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孙湘艳  王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650-6652
结合漓江流域上游长期不重视水生态保护而造成水质污染的实际状况,提出了从提升全民流域水生态保护意识、加强水源林区的植被保护、加快备用水源水质的综合整治和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构建等方面着手的措施,以期达到对漓江流域上游水生态的保护、改善漓江水质的目标,确保桂林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建立耕地保护利益补偿机制对于目前我国强化耕地保护和实现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国内外现有耕地保护利益补偿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耕地保护利益补偿的基本理论基础、耕地保护补偿给付主体和受偿主体、补偿资金、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和补偿模式等六大方面进行了系统归纳,指出现有耕地保护利益补偿机制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我国耕地保护利益补偿问题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通过森林管护、公益林建设和中幼龄林抚育等的实施,可有效保护现有森林资源,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森林资源储备,增强森林碳汇能力,维护生态安全和木材资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通过有效增加就业、大幅提高职工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促进林区改革等措施,可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林区社会稳定,促进林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集体林区的天保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保工程区的集体林区的政策影响逐步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在集体林区天保工程所实施的资源管护、林木限伐禁伐、富余职工安置和企业转产项目等政策严重损害了集体林区林业企业和林区群众的既得利益,同时也影响了集体林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这些既不利于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也不利于天然林资源保护与地方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根据当前的集体林区的现实情况,本文提出了明晰产权、通过多种形式落实政策补偿、增加补偿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从多年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的经验出发,分析了现阶段林区烧柴问题的基本状况,提出合理解决林区烧柴问题的措施,以保证林区居民的正常生活,保护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6.
正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保护管理好了现有森林资源,使森林环境更加优美,还增加了林农经济收入,拓宽了致富途径,增加了就业,使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林区的乱砍滥伐和毁林现象明显减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本文通过对绥棱林管局森林生态补偿工作的分析,以期今后为更好地实施该项工作提供参考。1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实施情况。1.1实施管理情况1.1.1任务情况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秦岭林区森林资源的现状、特点,指出了秦岭林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职工下岗与合理安置问题;(2)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发展、培育与利用的矛盾;(3)资金投入与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8.
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和林区安全是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当前,我国林区安全总体趋于好转,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要从林区安全实际出发,制定出保障林区安全和稳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发展林业,保护森林资源特别是保护珍贵的天然林资源,是改善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广大国有林区社会发展与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吉林省重点国有林区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一些成绩。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努力促进林区经济发展,加大对林区的投入,以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林区。  相似文献   

10.
祁连山北坡林区小蠹区系现有17种,为害青海云杉和祁连山圆柏,以中亚细亚成份占优势。小蠹种群的动态变化受气温、林分因子和经营管理所制约。采用以经营管理措施为主,保护益鸟和适时化学防治为辅的方法,是一种控制小蠹种群繁殖的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11.
杨俊  李其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4):206-208,209
以德兴矿区为例,采用实地问卷调查方法获取农户受偿意愿数据,然后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受偿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7.0%的农户同意实施生态补偿政策,27.6%的农户对生态补偿政策持否定态度,12.9%的农户对其不了解,12.4%的农户选择保持原样。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耕地面积的多少和家庭收入水平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户的生态补偿意愿,农业收入低下和家庭人口众多是影响农户生态补偿意愿的重要因素,务工时间和主粮来源间接的也会影响农户的生态补偿意愿。由此得出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确保生态补偿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政府应多关注农户意愿,将农户的满意度作为补偿是否合理的标准,确保生态补偿政策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基于CNKI文献,检索以农业、 农田、 农户、 耕地、 水域、 林业、 森林、 草原、 湿地、 退耕和生态补偿、 生态效益补偿为主题,从年代、 期刊、 作者、 作者机构、 研究对象、 地域和方法等方面对1988~2016年间国内农业生态补偿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分析显示:中国农业生态补偿研究论文数量逐年增长,但并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研究对象以农户受偿意愿、 补偿方式、 补偿额度、 补偿的法律问题等为主,研究领域涉及森林、 草原、 耕地、 湿地等;研究手段方面,目前仍以实证研究为主,定量研究方法的运用逐步增加,但仍有待加强.从多角度对中国农业生态补偿有关文献成果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全面、 客观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生态补偿机制是为促进补偿活动、调动生态保护积极性的各种规则、激励和协调的制度安排。是实现和谐社会生态的途径。企业是其运行的基础, 遵循生态补偿机制把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融为一体, 实现生态补偿和自身的科学发展。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需要协调区域共同发展, 完善补偿方式和税收制度, 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 将生态补偿机制法制化。  相似文献   

14.
福州市空气负离子空间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美国进口的空气离子测定仪,对福州市空气负离子浓度的空间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的实测与研究,并以单极系数和空气离子评价指数为标准对其空气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福州市中心向郊区空气负离子浓度逐渐增大,单极系数逐渐减小;有林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明显高于无林地区,一般情况下阔叶林地空气负离子浓度高于针叶林地。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森林生态补偿的科学依据和协调发展对横向生态补偿的影响过程,厘清了京津冀地区横向森林生态补偿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提出了公平、高效的森林生态补偿机制,使生态补偿从"输血式"补偿向"造血式"补偿转变,建立可持续的生态补偿模式。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在自然保护区建立后,实行居民外迁是解决保护区内保护与发展矛盾的重要措施.要顺利实施自然保护区居民外迁,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居民外迁生态补偿机制.我国的生态补偿机制处在逐步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生态移民补偿标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现状进行了分析,以重庆市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探讨了自然保护区居民外迁生态补偿标准及依据,提出了具有现实可行性的我国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理清森林生态补偿的概念、范畴和机制。通过国内森林生态补偿历程的回顾,对森林生态补偿的主体、客体、标准和途径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流域生态补偿目标及实践情况,分析了流域生态补偿目标难以持续的障碍性因素,提出扩充资金来源和补偿方式、改善资金配置方式、完善政绩考核体系等措施,以保证流域生态补偿目标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9.
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彤  王留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555-14557
生态补偿标准的测算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问题,也是难点所在。在对现有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供给方和需求方的角度探索建立了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体系。通过对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体系的研究不仅可提高生态补偿方案的可操作性,还为建立水库型水源地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户生计的不相容问题,依据牧户减畜损失来制定具有差别化的草原生态补奖标准,是实现牧户减畜与补偿对等关系的一种设计理念。以甘肃省玛曲县的草畜平衡为例的实证结果表明:当考虑牧户减畜损失后,测算得到的理论平均补奖标准为330元/hm~2,而实际的补奖标准为32.7元/hm~2,现行的补奖标准明显偏低;无差别的草原生态补奖标准由于未考虑不同牧户的减畜损失,导致占23.36%的未超载牧户,无需减畜便可获得37.88%的补偿金,占46.73%的超载较严重的牧户却只得到29.50%的补偿金,减畜与补偿出现明显的不对等,从而抑制了超载牧户的减畜积极性;而差别化的草原生态补奖标准由于考虑了不同牧户的减畜损失,实现了减畜与补偿的对等关系,从而解决了原有政策因偏低的补奖标准造成的低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