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9 毫秒
1.
利用禾谷镰刀菌粗毒素筛选抗小麦赤霉病突变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赤霉粗毒素为选择剂筛选小麦抗赤霉病的细胞突变体,结果表明:小麦幼胚(穗)愈伤组织抗(耐)赤霉粗毒素的最佳选择浓度为(0.5~0.6)x10 ̄(-4)mol/L。在此浓度下,不同基因型的幼胚(穗)出愈率和愈伤组织对粗毒素的反应有差异,在10 ̄(-3)~10 ̄(-5)mol/L浓度范围内,愈伤组织的存活率随浓度的升高而下降。经毒素处理后的耐毒素愈伤组织较对照稍小、略紧密、微黄色,继代于不含毒素的培养基上能很快恢复生长,与对照相当,但继代于含同样浓度毒素培养基上,存活率下降95.2%。经0.6x10 ̄(-4)mol/L毒素处理30d后,各基因型的耐毒素愈伤组织成苗率在20%~35%之间,多数耐毒素愈伤组织生理上受到伤害,失去分化成苗的能力,从抗(耐)毒素的细胞系中已筛选获得田间抗性优于原供体品种的R_1代植株9株,R_2代植株25株。  相似文献   

2.
研究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小麦抗、感赤霉病品种不同外植体对赤霉病菌粗毒素的反应。结果表明,随着赤霉病菌粗毒素浓度的提高。小麦幼穗及花药的出愈率降低,幼穗愈伤组织生长量减少、分化能力降低;抗赤霉病品种幼穗愈伤组织的存活率、相对生长量和分化频率降低的幅度均小于感病品种,抗病品种幼穗愈伤组织的抗坏血酸氧化酶及多酚氧化酶活性受粗毒素影响的程度小于感病材料。说明小麦成株抗赤霉病和幼穗愈伤组织抗赤霉粗毒素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水杨酸诱导小麦赤霉毒素抗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不同浓度水杨酸 (SA)分别在小麦开花前和开花后进行处理 ,研究水杨酸对小麦离体穗的赤霉毒素抗性诱导和对小麦赤霉毒素胁迫下离体穗的幼胚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 0 0 5~ 0 1mmol·L-1水杨酸处理小麦 ,可使小麦离体穗在小麦赤霉素胁迫下延迟衰老 ,离体穗的百粒重比对照提高 9%以上 ,幼胚培养的绿苗率显著下降 ,愈伤组织出愈率显著上升。低浓度水杨酸对离体小麦抗赤霉毒素诱导无显著影响 ,高浓度水杨酸对离体穗产生损伤  相似文献   

4.
幼胚和花药培养诱导荔枝胚性愈伤组织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以福建荔枝主栽品种元红的幼胚为外植体,优化了离体培养诱导胚性愈伤组织(EC)的培养基。对EC的诱导,较高质量浓度的蔗糖(50g·L^-1)和2,4-D(2 ̄4mg·L^-1)优于较低质量浓度的蔗糖(30g·L^-1)和2,4-D(0.5 ̄1.0mg·L^-1)。BA和活性炭(AC)对EC的诱导有抑制作用。适当的硫代硫酸银(STS)(29.4μmol·L^-1)可以抵消BA的抑制作用。在MS附加质量  相似文献   

5.
作者通过小麦幼胚愈伤组织对赤霉粗毒素的敏感性测定,期望以赤霉毒素作选择压力,进而对筛选抗赤霉病突变体作初步探索。 赤霉粗毒素提取:以麦粒为培养基,产毒能力较强的禾谷镰刀菌F_(10)为接种菌株,25℃下培养30天。用甲醇-乙酸乙酯法抽提获得粗毒素,以纯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作标准,经薄层层析及紫外扫描定量测定后备用。  相似文献   

6.
小麦离体培养若干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5个春麦品种幼穗,成熟胚和种子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着重研究了不同外植体,基因型对愈伤组织的影响及长期继代,2,4-D浓度,低温处理对愈伤组织胚性保持的作用和对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幼穗是最好的外植体来源,基因型是影响离体培养重要因素,长期继代培养会使胚性逐渐丧失,2-4mg/L的2,4-D浓度与其它激素适当配合可改善愈伤组织质量,保持胚性,5℃低温处理10d,显著提高愈伤组织分化率。  相似文献   

