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以两个典型的籼粳交重组自交系F6群体(RILSA:中优早8号/丰锦;RILSB:七山占/秋光)为试材,分别在四川和辽宁种植,研究穗型指数(PTI)与亚种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PTI在籼粳交后代中表现连续变异,籼粳交可以创造大量具不同PTI的株系,可以作为理想穗型选育的来源。生态环境对PTI有显著影响,从辽宁到四川,PTI显著变小。 PTI与大多数亚种特征性状呈显著负相关。PTI在不同亚种类型间有明显差异,总体上有籼(H)>偏籼(H′)>偏粳(K′)>粳(K)的趋势,但PTI不可以作为判别亚种类型的依据,因为籼粳交后代中的PTI在不同亚种类型间交错重叠。PTI与穗部性状和产量性状大多呈负相关,两群体中绝大多数株系的PTI为中下部优势型,在产量上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3.
花时性状在籼粳交后代中的表现及其对外部环境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籼稻、粳稻和典型籼粳稻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材,研究花时性状在籼粳稻杂交后代中的表现及其对外部环境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花时性状在籼粳稻杂交后代中均呈连续变异,表现出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始花时、盛花时和终花时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始花时与开花持续时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籼粳交后代中,花时与程氏指数相关不显著.籼稻与粳稻的花时性状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性不同,与粳稻相比,籼稻更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07:01 -08:00的平均气温与籼稻的始花时、盛花时显著负相关,对粳稻影响不显著,14:01-15:00的平均气温与典型粳稻的盛花时呈显著的负相关,日最高气温与籼稻的始花时和终花时呈显著的负相关.无论籼稻还是粳稻,气温高低仅影响花时的早晚,对开花持续时间的长短影响不大.籼稻对空气湿度较粳稻敏感,07:01-08:00.08:01-09:00,10:01-11:00及07:01-15:00的平均湿度与籼稻的终花时呈显著至极显著的正相关,空气湿度对粳稻花时的影响末达显著水平,无论籼稻还是粳稻,空气湿度对开花持续时间均无显著影响.太阳辐射强度对花时性状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水稻籼粳交F_2代结实率、株高、酚反应等性状分离的研究表明:①有广亲和粳稻亲本参与的籼粳交组合,F_2代的分离程度较小,③以02428作母本的籼粳交组合F_2代的稃尖色分离比例是1:1,与其它籼粳交组合不同;③本文所研究的几个籼粳交F_2代的稃尖色分离与结实率、株高、酚反应等性状分离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盘锦稻区籼粳交后代品系43个为研究试材,测定程氏指数并分析其各项指标间相关性,结果表明:除1~2穗节长呈明显偏籼分布外,其余均成偏粳分布;6个亚种特征性状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表现为明显的非随机组合现象。 相似文献
6.
以典型籼稻七山占和典型粳稻秋光构建的F8、F9重组自交系(RIL)为试材,测定其程氏指数六性状、大小维管束比及大维管束比。揭示其杂交后代亚种特征表现及其籼粳属性,并进行程氏指数六性状、大小维管束比及大维管束比之间相关性运算,分析其亚种分类表型性状与解剖学性状间关系。结果表明:除1-2穗节长呈偏籼分布,其余性状均呈偏粳分布;由程氏指数及维管束比揭示籼粳属性均为由籼至粳的偏粳连续分布。其相关性分析表明杂交后代其亚种特征各性状已发生重组,与典型籼粳稻相比,非随机分离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7.
三系法籼粳亚种杂交水稻研究的初步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自1985年开始三系法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研究工作,至1989年已初步育成了一 批籼粳亚种杂交水稻的早、中、晚稻组合,其穗型大小、结实率和千粒重等,比同熟期的当家常 规稻和品种间杂交稻都有大幅度超出。在轮回422/选10-19组合分离后代中,选育了多种熟期和生态类型的广亲和恢复系。 相似文献
8.
