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榧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榧(Torreya grandis Firt),红豆杉科,常绿乔木,雌雄异株,在我县已有多年的栽培历史。香榧果实营养丰富,有化痰止咳、润肺、消痔及驱虫等功效,香榧油可预防血管硬化、冠心病。香榧树内含紫杉醇,是当今珍贵的治癌药物;其材质优良,是高级家具、工艺用材;香榧树干挺拔雄伟、枝叶繁茂、婀娜婆娑、四季常绿,也是绿化、庭园观赏的优良树种。因此,香榧是目前果树中经济效益最高的树种之一,由于香榧种植困难、繁殖系数低、结实迟缓、产量低,导致香榧发展缓慢。笔者从1996年开始,在茂林镇进行香榧栽培试验,探讨香榧对立地条件的适应性和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香榧枝条黄化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嵊州市香榧产区香榧枝条黄化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发现香榧黄化现象并不是由病虫原因引起的,而是香榧树对生长环境不适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生理性反应,海拔200~800 m的山地上的香榧树枝条黄化程度轻,黄化株比例也低;当年生香榧枝条于6月下旬至9月初易发生黄化,症状也从较轻黄化转为强黄化,已黄化当年生新枝在第二年仍保持黄化,但症状稳定。提出在平原地区采取夏季遮阴的措施防治香榧枝条黄化,或将低海拔(海拔200 m)地区的香榧移植到高海拔(海拔200~800 m)区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3.
香榧树系雌雄异株植物,雄株树势庞大而不会结果,往往被任意砍伐利用,而致雄株越来越少,雌花授粉不足,造成香榧产量下降。因此,充分利用现有少数雄株的花粉,对周围无雄株的香榧雌树进行人工辅助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初果期香榧林施用浓度为25%、50%、75%、100%沼液和不施沼液5种处理进行试验的结果表明:施肥后的香榧树高、根径、冠幅、新梢生长量指标与不施肥之间达到极显著差异,且施50%沼液稀释液的效果最好,说明浓度太高对香榧树正常生长存在抑制作用,而浓度太低又不能满足香榧树正常生长对养分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正>香榧是第四纪冰川的遗留物种,原产中国,常绿乔木。香榧树长寿,寿可千年。香榧果是我国的珍稀干果,香美、松脆,形如枣核,富有油脂并有特殊香气,早在宋代就被加工成椒盐香榧、糖球香榧、香榧酥等,列为朝廷贡品。香榧果有"坚果之王"的美誉,含油42%、蛋白质10%、脂肪4%,有铁、锌、钙、磷等1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烟酸和胡萝卜素等,能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对"三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香榧(Torreya grandis Merrillii)幼林土地利用率,增加前期经济收入,解决幼林香榧遮荫问题,在香榧幼林基地内套种皇菊开展复合经营试验,统计分析复合经营的经济效益,观测复合经营对香榧生长的影响,监测复合经营对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榧皇菊复合经营试验样地每年可增收2 050元/667 m~2,可节省香榧各项管理费用1 050元/667 m~2;皇菊对香榧树盘基部形成的覆盖遮荫,可降低地表温度,减轻夏季高温对香榧叶片的灼伤程度;实施复合经营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得到显著提高。复合经营不但增加前期经济收入,节省香榧管理支出,提供香榧遮荫环境,同时优化基地土壤,促进香榧生长。  相似文献   

7.
香榧细菌性褐斑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落果是造成香榧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香榧落果现象十分严重,除生理性落果外,很多是病害引起的,根据我们在东溪公社西坑大队的调查,1976年发病严重的香榧树病果率高达70~80%,1977年病果率达60~70%,一般都在10%左右。病果大多脱落,对产量影响很大。这两年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香榧(Torreya grandis Fortune)种仁含油50%以上,炒熟后香酥可口,营养丰富,为珍贵干果。香榧树具有寿命长、病虫害少、经济收益大等特点。榧树材质坚硬致密、耐水湿,是建筑、桥梁、造船、家具的优良用材。因此,深受广大贫下中农所喜爱。  相似文献   

