做好鱼类苗种培育的管理工作。苗种的培育主要分夏花培育管理、春片培育管理、2龄鱼种培育管理等三个阶段。夏花的培育比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