7.
以3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幼胚发育时间和禾谷镰刀菌粗毒素对小麦幼胚培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胚发育时间对小麦幼胚离体培养有较大影响,花后10~13 d的小麦幼胚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质量较好,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是适宜的取材时间;禾谷镰刀菌粗毒素对不同小麦品种幼胚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和苗分化的影响趋势相同,粗毒素为6.0 g/L时,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有明显抑制,低于6.0 g/L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粗毒素在0~6.0 g/L对胚性愈伤组织形成及苗分化的影响随浓度增高抑制作用增强,在6.0 g/L时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能力较低或丧失;适宜的粗毒素筛选浓度为1.5~4.5 g/L。  相似文献   

8.
研究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小麦抗、感赤霉病品种不同外植体对赤霉病菌粗毒素的反应。结果表明 ,随着赤霉病菌粗毒素浓度的提高 ,小麦幼穗及花药的出愈率降低 ,幼穗愈伤组织生长量减少 ,分化能力降低 ;抗赤霉病品种幼穗愈伤组织的存活率、相对生长量和分化频率降低的幅度均小于感病品种 ,抗病品种幼穗愈伤组织的抗坏血酸氧化酶及多酚氧化酶活性受粗毒素影响的程度小于感病材料  相似文献   

9.
速冻中低温保护剂浓度对小鼠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快速冷冻方法,冷冻小鼠的2-细胞胚、4-细胞胚、8-细胞胚、桑椹胚和囊胚,低温保护液分别含有0.5,1.5,2.5,4mol/L丙二醇,含10%的犊牛血清和0.25mol/L蔗糖。对于8-细胞以前的小鼠胚胎,快速冷冻保存时丙二醇的浓度在2.5mol/L和4mol/L时效率较好。随着小鼠早期胚胎(囊胚以前)的发育,抗低温冷的能力加强。  相似文献   

10.
用快速冷冻方法,冷冻小鼠的2-细胞胚、4-细胞胚、8-细胞胚、桑椹胚和囊胚,低温保护液分别含有0.5,1.5,2.5,4mol/L丙二醇,含10%的犊牛血清和0.25mol/L蔗糖,对于8-细胞以前的小鼠胚胎,快速冷冻保存时丙二醇的浓度在2.5mol/L和4mol/L时效果较好,随着小鼠早期胚胎(囊胚以前)的发育,抗低温冷冻的能力加强。  相似文献   

11.
柠条锦鸡儿愈伤组织的培养与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柠条的子叶和胚轴切段作为外植体,接种于含不同激素的7种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发生,确定最佳愈伤组织培养基为MS+6--BA0.5mg/L,2,4--D2mg/L。在MS+6--B1mg/L,IAA10mg/L的培养基上生长的愈伤组织中,在距愈伤组织表面一定距离处常形成分生组织带,很像形成层带。分生组织带内部的细胞分化产生排列不规则的长形管状细胞,分生组织带两侧的细胞分裂产生正常的愈伤组织细胞。生长在MS+6--BA0.5/L,2,4--D2mg/L的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中可分化出胚性细胞(团),这样的愈伤组织转移至无激素培养基后,胚性细胞(团)可进一步分化出原胚、球形胚、心形胚、子叶胚和试管苗。  相似文献   

12.
供锌水平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及锌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供锌水平对玉米的幼苗生长发育和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锌浓度在10^-8-10^-5mol/L范围内,随着营养液中锌浓度的提高,玉米苗的长势越来越好,生长的最适供锌浓度为10^-6-10^-5mol/L,生长的最差营养液锌浓度不是0,而是10^-8mol/L;茎叶的锌浓度,在供锌水平为0-10^-7mol/L时,随着供锌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在供锌水平为10^-7-10^-5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禾谷镰刀菌粗毒素对小麦幼胚培养特性的影响和再生R1、R2代植株的抗赤霉病性变异,结果表明,粗毒素对3个不同基因型幼胚的愈伤组织诱导、胚芽萌发及胚性愈伤组织形成和绿苗分化的影响有相同的趋势。①毒素浓度为6.0g/L时,愈伤组织生长受明显地抑制,但胚芽萌发生长受到促进,低于此浓度时,毒素对愈伤组织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②毒素对胚性愈伤组织形成和苗分化均有较大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前者的抑制作用最强;③适宜的粗毒素筛选浓度为1.5 ̄4.5g/L,在这一浓度范围内对愈伤组织形成无影响,而对胚性愈伤组织和苗分化有明显抑制,但又能使其保持有一定的分化能力。④经毒素筛选的抗耐毒素细胞系再生R1代植株中,抗病穗的比例明显提高,R2代再生植株的抗赤霉病性分离,并趋向于感病方的分离。  相似文献   