利用粳型亲籼恢复系组配的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的实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空间诱变育成的粳型亲籼恢复系,分别与多个不育系配组成杂交组合种植,连续3a观测了同一恢复系与不同不育系配成的各组合和同一组合在不同年份、不同季节的结实率和籽粒充实度表现,并对一些组合进行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由这类型亲籼恢复系与籼型不育系配成的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组合,其结实率高,籽粒饱满度好,且季节间、年度间均表现稳定,特别是部分组合的单产和日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可见,这类粳型亲籼系在杂交水稻育种和生产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形态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细胞形态观察,籼粳亚种间杂种结实的亲和性及籼粳亚种间分化与亲和性的关系研究进行综述,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水稻籼粳亚种杂交育种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解决水稻杂交F1低结实率的问题,有赖于向两系、三系亲本导入广亲和基因,育成广亲和恢复系或不育系,同时阐述了目前杂种优势机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12.
13.
水稻籼粳交衍生不育系的籼粳属性鉴定及配组F_1优势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籼粳杂交培育了3份水稻不育系,分别为野败型不育系064A、协研A和光温敏不育系300S。对这3份不育系相应的保持系的籼粳属性进行了形态指数法和分子标记法鉴定。064B、协研B和300S形态指数分别为11、9和12,属于中间偏籼类型;基于分子标记的遗传距离聚类结果表明,3份材料聚为一类,也属于中间偏籼类型。通过广泛测交,发现应用籼粳杂交,在籼稻遗传背景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粳稻"血缘",培育中间偏籼型不育系,对丰富水稻育种遗传背景,配制超级杂交稻组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XU Hai ZHU Chun-jie GUO Yan-hua XU Quan MAO Ting CHEN Kai WANG Jia-yu YANG Li ZHENG Jia-kui XU Zheng-jin 《水稻科学》2010,17(2):149-155
Two 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populations,one derived from a cross between Zhongyouzao 8(indica)and Toyonishiki(japonica)and the other from a cross between Qishanzhan(indica)and Akihikari(japonica),were grown in Liaoning and Sichuan Provinces,China,to study the panicle type index(PTI,the ratio of a number of node position on panicle axis where the secondary branch with the most numerous secondary branch grains is located to the number of primary branches)and its relationships with subspecies characteristi... 相似文献
15.
以中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组合甬优2640、甬优1640为材料,常规粳稻镇稻11、武运粳30和杂交籼稻丰两优香1号、新两优6380为对照,比较各类型品种在干物质积累、穗部特征、叶片形态及茎秆特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甬优籼粳杂交稻两年平均产量为11.3 t/hm~2(11.1、11.4 t/hm~2),较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分别高6.6%和13.0%;产量构成上,甬优籼粳杂交稻的每穗粒数和群体颖花量显著高于对照,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低于对照;甬优籼粳杂交稻抽穗期、成熟期的干物质量及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依次为13.4 t/hm2、21.6 t/hm~2、6.9 t/hm~2,均显著高于对照;穗部特征上,甬优籼粳杂交稻的单穗质量和着粒密度高于对照,穗长略低于杂交籼稻,近80%的籽粒集中于中上部,而常规粳稻75%的籽粒集中于中下部,杂交籼稻籽粒分布相对匀称;甬优籼粳杂交稻上3叶的叶宽和卷曲率高于对照,叶长和叶基角处于对照之间(以杂交籼稻最大),披垂度最低,上部1、3叶差异显著;株高、穗高、秆长及穗下节间占秆长的比例以杂交籼稻甬优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成熟期单茎茎干质量、单茎鞘干质量及基部节间单位长度干质量以甬优籼粳杂交稻最高。中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组合产量优势特征为足穗基础上,主攻大穗,并保持较高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形态生理特征表现为籽粒集中于中上部,上3叶大小适宜,叶片内卷且直立,株高及穗下节间占秆长的比例适中,成熟期茎秆充实度好。 相似文献
16.
17.
18.
粳型亲籼系的选育及其在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上的利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关键是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粳型亲籼系的选育和利用是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作为超高产杂交水稻的强优恢复系,粳型亲灿系的育种目标是:1)对籼稻具有很高的亲和性;2)基因组属于粳型或偏粳型;3)与籼稻具有遗传协调性;4)具有良好的农艺性状;5)带有一些重要基因,对通过利用粳型亲灿系建立超高产要交水稻的育种体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