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归分析法在马铃薯区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1前言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用种之首,育种之尾,是把育种工作与生产实际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纽带。一个品种的生长力是否长久,不仅取决于试验资料的准确可靠,更重要的牵涉到对品种的科学评价和合理布局等问题。本文以甘肃省第四届马铃薯新品系区域试验结果为依据,应用联合...  相似文献   

3.
“狗牯脑”茶叶树种选人第五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选育的重点茶树品种,此次选人“区试”的遂川茶树品种名称为绿茶“狗牯脑02号”,11月19日至27日,3000株“狗牯脑02”良种茶苗分别运送至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湖北省农科院果茶研究所、河南省信阳农科所4家科研单位,在不同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下开展推广应用试验,采集科学种植和加工数据,4个区试点每组参试对比品种一致,各区试点同时承担绿茶品种专业制样工作。  相似文献   

4.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马铃薯区试品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国家马铃薯中晚熟西北组天水试点2008年6个马铃薯品种(系)试验资料的产量、生育期、株高、商品薯率、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植株退化指数、环腐病薯率、植株晚疫病指数9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的品系是L 0031-17和天99-5-4,其加权关联度接近,分别为0.720和0.716,等权关联度分别为0.706和0.762。  相似文献   

5.
2008年7月2~5日,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全体会议暨茶树品种区试座谈会在广州召开。会议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中罔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共同举办,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协办。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顾问黄继仁、白堃元,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杨亚军,鉴定委员会副主任陈应志、张定、梁月荣,以及来自浙江、江苏、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湖北、河南、云南、贵州、四川等11个茶叶主产省的鉴定委员会委员和全国茶树品种区试点的负责人共40多人参加了会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陈栋代表东道主致欢迎词。  相似文献   

6.
用关联分析法评价棉花区试品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全衡棉花区试品种的性状优劣,本文选择能代表丰产性、适应性、早熟性、抗病性、纤维品质及植株生育性状的15个性状指标,运用关联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对参试品种作出较全面准确客观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各单位和个人:根据2002年10月召开的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点工作会议精神和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指示,经研究决定,继续开展第三轮全国茶树品种区试工作。现将有关精神通知如下:1.参试条件:(1)无性系茶树品种;(2)已完成品比试验,农艺性状稳定,与国家现行推广品种有明显区别,或具有新颖性、特异性的品种;(3)已完成省级茶树品种区试,或二个以上(含二个)不同生态点的三年生产实践表明该品种表现优异;(4)能够提供参试的足够苗木(三个点共1800株)和支付参试补助经费(三个点,每点每年300元,6年共计5400元)。2.参试对象:凡个人和单位均可申…  相似文献   

8.
王文建 《福建茶叶》2011,33(4):18-26
2004年至2009年,安溪县茶叶科学研究所承担了由广东省农科院茶叶所选育的白毛2号、鸿雁1号、鸿雁7号、鸿雁9号、鸿睚12号等5个乌龙茶品种的区域试验工作,按照《第三轮第—批全国茶树品种区试实施方案》要求,在同一—的条件下,以国家级茶衬良种黄旦(GS13008-1985)为对照品种,全面鉴定比较分析各个乌龙茶品种的成...  相似文献   

9.
秩次分析法在评价绿豆区试产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金文林教授提出的秩次分析法对国家绿豆区域试验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对各试验环境进行常规方差分析,并定义三个统计数:平均分级值H1、产量秩次值H2、环境区分指数YM,并在多重比较的基础上对各参试品种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提出了自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灰色关联分析在茶树品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计算机数理统计模型库管理系统(TSM)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0个茶树品种的产量性状与其生态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新梢着叶数〉叶片锯齿数〉新梢长度〉叶柄长〉最长节间〉叶长〉叶脉数〉新梢粗度〉叶面积〉叶宽〉R值;生态适应性综合表现为:扬树林783〉扬树林781〉福云595〉白云1号〉桂红4号〉宜红早〉福云7号〉黄叶水仙〉桂红3号。其结果为茶树高产育种、早期鉴定、引种  相似文献   

11.
用系统聚类法对1999-2000年全国红麻新品种(系)区试试验点进行分析,按试验点间欧氏距离的大小分析评价试验点对品种区辨力的差异.结果表明,7个试验点可分为5个生态区域,试验点的设置基本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12.
用系统聚类法对1999-2000年全国红麻新品种(系)区试试验点进行分析,按试验点间欧氏距离的大小分析评价试验点对品种区辨力的差异。结果表明,7个试验点可分为5个生态区域,试验点的设置基本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13.
聚类分析作为生物数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的分类研究之中,使生物的分类从定性的描述性的水平向定量的更精确的高水平大大迈进了一步,使人们对有机体的亲缘关系的认识更接近客观实际,聚类分析不是一种单纯的数理统计方法,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原理和研究程式,本文拟就8个茶树品种性状的聚类分析作一简要介绍。选用云南护国野茶、贵州赤水大叶茶、广东乐昌白毛茶、湖南江华苦茶、福建政和大白茶、浙江泰顺白毫茶、湖北鹤峰苔子茶和福建红芽佛手8个品种(编号依次为1、2、3、  相似文献   

14.
我所于2003~2009年承担第三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湖南试验点工作,先后对参试的17个茶树新品种进行了生物学特性、产量、品质和抗寒性鉴定,并对每个参试品种作出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玉米区试品种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蒋佰福 《玉米科学》1999,7(2):036-038
本文采用“Eberhart和Russell(1966)稳定参数法”对1997年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中部平原区玉米区试品种进行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区试品种间产量稳定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稳产性较好的有4个:海942、佳试24、东禾1、绥北2103,以绥北2103稳产性最佳,高产不稳产品种有2个,低产不稳产品种有6个。  相似文献   

16.
, 《中国茶叶》2012,(11):39-39
10月24日~26日,2012年国家茶树品种区试年会暨技术培训会在杭州召开。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委员、全国茶树品种区试点技术负责人等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宣布了新一届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的组成。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杨亚军任主任委员,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品种区试处副处长孙世贤研究员、江苏省农委张定副巡视员、浙江大学梁月荣教授等3人任副主任委员,其余委员由来自浙江、福建、安徽等各省茶叶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17.
《中国茶叶》2011,(10):4-7
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于2003年启动了第三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并于2010年开展了茶树新品种鉴定。现将第三轮全国茶树品种区试和新品种鉴定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非参数统计法在玉米区试品种综合评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秩次变量nij和n′ij;驴非参数统计量Pi、P′i、Si和Dj,对2000年毕节地区杂交玉米坡地组区试资料的基本特征进行描述,并对参试品种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玉米区试品种问丰产性和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S219是丰产性最佳品种;稳定性较好的品种有赫单4号、毕玉3506、毕2001,以赫单4号最佳;丰产性和稳定性均优良的品种有毕玉3506、毕2001,全部试点均对品种差异具有较高鉴别力,其中鉴别力最高的是毕节市汾河试点,发现了80.6%的差数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我所于2007~2013年承担第四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湖南试验点工作,先后对参试的12个茶树新品种进行了生物学特性、产量、品质和抗性鉴定,并对每个参试品种作出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0.
1997~2001年岭头单丛在湖南长沙参加第二轮全国茶树品种区试,结果表明:①品质优异,乌龙茶品质审评结果明显超过对照种福建水仙;②产量中等,比对照种福鼎大白茶低;③种植成活率高;④抗寒、抗旱能力较弱,抗病虫能力强;⑤春梢生育期早,属早生种.综合鉴定表明岭头单丛是一个早生、乌龙茶品质较突出的大叶种,适合在极端低温0℃以上的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