9.
香榧树雄榧枝嫁接技术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榧 (Torreyagrandis)是第三纪孑遗植物 ,雌雄异株 ,为我国特有珍稀树种。分布于浙江、江西、江苏、安徽、福建及湖南等 10个省 (市、区 ) ,而以浙江省绍兴市的会稽山区为栽培中心。绍兴市现有香榧树面积 82 0hm2 ,成年榧树约 15万株。据195 2~ 1996年的 45年统计资料表明 ,年均产量 2 3 60万kg,株产 0 0 9~ 2 32kg。造成香榧连年低产的主要原因是多年来对雄榧树保护不力 ,毁坏严重 ,雄榧树所剩无几 ,有的产榧村或香榧林竟到了无雄榧树的地步 ,严重影响了自然授粉。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开展了香榧“选雄、补雄”技…  相似文献   

10.
枫桥香榧     
现在孩子们过年过节,爱吃从国外进口腰果、开心果;我幼年时在故乡杭州过春节,最爱吃的却是家乡土产山核桃和香榧子。特别壳薄仁满、香脆酥鲜的香榧,抓一把放在口袋里,边玩边吃,真是过年的一件乐事。   这种干果盛产于浙江。宋代杭州太守苏东坡在老家四川一定很难吃到这种被誉为“干果皇后”的香榧。苏轼被贬谪杭州,倒饱了老人家的口福,不然,他为什么赋诗称赞香榧“彼美玉山果,粲食金盘实”呢?香榧我虽然从小就吃,但是它长在树上是什么模样,却到老也没见过。前年,我到武夷山游览,听说那里也有香榧树,我请那里自然保护区的…  相似文献   

11.
香榧硕丽盲蝽为害与香榧树抽梢同步,试验地有虫株率达85%~100%。经4月下旬的防治试验表明,采用20%吡虫啉1 500倍、50%杀螟松1 000倍喷雾防治效果分别达95.7%、94.4%,生物农药"绿得宝"喷粉防治效果为90.0%,植物性农药0.63%烟.参碱5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为78.1%。  相似文献   

12.
不同花粉组成对香榧树受孕与结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榧(Torreyagrandisfort.CV.‘MerriIIii’)树系雌雄异株植物。由于种种原因,雄榧树数量骤减,雌榧树自然授粉不足。产量连年下降。有些产低村的榧林山已到“有树无榧”的地步。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雄棵树资源,试图用现有雄榧树的花粉,进行雌榧林人工授粉,以达到恢复和提高香榧产量的目的。为此,我们在香榧树栽培中心的会稽山区,选择了相邻的二块榧林山进行雄榧花粉和混合花粉授粉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方法及结果简报如下。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会稽山区相邻的两块极林山,分别属于燃州市谷来镇袁家岭村的泉…  相似文献   

13.
正1香榧特性与经济价值香榧(Torreyagrandis),别名中国榧,俗称妃子树。为红豆杉目、红豆杉科、榧树属常绿乔木,中国原产树种,是世界上稀有的经济树种。主要生长在中国南方较为湿润,温暖多雨,海拔1300 m以下,黄壤、红壤、黄褐土地区,黄山市黟县是我国主要分布地之一。香榧为雌雄异株,半阴性常绿大乔木,主干直立高度可达20~30m。性喜温和湿润气候,一般自然分布在海拔250~700 m的山腰谷地、溪流两旁坡地和村旁路边,房前屋后,土层肥沃、深厚,质地松软的沙坝上或排水良好的红黄壤上生长良好。榧树生长较缓慢,野生多数只在春季抽梢1次,新梢的长度一般仅15~25cm;人工栽培管理精细的香榧树每年有2次生长期,春季和秋季各一次,当年生长量能达到40~60cm。  相似文献   