14.
通过禾谷镰刀菌毒素胁迫下的幼胚直接筛选、愈伤组织筛选、一步筛选和多步筛选相结合的方法, 从普通小麦千斤早和小偃22中筛选出了抗镰刀菌毒素变异细胞系,比较分析了不同筛选方法在不同筛选程序上的筛选效果,研究了再生株系R0代的抗赤霉特性。结果表明,利用毒素胁迫对优良品种进行抗赤霉细胞工程定向改良是有效可行的,可获得抗病性显著提高的变异株系;利用幼胚直接多步筛选,在高毒素质量浓度上获得抗性植株的比例和抗性提高的幅度均较从愈伤组织筛选和低毒素质量浓度上获得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小麦幼穗提取液对小麦花药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选取1997年有代表性的2个组合97(1),97(2),以C17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分别加小麦幼穗提取液0,10,20,30,50mg.L^-1,以比较幼穗提取液对小麦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幼穗提取液质量浓度增加,小麦花药愈伤诱导率,愈伤分化率及绿 产量的表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并且在加入30mg.L^-1幼穗提取液时,三项指标在两组合中均达最高。  相似文献   

16.
在含2mg/L2.4—D的MS培养基上,7个小麦品种(系)的幼胚和成熟胚都诱导出愈伤组织。幼胚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变幅为96.0%—99.3%;成熟胚的诱导率为幅为50.0%—96.7%,幼胚的愈伤组织诱导频率明显地高于成熟胚,7个品种(系)细胚伤组织的鲜重变化为0.035—0.162g/块;愈伤组织分化率变动在55.6%—96.7%之间,平均为73.6%,说明小麦幼胚愈伤组织的生长速度以及分化再生的  相似文献   

17.
荔枝体胚发生及成苗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荔枝不同器官为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在中2,4-D,1.0mg/L+NAA0.5mg/L+5%蔗糖的MS培养基上 细胚胚性愈伤组织系;胚性愈伤组织高浓度2,4-D(5-8mg/L)在黑暗中激发诱导培养后,转移到去除2,4-D,含低浓度NAA和IBA的MS培养基上,体胚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18.
植物生长调节剂4PU—30对小麦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4PU-30「N-2-氯-4-吡啶基)-N-苯基脲」对小麦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诱导培养若添加4PU-340可明显提高花药愈作组织的绿苗率。4PU-30在较低浓度(0.5-5μg/L)时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影响不大,而浓度升高至10mg/L时,则有抑制愈伤组织形成的趋势。小麦不同杂交组合对4PU-30的反应存在差异,但大多数组合在添加4PU-30后绿苗产量有明显提高。文中还  相似文献   

19.
春小麦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以5个春麦品种的幼穗为外植体,接种在MS为基本培养基不同浓度的激素的诱导培养基上,结果发现,铁春2号是最好的基因型,诱导率、分化率最高,不同品种间诱导率存在极显著差异,6-BA不利于愈伤组织诱导,最佳生长素配比是20mgL-12,4-D+05mgL-1NAA。在分化培养中,最好的激素配比为02mgL-1NAA+01mgL-1Kt。经长期继代的愈伤组织5℃低温处理10d,显著提高愈伤组织的分化率。  相似文献   

20.
根癌农杆菌介导Ds转座因子的水稻遗传转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以水稻品种中花11的幼胚,成熟胚和幼惠的愈伤组织材料,经携带Ti质粒pDs-Bar1300的根癌农杆菌EHA105感染和共培养后,通过50mg/L和25mg/L潮霉素的二次筛选,结果表明:34%经胚愈伤组织17%成熟胚愈组织和16.5%幼穗愈伤组织表现潮霉素抗性,这些抗性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和再生培养基培养,获得了14棵转基因植株,经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Ds和Bar基因都已整合进转基因植株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