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新法二则     
(一)平菇木耳玉米立体种植高产新法笔者通过几年来摸索出一种新的培植食用菌方法,使得大田种植三高产新模式。平菇亩产5000多公斤,鲜木耳2000多公斤,玉米500多公斤,每亩地纯收入达万元,比单种玉米的经济效益提高30—50倍,是一项值得推广的立体种植模式。其方法是:早春适时整地造墒,并进行土壤消毒。消毒药品:甲醛、高锰酸钾、多菌灵(或苯菌特)选一种喷洒地面,于4月初按20×20厘米的播种行播种2行玉米,2行之间留出1米的大行。玉米选用高产大穗型沈单7号,播后覆盖地膜。玉米大行之间,在离玉米20厘米处分别挖30厘米宽的平  相似文献   

2.
一、茬口安排水果玉米7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上旬开始采收。平菇在8月份装袋接种,30-40天满袋后,于9月份搬到玉米大行间开袋出菇。二、模式栽培主要技术(一)水果玉米1、适时播种本地宜选用扬甜1号、种都水果玉米等。一般在7月播种,采用大小行种植方式,小行距40cm,大行距80cm,每667m2适宜种植密度3500株左右。  相似文献   

3.
平菇     
正(舒筋活络的"膏药")平菇是一种栽培广泛的食用菌,而且栽培的方法很多,有室内床栽、玉米或大豆与平菇间作、塑料大棚栽培等。平菇主要含有脂肪、糖类、粗纤维、无机盐、磷、铁、维生素B1、尼克酸等,因其质地肥厚,嫩滑可口。平菇是制作  相似文献   

4.
我受制作机井水泥管的启发,用油毡作模具进行平菇立体栽培,效果不错。现将操作技术简介如下: (一)备材料 剪一块长170cm、宽50cm的油毡;用8号铅丝弯成一个直径40~45cm的圆圈,取一根直径10cm、长60cm的塑管。  相似文献   

5.
一、立体栽培黄瓜和黑木耳的技术关键 (一) 整畦技术:作畦底宽90cm,顶宽80cm,南北垅,畦长5m,高15cm的栽培床,在其床中间作成长5m,宽50cm,高10cm的食用菌床,畦两侧有宽20cm,  相似文献   

6.
菇粮立体栽培,为食用菌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最佳的自然生态环境,使病虫害大大减轻,还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生态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使食用菌与农作物互相促进,相得益彰进而获得高产高效益。我们在国内外菇粮立体栽培实践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进行了玉米、小麦、平菇、木耳一地四收栽培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采用食用菌平菇类品种进行鱼塘浮床栽培与常规室内栽培作比较,选出了适应鱼塘浮床栽培的平菇菌株,结果表明鱼塘浮床栽培平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玉米秆适宜栽培食用菌种类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进行玉米杆栽培食用菌试验与研究,总结出了适宜以玉米秆为主要原料栽培食用菌的种类及技术。玉米秆适宜于发酵法进行食用菌栽培,发酵技术关键是较常规(例如麦草发酵料)培养料缩短发酵时间3 d~4 d,适宜栽培主要种类包括双孢蘑菇、鸡腿菇、草菇等;同时,也可采用熟料法(常温灭菌)栽培食用菌,适宜种类包括平菇、杏鲍菇、鸡腿菇等,但玉米杆必须粉碎并经过5 d~6 d的发酵进行软化处理。  相似文献   

9.
蔡德华  宋爱荣 《食用菌》1989,11(6):25-26
为了探索食用菌与粮食作物立体种植的新路子,我们于1987和1988年分别进行了玉米,平菇、木耳大田立体种植的研究。两年的试验都取得玉米亩产超千斤、平菇亩产3000多公斤和鲜耳亩产1000公斤以上的好收成,每亩纯收入达5000多元,比单种玉米的经济效益提高20多倍。试验表明,玉米、平菇、木耳大田立体种植可创三高产,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立体农业种植模式。现将两年的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平菇是我国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1]。平菇的主要栽培方式为塑料袋栽培,栽培设施为塑料大棚。长期栽培食用菌的大棚,易引起土壤中致病微生物种群的富集[2],同时虫口基数也在不断积聚、扩散,导致病虫害发生严重、平菇产量下降,影响栽培者效益。为了改善菇棚环境、提高栽培成功率,笔者采用平菇、玉米轮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栽培者经济效益,也促进平菇栽培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现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申进文 《食用菌》2002,24(6):27-28
20 0 1年 8月笔者受加拿大友谊食用菌公司的邀请 ,在位于温哥华的菇厂进行了短期工作。工作期间对该菇厂采用的长柱立体栽培平菇技术进行了研究 ,认为其在国内具有较强的实际推广意义 ,现总结成文 ,供广大平菇栽培者参考。1 长柱立体栽培平菇优点 长柱栽培平菇技术具有劳动效率高、发菌快、出菇整齐、菇根小、产量高、易于采收、补水方便、充分利用空间等优点。在适温条件下 ,从菌柱制作到菌丝发满为 10天左右 ,15天左右进菇房 ,2 0天左右出菇 ,2 5天左右采收第一潮菇。2 栽培工具  1铁网架 :长柱立体栽培平菇 ,菌柱外围要用铁丝网架。…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充分利用泰国北部自然资源,开辟泰国食用菌市场,赴泰进行侧耳和香菇栽培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一、侧耳栽培试验 (一)试验材料 ①菌种:姬菇1号,信州姬菇,平菇539,泰国平菇,从国内带去一、二级种,经扩繁制得生产种(麦粒种和锯末种)。②培养料配比:稻草85%,米糠10%,石膏2%,过磷酸钙3%,多菌灵0.2%。 (二)栽培方法 室内生料床架栽培。床架4层,每层间距60cm、宽2m、长15m,最下层距地面25cm。先将稻草切成3~6cm长,用3%石灰水浸泡24小时,捞  相似文献   