14.
2015年7-9月,对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小昆村古香榧树进行每株调查,探索产量与胸径、树高、平均冠幅3个树体因子之间存在的趋势性、规律性关系。采用可变参数建模方法,构建了古香榧树青果产量模型。经模型检验,决定系数R2为0.641 3,估计精度EA为97.32%,总相对误差TRE为0.019 1%,平均相对误差MRE为0.425%。该产量模型能够估测给定胸径、树高和冠幅的古香榧树的平均水平的青果产量,可用于古香榧树经营水平评价、采果经营权林木资源资产批量评估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骨干枝数目和开张角度调整对香榧成花坐果的影响,为香榧幼年林树形培养、促进早实丰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骨干枝数目和骨干枝开张角度的单因素及交互试验,调查处理及对照条件下花果发育规律,统计混合芽比例和坐果率,测定树体光照强度、内源激素含量、光合碳同化物含量、碳氮比等指标。【结果】骨干枝数目调整对香榧树体透光能力影响较大,3骨干枝(N3)和4骨干枝(N4)处理显著增加了树体中层和下层的光照强度,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明显促进香榧成花坐果;开张角度60°(A60°)处理显著降低了香榧混合芽中生长素(IAA)、赤霉素(GA1和GA3)含量,提高了ABA/IAA、ABA/GA1+3,CTKs/IAA以及CTKs/GA1+3比值,明显增加了混合芽中光合碳同化物蔗糖、淀粉等含量和C/N比,显著提高了树体混合芽比例;骨干枝数目和骨干枝开张角度的交互处理有效提高了树体的光照强度和净光合速率,3骨干枝60°(N3-A60°)和4骨干枝60°(N4-A60°)处理下中层光照强度达到25 000~27 000 lux,下层光照强度达到11 000~14 000 lux,光合速率分别达到9.07...  相似文献   

16.
骆红阳 《绿色科技》2021,(5):172-174
指出了“中国香榧之乡”浙江省东阳市是香榧的原产地和主栽区,香榧种植始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香榧文化源远流长。通过建立香榧文化园、创建香榧特色小镇、推进香榧饮食文化,东阳市大力弘扬香榧文化,带动森林旅游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分析了东阳市香榧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香榧产业发展的规划思路,以期推动香榧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13年,选择浙江省嵊州市成年香榧树成熟种籽,测定新鲜的和不同脱涩时间香榧种子内种衣和种仁的单宁含量;选择自然干燥的种籽,测定不同干燥时间的种子含水量;多次现场测定炒制过程中的温度,确定炒制的时间及温度;对多个厂家的盐水浓度、浸渍时间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新鲜的香榧种籽内种衣、种仁可溶性单宁含量为93.65和12.69 mg·g~(-1),堆沤处理14 d后种仁可溶性单宁下降至3.43 mg·g~(-1);炒制总用时41 min35 s,分种籽混合粗盐炒制、起锅浸20%盐水30 s,沥干后单独炒制、再次加入粗盐炒制,用时分别为11 min43 s,9 min37 s,20 min15 s;三步炒制过程中炉壁平均温度分别为190℃,226.9℃,223.2℃,种籽平均温度分别为111.4℃,83.4℃,148.7℃;调查发现不同厂家浸渍盐水的浓度17%~20%,时间都在1 min以内。  相似文献   

18.
对香榧产地和苗圃的香榧病虫害进行全面调查,结果:危害香榧的主要虫害有香榧小卷蛾、斜纹夜蛾、香榧瘿螨、香榧细小卷蛾、白蚁等59种;病害有香榧褐腐病、软腐病、茎腐病、根腐病、苗木立枯病等6种。通过观察香榧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危害症状,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香榧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香榧产地和苗圃的香榧病虫害进行全面调查,结果危害香榧的主要虫害有香榧小卷蛾、斜纹夜蛾、香榧瘿螨、香榧细小卷蛾、白蚁等59种;病害有香榧褐腐病、软腐病、茎腐病、根腐病、苗木立枯病等6种.通过观察香榧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危害症状,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香榧是榧树中的优良变异类型经人工选育后嫁接繁殖栽培的优良品种,长期以来,林农以香榧小苗种植为主,因香榧小苗前期生长慢,造成基地荒芜不成林的现象,挫伤了林农的积极性;同时,有些育苗户从低产树上剪接穗,出现光长树不结果的现象,果品质量参差不齐。从林地选择、榧树造林、定砧嫁接等方面总结了香榧定砧嫁接建园技术,从而提高香榧造林成活率,巩固香榧造林成果,保障香榧品质,促进香榧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