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首先分析了一般测量性状的选择问题。根据作者提出的两性状间的相关遗传力和间接遗传系数,简化並统一了直接选择和间接选择的选择响应和遗传进展的表达式。接着提出了多个测量性状的复合性状的概念並给出了它的一些遗传参数。在此基础上,利用典范相关分析方法,着重研究了多个供选择的测量性状的表型变量与少数几个目标性状的基因型变量的相关关系,提出了典范选择性状与典范目标性状的概念,它们正是典范相关分析中典范相关系数较大的前几对典范变量。而第Ⅰ报中的典范性状只是这种典范变量对的特例。利用这少数几个典范选择性状对相应的典范目标性状进行间接选择,不仅具有利用典范性状进行选择的特点,而且因目标性状集中,更有利于对多个目标性状的综合选择。本文还讨论了典范选择性状与选择指数的关系。当只有一个目标性状时,它与一般选择指数等价;当有多个目标性状並分别有不同经济权重时,它对于典范目标性状的最大间接遗传系数大于综合选择指数对于复合基因型值的间接遗传系数,因而利用它可提高间接选择的可靠性。最后,本文讨论了典范选择性状在杂交亲本的选配及杂交后代的选择等方面的可能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多个数量性状的表现型变量与基因型变量的相关关系,提出了典范性状及其遗传力的概念。第一典范性状是测量性状的所有线性组合中具有最大遗传力的线性组合,第i典范性状则是与前面i-1个典范性状不相关的那些性状的线性组合中具有最大遗传力的线性组合。在实际问题中,只须取少数典范性状进行研究就能充分利用试验所提供的信息。提出了估计典范性状及其遗传力的方法,並讨论了典范性状在遗传育种研究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典范性状对进行决策分析,为多数量性状的选择提供一种简便的方法。【方法】运用通径分析的决策分析方法对典范组合性状对进行决策分析。【结果】建立了典范性状对的通径分析模型;分析得到典范性状对可以用以供选择的各性状xi(i=1,2,…,m)为因,典范目标性状Hig为果的中心线性回归模型表述;定义了各选择性状对典范目标性状的决策系数,各决策系数代表了各选择性状对典范目标性状的综合效用。【结论】通过各性状决策系数的确定,选择组合性状中的主载性状、限制性状和辅助性状,育种者就可根据个体的性状表现来选择,以达到对典范目标性状所期望的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4.
小豆F3世代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笔者对3个杂交组合F3世代群体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参数及性状间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F3群体的单株荚数、单株产量与百粒重3个性状的遗传力值较高;(2)F3家系内的百粒重遗传力值最大,其次为单株产量,所以对F3家系内进行选择时,应着重于单株产量和百粒重;在F2代选择比在F3代选择更有效。(3)小豆杂交后代的株高与单株产量、百粒重,单株产量与百粒重、单株荚数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杨德等人提出的典范性状,相关遗传力的概念,并参考有关主成分分析方法及聚类方法的研究,首次分析了谷子的典范性状。典范性状是测量数量性状所有线性组合中具有最大遗传力的线性组合。在育种过程中,只须取少数典范性状进行研究就能得到较可靠的信息。本研究试图为谷子育种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材为24个品种组成的随机样本,选择涉及早熟性、率产性及抗病性的25个性状,依据包含遗传相关信息的遗传相关阵、相关遗传力阵及基因型值相关阵对性状进行相关聚类分析,并比较了三种遗传参数的聚类效果,以基因型值参数的聚类效果最优,将25个性状分成八类,选出了各类的典型性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甘蔗亲本农艺性状的遗传特点,为甘蔗亲本选择和杂交组合配制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对2008~2014年17组甘蔗家系试验的参试亲本及组合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并采用3种不同方差分解方法对其农艺性状的遗传方差比率和遗传力进行分析.[结果]甘蔗不同农艺性状的遗传方差比率、加性遗传方差比率和遗传力在不同试验间表现不同.茎径和锤度是遗传方差比率、加性遗传方差比率和遗传力较高的性状;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是遗传方差比率、加性遗传方差比率和遗传力较低的性状;有效茎数的遗传方差比率、加性遗传方差比率和遗传力属中等;株高是遗传力中等、加性遗传方差比率最低的性状.对于不同分析方法,在分别计算时采用固定模型计算的参数值最高,随机模型最低,随机+家系比随机模型略高;在联合计算时,采用随机+家系计算的参数值最高,固定模型最低,而随机模型的参数值高于固定模型.