13.
对鱼塘浮床栽培与常规室内栽培食用菌作比较,筛选出适应鱼塘浮床栽培的食用菌种类:浮床栽培平菇最好,其次是木耳,灵芝品种不适宜.  相似文献   

14.
一种用蜂窝块栽培平菇的新工艺,最近在山东省夏津县食用菌研究所研究试验成功。并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该工艺与塑料袋立体栽培工艺相比,具有省工时、成功率高、易管理、产量高等优点。可节约成本30%,不受室内外条件限制。为多种秸杆立体栽培平菇创出了一条新路,特别适应于老菇场地栽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食用菌生产发展很快,为了探索适用于企业化栽培的新工艺,我们开展了悬盒式栽培工艺的研究。本文主要报道悬盒式栽平菇工艺。一、工艺设计本工艺为一种活动悬挂式、多层次、高密度栽培食用菌的新方法,适用于平菇、凤尾菇、草菇等菇类的栽培。培养容器是用钙塑材料的瓦楞箱改制成可六面出菇的培养盒,栽培时培养盒均匀悬挂于室内,栽培结束取下培养盒为一空房间,便于室内清洗消毒。此法  相似文献   

16.
刘法义 《食用菌》1999,21(1):18-19
近几年来,在食用菌栽培中,玉米芯的用量已越来越大,但大部分只是用来栽培平菇,栽培其他食用菌的甚少。笔者于1996年用玉米芯掺玉米进行了袋栽香菇试验,现将栽培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杨登山  文青善 《蔬菜》1995,(3):36-37
塑料大棚立体栽培平菇新技术044400山西省夏县食用菌研究会杨登山,文青善近年来,我们利用塑料大棚立体栽培平菇获得成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方法介绍如下:一、塑料大棚的形式建造塑料大棚时,要考虑保温、保湿、通气、投资等因素,充分利用太阳能源,大棚...  相似文献   

18.
白树华 《食用菌》1996,18(5):29-29
玉米芯生产平菇是我们地区一大农副业,也是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但平菇立体袋栽后期缺乏水分、养分严重,严重影响了平菇的产量与质量。为了克服这种情况的产生,提高平菇的产量。笔者在教学和食用菌生产中,总结出了一套平菇立体填土高产栽培新方法,经我们地区部分菇农采用,效果良好,已有发展推广之势头。此种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19.
草菇原产热带亚热带地区,性喜高温.近年在我国南方普遍栽培,在北方由于受低温条件的影响,在室外种植得很少,产量也不高.为了利用玉米地株高叶茂能遮阳、盛夏季温度高的特点,我们进行了玉米地套种草菇实验,现将其套种技术介绍如下:(一)场地选择选择地势较高、水源方便、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的大面积玉米地.(二)玉米种植按春玉米常规种植法,下种前施足底肥,浇好底水,耕耙平整,按行距66cm、株距33~40cm播种,亩种2500~3000株.或用夏玉米宽、窄行播种,宽行66cm种菇,窄行45cm不种菇,株距  相似文献   

20.
棉秆柱(块)式栽培食用菌配套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将粉碎成15cm以下的碎段棉秆经碱化和发酵处理后,用圆柱或长方体模具做成菌柱或菌块栽培平菇、姬菇、鸡腿菇,总结出了碎段棉秆柱(块)式栽培食用菌的配套技术,为棉秆栽培食用菌开辟了新途径。试验结果证明,碎段棉秆柱(块)式栽培平菇、姬菇、鸡腿菇,方法简便,用工少、成本低、效益高,是一种全新的棉秆栽培食用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