[结论]数据进行联合分析时宜选用随机+家系分析方法,通过增加家系信息,可明显提高分析精度;甘蔗主要农艺性状遗传方差比率、加性遗传方差比率和遗传力均受性状及试验的影响;在亲本及后代按不同原则和标准对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茎径和锤度、株高、有效茎数等性状进行选择,可提高选择效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通径分析的决策分析方法,对典范性状建立了通径分析化模型,进而完成了对其的决策分析; 给出了判断典范性状中主载性状、限制性状及中间性状的方法,以便于育种者根据个体的性状表现来选择,达到对 Fi选择而期望得到的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析萱草属植物花器官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以食用黄花为主的地方品种大同黄花为母本、以观赏为主的萱草品种摇篮曲为父本构建种间杂交群体,同时以农家种东庄黄花为母本、地方种冲里黄花为父本构建黄花菜种内杂交群体,对杂交后代的花葶高度、花朵直径、花蕾长度、花蕾宽度、单个花蕾鲜质量等农艺性状进行测定及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后代的主要农艺性状具有显著而广泛的遗传变异,大同×摇篮曲的F1群体花朵直径遗传力为32.8%,花葶高度遗传力为65.4%,花蕾长度遗传力为60.5%,花蕾宽度遗传力为34.2%,单个花蕾鲜质量遗传力为66.4%;东庄×冲里的F1群体花朵直径遗传力为86.9%,花葶高度遗传力为73.2%,花蕾长度遗传力为46.2%,花蕾宽度遗传力为41.2%,单个花蕾鲜质量遗传力为58.6%。2个杂交组合均表现为花葶高度遗传力较高,且遗传方式属于数量遗传;种间杂交群体花蕾长度与单个花蕾鲜质量的遗传力较高,花朵直径、花蕾宽度的遗传力较低;种内杂交群体花朵直径、花葶高度的遗传力较高,花蕾长度、花蕾宽度的遗传力较低。种内杂交群体花蕾长度、花蕾宽度、单个花蕾鲜质量中存在一定的超亲现象。研究结果可为开展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对甘肃产区滩羊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参数的估测结果表明,滩羊初生期、二毛期经济性状的遗传力值除优良花穗面积偏低(h~2=0.18)外,余为中等遗传力(h~2=0.21—0.32)。为提高这些性状的遗传进展,应将个体表型同祖先和后代品质结合进行选择才是正确的。性状间的相关分析表明,除了初生毛长与够毛日龄呈负相关外,其余性状间则呈程度不等的正相关,其中初生毛长与初生毛弯的遗传相关r_A=0.41,初生毛长与二毛毛弯的遗传相关r_A=0.44,选择初生毛长长的羊,有利于后代毛股弯曲性状的提高,同时还能缩短够毛日龄。滩羊周岁龄活重和毛量性状为高遗传力性状(h~2分别为0.14,0.38)因此,只要不断地选择周岁龄时体大毛量高的羊只留种,就会逐代提高成年滩羊的毛肉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采用完全双列杂交半轮配法,共配制15个杂交组合。按格列芬提出的D_4法模型I进行统计分析,用该法模型Ⅱ比较了十种性状的配合力效应,估算了它们的遗传参数。从两种遗传力看,广义遗传力(?)_b~2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球重>单株重>株高>球高>叶长>株幅>叶宽>外叶数>茎粗>内叶数。狭义遗传力(?)_n~2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球重>单株重>株幅>球高>叶长>株高>外叶数>叶宽>茎粗>内叶数。由于(?)_b~2和(?)_n~2在数值上差别不大,因此,球重、单株重、株高和球高四种性状,根据表现型进行选择时,将能得到明显的选择效果,并容易稳定遗传给后代。由于叶长和株幅也有较高的遗传力,因此在莲座末期进行选择高值单株,也能获得较理想的遗传效果。本试验结论是:球重、单株重、株高和球高容易稳定遗传,可在早代严选。而茎粗、内叶数遗传力小的性状,宜于多代连续定向选择。  相似文献   

12.
以72个常用甘蔗亲本配制95个杂交组合,进行脱叶性遗传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母本对后代的脱叶性1级比率和3级比率有极显著影响,父本只对脱叶性3级比率有显著影响;亲本及组合的遗传力大小顺序依次为组合(41.36%)、母本(30.13%)、父本(12.02%),说明组合的选配方式对后代脱叶性状影响大,在筛选亲本及组合时,要优先考虑组合;后代脱叶性状各级比率的平均遗传力大小顺序依次为3级比率(40.39%)、1级比率(29.62%)、2级比率(13.49%),与父本、母本及组合对后代脱叶性状各级比率的遗传力大小顺序相同,说明3级脱叶性状更易传递给后代,其次是1级脱叶性状,2级脱叶性状较难遗传给后代,在选用亲本配制组合时,要选择脱叶性1级比率配合力好的母本和组合,避免使用脱叶性3级比率配合力高的亲本和组合。  相似文献   

13.
利用3个中国大豆品种和2个乌克兰大豆品种杂交,对F2群体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和F1代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后代各个性状的遗传变异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分枝数的变异系数最大,有较大的遗传潜力;不同组合各性状的遗传力变化规律基本相同,株高和百粒重的广义遗传力最高,可以在早世代选择;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等产量性状表现正向超亲优势,百粒重表现负向超亲优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9个芝麻品种(系)为试验材料,估算了10个性状的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遗传进度和基因型相关。结果表明:不同性状间的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进度,存在较大差异,产量性状的遗传力较经济性状的遗传力大,性状间存在正相关和负相关,千粒重和每蒴粒数的遗传力高,可在早世代选择;株高和分枝部位的遗传力低,可在高世代定向连续选择或间接选择;单株蒴果数和单株产量的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进度大,可根据表现型选择;株高分枝数和千粒重遗传变异数和遗传进度小,根据表现型选择效果较差,可适当放宽选择标准,使单株果数、每蒴粒数、千粒重与单株产量的相关都达到显著水平高,但3者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故对这类性状、应采用选择指数分析法进行多性状的综合选择。  相似文献   

15.
倪薇  占爱瑶  罗培高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513-16514,16529
[目的]为选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品种绵阳11(MY11)和川农18(CN18)为亲本进行正、反交,对F2代群体及2个亲本的株高、穗数、小穗数、单株粒数、穗长、单株重和千粒重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考察和遗传力分析。[结果]F2代群体各农艺性状广义遗传力大小为单株重〉小穗数〉单株粒数〉千粒重〉穗数〉穗长〉株高。正反交后代农艺性状的表现型差别不大,遗传力差别较大,正交后代株高和小穗数的遗传力低于反交后代,单株粒数、穗长、单粒重和千粒重的遗传力高于反交后代,细胞质对相同性状的遗传力有很大影响。[结论]杂交后代选择中,对单株重、小穗数和单株粒数进行早代选择有利于培育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16.
选用性状差异明显的4个青海蚕豆为母本和对青海蚕豆具有互补性状的4个外来种质作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配置16个组合,研究了株高、始荚高、有效枝、单株荚数、单株粒数、荚粒数、百粒重和单株产量等8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结果表明: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对蚕豆杂交后代性状都有重要作用,且这些性状的基因加性效应均对杂种后代的性状起主导作用,尤其有效枝、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产量完全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②根据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大小,因育种目标要求选择合适的亲本和较优的杂交组合;③8个主要性状的广义遗传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百粒重>株高>荚粒数>有效枝>单株荚数>始荚高>单株粒数>单株产量,狭义遗传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百粒重>株高>有效枝>荚粒数>单株荚数>始荚高>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在改良品种粒重时,可进行早代选择,而其他各性状的遗传力中等偏低,说明这些性状易受环境因素影响,遗传稳定性一般,早代选择的效果较差些,要连续多代选择.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甘蔗15个双亲杂交组合的后代为材料,研究了有性和无性世代6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遗传相关和间接选择高产高糖基因型的效率。结果表明,不论在有性世代还是在无性世代,植株高度的遗传变异性大,与蔗茎产量和含糖量的遗传相关显著。相关遗传力分析揭示,通过植株高度间接选择高产高糖基因型的效果好,在甘蔗早期世代的育种实践中应对株高的选择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对两个表现型稳定一致的辐射大突变体杂交后代及两个原品种的杂交后代进行了遗传变异规律和选种效果的研究。主要结果:1.大突变体杂交后代单株生产力等经济性状的广义遗传力、遗传进度都优于原品种的杂交后代。2.大突变体间杂交后代的选种效果优于原品种的杂交后代,大突变体间杂交中选株率占总中选株率的86.1%,比原品种间杂交的13.9%高72.2%,并已初步选出了有希望的品种(系)。  相似文献   

19.
对10个杂交组合的F_2代主要性状广义遗传力、相对遗传进度、相关遗传进度进行了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广义遗传力和相对遗传进度因性状、组合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凡双亲某性状差异大的组合,其F_2代该性状遗传力较高,相对遗传进度较大.就性状的平均结果而言,广义遗传力大小顺序为株高>抽穗期>主穗长>百粒重>主穗小穗数>主穗粒数>单株穗数>单株粒重;相对遗传进度大小顺序为单株粒重>单株穗数>抽穗期>株高>主穗粒数>主穗小穗数>主穗长>百粒重.单株粒重的相关遗传进度(相对值)也因组合、性状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综合来看,各性状对单株粒重的相关遗传进度(相对值)均小于100%,因此,通过选择某一性状来间接选择单株粒重的效果一般不如直接对单株粒重进行选择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冬小麦杂种F_2代主要性状遗传进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个杂交组合的F2代主要性状广义遗传力、相对遗传进度、相关遗传进度进行了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广义遗传力和相对遗传进度因性状、组合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凡双亲某性状差异大的组合,其F2代该性状遗传力较高,相对遗传进度较大。就性状的平均结果而言,广义遗传力大小顺序为株高>抽穗期>主穗长>百粒重>主穗小穗数>主穗粒数>单株穗数>单株粒重;相对遗传进度大小顺序为单株粒重>单株穗数>抽穗期>株高>主穗粒数>主穗小穗数>主穗长>百粒重。单株粒重的相关遗传进度(相对值)也因组合、性状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综合来看,各性状对单株粒重的相关遗传进度(相对值)均小于100%,因此,通过选择某一性状来间接选择单株粒重的效果一般不如直接对单株粒重进行选择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